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第八

楊氏家藏方 作者:楊倓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靈砂丹

治痰涎留滯,結(jié)積成癖,上攻頭目,昏痛眩暈,目暗耳鳴,肢體煩倦,項(xiàng)背拘急,戰(zhàn)掉,肌肉 動(dòng),麻痹不仁,應(yīng)一切風(fēng)痰積飲,悉皆治之。

皂角(不 肥實(shí)者,去皮弦子,二斤。用河水三升、生姜自然汁半升,揉皂角,取濃汁,濾去滓,于銀、石器內(nèi)慢火熬成膏) 天南星(生用) 半夏(湯洗去滑) 白附子(生用)

白礬(枯。四味各四兩) 豬牙皂角(肥實(shí)者,去皮弦,涂酥炙赤色,稱二兩) 朱砂(一兩半,研如上件同為細(xì)末,入朱砂同研勻,將前皂角膏子搜和丸如梧桐子大,別用朱砂為衣。每服三十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祛涎丸

治風(fēng)痰壅盛,頭目昏痛,旋暈欲倒,嘔噦惡心,恍惚健忘,神思昏憒,肢體煩疼,拘急,頭面腫癢,手足不舉,或時(shí)麻痹。

天南星(四兩) 半夏(九兩半) 白附子(二兩六錢) 川烏頭(七錢半)

以上四味并生為細(xì)末,用生絹袋盛,以井花水揉洗、澄濾,有滓更研,再入袋擺洗盡,瓷盆日。去水曬干如玉片,方入后諸藥: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干,稱一兩) 劍脊烏梢蛇(酒浸一宿,去皮骨,焙干,稱一兩) 白上件同為細(xì)末,生姜自然汁煮糊為丸如綠豆大。以飛研細(xì)朱砂一兩、麝香末二錢為衣,風(fēng)干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五生丸

消風(fēng)化痰。治頭目旋暈,嘔吐涎沫。

天南星(生姜汁浸一宿,焙干) 半夏(湯洗七次) 附子(炮,去皮臍) 白附子 天麻白礬上件為細(xì)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三十丸,食后,生姜湯送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天麻白術(shù)丸

治風(fēng)濕痰飲,攻沖頭目,昏運(yùn)重痛,咽膈壅滯不利,應(yīng)一切痰飲,悉皆主之。

天麻(去苗) 白術(shù) 天南星(炮) 半夏(湯洗凈) 白附子(炮) 川芎 白僵蠶(炒去絲嘴)

各等分)

上件為細(xì)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細(xì)研雄黃為衣。每服四十丸溫生姜、紫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白附子化痰丸

治風(fēng)痰積于胸膈,頭疼目暈。

半夏(湯洗七次,生姜自然汁制) 天南星(炮) 石膏 細(xì)辛(去葉土) 白茯苓(去皮) 肉桂白芷(一分) 麝香上件為細(xì)末,同麝香研勻,取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熟水送下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白丸

治膈脘痰涎不利,頭目昏暈,吐逆涎沫。

天南星(生用) 半夏(生用) 生硫黃(別研。三味各一兩) 附子(一枚重六錢者,生,去皮上件為細(xì)末,入細(xì)面三兩,水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沸湯內(nèi)煮令浮,漉出,生姜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木乳丸

治風(fēng)痰上盛,咳嗽連聲,唾出稠粘。

皂角(去皮、弦、子,焙干) 天南星(生用) 半夏(湯洗七次,焙干) 白附子(生用) 晉礬上件為細(xì)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濃煎生姜湯下,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蠲飲枳實(shí)丸

逐飲消痰,導(dǎo)滯清膈。

枳實(shí)(麩炒去穣) 半夏(湯洗,浸一宿,切、焙干) 陳橘皮(去白。三味各二兩) 黑牽牛(上件為細(xì)末,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姜湯下,不拘時(shí)候。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溫肺丸

治肺胃不和,胸膈停痰,嘔吐惡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滿,咳嗽不止,頭目昏痛。

白術(shù)(一兩) 丁香(一分) 半夏(二兩,湯浸洗七遍,生姜汁浸一夜,焙干) 干姜(一兩,上件同搗、羅為細(xì)末,生姜汁煮面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湯下。腹痛食前,嘔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青金丹

治風(fēng)涎壅嗽,咽膈不利。

晉礬(生) 半夏(生。二味各三兩) 焰硝(二兩) 天南星(生用,一兩)

上件為細(xì)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青黛為衣。每服二十丸,生姜湯下,食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生犀半夏丸

治心肺冷熱不和,痰盛氣促咳嗽。

生犀屑(半兩,入藥臼中搗為細(xì)末) 半夏(四兩,用生姜四兩,去皮細(xì)切,同搗令爛,制作上件為細(xì)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生姜、人參湯送下,食后。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生姜橘皮丸

升降滯氣,消飲去痰,溫中散寒,快膈美食。

陳橘皮(去白,一斤) 生姜(洗,一斤,薄切焙) 神曲(微炒,二兩)

上件同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加至百丸,米飲、熟水任下,食后。無問老幼皆可服。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圣金丸

治停痰宿飲,上喘咳嗽,嘔逆頭疼,全不入食。

半夏(用生姜自然汁浸兩宿,取出切作片子,新瓦上焙干) 威靈仙(凈洗去根土,焙干稱)

上件各三兩為細(xì)末,用不 皂角五、七錢,河水一碗、井水一碗揉皂角為汁,濾去滓,用銀臨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大降氣湯

治上盛下虛,膈壅涎實(shí),咽干不利,咳嗽喘粗,腹肋滿悶。

紫蘇子(微炒) 川芎 細(xì)辛(去葉土) 前胡 當(dāng)歸(洗焙) 濃樸(去粗皮,生姜制) 桔梗(甘草(炙。以上十二上件 咀。每服二錢,水一大盞入生姜五片、紫蘇五葉,煎至八分,去滓熱服,空心、食前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丁香茯苓湯

治久積陳寒,留滯腸胃,嘔吐痰沫,或有酸水,全不入食。

丁香(一兩) 木香(一兩) 干姜(一兩半,炮) 附子(炮,去皮臍) 半夏(湯洗七次) 陳橘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生姜七片,棗一枚,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白術(shù)半夏湯

治胃虛停飲,痰逆惡心,中滿 刺,脅肋疼痛,頭目昏運(yùn),肢節(jié)倦怠,全不思白術(shù)(一兩) 丁香(一兩) 赤茯苓(去皮,一兩) 半夏(二兩,湯洗七次,焙干)

肉桂(去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生姜一十片,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枳實(shí)半夏湯

治痰飲停留,胸膈痞悶,或咳嗽氣塞,頭目昏重,嘔噦惡心,項(xiàng)背拘急。

半夏(一兩,切作片子,湯洗七次,去滑) 陳橘皮(去白,一兩) 枳實(shí)(湯浸去穣,薄切,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姜十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卷第八 痰飲方一十八道

水玉湯

治眉棱骨痛不可忍者,此痰厥也。

半夏(不以多少,湯洗七次,切作片子)

上件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食后。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人參紫菀煎

治肺感寒邪,咳嗽喘急,胸膈痞悶,肢體煩疼。

人參(去蘆頭) 紫菀 百合 貝母(炮) 款冬花 杏仁(湯浸去皮尖,麩炒) 甘草(炙) 桔上件為細(xì)末,次研杏仁令細(xì),同前藥和勻,煉蜜為丸,每一兩作一十五丸。每服一丸,細(xì)嚼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款冬花膏

治肺氣虛寒,咳嗽不止,痰唾并多,或吐血、咯血、勞嗽,并皆治之。

款冬花 紫菀 百部(以上三味各半兩) 人參(去蘆頭) 白術(shù) 甘草(炙。以上三味各一兩)

上件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一十五丸。每服一丸,含化,食后,臨臥。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蛤蚧丸

治肺臟內(nèi)傷,咳嗽氣急,積久不除,漸加羸瘦。

蛤蚧(一對(duì),炙去口足) 訶子(煨去核) 阿膠(蛤粉炒成珠子) 熟干地黃(洗焙)

麥門冬上件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一十五丸。每服一丸,含化,食后。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大五味子丸

治肺胃受寒,咳嗽不已,嘔吐痰沫,脅肋引痛,喘滿氣短,睡臥不安。

五味子(一兩) 干姜(一錢,炮) 肉桂(去粗皮,三分) 甘草(一錢半,炙) 款冬花(二錢)

上件為細(xì)末,煉蜜和丸,每一兩作一十五丸。用熱湯化下,食空。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杏仁煎

治久患肺喘,咳嗽不止,睡臥不得者,服之即定。

杏仁(去皮尖,微炒,半兩) 胡桃肉(去皮,半兩)

上件入生蜜少許,同研令極細(xì),每一兩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生姜湯嚼下,食后,臨臥。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天門冬煎

治肺臟風(fēng)壅,咳嗽稠痰,咽膈氣寒,頭目不清。

天門冬(去心,二兩) 麥門冬(去心,二兩) 款冬花(去枝梗) 桔梗(去蘆頭) 紫菀(去土)

皮尖,研如膏)

上件前六味,將地黃汁、杏仁膏、白蜜三味于銀、石器內(nèi)同熬成膏,入前藥末搜和為丸,每一兩作二十丸。每服一丸,細(xì)嚼,溫熟水送下,食后。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梅膏丸

化痰止咳嗽,定喘消停飲。

烏梅(四兩) 巴豆(十四粒,去殼,用水三碗同烏梅一處煮水盡,留巴豆七粒,同烏梅肉研冬花 皂角(炙上件為細(xì)末,入膏子內(nèi)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用生姜湯送下,食后服。如喘促痰咳,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栝蔞丸

治風(fēng)熱咳嗽,痰涎壅盛,頭目不利,鼻塞不通。

栝蔞(一枚大者,去穣) 天南星(炮) 半夏(湯洗七次) 細(xì)辛(去葉土) 防風(fēng)(去蘆頭) 當(dāng)上件除栝蔞外,余七味為末,入在栝蔞內(nèi),用紙數(shù)幅緊裹,于飯上蒸兩次后卻于新瓦上焙干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阿膠丸

治肺受風(fēng)寒,咳嗽不止,痰涎并多,上喘氣促,睡臥不安?;蚍谓?jīng)客熱,咳而面赤不已者,亦宜服之。

阿膠(一分,用蚌粉炒令黃色) 貝母(七枚、中等者,炮) 天南星(一枚,重一分,炮令黃)

上件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煎生姜湯下,食后。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鐘乳養(yǎng)肺丸

治肺臟虛損,咳嗽不已,漸至羸瘦。

鐘乳粉(二兩) 人參(去蘆頭) 紫菀(去土,洗焙) 黃 (蜜炙) 款冬花(以上四味各半兩)

上件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食后。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紫金丸

治虛勞咳嗽、咯血,涎痰壅盛。

新綿灰(炒,一錢) 漢防己(一兩) 甘草(炙,半兩) 阿膠(半兩,蛤粉炒) 麝香(半錢,上件為細(xì)末,研勻,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臘茶清下,食后或臨臥。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半夏丸

治痰嗽,膈上不利。

栝蔞(肥者,三枚) 半夏(四十九枚,湯洗七次,捶碎,焙干為度)

上件栝蔞取子去殼,焙干,與半夏一處為細(xì)末,次用栝蔞瓤同熟水熬成膏,和前藥末為丸如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馬兜鈴?fù)?/p>

消壅化痰,治嗽定喘。

馬兜鈴(二兩) 半夏(二兩,湯浸去滑) 杏仁(一兩半,研) 巴豆(二十粒,去油)

上件為末,用不 皂角五錠,炮過去皮,用水一大碗 皂角汁,濾去滓,于鍋內(nèi)慢火熬成膏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姜汁丸

治肺氣壅盛,喘滿咳嗽,嘔吐飲食,便溺不利。

半夏(湯洗七次) 干生姜(各一兩) 巴豆(二錢半,去皮、心、膜、油,取霜)

上二味為細(xì)末,入巴豆霜再研勻,姜汁面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生姜湯下,食后。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齏汁丸

治嗽并酒食所傷。

杏仁(七粒,去皮尖) 巴豆(一粒,去皮膜) 朱砂(少許)

上件一處研成膏,丸如黃米大。每服三丸,淡齏汁下,臨臥服。小兒服一丸。如酒積,溫酒送下。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款冬花散

治肺經(jīng)積寒,咳嗽涎多,上喘氣急,發(fā)熱自汗。

人參(去蘆頭) 白茯苓(去皮) 五味子 馬兜鈴 款冬花 貝母(炮) 知母 柴胡(去苗)

味各半兩) 杏仁(四上件 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五片,烏梅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后。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神草湯

治肺與大腸俱受風(fēng)冷,咳嗽喘急,不進(jìn)飲食,大便泄利,時(shí)作寒熱。

人參(去蘆頭) 白術(shù) 白茯苓(去皮。以上三味各一兩) 當(dāng)歸(去蘆頭切,酒浸一宿,焙干兩,炮) 陳橘微炒) 甘草(八錢,炙)

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生姜三片,烏梅一枚,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七星散

治肺氣虛寒,咳嗽不已,漸成勞證者。

成煉鐘乳粉(別研) 款冬花 佛耳草 肉桂(去粗皮。四味各半兩) 白礬(三錢,飛過) 甘上件為細(xì)末。每服半錢,分七處,用蘆管逐一吸之,用溫白湯少許送下,食后。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寧肺湯

治榮衛(wèi)俱虛,發(fā)熱自汗,氣短怔忪。安肺消痰,定喘止嗽。

人參(去蘆頭) 白術(shù) 當(dāng)歸(去蘆頭,洗焙) 熟干地黃 芎 白芍藥 甘草(炙)

麥門冬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玉華散

治咳嗽止喘。調(diào)順肺經(jīng),清利咽膈,安和神氣。

甜葶藶(三兩,紙上焙香) 桑白皮(半兩) 天門冬(半兩,去心) 百部(二錢半)

馬兜鈴(皮尖) 貝母(半上件 咀。每服三大錢,水一盞,棗五枚,同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shí)候。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瀉白散

治肺氣上奔咽膈,胸脅隘滿,喘急不止。甚者頭面浮腫,腹脹,小便不利。

桑白皮(炙) 紫蘇葉 人參(去蘆頭) 漢防己 甜葶藶(微炒) 半夏(湯洗七次)

麻黃(去洗七次,焙干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后。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杏蘇飲子

治咳嗽聲重,胸滿氣喘,面目虛浮,鼻塞清涕,肢節(jié)煩疼。及香港腳發(fā)動(dòng),腳腫腳痛寒熱,并宜服之。

紫蘇葉(四兩半) 五味子(去梗) 大腹皮 烏梅肉(三味各三兩) 杏仁(二兩四錢,去皮尖)

黃(去根節(jié),一兩半)

上件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黑豆三、七粒,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食后、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蠟煎散

治久嗽不止,痰多氣喘,或虛勞咯血,并宜服之。

百合(去苗) 人參(去蘆頭) 麥門冬(去心,焙稱) 干山藥 貝母(去心,微炒稱) 白茯苓雙仁者不用,麩炒上件九味各等分、 咀,將杏仁別研拌勻。每服二錢,水一中盞入黃蠟一皂子大,煎至七分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平肺湯

治咳嗽上喘。

知母 半夏(湯洗七次) 杏仁(去皮尖,炒) 麻黃(去節(jié)) 阿膠(蛤粉炒) 貝母(以上六味上件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食后。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九珍散

治肺臟乘寒,咳嗽喘急,喉中有聲。

細(xì)辛(去葉土) 射干 半夏(湯洗七次) 麻黃(去根節(jié)) 黃芩 白芍藥 五味子 款冬花上件九味各等分,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七片,煎至八分,去滓熱服,食后、臨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八味香蘇散

治肺感風(fēng)寒,咳嗽不已,痰涎喘滿,語聲不利,面目浮腫,肺氣不順。

紫蘇葉 半夏曲 紫菀 五味子 陳橘皮(去白) 甘草(炙。以上六味各半兩) 杏仁(二兩上件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臨臥熱服。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一捻金散

治虛損勞嗽,咯血吐血,心胸不利,上氣喘急,寒熱往來,盜汗羸瘦,肢節(jié)酸痛枯槁,咳嗽不已,痰涎壅盛,夜臥不安。截勞氣,定喘滿,化痰涎;及療暗風(fēng),癇病不省人事,口吐涎沫。

半夏 天南星(銼) 巴豆(以上三味各二兩) 皂角子(六兩) 阿膠(二兩,銼) 黃明膠(三上件藥都入藏瓶內(nèi),外留一眼子出煙,鹽泥固濟(jì),候干。用炭半秤, 令煙盡為度,卻用泥服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紫菀散

治肺感寒邪,咳嗽不止,風(fēng)壅相搏,頭疼聲重。

紫菀茸 貳桑葉 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四味各半兩) 杏仁(去皮尖,麩炒,別研細(xì)) 桔梗(去蘆頭,微炒。二味各一兩) 麻黃(去根節(jié),湯煮三、兩沸,焙干,稱三分)

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食后。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立安散

治一切咳嗽喘急,坐臥不寧。

麻黃(九兩,去根不去節(jié),炒焦黃) 石膏(一兩半,生用) 罌粟殼(一兩,蜜炒)

苦葶藶(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白沸湯調(diào)下,食后、臨臥。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桃仁散

治遠(yuǎn)年一切肺疾,咯吐膿血,漸成勞證。

白茯苓(去皮) 五靈脂(去砂土) 馬兜鈴(以上三味各半兩)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蛤粉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入蘿卜三片,同煎至一盞,去滓,入黃蠟一塊如皂子大,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麻黃散

治肺感寒邪,暴生咳嗽,涎痰上喘。

阿膠(蛤粉炒) 皂角(去皮,炙令黃色) 杏仁(去皮尖,炒) 甘草(炙) 麻黃(去節(jié)稱。以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臨臥,白湯調(diào)下。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細(xì)辛五味子湯

治肺受風(fēng)邪,胸膈停寒,頭目昏運(yùn),鼻塞聲重,咳嗽噦逆,心腹痞滿,脅下五味子(九兩,炒) 細(xì)辛(去葉土,五兩) 陳橘皮(去白,二兩) 高良姜(一兩,銼炒) 甘上件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shí)候。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玉蟬散

治肺氣發(fā)喘,坐臥不得。

人參(去蘆頭) 蓖麻葉(經(jīng)霜者) 桑葉(經(jīng)霜者) 訶子肉(以上四味各半兩) 鐘乳粉(一兩)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糯米飲調(diào)下,食后。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如圣飲子

治肺氣虛寒,咳嗽喘急。

人參(去蘆頭,一兩) 款冬花(一兩) 罌粟殼(去穣,二兩炙) 烏梅(一兩,捶碎)

上件 咀。每服五錢,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熱服,食后、臨臥。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團(tuán)參丸

治肺氣不利,咳嗽上喘。

人參(去蘆頭) 款冬花 紫菀(洗去土,各等分)

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烏梅一枚,同煎至七分,溫服、食后。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葶藶散

治咳嗽,痰涎喘急。

葶藶(半兩) 半夏(生姜汁浸軟,切作片子,半兩) 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同上二味一處上件除巴豆不用,只用上二味為細(xì)末。每服一錢,以生姜汁入蜜少許同調(diào)下,食后。

卷第八 咳嗽方三十七道

止紅散

治心肺客熱,咳嗽吐血。

柴胡(去苗,一兩) 胡黃連 宣連(各半兩)

上件為細(xì)末,入朱砂少許研勻。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半盞,通口服,食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