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濟棠下野與救亡前途
數(shù)年來蟠踞百粵雄視一方最近主張出兵北上抗日救國的陳濟棠氏,突然于昨日解除兵柄宣布下野。因此數(shù)日來劍拔弩張的南北沖突形勢,已大見緩和。嶺南人民或可不至再遭一次內(nèi)戰(zhàn)的荼毒。在民族危機深重的今日,減少一次內(nèi)戰(zhàn),就是保全一分對外實力。所以就人民利益和抗敵救亡的立場來說,目前的時局,無論如何,是一個良好的轉機。
這次西南政局劇變,起因于西南兩機關的抗日冬電。本報站在抗敵救亡的立場,自始同情于陳濟棠氏等北上抗日的主張。我們認為目前國難如此嚴重,民眾要求抗敵救亡如此迫切,統(tǒng)治者要是能夠公開主張抗敵,不論采取何種方式,也都是值得欽佩的。自然我們所要求的抗敵,是真正的抗敵,而不是借抗敵名義進行內(nèi)戰(zhàn)。相反的本報始終贊成抗敵,而堅決反對內(nèi)戰(zhàn)。所不幸的陳濟棠氏最近數(shù)星期中,對于抗敵,只做到通電主張為止,并沒有行動的表現(xiàn)。甚至對于汕頭走私,故意放縱,對于民眾救亡運動,仍加箝制。西南當局雖然向二中全會,提出救亡五項提案,但在西南轄境之內(nèi),卻一項都不見實行。因此陳氏始終只是要求中央抗敵,自己并不抗敵,甚至不許民眾抗敵。這樣空談抗敵,就等于不抗敵,等于取消抗敵。所以陳濟棠氏的失敗,失敗于不抗敵,而非失敗于抗敵,這是我們所應該認識的一點。政府抗敵必然可得全國人民的擁護。但是企圖以抗敵名義欺騙民眾,那不但不能得人民擁護,而且必自取敗亡,這是我們所應該認識的又一點。
至于就政治方面說,陳濟棠氏治粵不滿輿望,無可諱言。中央倘因陳氏溺職禍民,加以懲治,原無不可。但是這次中央?yún)s是為了西南當局請愿抗日,遽免陳氏之職。影響所及,足以使忠貞寒心,奸妄稱慶,實在是開了一個惡例。現(xiàn)在陳氏下野,粵局糾紛,迎刃而解。希望中央一面收拾嶺南殘局,一面發(fā)動全國救亡戰(zhàn)爭。這樣才表現(xiàn)了中央統(tǒng)一內(nèi)部團結御侮的真誠。因為我們相信統(tǒng)一內(nèi)部鞏固政權的唯一有效方策,也只有實行抗敵御侮。可惜陳濟棠氏不瞭解這一點,所以才有今日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