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德林傳

白話北史 作者:唐·李延壽


  李德林字公輔,博陵安平人。祖父李壽,任魏湖州戶曹從事,父敬族,歷任太學博士、鎮(zhèn)遠將軍。魏靜帝時,命當世學問淵博之人訂正文獻圖籍,任內校書,供職于直閣省。

  李德林自幼聰明機敏,年僅數(shù)歲,誦讀左思《蜀都賦》,十多天就會背誦了。高隆之見了,大為驚奇,告訴滿朝文士說“:待他長大后,肯定是天下了不起的人物。”鄴京人士多到李德林家宅來看他,一個多月里,車馬不絕。十五歲時,背誦《五經(jīng)》和古今文集,每日幾千字。很快就博覽經(jīng)史典籍,陰陽緯候之書亦是無不涉獵。很會寫文章,文詞核實,理義通暢。魏收曾當著高隆之的面對李德林的父親說:“你兒子的文章才華,終會繼承溫子升,成為文章大家?!备呗≈笮Φ馈埃何撼4@么妒嫉賢才,為何不近比老彭,卻要遠比溫子升呢?”

  李德林十六歲時死了父親,自己駕著靈車,歸葬家鄉(xiāng)。時值嚴冬,李德林穿著單薄的孝服,赤著腳,州里人們看到后,更加敬慕他。李德林貧窮坎坷,母親多病,就居家讀書,沒有去做官的意思。后來,母親的病稍稍好一些,就被逼令出去做官。齊任城王高氵皆任定州刺史,看重他的才能,召入州館,朝夕同游,像師生朋友一樣。

  后舉秀才,尚書令楊遵彥考試定為優(yōu)秀,授李德林殿中將軍之職。長廣王任丞相時,任命李德林為丞相府行參軍。不久,長廣王即皇帝位,李德林累遷中書舍人,加授通直散騎侍郎,另掌機密要務。遭母喪,因十分孝順而聞名,得到朝廷的嘉獎。守喪百日,朝廷強令復職,李德林堅辭不起。魏收與陽休之討論《齊書》起元之事,百司會同討論。魏收和李德林書信來往,商議此事,詞多不載。后任中書侍郎,仍詔令修撰國史。其時齊帝留意文章雅事,召李德林入文林館,與黃門侍郎顏之推同判文林館事。多次升遷至儀同三司。

  周武帝平定齊國,派遣使者到李德林宅第宣讀圣旨說:“平定齊國的用意,只在于你,應入京相見?!本兔罾畹铝指S車駕到長安,授任內史上士,詔書誥命的格式和擢用山東人物一類的事情,都委托給李德林。周武帝對群臣說“:我往日聽說李德林為齊朝草撰書檄,我只說他是天上之人。豈知今天為我所用,又替我作文書,大是奇異?!鄙裎涔v豆陵毅回答說:“臣聽說,圣明的君主得到麒麟鳳凰這樣的祥瑞之物,是圣德所感而致,不是人力能令他們來的。祥瑞之物雖來,卻是不能使用。像李德林這樣來受驅使,也是陛下圣德感化的結果,有大才使用,遠勝于麒麟鳳凰這些祥瑞?!蔽涞鄞笮Φ溃骸按_實像你說的?!毙昴诶畹铝钟麓蠓蛑?。后又贈爵成安縣男。

  宣帝病危,隋文帝初受天子遺詔,令邗國公楊惠對李德林說“:朝廷賜命總攬文武之事,如今想和您共同理政,請您一定不要推辭?!钡铝执鸬馈埃涸敢运婪罟!彼逦牡鄯浅8吲d,即召李德林敘話。劉窻、鄭譯當初假傳圣旨,召隋文帝受命輔助少主,總管內外兵馬事務。鄭譯想授隋文帝宰相之職,自攝大司馬之職,劉窻任小冢宰。李德林私下告訴隋文帝說:“應任大丞相,假黃鉞,都督內外諸軍事?!庇谑撬逦牡劬腿蚊嵶g為相府長史,劉窻為相府司馬,二人因此憤憤不平。任命李德林為相府屬,加授儀同大將軍。

  不久,三方亂起,指揮調度兵馬之事,隋文帝都是和李德林商議。軍書羽檄,早晚不斷,一天之內,動輒超過百數(shù)。有時各種書檄急待發(fā)出,李德林就口授數(shù)人,頭緒繁多,卻用不著修改。鄖公韋孝寬任東道元帥,大軍到了永橋,沁水暴漲,孝寬的軍隊不能渡河。長史李詢秘密告訴隋文帝說“:諸位大將都接受了尉遲迥的賄賂?!彼逦牡勐犝f后,甚是憂慮,商議派人取代韋孝寬。李德林說“:臨敵易將,自古以來都是件難事,樂毅就是因為臨陣易將才離開了燕國,馬服君也因臨陣易將使趙國被打敗。您只要派一個明于智略又平素為諸將所信服的心腹之人,迅速趕到韋帥大軍的駐地,觀察一下真假虛實。諸將即使有其他想法,也必定不敢有什么舉動?!彼逦牡鄣馈埃汗徽f這番話,幾乎壞了大事!”即令高赹迅速趕到大軍駐地,節(jié)制調度諸將,終于大獲成功。李德林所獻的謀略,都是這一類的。

  晉升為丞相府從事內郎。隋文帝禪代之際,其總百揆、九錫殊禮詔策箋表璽書等,皆出自李德林之手。隋文帝即位那天,任命李德林為內史令。當初,文帝將要禪代時,虞慶則等人勸隋文帝殺盡宇文氏,李德林堅決爭辯,認為不可那樣做。隋文帝惱怒李德林,因此不給他加官晉爵,只是按朝班舊例,授職上儀同,晉爵位為子。

  開皇元年(581),敕令李德林與太尉于翼、高赹等人同修律令。律令修訖,奏聞文帝,特賜駿馬和九環(huán)金帶。五年(585),敕令李德林撰寫隋文為丞相時的文章,刻成五卷,取名為《霸朝雜集》。隋文帝閱讀過之后,次日天明對李德林說:“自古以來,帝王之興必定有異人輔佐。我昨天讀《霸朝集》,才知道天人感應的道理。昨天夜晚只恨夜太長,不能早一點與公相見?!庇谑亲焚浝畹铝指笧槎ㄖ荽淌?、安平縣公,謚號為孝。隋文帝后臨幸鄴城,李德林因病沒有跟隨而去。敕令隨后跟上,后面御筆注道:“征伐陳國之事,意欲相商,應隨后而至?!边@時,高赹回京師,文帝告訴高赹說:“李德林若病重不能遠行,應該親自到宅第,聽取他的方略?!蔽牡郯牙畹铝值墨I策交給了晉王楊廣。

  當初,周靜王大象年末,隋文帝把叛亂之人王謙的宅第賜給李德林,很快又改賜給崔謙,文帝令李德林自選一處好宅院和莊舍來替代。李德林就奏請用叛逆者高阿那肱衛(wèi)國縣市店八十區(qū)來代替。九年(589),文帝車駕到晉陽,市店的人上表申訴,說那片地是平民百姓的,高氏強行奪取,在里面建造房舍。文帝責怪李德林。李德林請求勘問叛亂者的文簿和當初換宅第的用意,文帝不理睬,把那些店房都追回來交給最初住在那里的人。文帝因此嫌棄李德林。早先,李德林說他的父親是太尉咨議,以博取贈官,李元操等人私下上奏說:“德林的父親官終校書,卻假說是咨議。”文帝因此非常忌恨李德林。到了這個地步,又庭議時違忤文帝的意思,文帝因此責怪他說“:公為內史,主管朕的機密,近來那些不參與計議的人,都認為公不夠大度。朕方用孝治理天下,故立五教來弘揚孝義。公卻說孝出自天性,不必設教。如果這樣的話,孔子就不應解說《孝經(jīng)》了?公又妄取平民之店,妄加父親之官,朕實在很憤慨,但又沒有說出來。如今給你一個州官去做吧!”于是,李德林被貶出京城,出任湖州刺史。在湖州時逢大旱,抽人頭稅用來挖井澆田,遭到考司的貶斥。過了一年多,死于官任,時年六十一歲。追贈將軍、廉州刺史,謚號為文。將要安葬的時候,敕令羽林軍一百人,鼓吹一部,以供喪事之用,以太牢之禮祭之。

  李德林容貌俊美,談吐不凡,器量深沉,當時的人都不能測度。齊任城王高氵皆、趙彥深、魏收、陸瞫等人對李德林十分欽敬。李德林自幼喪父,有名無字,魏收對他說:“卿識度不同凡響,日后必至公輔之位,我就取公輔二字作為卿的字吧?!边M入仕途之后,就掌管機密要務,生性細致審慎。李德林曾經(jīng)對人說過,古人為保守宮廷機密,不言溫樹,沒有什么可稱贊的。少年時就因才學出眾廣為人知,到有了一定的官位名望之后,就顯得有些自負了,爭競鉆營之徒,借機大肆讒諂詆毀。因此,雖然生逢王者之興,功勞可與佐命大臣相比,但十多年間,竟然沒有得到提升。撰寫的文集,刻為八十卷,因遭戰(zhàn)亂散失許多,僅有五十卷流傳于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