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意思是:飲食上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不要挑食,不可偏食,三餐要吃的適量,避免過量。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 意思是:年少時不可以飲酒。醉酒之后的丑態(tài)是最讓人難堪的。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意思是:走路時步伐要從容穩(wěn)重,站立時要端正有站相,作揖時要深刻圓滿,跪拜時要恭敬。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意思是:進門時不要踩門檻,站立時身體也不要站得歪歪斜斜的,坐的時候不可以伸出兩腿,不要抖動雙腿。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zhuǎn)彎,勿觸棱】 意思是:揭簾子、開門要避免發(fā)出聲響。在室內(nèi)行走或轉(zhuǎn)彎時,應(yīng)小心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傷。
【執(zhí)虛器,如執(zhí)盈,入虛室,如有人】 意思是:即使是拿著空的器具,也要像里面裝滿東西一樣,小心打破。進入無人的房間,也要像有人在一樣,不可以隨便。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意思是:做事不要慌張,因為忙易出錯,不要畏懼苦難,也不要隨便應(yīng)付了事。
【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意思是:容易發(fā)生爭吵打斗的場所,不要接近。一些邪惡下流的事要謝絕,不要好奇地去追問。
【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 意思是:將要入門之前,應(yīng)先問:“有人在嗎”?進入客廳之前,應(yīng)先提高聲音,讓屋內(nèi)的人知道有人來了。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意思是:如果屋里的人問“是誰?”應(yīng)該回答自己的名字,要是回答“我!”的話,會讓人無法分辨。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意思是:借用別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講明,經(jīng)人允許后才能拿。如果沒有事先詢問就拿別人的東西,那就是偷竊的行為。
【借人物,及時還,后有急,借不難】 意思是:借了別人的的物品,要準時歸還,這樣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難了。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意思是:開口說話,誠信是最重要的,事不能隨便答應(yīng),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怎么可以呢?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意思是:話多不如話少。話要恰到好處,話的內(nèi)容要實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語。
【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意思是:奸詐取巧的語言,下流骯臟的詞匯,街頭無賴的習(xí)氣,一定要戒除。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意思是:沒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fā)表意見,對了解得不夠清楚的事情,不要任意傳播。
【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 意思是:不合禮儀的事,不要隨便答應(yīng),如果輕易允諾,會使自己進退兩難。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意思是:講話時咬字應(yīng)該清楚,不要太快,不要模糊不清。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guān)己,莫閑管】 意思是:遇到他人來說長道短,不關(guān)己則不必多管。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意思是:看見他的善行義舉,要想到學(xué)習(xí)看齊,縱然能力相差很多,也逐漸趕上。
【見人惡,即內(nèi)省,有則改,無加警】 意思是:看見別人的不良的行為,要自省,如果自己有就改掉,沒有也要告誡自己不能有。
【唯德學(xué),唯才藝,不如人,當自勵】 意思是:要重視自己的品德、學(xué)問,要注意自己才能技藝的培養(yǎng),如果感覺到有不如人的地方,要奮發(fā)圖強。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意思是: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飲食不如他人,則不必放在心上,更沒有必要憂慮自卑。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意思是: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點就生氣,聽到別人夸自己就高興,壞人就會來接近你,益友就會逐漸疏自己。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意思是:聽到他人的稱贊,沒有得意忘形,反而自省,聽到別人批評很高興,那么正直誠信的人,就會漸漸喜歡和我們親近了。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意思是:無心之過稱為錯,若是明知故犯便是罪惡。
【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 意思是:知錯能改,錯誤自然慢慢地減少消失;如果為了面子去掩飾錯誤,那就是錯上加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