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名人評價柳宗元
(一)蘇軾

蘇軾
柳宗元留下來的詩歌僅一百多首,但歷來評價很高。尤其是宋代大詩人蘇軾,他曾說:“柳子厚詩在陶淵明下,韋蘇州(應(yīng)物)上。退之(韓愈)豪放奇險則過之,而溫麗靖深不及也。所貴乎枯淡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保ā对u韓柳詩》)又說,柳宗元、韋應(yīng)物的詩是“發(fā)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書黃子思詩集后》)。
(二)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寫給永州知府王顧的這首詩《永州萬石亭寄知永州王顧》,重在對柳子的評價。“天于生子厚,稟予獨艱哉”,對柳的不幸際遇、艱難困頓深表同情?!巴兑钥諘绲兀v橫放天才”,“故其于文章,出語多崔嵬”,從內(nèi)心贊許柳子在文壇上的高蹈出世,妙絕千古。詩中把吊古與抒懷結(jié)合起來,公正客觀地評價古人,表達了詩人的深切感慨。語言婉麗,雄辭浚發(fā),凸現(xiàn)出詩人奔騰放縱、勢不可御的宏大氣魄。
歐陽修撰的《新唐書》,多長篇引用韓柳文,對柳的詩文給予高度評價。由于時代的局限,思想的局限,受尊韓抑柳觀的影響,他們都不能諒解柳的“從二王之罪”,對其政治品格予以否定。歐以文壇宗主的身份大力推崇韓愈,對柳的崇信佛教表示不滿,說∶“子厚與退之,皆以文章知名一時,而后世稱為韓柳者,蓋流俗之相傳也,其為道不同,猶夷夏也?!保ā都配洶衔病肪戆耍?
(三)韓愈

韓愈
韓愈接連三次撰寫祭文,對柳宗元思想文學(xué)才華加以褒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柳子厚墓志銘》,說:“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俊杰廉悍,議論證據(jù)今古,出入經(jīng)史百子,踔厲風(fēng)發(fā),率常屈其座人,名聲大振,一時皆慕與之交?!边€說,“為詞章,泛濫停蓄,為深博無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間。”全篇對柳宗元評價最高的有這么兩句話:“雖使子厚得所愿,為將相于一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辯之者?!表n愈雖然對柳宗元“坐廢退”的從政生涯表示惋惜,但仍然預(yù)言,柳宗元的思想文學(xué)成就必將流傳久遠,比做一時的將相要偉大。
(四)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充分肯定和贊揚柳宗元“以童子有奇名”,長而“以文章稱首”。還說:“吾嘗評其文,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崔、蔡不足多也,”“以高文為諸生所宗”,“詞翰兼奇”。
(五)朱熹

朱熹
朱熹極力反對柳宗元“統(tǒng)合儒釋”觀點,則十分欣賞其文才,他十分肯定地說:“今日要做好文章者,但讀史、漢、韓、柳而不能者,便請砍取老僧頭去”(《朱子語類》)。
(六)茅坤

茅坤
茅坤在評柳文時,特別注意突出柳宗元散文中體現(xiàn)出來的“法度”、“氣格”、“骨理”等藝術(shù)結(jié)構(gòu)上的特征,第一次明確地指出了柳宗元創(chuàng)作與經(jīng)歷的辨證關(guān)系。他說:柳宗元“與山川兩相遇,非子厚之困且久,不能以搜巖穴之奇;非巖穴之怪且幽,無以發(fā)子厚之文”(《柳柳州文鈔》)。
(七)毛澤東

毛澤東
“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義哲學(xué)家,見之于他的《天說》,這篇哲學(xué)論著提出了‘天與人交相勝’的論點反對天命論。劉禹錫發(fā)展了這種唯物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