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武松》

小花朵集 作者:老舍


江蘇文藝出版新近印出一部書,厚厚的兩大本,八十多萬字。這部書就是在江蘇省文化局領(lǐng)導下,整理出來的王少堂老人的揚州評話《武松》。感謝江蘇省文化局,感謝王少堂老人,感謝參加整理工作的同志們!《武松》是一部大著作!字數(shù)雖多,讀起來卻不吃力;處處引人入勝,不忍釋手;這是一部大著作!無以名之,我姑且管它叫作通俗史詩吧。

按照世界文學傳統(tǒng)來說,史詩是歌唱英雄人物的。武松正是我們民間傳說中的一位英雄。因此,盡管這部書雖不是用詩的語言寫的,可是性質(zhì)確乎近于史詩。

環(huán)繞著這位英雄,王少堂同志和他的前輩創(chuàng)造了許多具有鮮明形象的人物。這些人物不都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而多數(shù)是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按照文學傳統(tǒng)來看,這就不大像史詩了??墒牵蛉绱?,才值得我們驕傲。我們有這種既有英雄,又有“凡人”的史詩,通俗的史詩!

這不僅是文學形式上的問題。從思想上,這證明我們的民族文學傳統(tǒng)是現(xiàn)實主義的,盡管是評講傳說中的英雄人物,我們也只適可而止地運用點浪漫的色彩,并不把他形容成天神。我們更重視人。這也就是我們多數(shù)的評話的可貴之處。

是的,我聽過一些北京的評書,凡是好的評書演員都像少堂老人那樣,總是把近代的人情世態(tài)與傳說中的古代英雄人物聯(lián)系起來,繪聲繪色地叫我們看見聽英雄們的如何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同時也看見聽見受敗侮的人們的形象與呼吁。這樣,他們雖然是在評講英雄的故事,可是給我們畫出一我們所能了解的、我們所關(guān)心的社會圖景。少堂老人口中的武松所住過的衙門與牢獄未必都不折不扣地像是宋朝的,他說的那些風俗與制度也未必全像宋朝的。他所說的也許更像清朝末季的事??墒?,這正是聽眾所要聽的!少堂老人這樣說《水滸》,已故的許多北京名手也這樣講《聊齋》與《包公案》。不過,我所聽到過的那些還沒有像少堂老人所說的那么細致的、全面的。我們似乎無須要求評書演員們能夠作到說哪一朝代的故事就都一切逼真,制度衣冠每一細節(jié)都符合歷史——恐怕歷史專家也難作到。我們倒是應(yīng)當注意評書的所以能夠深入人心,正因它社會以古比今,古為今用,發(fā)生影響。事實上,聽評書的人并不是歷史學家,而是普通的人民。人民需要什么,評書演員才供給什么。評書在民間所以有那么大的勢力與影響,大概不僅仗著演員的表演技術(shù),而也仗著演員們的密切結(jié)合群眾,知其所需,從而供應(yīng)。在這一點上,似乎值得文藝作家們多想一想。這并不是說,我們應(yīng)當用當前的風俗、制度去寫漢代或唐代的故事;我是說,我們多想想深入群眾,與為誰服務(wù)的問題。

評書是千萬確得到人民批準的。群眾不愛聽,馬上就走開,毫不客氣。評書演員似乎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真給書聽,一件事緊接一件事,不多費力氣去詳述細節(jié),或旁征博引。這是盡職的演員??墒俏宜娺^的第一流名手,都是第二類的——把書中每一細節(jié)都描繪得極其細膩生動,而且喜歡旁征博引,離開正題,說些閑文。這是怎么回事呢?人民為什么批準這種說法呢?

是不是因為人民熱愛生活呢?大概是!武松走到一個山村,或進了一座酒樓,聽眾就希望看見山村或酒樓的全貌。因此,評書演員的生活知識必須極為豐富,上至綢緞,下至蔥蒜,無所不知,說得頭頭是道。據(jù)說:前些年去世的北京評書名家雙厚坪說《挑簾殺嫂》這一段,就能半月之久!通俗史詩的另一特點:從四面八方描寫生活,一絲不茍,絲絲入扣。

在我們的新小說里,我們講究藝術(shù)的控制,力避枝冗。我們也許管這種細巨不遺,搏兔亦用全力的評書手法叫作自然主義。我們應(yīng)當反對自然主義,我們不必一定去學評書的手法??墒俏覀儽仨毴ヘS富生活,深入生活,以免寫出干巴巴的東西。王少堂老人的《武松》可以說兩個多月。我們的一部小說也許只要幾個鐘頭或幾天就可以讀完。時代不同了,我們今天需要簡練深刻的作品。盡管如此,我們破功夫去聽一聽或看一看《武松》,還有很大的好處。首先是:它叫我們驚嘆,書里邊有多少生活知識啊!

這部書是經(jīng)過幾代的鉆研、充實、修改而形成的。正如古代的史詩那樣,它是集體的創(chuàng)作?,F(xiàn)在出版的兩大厚本恐怕還不能算作最后的定稿,我們都有責任提供意見,幫助它繼續(xù)生長。

《武松》的語言是通俗的散文。它雖然不是詩,可是讀起來使人感到親切??上?,沒有少堂老人的眼種手式的配合,未免減色。通俗的史詩需要少堂老人那樣出色的藝術(shù)家來評講??!這就叫我想起:我們的新小說是不是每一部部不僅可供閱覽,而且可以朗讀呢?假若不是這樣,那么作家在語言上似乎還要更考究一些。一個人高聲朗讀,叫大家聽,聽得懂,而且愛聽,影響不就更大一些么?我覺得新小說應(yīng)當與評書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一點上進行競賽。

談《武松》就談到這里,因為只粗粗地讀了一遍,還不提出具體的有助于再行提高的意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