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死存亡的最大關鍵

小言論:第二集 作者:鄒韜奮


生死存亡的最大關鍵在乎對敵是否肯妥協;換句話說,在暴日侵略未止之前,我國上下對暴日是否能堅持永不妥協的態(tài)度與行為。我們做國民的人,對于素昧生平的馬將軍無所偏私,對于素無來往的張學良亦無私怨,所以對于馬則表其崇敬,對于張則難加寬恕,其故無他,一則尚能表現對敵永不妥協的精神,此精神即我們民族不至永遠淪亡的征兆;一則始終對敵表現其所謂不抵抗主義,此種主義即可永陷我們民族于萬劫不復之深淵。

臧式毅之恭聆日人訓詞,趙欣伯對日人之婢顏奴膝,揚揚得意,袁金鎧、張景惠以及其他大奴小奴大狗小狗之趨蹌恐后,亦不抵抗主義之發(fā)揚光大而已。日本侵我東北禍首南次郎在韓京對各報記者團發(fā)表談話,謂“滿蒙問題為數十年來日本之頭痛,此次一舉解決,于心極為愉快,今后滿洲當與中國全部完全分開……內務省當局已有移民計劃……”窮兇極惡之土肥原亦作狂言,謂“滿洲問題以攻錦行動將告一段落,即入建設時期”。他們都打算從此可以高枕安臥,視中國若無人。我們全國國民若從此頹廢自棄,任敵所為,則南次郎及土肥原所謂“一舉解決”,“告一段落”,均可自詡有先見之明,而將來進窺平津,問鼎中原,未來無數的“一舉解決”,“告一段落”,并可層出不窮,一樣的順利。我們全國國民若永不妥協,隨時隨地隨事作反抗的行為,萬眾一心,至死不變,即自問最無能力者,亦可于經濟絕交方面竭其心力,則日人雖欲狂噬,亦必不能安然下咽。我們的武力雖一時不如人,失地雖一時不能用武力即行收回,只須有此永不妥協繼續(xù)奮斗的精神,無時無刻停其種種方面之進攻與搗亂,最后勝利誰屬,仍是一個問題。否則等于自甘斷送,自趨滅亡,夫復何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