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維璉,字德輝,江西新昌人。萬歷三十五年(1607)進士,授職延平推官。正直而又高風亮節(jié)。巡撫袁一驥因私利不滿意就尋找布政使竇子翶的過失論罪,鄒維璉不惜免職與他爭論。監(jiān)司想為袁一驥修建生祠,鄒維璉據(jù)理極力阻攔,被推薦調(diào)任京職,授職南京兵部主事,升員外郎。遼東用兵,上疏陳明數(shù)件事。不久因家人去世回鄉(xiāng)。
天啟三年(1623)起用為兵部職方官,升郎中。刑部主事譚謙益推薦妖人宋明時能夠統(tǒng)役神兵,恢復遼東土地,魏忠賢暗中支持他。鄒維璉極力證明是妖人的妄想。魏忠賢發(fā)怒,假傳圣旨責備他。國家正用兵,將帥都賄賂以求升遷,職方尤其冗雜污穢。鄒維璉素為清明、嚴厲,一概予以拒絕。因此極力疏論以賄進職的將帥之弊,譏諷中官、大臣。
吏部尚書趙南星知道他賢明,將他調(diào)為稽員郎中。當時言官霸道,凡是任命吏部郎中,必然先問他做言官的同鄉(xiāng),給事中傅魁、陳良訓、章允儒因為趙南星沒有先問自己,大怒,一同辱罵鄒維璉。等到鄒維璉調(diào)任為考功,傅魁等更為惱怒,輪流上疏攻擊他,又以江西有吳羽文,鄒維璉照例不應當任用,兩人迫使吳羽文離去,以此羞辱鄒維璉。鄒維璉很氣憤,上疏請求罷官,當日就出京城。疏中有章..攻擊蘇軾,蔡京驅(qū)遂司馬光的話,傅魁等更為不高興。傅魁于是明顯地攻擊魏大中、左光斗和鄒維璉。從此兩方水火不相容,各位賢明的大臣更加不安于其位。鄒維璉想離職也不行,皇上下詔將他留下。于是他嚴格考查官員評語,毫不徇私。
楊漣彈劾魏忠賢,被圣旨嚴厲地指責。鄒維璉上疏說:“魏忠賢的罪行,罄竹難書。陛下顧念他的小信小忠,不忍讓他走。難道不知道,惡貫滿盈,即使不忍心都不可心。漢代張讓、趙忠、靈帝稱他們?yōu)楦改?。唐代的田令孜,僖宗也稱他為阿父,明代的王振、曹吉祥、劉瑾,皇上寵愛他們的程度甚過了群臣。他們中有一個在窗下老死、保全了富貴嗎?現(xiàn)在陛下授予魏忠賢無上的職權,不是為國家考慮,也不是為魏忠賢著想。如果不是宰相元老,九列巨卿,怎么可以自己處于商輅、劉健、韓文之下呢?”奏疏呈上,皇上責備他褻瀆。崔呈秀因貪贓被彈劾,鄒維璉認為應讓他戍邊。那些討好魏忠賢的人極力為崔呈秀申辯、求情,鄒維璉一概不聽,這些人特別恨他。等到趙南星離職,鄒維璉愿與他一起走,魏忠賢立即同意。沒有多久,張訥彈劾趙南星,認為鄒維璉調(diào)到吏部是不合法的,皇上下詔將他的名籍除掉。又卷入汪文言一事,被審問,派去戍守貴州。
崇禎初年,起用為南京通政參議,接著升任太仆少卿,上疏陳明閣臣選擇、官員久任、接納諫言、議論號謚、運籌兵事等五件事。崇禎五年(1632)二月提右僉都御史,代替熊文燦巡撫福建。海盜劉香叛亂,派遣游擊鄭芝龍擊破他。荷蘭人占據(jù)澎湖,要挾互市,后又移往臺灣,逐漸停泊在廈門。鄒維璉屢次命令鄭芝龍防備,鄭芝龍總是不聽。第二年夏天,鄭芝龍在福寧剿滅盜賊,荷蘭人乘機偷襲占領廈門城,大肆搶掠。鄒維璉急忙發(fā)兵水陸并進,鄭芝龍也馳援,燒毀了荷蘭人三條船,官軍傷亡也不少。盜寇于是乘舟出洋,轉(zhuǎn)而在青港、荊嶼、石灣搶掠。諸將在銅山守御,連續(xù)戰(zhàn)斗數(shù)日,盜寇才敗走。鄒維璉在福建二年時間中,成績甚為顯著。恰好當權的溫體仁平素就忌恨鄒維璉,而福建人在京城當官的人也在朝廷誹謗他,鄒維璉竟然被免職。八年春天,陳敘打退盜賊的功勞,皇上下詔起用他。不久,拜為兵部右侍郎,正好患病沒有赴任,在家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