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用膏丹丸散方

瘍科心得集 作者:高秉鈞


紅升丹

一名三仙丹。一切瘡瘍潰后,拔毒去腐,生新長肉,瘡口堅硬,肉黯紫黑,用丹少許,雞翎掃上,立刻紅活。外科若無升降二丹,焉能立刻奏效。

水銀(二兩)槍硝(二兩)白明礬(二兩)先將硝礬研碎,放于鐵鍋內(nèi),中開低窩,以水銀傾入窩內(nèi),將硝礬蓋之,用磁碗蓋合,以棉紙捻條捺碗口,再以鹽泥封固后,將黃沙壓住碗旁,露出碗底,以新棉花著碗底內(nèi),用鐵磚壓上。先用文火一炷香,烘烊硝礬;次用武火一炷香,看碗底內(nèi)棉花焦黑為度;如不焦,再煉半炷香。取下冷開,刮下之丹,磁瓶貯之,退火用。

一方有皂礬、雄黃、朱砂約各一兩,名大升丹,力量尤大。

白降丹

凡癰疽無名大毒,每用少許,瘡大者用六,七厘,小者用一、二厘,水調(diào)敷瘡頭上。初起者立刻起泡消散,成膿者腐肉即脫,拔毒消腫,誠乃奪命金丹也。

水銀(一兩)火硝(一兩)白礬(一兩)白砒(五錢)食鹽(一兩)石青(三錢)硼砂(三錢)皂礬(一兩)用陽城罐一只,放微火上,徐徐挑藥入罐,化盡,微火逼令極干,所謂陰升之法,全在此刻;如火大,則汞先飛走;如不干,則藥必倒塌無用,其難如此。

結(jié)胎后,以瓦盆一只,盛水半盆,將粗宮碗一只,覆合于水內(nèi),碗底上以三寸盆仰放;后再以陽城罐倒合于盆內(nèi),用好棉紙截寸許闊,以罐子、泥草鞋灰、光粉三樣研細(xì),以鹽鹵汁和練極熟,于罐口合緊;一層泥,一層紙,糊五、六層,候干;再將醬缸蓋,量陽城罐之大小,中鑿一洞,套于罐之半腰,恰蓋著于盆口上;外用新瓦三片,鐵絲扎緊,如煙通罐樣:入炭,用武火二炷香,其丹即降于盆內(nèi),退火冷開,即名白雪丹。降藥之神,不假刀砭,一伏時,便見功效,勝于刀針之險多矣。

上降藥法

癰疽初起,堅硬未成膿者。用水調(diào)一二厘,涂于瘡頂上,不可貼膏藥,少頃,即起一泡,挑破出水自消。

已成而內(nèi)膿急脹,按之隨手而起者,此膿已熟矣。用水調(diào)一二厘,點正頂上,以膏貼之,一伏時,大膿自泄,不假刀針。

如陰疽根腳走散,瘡頭平陷,即用降丹七、八厘,或分許,水調(diào),掃于瘡頭堅硬處,次日即轉(zhuǎn)紅活,便是吉兆。

如瘡毒內(nèi)膿已成,久不穿潰者,只要出一小頭,怕頭出過大??捎妹藜堃粔K,量瘡大小,中剪一孔,以水潤貼瘡上,然后調(diào)降藥,點放紙孔內(nèi),揭去紙,以膏貼之,則所降之頭不致過大。若瘡小藥大,反令痛傷胃口,及良肉,不可不知。

白降丹點在瘡毒上,即追蝕毒瓦斯,有幾分深,必追至病根方止,所以點后疼痛非常。若內(nèi)膿已脹,皮殼不濃,點之,便不十分痛楚,有用蟾酥化汁,調(diào)白降丹用,其疼稍減。水煉降藥法:新煉出白降丹,研細(xì),用元色緞五寸,將降藥篩勻,緞上卷緊,以麻線捆扎極緊,放瓦罐內(nèi),清水煮,約一伏時內(nèi),換水三次,將緞卷取起,掛風(fēng)處陰干,然后打開,以雞翎掃下,磁瓶收貯。凡治癰疽用之,并無痛楚。

應(yīng)用膏

治疔、疽、流注、腿癰,穿潰者用此。

當(dāng)歸連翹白芨白蘞大黃山梔(各八錢)官桂(二錢)蒼術(shù)羌活天麻防風(fēng)黃荊芥川甲甘草芫花(各六錢)方八蓖麻子小生地(各一兩)用真麻油十斤,入藥,文武火熬枯,濾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稱每斤凈油,春秋下潤凈東丹五兩,冬四兩,夏六兩,收成膏后,下乳香、沒藥末各一兩,攪勻攤用。

萬靈膏

治一切無名腫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潰,并治一切寒濕之證。

生地歸身川芎蒼耳子大戟尖檳甘菊蒲公英生大黃土槿皮羌活獨活紅花川烏草烏赤芍紫草香附川椒番木鱉桂枝狗脊?jié)商m生姜胡椒附子牙皂白附子荊芥金銀花黃柏山慈菇生首烏全蟲玄胡僵蠶百部南星白蒺藜山甲白芷白芥子花粉益母草蛇床子川牛膝黃大楓子肉細(xì)辛苦參龜板桑寄生升麻黃芩胡麻杜菖蒲根冬瓜皮天麻楊樹須鬧羊花茜草(以上各五錢)土茯苓(一兩)用香油八斤,將前藥入油,加嫩桑枝二、三斤,熬藥至枯,濾去渣,入后藥。

松香(四兩)樸硝雄黃桂圓核灰皂礬牛皮灰樟冰(各五錢)麝香(三錢)冰片(三錢)龍骨(五錢)再入東丹三斤,收成膏。

內(nèi)傷膏

治內(nèi)傷,腰疼足酸,寒濕流筋、流絡(luò)、流注、鶴膝瘋、痹等證。

毛鹿角(切,二兩)烏藥(八兩)紅花(二兩)全當(dāng)歸(切,一兩二錢)木瓜(一兩)上官桂(二兩)(炙,二兩)商陸(三兩)用麻油十斤,浸藥二十一日,煎枯,濾去渣,離火,入淘凈飛丹六斤,收成膏,再入肉桂(去皮研末)二兩、乳香、沒藥末各二兩,麝香二錢,攪勻,用紅布或青皮攤貼。

紫金膏

治痰核瘰。

官桂(六兩)生地(十二兩)秦艽(五兩)羌活(三兩)黃芩(二兩)防風(fēng)(三兩)木通(三兩)川連(一兩五錢)當(dāng)歸(九兩)木瓜(六兩)白術(shù)(三兩)方八(十二兩)鱉甲(六兩)白芷(三兩)遠(yuǎn)志(三兩)大蜈蚣(十五條)丹參(五兩)紫草(十二兩)毛慈姑(五兩)生甲片(一兩五錢)血余(五兩)茜草(六兩)商陸根(三斤)上藥俱囫圇,不切碎。加柳枝五兩,桃枝五兩,棗枝五兩,桑枝五兩,槐枝五兩,用真麻油二十斤,將前藥浸十日,熬枯去渣,用凈飛丹十五斤,炒透收膏;再下明乳香(去油,研)五兩,沒藥(去油研)五兩。

肉桂膏

治一切寒濕痹痛、乳痰、乳癖、瘰等證。

川烏草烏海藻當(dāng)歸甘草白芨甘遂白芷細(xì)辛芫花半夏肉桂紅花大戟虎骨(各七錢五分)麻黃(一兩)五倍子(一兩)用麻油二斤、青油一斤五兩,入藥煎枯,去渣;下凈東丹炒一斤,收成膏;再下乳香(去油,研)、沒藥(去油,研)各一兩,寸香(研)五錢,百草霜一兩,攪勻,用紅布攤貼。

紫霞膏

治老年結(jié)毒,穿潰不斂。

嫩松香(六兩)糠青(研,二兩)乳香(去油,研)沒藥(去油研,各五錢)用麻油六兩,熬至滴水成珠,下松香,再煎二、三十沸,下糠青,再熬,自有紫色,離火,下乳香、沒藥。

白玉膏

治濕毒瘡,白泡瘡,燙傷等。收濕生肌長肉,甚效。

鯽魚(大者,兩條)鉛粉(一斤)輕粉(五錢)象皮(烘研,一兩)真珠(研,三錢)用麻油一斤,入鯽魚,煎至枯,瀝去骨,再煎一、二十沸,離火少頃;然后下鉛粉、輕粉、象皮末、珍珠末,攪勻成膏。

玉紅膏

去腐生新。此外科收斂藥中之神方也。

白芷(五錢)甘草(一兩)歸身(二兩)瓜兒血竭輕粉(各四錢)白占(二兩)紫草(五錢)用麻油一斤,先將白芷、歸身、甘草、紫草四味入油,熬枯,濾去渣,復(fù)煎滾,下血竭,化盡,次下白占,微火亦化,退火,下輕粉,攪勻,傾入磁罐內(nèi)聽用。凡用藥將牙簪挑藥,施于瘡頭上,以膏蓋之。

千捶紅玉膏

治濕毒流注,無名腫毒,未經(jīng)穿潰者。

蓖麻子(去殼)松香(蔥頭汁煮)四兩南星(研,五錢)半夏(研,五錢)乳香(去油,五錢)沒藥(去油,五錢)銀朱(七八錢)搗成膏,看老嫩,以蓖麻肉增減,用布攤貼。

千捶綠云膏

治痰核甚效。

蓖麻子(去殼)松香(蔥頭汁煮,四兩)海藻(炙,研,五錢)昆布(炙,研,五錢)南星(搗成膏。一方有乳五香、沒藥各五錢。

十層膏

專治年久新起瘡,已經(jīng)去腐,生肌長肉,神效。

黃芩黃柏白芷(各二錢)乳香(去油,研)沒藥(去油研,各二錢)血竭(研,三錢)黃占(一兩)白占(五錢)輕粉(研,一錢)血余(二錢)象皮(炙,研,二錢)密陀僧(研,一兩)珍珠(研,一錢)用麻油十兩,先將芩、柏、芷三味,入油,煎枯,濾去渣;次下血余,煎枯,去血余;再下黃占、白占溶化;然后下乳沒、血竭、陀僧、輕粉、象皮、珍珠末,攪勻。將皮紙一張,分作六小張,以一張染膏提出,攤于臺上,用手兩面泥勻,再持一張,染膏如前法,攤在前一張上,共作十層。如遇瘡,將此膏根據(jù)瘡大小剪切,扎于瘡上,一日揭去一層,扎完瘡愈,極妙神方也。

麻黃膏

治牛皮血癬,營枯血燥,遍體發(fā)癩發(fā)癢。

川連黃芩黃柏紫草麻黃(各一錢)斑毛(七枚)小生地(三錢)用雄豬板油十兩,將上藥熬枯,濾去渣,入黃蠟一兩、白蠟五錢,烊化,再入蓖麻子肉、大楓子肉各一錢,搗爛如泥,調(diào)和離火,俟半冷后入:雄黃(三錢)樟冰(二錢)生礬(三錢)五倍子(二錢)輕粉(一錢)銅青(二錢)東丹(二錢)金底(二錢)研細(xì)調(diào)勻,磁碗收貯。不時頻。

玉樞丹

治一切無名腫毒。

山慈姑(有毛者佳,洗凈去皮,焙干,二兩)川五倍(捶破,洗刮內(nèi)垢,焙干,二兩)紅牙大戟(去蘆根,洗凈,焙干,二兩)大朱砂(水飛,三錢)明雄黃(水飛,三錢)麝香(三錢)千金子(去殼,草紙包,捶去油成霜,二兩)各研極細(xì),用糯米粥打和,分作四十丸。凡遇無名腫毒,或酒或米飲下一丸,外即以清水磨涂,神效。

黎洞丹

治一切跌打損傷,并可磨涂諸腫。

血竭(研末,三錢)牛黃(一錢)阿魏(三錢)天竺黃(三錢)兒茶(三錢)三七(三錢)藤黃(一錢五分)五倍子(焙,三錢)乳香(去油,二錢)沒藥(去油,三錢)山羊血(五錢)千金子(去殼油,三錢)朱砂(二錢)冰片(一錢)共研極細(xì)末,糯米糊丸,金箔為衣,每丸重一錢。陳酒送下一丸。

梅花點舌丹

治無名腫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潰。

蟾酥(一錢)熊膽(一錢)牛黃(三分)麝香(三分)雄黃(三錢)血竭(三錢)硼砂(一錢)葶藶子(三錢)沉香(一錢)乳香(去油,三錢)沒藥(去油,三錢)冰片(三分)朱砂(三錢)共研極細(xì)末,即將蟾酥、熊膽酒化,搗丸,辰砂為衣。每服三分,蔥頭湯送下。一方加蝸牛、輕粉、膽礬、銅綠。

西黃化毒丹

治疔疽火毒內(nèi)陷,神識模糊,不醒人事者。

西黃(一分)真珠(三分)血珀(五分)膽星(三分)辰砂(三分)共為細(xì)末。均作三服,燈心湯下。

瘍余化毒丹

治疔疽余火未清,艱于收口難斂者,以此化之。

滴乳石(一錢)西黃(一分五厘)真珠(四分)天竺黃(六分)陳膽星(一錢)血竭(一錢)川連(五分)朱砂(一分)上為末。加燈心灰四分,每服三分,金銀花湯下。

痘后化毒丹

治痘證后余毒走絡(luò),遍體發(fā)瘍者。

西黃(一分)藥珠(三分)血珀(五分)燈心灰(二分)膽星(三分)冰片(一分)天竺黃(三分)甘草人中黃(五分)共為細(xì)末。每服三分,金銀花露調(diào)下。

猴疳化毒丹

治幼孩遍體胎火胎毒,臀赤無皮,音啞鼻塞,或赤游丹毒。

真珠(三分)血珀(五分)飛滑石(八分)上為末。每服三分,乳汁調(diào)下。

紫金錠

治一切風(fēng)火腫痛。

大黃(一兩)降香屑(五錢)山慈菇(三錢)紅牙大戟(去蘆根,五錢)南星(五錢)生半夏(五錢)雄黃(三錢)麝香(三分)乳香(去油,三錢)沒藥(去油,三錢)共研極細(xì)末,以面糊打丸,捻錠子。鮮菊葉汁磨敷。

八將丹

一切疽毒不起,疔毒不透,腐肉不脫,用此提毒化毒,甚妙。

西黃(三分)冰片(三分)蟬退(烘,七枚)大蜈蚣(炙,七條)麝香(三分)山甲(炙,七片)全蟲(炙,七個)五倍子(焙,三錢)共為細(xì)末。用少許摻于瘡頂上,以膏蓋之。

八寶丹

收口生肌長肉。

珍珠(五分)血珀(燈心同研,一錢)象皮(切,烘,一錢)龍骨(,一錢)辰砂(一錢)乳香(五分)沒藥(五分)白芨(一錢)共乳極細(xì),磁瓶密貯。待用。

十寶丹

又:琥珀(五分)珍珠(三分)乳香(五分)沒藥(五分)象皮(五分)血竭(五分)兒茶(五分)龍骨(一共為極細(xì)末,密貯待用。

生肌散

又:珍珠(生研,一錢)象皮(烘,二錢)白蠟(一錢)兒茶(一錢)輕粉(五分)鉛粉(五分)大冰片(一分)瓜兒竭(一錢)乳香(箬上洪,一錢)沒藥(箬上烘,一錢)共乳極細(xì)末。先用豬蹄湯或濃茶洗凈,用少許摻之。

珍珠散

止痛生肌收口。

珍珠(生研,三錢)蘆甘石(,一兩)石膏(在童便內(nèi)浸四十九日,朝曬夜露,不可經(jīng)雨,,研,一兩五錢)共為極細(xì)末。摻之。

神妙生肌散

余腐未盡,而不收口者,用此:赤石脂兒茶海螵蛸血竭黑鉛(各一錢)硼砂(生肌在此)乳香沒藥(各二錢)輕粉(三分)先將黑鉛加水銀一錢同煎化,再將前藥研細(xì),入于鉛汞內(nèi),研極細(xì),摻之。

冰硼散

一名金丹。吹喉間腫痛,或蛾癰。

硼砂(二錢)風(fēng)化霜(二錢)僵蠶(炙,三錢)薄荷葉(一錢)生礬(一錢)冰片(五分)滴乳石(三共研極細(xì),磁瓶收貯。

風(fēng)化霜法:將嫩黃瓜一條,挖去穣,以銀硝研細(xì)納入,掛于檐下透風(fēng)處,三日后,瓜皮上自有白霜釣出,拭下,以磁瓶收貯待用。

冰青散

一名碧丹。吹口糜疳腐,及爛頭喉蛾、喉痹、喉疳、喉癬。

川連兒茶青黛燈心灰(各三分)西黃(二分)冰片(三分)人中白(,五分)證重者,加珍珠。如痧痘后,牙齦出血,或成走馬疳毒,加糠青、五倍子、白芷末。

珠黃散

治爛喉疳腫腐,湯水難入者;并治遠(yuǎn)年爛喉結(jié)毒,腐去蒂丁,及幼孩口疳、口糜等證。

西黃(一分)大朱砂(一錢)珍珠(三分)上滴乳石(一錢)月石(一分五厘)寸香(三分)雄精(一錢)兒茶(一錢)大梅片(二分)人中白(,一錢五分)先將珠研極細(xì),后入余藥,俱研極細(xì),磁瓶收貯,勿令泄氣。

珠寶散

治火燙灼傷,腐爛不堪者。

珍珠(三分)西黃(一分)鉛粉(五分)密陀僧(一錢)熟石膏(一錢)冰片(一分)大黃(三錢)寒水石(三錢)甘草人中黃(三分)共為極細(xì)末。用雞子清調(diào)敷;如濕爛無皮者,干摻。

陽鐵箍散

此方遇陰證用之。

細(xì)辛(半斤)川烏(半斤)草烏(半斤)官桂(半斤)白芥子(四兩)川椒(三兩)降香末(一升)陳小粉(炒黑研,十斤)生半夏(四兩)生南星(四兩)用蔥頭汁調(diào)敷四圍,使不走散。

陰鐵箍散

此方遇陽證用之。

降香末(半升)大黃(三斤)乳香(四兩)赤小豆(三升)沒藥(四兩)黃芩(八兩)方八(一斤)生南星(四兩)山慈菇(四兩)陳小粉(炒黑研,十斤)用窨醋調(diào)敷四圍。

日用應(yīng)酬圍藥

生南星(半斤)生半夏(四兩)當(dāng)歸(四兩)大黃(四兩)陳小粉(炒黑,十斤)火盛者,用芙蓉葉汁;寒盛者,用蔥頭汁調(diào)敷。

四黃散

治一切白泡痛瘡、濕瘡、坐板、燙火等瘡。

大黃(一兩)黃柏(一兩)黃芩(一兩)川連(五錢)尖檳榔(一兩)老松香(一兩)熟石膏(三兩)濃樸(一兩)寒水石(二兩)共為細(xì)末。香油調(diào)搽。

紫靈散

治一切疥癩瘋癬,搔癢難忍諸瘡證。

牛煙膏(一斤)松香(二兩)凈東丹(五兩)黃芩(四兩)黃柏(四兩)樟冰(二兩)尖檳(三兩)西?。ǘ桑┟鞯\(八兩)銅坭(三兩)生大黃(四兩)共為末。用麻油調(diào)搽。

五香丸

治疥、癩頑癬、肥瘡、坐板瘡、血熱等瘡。

杏仁(去皮,三兩)升藥底(一兩)花椒(炒,五錢)樟冰(五錢)大黃(一兩)蛇床子(一兩)黃柏(一兩)西?。ㄒ粌桑┐髼髯尤猓ㄈ齼桑┕惭屑?xì)末,將楓子肉、杏仁研和,再加油胡桃、雄豬板油,搗和為丸,如芡實大。遇疥瘡頑癬,用夏布包藥搽之。

萬消化堅丸

治癰疽腫毒,立見奇功。孕婦忌服。

方八(刮去皮,麻油熬至浮起,取出洗去油,曬干,研,二兩)芫花(炒至炭,五錢)甲片(黃沙拌炒松,二兩)川烏(姜汁制炒,五錢)草烏(姜汁制炒,五錢)乳香(去油,三錢)沒藥(去油,三錢)當(dāng)歸(二兩)延胡(二兩)全蟲(酒洗,炒,二兩)共為細(xì)末,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朝服十四丸,陳酒送下。

化堅丸

治肝經(jīng)郁火,乳痰、乳癖,及頸項失營、馬刀,郁痰核。

大生地(四兩)川芎(酒炒,二兩)白芍(酒炒,二兩)川楝子(連核打炒,二兩)當(dāng)歸(酒炒,二兩)丹參(酒炒,二兩)牡蠣(,三兩)夏枯草(烘,三兩)花粉(炒,二兩)香附(醋炒,二兩)半夏(炒,二兩)石決明(,三兩)郁金(炒,二兩)青皮(炒,二兩)橘核(炒,三兩)全蟲(酒炒,一兩五錢)沉香(鎊研,五錢)茯苓(二兩)刺藜(炒,二兩)土貝母(去心,二兩)延胡(炒,二兩)柴胡(炒,五錢)蘇梗粉(一兩)兩頭尖(炒,三兩)共為末,煉蜜丸。每朝服五錢,陳酒送下。

八反丸

治痰核瘰。

桂心甘遂細(xì)辛歸身半夏甘草白芷芫花海藻紅花全蟲牙皂虎骨白芨川烏(姜汁制)草烏(姜汁制,各一兩)上各炒為末,用核桃肉泡去皮四兩,烏梅凈肉一斤,蒸爛,明礬末八兩,量加棗肉,共搗為丸。每服三錢,清晨夏枯草湯下。

五龍丸

治流注、腿癰之半陰半陽者,服之,未成即消,已成即潰,并治魚口、便毒。

山甲(土拌,炒)全蟲(酒拌炒)槐米(炒)僵蠶(炙)土貝母(研,各等分)上為末,面糊搗丸。每服三錢,陳酒送下。

洞天救苦丹

治乳痰、乳癖,未成巖者。

經(jīng)霜楝樹子(炒,二兩)白芷(焙,一兩)帶子蜂房(炙,一兩)兩頭尖(二兩)上為末。每服二錢,沙糖調(diào)陳酒送下。如無經(jīng)霜楝樹子,以川楝子代之;如無帶子蜂房,以蜈蚣七條代之。

虎潛丸

治陰寒鶴膝瘋。

西土(豆腐煮一炷香)血竭(等分)上為末,面糊搗丸。每服五分,陳酒送下。

九龍丹

瀉一切下疳、魚口、便毒、霉瘡、廣痘初起。

乳香(去油)沒藥(去油)江子肉血竭兒茶(各三錢)共為末,生蜜搗丸,如梧子大??招年惥扑拖缕咄杌蚓磐瑁蟛豢墒澄?,俟瀉三、五次后,然后食飯并肉以補(bǔ)之。

厘清泄?jié)嵬?/p>

治肝經(jīng)濕火淋濁管痛,小溲不利,并治下疽濕爛火盛者。

生大黃(切,曬干,一兩)西珀(鎊,同燈心研,一錢)共研和,用雞蛋清雄頭七枚,搗丸。均作三日服,空心燒酒送下。服用一時許,小水如金黃色。

廣毒至靈丹

治廣痘霉癬,梅瘡?fù)疙敚吗峤Y(jié)毒。

生大黃(曬研,三兩)生川連(曬研,五錢)廣珠(五錢)黃芩(鹽水炒,一兩)朱砂(三錢)百步(鹽水炒,一兩)核桃夾(鹽水炒,一兩)肥皂夾灰(二兩)血余(二兩)骨余(土拌炒,五錢)陳酒泛丸。每日朝三錢,夜二錢,陳灑送下;不吃酒者,夏枯草湯送下。

增制史國公藥酒方

治寒濕流經(jīng),歷節(jié)風(fēng)痹。

桂枝秦艽防風(fēng)牛膝萆當(dāng)歸虎骨川芎川斷杞子紅花鱉甲白茄根草老松節(jié)五靈脂嫩桑枝樟木杜仲狗脊獨活苡仁蠶沙五加皮姜黃甘草槐枝蒼耳子川烏草烏柳枝海風(fēng)藤先將燒酒浸五日后,再入陳酒浸煮,不拘時飲之。

卻病延年藥酒

治脫力勞傷。

大生地當(dāng)歸紅花烏藥劉寄奴木香赤芍丹參淮山藥川斷白芷羌活骨碎補(bǔ)落得打甘草牛膝枳殼丹皮破故紙石蘭五茄皮白術(shù)木瓜秦艽威靈仙白芍蘇子川芎虎骨(炙)葛根延胡自然銅()青皮木通杜仲花粉將陳酒浸煮,不拘時服。

太乙丹

專治一切痧證,山嵐脹氣,暑氣惡心,肚腹疼痛等證。

廣木香(一錢)麝香(三分)丁香(一錢)茅術(shù)(去皮毛,曬,一錢)沉香(鎊曬,一錢)西黃(三分)雄黃(一錢二分)上為極細(xì)末,將熊膽一錢二分、蟾酥一錢,燒酒浸溶化,搗藥為丸,如梧子大,朱砂為衣。

唐棲痧藥方

治同前。

茅術(shù)(三兩)大黃(六兩)丁香(六錢)麻黃(三兩六錢)天麻(三兩六錢)寸香(三錢)蟾酥(九錢)共為極細(xì)末,將蟾酥燒酒化,搗藥為丸,梧子大,朱砂為衣。

諸葛行軍散

專治一切肚腹疼痛,惡心嘔吐,身體煩暈脹滿等證。

朱砂(五錢)雄黃(一兩)月石(三錢)槍硝(三錢)寸香(五分)冰片(五分)西黃(三分)飛金(五十張)上共為細(xì)末,磁瓶收貯。每遇痧證,用少許鼻。

和傷末藥

治跌打損傷,閃氣腰疼,傷筋傷骨。

歸尾延胡紫荊皮大茴香川烏(姜汁炒黑)草烏(姜汁炒黑)甘草節(jié)自然銅(醋)紅花(炒)蒲黃丹參五靈脂(陳酒飛)甘松山奈砂仁上各二兩,研末。每服一錢五分,重者二錢,輕者一錢,陳酒調(diào),即以酒送下,盡醉為度。至重之傷,三服可愈。

大麻瘋方

鎮(zhèn)江丁參領(lǐng)染瘋疾,得此秘傳治之,全愈。又以醫(yī)治多人,無不取效如神。

但患此證者,眉毛若盡脫落,即屬難治。如眉毛未脫,雖手足骨節(jié)有塌損,皆可取效。若初起未深之證,百試百驗。先服湯藥四劑,每日一劑,服完,再吃丸藥。

湯藥方:

陳皮白芷苦參天麻秦艽川斷防風(fēng)荊芥羌活風(fēng)藤苡仁牛膝當(dāng)歸海桐皮蒼術(shù)木香桂枝連翹甘草(各一錢)黑棗(一枚)生姜(一片)水二碗,煎至一碗服,渣再煎二次服。

丸藥方:

每丸藥一錢,加楓子膏,春秋八厘,夏六厘,冬一分。

大胡麻(一斤四兩)小胡麻(一斤四兩)牛膝(四兩)白蒺(一斤四兩)苦參(一斤)防風(fēng)荊芥(各八兩)當(dāng)歸(六兩)苡仁(四兩)蒼術(shù)(六兩)川斷(四兩)近加小生地(八兩)共研細(xì)末,水泛丸。每日早、午、晚三服,每服三錢或二錢,照數(shù)加楓子膏,捻園攙和,以毛尖茶送下。

楓子膏方:

大楓子去殼取仁,銅鍋內(nèi)炒至三分紅色,七分黑色為恰好,如太過無力,不及傷眼。炒后,研成細(xì)膏,如紅沙糖一樣,用銅芍盛,向火上熬四、五滾,倒在紙上,放于土地下,以物蓋之,待用。如上面有霉,拭去,根據(jù)法用。百日內(nèi)切忌房事,切忌食鹽,犯之不效;并忌食醬、醋、灑,一切雞、魚發(fā)風(fēng)動火等物。

治瘋藥酒方

能治一切瘋證。

當(dāng)歸(五錢)大胡麻(一兩)杞子(五錢)防風(fēng)(五錢)萆(五錢)白芍(五錢)丹參(七錢)海風(fēng)藤(五錢)香加皮(五錢)荊芥(五錢)杜仲(五錢)牛膝(一兩)川芎(五錢)赤芍(五錢)甘草(三錢)白芷(三錢)真茅術(shù)(五錢)生地(二兩)黃柏(三錢)巴戟(一兩)秦艽(一兩)桑枝(切斷,四兩)先用滴花燒二斤,先浸一日,后加原陳酒十五斤,冰糖四兩,核桃肉八兩,紅棗四兩,豬板油八兩,用大口瓶一個,以麻布袋將各藥放入袋內(nèi)扎緊,面糊封瓶口,浸三日,再隔湯煮二炷香為度,退火三日。早晚服酒一杯。

治瘋丸藥方

大胡麻(四兩)苦參(切,二兩)羌活(二兩)石菖蒲(切,二兩)獨活(二兩)白附子(二兩)防風(fēng)(二兩)威靈仙(切,二兩)白歸身(二兩)粉甘草(切,二兩)各藥炮制稱準(zhǔn),磨極細(xì)末,用酒糊為丸。每日清晨稱準(zhǔn)服二錢,陳酒送下。

白癜瘋搽藥方

并搽汗。

白芨(曬干,三錢)陀僧(二錢)雄黃(二錢)白附子(曬五錢)硫黃(二錢)朱砂(二錢)雌黃(五分)原寸香(三分)頂梅片(三分)共研極細(xì)末。用生姜蘸擦之。

退管丸藥

炙蜂房(研,一兩五錢)真象皮(炙黑,研,二兩)粉兒茶(研,四兩)豬腳殼(炙黑,一兩五錢)明乳香(去油,研,一兩五錢)刺皮(炙黑,一兩五錢)生人脫(浸曬,炙黑汗,二兩)胡連(焙,四錢)黑沒藥(去油,一兩五錢)生礬(研,二兩)象牙屑(焙黃,研,六兩)瓜血竭(研,四兩)上為細(xì)末,煉蜜,黃蠟溶化,打糊丸,梧子大??招拿糠X,陳酒送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