正文

我談“墮民”

準(zhǔn)風(fēng)月談 作者:魯迅


我談“墮民”

越客

六月二十九日的《自由談》里,唐弢先生曾經(jīng)講到浙東的墮民,并且據(jù)《墮民猥談》之說,以為是宋將焦光瓚的部屬,因為降金,為時人所不齒,至明太祖,乃榜其門曰“丐戶”,此后他們遂在悲苦和被人輕蔑的環(huán)境下過著日子。

我生于紹興,墮民是幼小時候所常見的人,也從父老的口頭,聽到過同樣的他們所以成為墮民的緣起。但后來我懷疑了。因為我想,明太祖對于元朝,尚且不肯放肆,他是決不會來管隔一朝代的降金的宋將的;況且看他們的職業(yè),分明還有“教坊”或“樂戶”的余痕,所以他們的祖先,倒是明初的反抗洪武和永樂皇帝的忠臣義士也說不定。還有一層,是好人的子孫會吃苦,賣國者的子孫卻未必變成墮民的,舉出最近便的例子來,則岳飛的后裔還在杭州看守岳王墳,可是過著很窮苦悲慘的生活,然而秦檜,嚴(yán)嵩……的后人呢?……

不過我現(xiàn)在并不想翻這樣的陳年賬。我只要說,在紹興的墮民,是一種已經(jīng)解放了的奴才,這解放就在雍正年間罷,也說不定。所以他們是已經(jīng)都有別的職業(yè)的了,自然是賤業(yè)。男人們是收舊貨,賣雞毛,捉青蛙,做戲;女的則每逢過年過節(jié),到她所認(rèn)為主人的家里去道喜,有慶吊事情就幫忙,在這里還留著奴才的皮毛,但事畢便走,而且有頗多的犒賞,就可見是曾經(jīng)解放過的了。

每一家墮民所走的主人家是有一定的,不能隨便走;婆婆死了,就使兒媳婦去,傳給后代,恰如遺產(chǎn)的一般;必須非常貧窮,將走動的權(quán)利賣給了別人,這才和舊主人斷絕了關(guān)系。假使你無端叫她不要來了,那就是等于給與她重大的侮辱。我還記得民國革命之后,我的母親曾對一個墮民的女人說,“以后我們都一樣了,你們可以不要來了?!辈涣纤齾s勃然變色,憤憤的回答道:“你說的是什么話?……我們是千年萬代,要走下去的!”

就是為了一點點犒賞,不但安于做奴才,而且還要做更廣泛的奴才,還得出錢去買做奴才的權(quán)利,這是墮民以外的自由人所萬想不到的罷。

(七月三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