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介紹了27種可食用的豆莢芽菜,對其物種本源、營養(yǎng)成分、食材功能、烹飪與加工及食用注意事項進行了重點介紹,有助于讀者了解食材的起源和食用方法,并附有相關歌謠、詩及傳說故事,有助于讀者 全面地了解這些食材。本卷的食材包括黃豆芽、黑豆芽、大豆、豆腐、黑大豆、毛豆、綠豆、綠豆芽、赤豆、豇豆、豌豆、豌豆芽(苗)、蠶豆、蠶豆芽、鷹嘴豆、花生芽、扁豆、蕓豆、白鳳豆、槐豆、四棱豆、白米豆、黎豆、香椿芽、蘿卜芽、花椒芽和柳芽。這些食材分別來自于豆科(21種)、被子門楝科(1種)、十字花科(1種)、蕓香科(1種)、楊柳科(1種)、蝶形花科(2種)。本卷介紹的食材在我國傳統(tǒng)醫(yī)書中均有記載,具有多種功效。如黃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積、潤燥的功效;鷹嘴豆具有生干生熱、補身壯陽、利尿止痛、祛風止癢、去垢生輝、生發(fā)烏發(fā)的功效;四棱豆可用于治療口腔潰瘍、齒痛、咽痛等。同時,現代營養(yǎng)學已證實這些食材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種生理功能。如花生芽中含有豐富的白藜蘆醇,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等作用性。枸杞芽中的兒茶素、黃酮類等活性成分,有助于抗動脈硬化、降血糖、促眠、降血壓、護肝、減肥、延緩衰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