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走正路的安得倫》小引

集外集拾遺 作者:魯迅


《不走正路的安得倫》小引

現(xiàn)在我被托付為該在這本小說前面,寫一點小引的腳色。

這題目是不算煩難的,我只要分為四節(jié),大略來說一說就夠了。

1. 關于作者的經歷,我曾經記在《一天的工作》的后記里,至今所知道的也沒有加增,就照抄在下面:

“聶維洛夫(Aleksandr Neverov)的真姓是斯珂培萊夫(Skobelev),以一八八六年生為薩瑪拉(Samara)州的一個農夫的兒子。一九〇五年師范學校第二級卒業(yè)后,做了村學的教師。內戰(zhàn)時候,則為薩瑪拉的革命底軍事委員會的機關報《赤衛(wèi)軍》的編輯者。一九二〇至二一年大饑荒之際,他和饑民一同從伏爾迦逃往塔什干;二二年到墨斯科,加入文學團體‘鍛冶廠’;二三年冬,就以心臟麻痹死去了,年三十七。他的最初的小說,在一九〇五年發(fā)表,此后所作,為數甚多,最著名的是《豐饒的城塔什干》,中國有穆木天譯本。”

2. 關于作者的批評,在我所看見的范圍內,最簡要的也還是要推珂剛教授在《偉大的十年的文學》里所說的話。這回是依據了日本黑田辰男的譯本,重譯一節(jié)在下面:

“出于‘鍛冶廠’一派的最有天分的小說家,不消說,是善于描寫崩壞時代的農村生活者之一的亞歷山大聶維洛夫了。他吐著革命的呼吸,而同時也愛人生。他用了愛,以觀察活人的個性,以欣賞那散在俄國無邊的大平野上的一切繽紛的色彩。他之于時事問題,是遠的,也是近的。說是遠者,因為他出發(fā)于摯愛人生的思想,說是近者,因為他看見那站在進向人生和幸福和完全的路上的力量,覺得那解放人生的力量。聶維洛夫──是從日常生活而上達于人類底的東西之處的作家之一,是觀察周到的現(xiàn)實主義者,也是生活描寫者的他,在我們面前,提出生活底的,現(xiàn)代底的相貌來,一直上升到人性的所謂‘永久底’的性質的描寫,用別的話來說,就是更深刻地捉住了展在我們之前的現(xiàn)象和精神狀態(tài),深刻地加以照耀,使這些都顯出超越了一時底,一處底界限的興味來了?!?

3. 這篇小說,就是他的短篇小說集《人生的面目》里的一篇,故事是舊的,但仍然有價值。去年在他本國還新印了插畫的節(jié)本,在《初學叢書》中。前有短序,說明著對于蘇聯(lián)的現(xiàn)在的意義:

“A.聶維洛夫是一九二三年死的。他是最偉大的革命的農民作家之一。聶維洛夫在《不走正路的安得倫》這部小說里,號召著毀滅全部的舊式的農民生活,不管要受多么大的痛苦和犧牲。

“這篇小說所講的時代,正是蘇維埃共和國結果了白黨而開始和平的建設的時候。那幾年恰好是黑暗的舊式農村第一次開始改造。安得倫是個不妥協(xié)的激烈的戰(zhàn)士,為著新生活而奮斗,他的工作環(huán)境是很艱難的。這樣和富農斗爭,和農民的黑暗愚笨斗爭,──需要細密的心計,謹慎和透徹。稍微一點不正確的步驟就可以闖亂子的。對于革命很忠實的安得倫沒有估計這種復雜的環(huán)境。他艱難困苦建設起來的東西,就這么坍臺了。但是,野獸似的富農雖然殺死了他的朋友,燒掉了他的房屋,然而始終不能夠動搖他的堅決的意志和革命的熱忱。受傷了的安得倫決心向前走去,走上艱難的道路,去實行社會主義的改造農村。

“現(xiàn)在,我們的國家勝利的建設著社會主義,而要在整個區(qū)域的集體農場化的基礎之上,去消滅富農階級。因此《不走正路的安得倫》里面說得那么真實,那么清楚的農村里的革命的初步,──現(xiàn)在回憶一下也是很有益處的?!?

4. 關于譯者,我可以不必再說。他的深通俄文和忠于翻譯,是現(xiàn)在的讀者大抵知道的。插圖五幅,即從《初學叢書》的本子上取來,但畫家藹支(Ez)的事情,我一點不知道。

(一九三三年五月十三夜 魯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