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三十

黃氏日抄 作者:黃震


欽定四庫全書

黃氏日抄卷三十     宋 黃震 撰讀周禮

孟子生于周末周室班爵祿之制已不可得而聞劉歆生于漢末乃反得今所謂周禮六官之書故后世疑信相半如張橫渠則最尊敬之如胡五則最擯抑之至晦庵朱先生折衷其説則意周公曾立下規(guī)模而未及用近世趙汝騰按惟王建國以為民極數(shù)語意周公作洛后所為然亦不可考矣惟程氏謂有闗雎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此為于其本而言之學(xué)者明乎此則不必泥其紛紛者然竊意周官法度在尚書周官一篇而未必在此書六典爾今以先儒考訂聊筆其一二云

設(shè)官之多

陳及之云或謂鄉(xiāng)遂設(shè)官最冗六鄉(xiāng)之民不過七萬五千家今設(shè)官至萬八千九百三十人為大夫者百八十人六遂之民亦不過七萬五千家而設(shè)官乃三千九百九十八人為大夫者四十人鄉(xiāng)遂共十五萬家官吏乃至二萬三千人十五萬家之所入能幾何而足以養(yǎng)二萬三千官吏愚按呂氏緫計地官公卿大夫士通用三十萬夫府史胥徒又不預(yù)焉則又不止陳氏所計二萬三千之?dāng)?shù)而已使此書果出于周尚不過尚書周官一篇之防況又説之不通如此

官之交互

陳君舉曰如大史內(nèi)史掌六典八灋八則八柄之貳宜屬天官乃屬春官大小行人司儀掌客宜屬春官乃屬秋官宰夫掌臣民之復(fù)逆矣則大仆小臣御仆之掌復(fù)逆宜屬天官乃屬夏官宰夫掌治朝之位矣則司士正朝儀之位宜屬天官乃屬夏官地官掌邦畿之事凡造都邑建社稷設(shè)封疆既悉掌之矣而掌固司險掌疆候人又見于夏官天官掌財賦之事自天府至掌皮既悉領(lǐng)之矣而泉廩人倉人又見于地官自膳夫至臘人不過充君之庖者悉領(lǐng)于天官至外朝百官之廩祿府史胥徒之稍食畨上宿衛(wèi)之給乃見于地官自內(nèi)司服至屨人凡王宮服飾之用悉領(lǐng)于天官而司服司常典瑞巾車之屬乃見春官此其分職皆有不可曉者愚按書作于周而定于孔子大如三宅三俊書所載也周官無之小如三亳阪尹書所載也周官無之而此乃至于交互重復(fù)何哉天官冡宰

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jīng)野設(shè)官分職以為民極此祖商邑翼翼四方之極之義而説者以為主周公作洛邑而發(fā)周禮一書關(guān)渉義理者在民極一句故每官必以此為篇首

乃立天官冡宰使帥其屬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國此本書冡宰掌邦治統(tǒng)百官均四海之説

治官之屬

此句緫下六十官今并太宰小宰凢六十三官

太宰掌六典一治典二教典三禮典四政典五刑典六事典

愚按書六卿分職此以太宰掌六典六典即六卿之職雖曰冡宰無所不統(tǒng)此下自分六官然與書不同

小宰掌宮中之刑凡太宰之職皆掌其事

宰夫掌治朝之法

宮正掌王宮之戒令糾禁

宮伯掌王宮之士庶子凡在版者

士謂適子庶子謂支庶在版謂子弟名籍

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 庖人掌共六畜獸禽 內(nèi)饔掌割烹 外饔掌祭祀之割烹 烹人掌共鼎愚按膳夫以下五官凡五百三十一人均為飲食設(shè)亦豈無可并省者耶

甸師掌耕借田

愚按借者借民之力也今官與其徒凡三百三十有五人豈千畝之田王自置人耕之耶似當(dāng)考也

獸人掌罟田獸

愚按此以共膳也然古者自有田狩共君之庖

人掌取魚

愚按此官除士府史胥之外其徒三百人今世取魚于市不養(yǎng)一人亦足供膳

鱉人

雖不設(shè)官亦可

臘人

庖人一小事耳

醫(yī)師 食醫(yī) 疾醫(yī) 瘍醫(yī) 獸醫(yī)

此通古今決不可廢者古人世其官則精矣

酒正 酒人 漿人

此亦古今不可闕者今世有酒而已漿以水為主以米汁將之所以止渴稍厚則為醴甜酒也又醲則為酒辛辣矣

凌人掌氷

籩人

奄與奚掌之

醢人 醯人 鹽人

皆奄與女奚

冪人掌巾冪

宮人掌寢

皆女也

掌舎掌出入 幕人掌幕帟 掌次掌王次

皆侍御之細(xì)事

太府 王府 內(nèi)府 外府

皆掌守藏財賦太府緫收王府掌玉內(nèi)府掌良貨外府掌帛布

司防 司書 職內(nèi) 職嵗

皆掌防財賦職歲者歳杪計其數(shù)也世稱六典之書大半理財然尚書周官一書不及此也

職幣掌用幣 司裘掌共裘 掌皮掌斂皮革 內(nèi)宰掌隂禮而首均其稍食分其人民以居之

內(nèi)小臣掌王后服位

閽人 寺人 內(nèi)豎

皆奄官豎則未冠者之名

九嬪 世婦 女御 女?!∨?/p>

皆婦人為之

典婦功 典絲 典枲

外官為之

內(nèi)司服 縫人

皆婦人為之

五疑官吏與妃嬪雜處

染人 追師 屨人 夏采

皆男子為之夏采者夏翟羽色與染人固異官然皆甚矣

陳君舉曰冡宰一職惟宰制天子左右之人一則環(huán)衛(wèi)之人二則供奉飲膳酒漿之人三則出納財賄之人四則宮中使令之人又曰自玉府內(nèi)府而下今皆入內(nèi)藏庫自宮人掌舎而下今皆入修內(nèi)司自醫(yī)師食醫(yī)而下今皆入御藥院自膳人庖人而下今皆屬御前供奉官愚按本朝之制為簡但權(quán)不屬宰相宮府不一體耳

地官司徒

此本尚書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擾兆民為義自大司徒而下凡七十八官

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fēng)雨之所防也隂陽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

按此周禮中精語形容卜洛之美也然此書首言惟王建國以為民極乃立地官是卜洛而后設(shè)司徒之官豈先有司徒而后卜洛耶若以此為司徒之職掌則卜宅洛中無再卜再宅之事繼此云諸公地方五百里則漢人之言異乎孟子儉于百里之説矣說者以為周官兼山川附庸而言則依附魯頌形容之説而曲為之回護也百里指土地而言豈包山川之虛數(shù)附庸各自為國何闗諸公之封域耶

小司徒掌建邦之教灋

鄉(xiāng)師掌其所治鄉(xiāng)之教而聽其政 鄉(xiāng)老 鄉(xiāng)大夫各掌其鄉(xiāng)之政教禁令 州長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灋黨正各掌其黨之政令教治 族師掌其族之戒令政事 閭胥各掌其閭 比長掌其比之治

鄉(xiāng)一萬二千五百家州二千五百家黨五百家族百家閭二十五家比五家自鄉(xiāng)至比次第聮絡(luò)俱鄉(xiāng)師鄉(xiāng)大夫州長黨正皆于五歲教民以法斯民若奔走四處恐力不及各教于州黨則受教于鄉(xiāng)者誰歟同教于鄉(xiāng)則受教于州黨者誰歟歳時人民杯酒奉親一時和悅?cè)饲槿灰捕甲哂谟兴静幌疽辔粗绾味?/p>

封人掌設(shè)社壝士府史胥二十四人徒六十人

按設(shè)社壝有時常養(yǎng)此眾何為

鼓人掌教金鼓 舞師掌教舞

牧人掌牧祭祀之牲 牛人掌養(yǎng)公牛 充人掌系祭祀之牲

竊意充人之職牧人可兼充可免四十八人之廩祿

載師掌任土 閭師掌任民 縣師掌地域田萊三職相類凡二百二人愚按禹嘗任土作貢不過區(qū)畫而止不聞常設(shè)官

遺人掌委積 均人掌力政

師氏掌以媺詔王與教國子 保氏掌諫王而教國子似今師儒之官而吏胥之外其徒共百八十人豈無煩冗之職歟

司諫正民之行 司救防民之非

不知如何廵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調(diào)人掌平民之爭

然則不剖其是非歟

媒氏掌萬人之判

司市凡百七十四人

雖曰必立之乎多亦恐?jǐn)_夫人世子過市有罰亦可疑夫人世子無游觀市井之理若出而經(jīng)從何罪罰之

質(zhì)人掌市貨 防人掌市布 胥師 賈師 司虣 司稽 肆長 泉府 司門 司闗

通司市凡士一司無不為市而設(shè)得無煩苛否易惟曰日中為市交易而退

掌節(jié)守邦節(jié)而辨其用

遂人掌邦之野 遂師掌遂之政令 遂大夫各掌其遂之政令 縣正鄙師鄼長里宰又各掌其政令又有鄰長

何掌政令者之多不其煩歟

旅師掌野之粟

恐粟各有主野安得粟而旅師掌之

稍人掌合丘乗之政令

委人掌斂薪芻

土均掌平土地

草人掌土化之法

蓋除草者恐民各自除之不待官

稻人掌稼下地

蓋種稻者恐民各自為之亦不待官

土訓(xùn)掌詔地事 誦訓(xùn)掌道方志

山虞掌山林林衡掌林麓川衡掌川澤澤虞掌澤藪山者豈不可以兼林澤者豈不可以兼藪與

跡人掌邦田之地政 卝人掌金玉錫石之地

角人掌徴齒角 羽人掌徴羽翮 掌葛徴絺绤之材掌染草徴染草之物 掌炭徴炭灰之物 掌荼以

時聚荼 掌蜃斂互物蜃物

凡皆瑣屑甚矣似不必立之官

囿人掌囿 場人掌筑?

囿人掌囿可言也場人掌筑場恐亦農(nóng)人自為之不待官

廩人凡三百八十四人 舎人掌用谷 倉人掌藏粟司祿 司稼掌廵邦野之稼

舎人倉人似可并于廩人若司稼之廵稼雖不必可也

舂人 饎人 槁人皆主食

槁者冗食之名

陳君舉曰地官掌教難曉以屬官考之自鄉(xiāng)老至比長自遂人至鄰長皆鄉(xiāng)遂之官自封人至充人皆疆塲畜牧之官自載師至均人皆掌財賦征役之官自司市至泉府皆掌市井自司門至掌節(jié)皆掌門闗自旅師草人稻人虞衡以至掌染草炭荼蜃極于場人囿人無非山林川澤田疇之官幾近六十官所謂教官者師氏保氏司諫調(diào)人司救鼓人不過六七而已其他則整頓田疇分擘郊里征斂財賦掌管山澤紀(jì)綱市井管鑰門闗而已當(dāng)時謂之教典何也王次防曰司徒所掌大抵田賦等事似與天官大宰九貢九賦大府以下等官相類黃氏曰地官卿一人中大夫五人下大夫十五人上士四十八人中士一百三十人下士二百八十八人王之門闗十二下士各二人則又四十八人府一百三十人史二百十九人賈八人胥二百二人徒二千四百五十六人又舞徒四十人奄十二人女舂抌二人女饎八人女槀十六人奚八十五人是皆著于數(shù)者也山虞林衡澤虞場人皆中下士又其府史胥徒又司市立胥徒賈師司虣司稽肆長皆不能計其數(shù)者也鄉(xiāng)老皆公即三公鄉(xiāng)大夫皆卿即六卿六卿三十州州長皆中大夫州五黨黨正皆下大夫黨五族為七百五十族族師皆上士族四閭為三千閭閭胥皆中士閭五比為萬五千比比長皆下士六遂大夫皆中大夫六遂之縣視州鄙視黨鄼視族里視閭其余各下于六鄉(xiāng)之一等六鄉(xiāng)之余民居四郊其官為四郊之吏稍不為邑縣都不為都有吏主之皆不可以數(shù)計也呂氏曰緫計地官公卿大夫士通用三十萬夫有竒府史胥徒不在數(shù)虞衡跡人等亦不在數(shù)據(jù)畿內(nèi)之地似難容許多官畿內(nèi)戶口亦難供許多官愚謂盡畿內(nèi)之人不為民而盡為官亦無此數(shù)春官宗伯

乃立春官宗伯使帥其屬而掌邦禮以佐王和邦國此本尚書周官宗伯掌邦禮治神人和上下之説自宗伯至家宗人及凡以神仕者凡七十官

大宗伯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禮 小宗伯掌神位名物肆師掌祀禮

肆言陳也

郁人掌祼器 鬯人掌釀秬

然此豈不可并之酒人耶

雞人掌共雞牲

亦豈不可并之牧人之末耶

司尊彜自下士至其徒凡三十人 司幾筵凡十三人 天府掌祖廟之守藏 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 典命掌諸侯之五儀與諸臣五等之命

司服掌王吉防之服

然既曰祀昊天上帝又曰祀五帝亦如之五帝漢人之言恐周無之也夫帝一而已

典祀掌外祀之兆守凡五十四人

竊意偶有葺理募用民力可也常廩其徒恐虛費

守祧掌廟祧

世婦每宮卿二人下大夫四人中士八人

既曰世婦而以卿大夫士為之何也周禮六官每官不過一卿而世婦每宮乃卿二人何也天官既有世婦矣此春官又有世婦何也説者以春官者為外命婦然外命婦各于其夫之家而云每宮何也若內(nèi)命婦二十七世婦每宮二卿是為五十四卿何卿之多也既命卿大夫士矣又有女府史奚凡二十人又若何而共事也皆未可曉

內(nèi)宗凡內(nèi)女之有爵者 外宗凡外女之有爵者是特泛言內(nèi)外命婦何以宗言而指為官守亦合考

冢人掌墓地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

注云戰(zhàn)敗無勇而罰之然豈有無勇而戰(zhàn)死者耶是死守封疆者皆罪人也豈義各有在歟

墓大夫掌邦墓之地域凡二百三十六人

冡人共百四十四人已繁矣似合并省以合圣人節(jié)用愛人之義官事不攝非儉之訓(xùn)也

職防掌諸侯之防

然治防已見天官宰夫之職恐此亦可省

大司樂 樂師 大胥 小胥 大師 小師 瞽蒙眡了 典同 磬師 鐘師 笙師 鏄師 韎師旄人 龠師 龠章 鞮鞻氏 典庸器 司干凡二十官皆掌樂雖曰各類其能豈不可緫為一官而各列其屬以稍減其人耶

太卜 卜師 卜人 人 菙氏 占人 筮人凡七官皆掌卜筮實則卜筮列兩官亦可矣

占夢

似不必置官

眡祲

似宜屬保章氏

大祝 小?!》雷!〉樽!≡{祝 司巫 男巫女巫

八官皆掌祝似可并省若詛祝則春秋以后之事恐非盛世所宜有

太史掌邦之六典 小史掌邦國之志

然大宰亦掌建邦之六典矣外史亦掌四方之志矣且二史列于巫祝馮相氏之間亦不知何義

馮相氏掌歳月辰日

馮音憑乗也憑髙而相視之

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

保安也章明也云保安時變章明天意

內(nèi)史 外史 御史

內(nèi)史掌八枋詔王然此太宰之職也特彼作柄此作枋耳外史掌四方之志然此小史之職也特彼言諸侯此言四方耳御史則進書于王者其史百有二十人似多耳

巾車掌公車之政令 典路掌王及后之五路 車仆掌車之萃【副也與倅同】

凡三官皆主車者

司常掌九旗之名物

主車之旗

都宗人掌都祭祀之禮 家宗人掌家祭祀之禮凡以神仕者無數(shù)

陳及之曰六官中惟春官典禮職事無可疑者然司服掌外朝之服當(dāng)與內(nèi)司服并在天官典瑞掌玉器之藏當(dāng)與掌節(jié)并在地官司常巾車典路亦當(dāng)在夏官今列春官者以禮儀所系黃氏曰春官之屬七十自大宗伯至職防為一節(jié)自大司樂至司干為一節(jié)自太卜至御史為一節(jié)自巾車至凡以神仕者為一節(jié)卿大夫士緫五百九十有四人府史胥徒工又緫二千五百十四人女奚百有二十人男巫為數(shù)女巫為數(shù)凡以神仕者無數(shù)夏官司馬

乃立夏官司馬使帥其屬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國本尚書周官司馬掌邦政統(tǒng)六師平邦國之説自大司馬而下凡六十九官

軍將皆命卿

此語見文武不分最切薛平仲乃謂六官中特司馬掌兵余卿無與竊恐不然六鄉(xiāng)之民皆以什伍為軍則六鄉(xiāng)之卿皆為軍將若獨司馬一卿為軍將豈他鄉(xiāng)之民不為兵耶豈司馬兼將他鄉(xiāng)之兵耶必不然也

大司馬掌建邦國之九法以平邦國以九伐之法正邦國

小司馬掌小祭祀防同饗射師田防紀(jì)之事

軍司馬輿司馬行司馬皆缺

司勲掌六鄉(xiāng)賞地之法

陳君舉謂獨屬之司馬者以軍賞不逾時免司存散隔回復(fù)壅底之患

馬質(zhì)掌質(zhì)馬

質(zhì)平也主買馬平其賈直

量人掌建國之法

小子掌羞羊 羊人掌羊牲

職似可并

司爟掌火政

掌固主修城郭 司險掌九州圖 掌疆主疆界 人迎賔客 環(huán)人掌政師

挈壺氏

不詳刻漏之制而挈壺以令軍井挈轡以令舎挈畚以令糧

射人掌射位

服不氏掌養(yǎng)猛獸 射鳥氏掌射鳥 羅氏掌羅烏鳥掌畜掌養(yǎng)鳥

凡四官似皆不見為民設(shè)官之意

司士掌羣臣之版 諸子掌國子之倅 司右掌羣右之政令

謂凡車右之長也

虎資氏掌先后王而趨 旅賁氏掌執(zhí)戈盾夾王車而趨

節(jié)服氏掌祭祀朝覲袞冕

似于司馬無闗

方相氏掌儺

以相視而攻疫者非一方故名方相

太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 小臣掌王之小命相王之小灋儀 祭仆掌受命于王以眂祭祀 御仆掌羣吏之逆及庶民之復(fù)?。e仆掌五寢之埽除糞灑之事

似皆于夏官司馬無闗于天官冡宰之屬則近之

弁師掌王之五冕

似宜屬春官

司甲 司兵 司戈盾 司弓矢 繕人 槀?cè)恕∪钟?/p>

皆司馬之屬宜也

齊右為祭祀陪乗 道右掌前道車 大馭掌馭玉路戎仆掌馭戎車 齊仆掌馭金路 道仆掌馭象路田仆掌馭田路 馭夫掌馭貳車 校人掌王馬之

政 趣馬賛正良馬 巫馬掌養(yǎng)疾馬 牧師掌牧馬廋人掌十有二閑之政 圉師掌教圉人養(yǎng)馬 圉

人掌養(yǎng)馬芻牧之事

右十五官似不必盡屬夏官恐亦有可并省者

職方氏掌天下之地 土方氏掌土圭之法 懷方氏掌遠(yuǎn)方之民 合方氏掌逹天下之道路 訓(xùn)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 形方氏掌制邦國之地域 山師掌山林之名 川師掌川澤之名 邍師掌四方之地名凡九官于夏官司馬亦迂雖以之屬地官可也且亦多可并省以寛民力

匡人掌灋匡邦國 撣人掌王志以語之天下邦國撣與探同言探王之志此二官似不宜屬司馬

都司馬掌都之車馬兵甲戒令以聽于國司馬 家司馬各使其臣以正于公司馬

公司馬即國司馬

陳及之曰司馬一官與軍政者半不與者半自大司馬至行司馬自諸子至旅賁氏自司甲至槀?cè)俗孕H酥拎鰩熎渌麆t環(huán)人戎右戎仆都家司馬皆與戎事者也自掌固至掌疆則司疆界者也自服不氏至掌畜則掌鳥獸者也自太仆至仆則左右侍御仆從者也自職方氏至撣人則掌輿地及四方諸侯外夷者也小子掌祭祀則系焉司爟掌行火則系焉人掌賔客則系焉挈壺氏掌司夜則系焉司士掌朝儀則系焉弁師掌冠弁則系焉與夫齊右之屬射人之屬則又系焉夫既曰典軍政而官府錯居互相闗系 右夏官卿大夫士六百九十有一人府史胥徒工賈醫(yī)四千一百五十有二人不命之官凡四方相氏狂夫四人圉師乗一人圉人良馬匹一人駑馬麗一人家司馬各使其臣以正于公司馬

秋官司防

乃立秋官司防使帥其屬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國此本尚書周官司防掌邦禁詰奸慝刑?亂之説凡六十七官然書曰刑?亂可也此曰刑邦國則非辭矣

大司防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國詰四方

小司防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一曰詢國危二曰詢國遷三曰詢立君

按此官亦可疑萬民豈可致之外朝耶如盤庚登進民于庭止于國中之民猶可也國危國遷與立君皆外諸侯之事其民豈得而致之耶國之危與遷及立君詢之卿大夫可也而詢之民何耶

士師掌五禁之法宮禁官禁國禁野禁軍禁也 鄉(xiāng)士掌國中各掌其鄉(xiāng)之民數(shù)而糾戒之 遂士掌四郊各掌其遂之民數(shù)而糾其戒令 縣士掌野各掌其縣之民數(shù) 方士掌都家之獄訟 訝士掌四方之獄訟凡六官次第甚明但胥徒太多耳

朝士掌建邦外朝之灋

其曰凢報仇讎者書于士殺之無罪既書于士矣士何不正其罪殺之而縱其人自相仇殺耶

司民掌登萬民之?dāng)?shù) 司刑掌五刑之灋以麗萬民之罪 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灋 司約掌邦國及萬民之約劑 司盟掌盟載之法

凡五官亦有次第但盟恐非盛世事耳

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

其徒八十人似多亦不宜屬刑官

司厲掌盜賊之任器貨賄

此屬刑官可也

犬人掌犬牲

宜屬獸人雞人之列然犬亦豈所以名官耶

司圜 掌囚

司圜掌收教罷民然徒百有六十人何多耶掌囚掌守盜賊凡囚者徒百有二十人亦多今世守囚未有滿數(shù)人者其害已甚若周盛時囹圄空虛而繁雜如此歟

掌戮掌斬殺

司掌五之法

其徒至三百人五者罪閩蠻夷貉也罪蠻閩夷貉又各百有二十人盛時蠻夷于中國之王都何闗而收如此之多不可曉也

布憲掌刑禁 禁殺戮掌司斬殺戮 禁?氏掌禁亂野廬氏掌逹國道路至于西畿 蠟氏掌除骴【蠟音措】

雍氏掌溝瀆 萍氏掌水禁 司寤氏掌夜時 司烜氏掌取火于日取水于月【烜音毀】 條狼氏掌執(zhí)鞭 修閭氏掌互互者今行馬即擊柝 防氏掌設(shè)弧張庶氏掌除毒蟲 冗氏掌攻蟄獸 翨【音翅】氏掌攻猛鳥柞氏掌攻草木 薙【他計反】氏掌殺草 硩【他折反】蔟【倉獨】

反氏掌覆夭鳥之巢 翦氏掌除蠧物 赤叐氏【音防】掌除墻屋 蟈氏掌去鼃黽鼃即蟈黽者耿黽也【黽莫幸反】壷涿氏掌除水蟲 庭氏掌射夭鳥

按自野廬氏至氏凡九官宜分屬天官地官自庶氏至庭氏凡十一官皆主殺害禽蟲恐無此理

銜枚氏掌司嚻 伊耆氏掌杖咸

大行人掌賔客 小行人掌賔客之禮籍 司儀掌擯相之禮 行夫掌傳遽之小事 環(huán)人掌送逆 象胥掌夷國 掌客掌禮牢 掌訝掌等籍掌交掌節(jié)幣掌察 掌貨賄

凡十一官皆為賔禮設(shè)豈無可并省者且于義合屬春官夏官

朝大夫掌都家之國治 都則 都士 家士

凡四官一律

易氏曰秋官刑官也司防掌刑而士師則掌禁自鄉(xiāng)士以至司用刑者也自布憲至銜枚氏用禁者也若大行人掌客之類疑于春官之掌禮者朝士掌交之類疑于夏官之掌政者右卿大夫士百三十有五人府史胥徒賈庶子二千七百三十有六人

冬官考工記

此本尚書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之説而名冬官鄭注云司空篇亡漢興購求千金弗得先儒據(jù)所聞記之王次防曰以周官司空之掌放之司空未可以為亡也夫周官言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凡經(jīng)言田萊溝洫都邑涂巷者非邦土而何農(nóng)工商賈市井里室廬者非居民而何桑麻谷粟之所出山澤林麓之所生非地利而何及考小宰言六官設(shè)屬各有六十今治官之屬六十有三教官之屬七十有八禮官之屬七十政官之屬六十有九刑官之屬六十有七意者簡編錯雜先儒莫之能辨遂以考工記補之其實司空一官未嘗亡也愚按周禮出于漢末鄭氏謂漢興購求司空篇不得恐未可信今以五官所余之?dāng)?shù)合考工三十之?dāng)?shù)自可足本篇六十而謂先儒莫之能辨此豈難見之事而先儒莫之能哉或疑此書正因晩出故為錯脫以示其為古未知然否然五官之屬皆差互不倫非特司空一官而已也

輪人為輪 輪人為蓋 輿人為車 辀人為辀 筑氏為削 冶氏為殺 桃氏為劍 鳧氏為鐘 防氏為量 叚氏【闕】 凾人為甲 鮑人之事治革之工也【字本作鞄】 韗人為臯陶【字本作】 韋氏【闕】 裘氏【闕】 畫繢之事 鐘氏染羽鐘聚也取其色之聚也 筐人【闕】防氏練絲防言治之使熟也 玉人 櫛人【闕】 雕人【闕】 磬人 矢人 陶人 旊人為簋 椊人三為筍虡為飲器為侯 廬人為廬器

廬者緫合眾體而成積竹為之取其堅固

匠人三建國營國為溝洫 車人為耒為車 弓人弓有六材獨言角干飭者膠漆絲為之輔而已也孔子刪詩定書系周易作春秋此四書正經(jīng)也禮記雖漢儒所集而孔門之中庸大學(xué)在焉樂記等篇亦多格言若周禮未知其何如夾漈鄭氏嘗謂周禮一書詳周之制度而不及道化嚴(yán)于職守而闊畧人主之身后來求其説而不得或謂文王治岐之制或謂成周理財之書或謂戰(zhàn)國隂謀之書【何休云】或謂漢儒傅防之説【乃劉歆作】或謂末世瀆亂不驗之書林孝存作十論七難以排之至孫處又獨為之説曰周禮之作周公居攝之后書成歸豐而實未嘗行惟其未行故建都之制不與召誥洛誥合封國之制不與武成孟子合設(shè)官之制不與周官合九畿之制不與禹貢合凡此皆預(yù)為之而未嘗行也愚恐亦意之之言按周禮實漢成帝時劉歆始列之七畧王莾時劉歆始奏置博士爾周禮始用于王莾大敗再用于王安石又大敗夾漈以為用周禮者之過非周禮之過是固然矣然未有用而效者恐亦未可再以天下輕試

黃氏日抄卷三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