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凌利中談董其昌大展:理解了他,才會更好理解文人畫

“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自12月6日在上海博物館三樓對外展出后持續(xù)成為文化界的的熱點,這也是目前規(guī)模最大與最見學術研究的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來自海內(nèi)外重要文博收藏機構的書畫精品集中呈現(xiàn)出了董

“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自12月6日在上海博物館三樓對外展出后持續(xù)成為文化界的的熱點,這也是目前規(guī)模最大與最見學術研究的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來自海內(nèi)外重要文博收藏機構的書畫精品集中呈現(xiàn)出了董其昌鑒賞眼光與書畫藝術性、經(jīng)典性與學術性的統(tǒng)一。“澎湃新聞·古代藝術”近日與此次展覽的策展人、上海博物館書畫部主任凌利中進行了對話。

對于這一大展,凌利中對“澎湃新聞”表示,業(yè)界曾有“不懂董其昌,就不懂中國畫”之說,理解了董其昌,才會更好地理解中國文人畫。當下的中國書畫研究很多都是基于董其昌,通過策劃這一大展,更希望讓觀眾感受到董其昌文人畫中那種平淡天真的美學思想。

東京國立博物館企劃部長富田淳此前曾表示,看完這一展覽很震撼,“超過了影響較大的1992年何惠鑒主持的‘董其昌世紀展’?!币恍┲牟┙缛耸空J為,上海博物館策劃的這樣以中國古代書畫大師為專題的展覽,突出學術性與研究性,且集中全球知名收藏機構的國寶精品,今后一段時間或許很難超越了。

上海博物館書畫部主任凌利中 陸林漢攝

澎湃新聞:這次展覽是大陸首次董其昌大展,上博楊志剛館長此前則稱展覽是研究型的展覽,為什么這樣說?

凌利中:楊館長說此次展覽是一個研究型的展覽,董其昌的展覽在大陸這次是首次,但是不代表董的展覽沒有辦過,海外舉辦的非常多,最有名的是1992年的美國納爾遜舉辦了董其昌的世紀展,之后中國臺灣辦過兩次、日本辦過一次、美國波士頓辦過一次、中國澳門辦過一次,以及一些相關的學術研討會。我們大陸雖然之前在這個方面是空白的,但是我們大陸對董的關注從來沒有忽視過。就拿我們上海來說,這些年的文脈無論是創(chuàng)造,還是鑒賞,都沒有脫離董其昌。從吳湖帆到徐邦達,上博的沈劍知等,都是董其昌的追隨者。沈劍知是林則徐婿沈葆楨曾孫,也是鐘銀蘭老師的老師。

我們第一次把研究者在庫房里的比對、研究的過程、鑒定的歩驟搬到展廳里,采用了包括視頻、鑒定三步曲圖像演繹、10塊說明牌打包三種導覽形式。

展覽現(xiàn)場

為何說“寶筏”?要研究中國畫的“第一口奶”,所謂“第一口奶”吃了,就像基因一樣,吳湖帆、陸儼少、沈劍知、鐘銀蘭、包括我自己也是,很多都是從董開始。因為理解董其昌,就是更好地理解中國的文人畫。通俗地講,業(yè)界經(jīng)常有這么說:“你不懂董其昌,你就不懂中國畫?!边@個高度很高,我們(當下書畫研究)很多都是基于董,也就是說董在我們大陸的重視程度從來沒有斷過。誠如陳繼儒評董其昌對后代藝術家的影響與作用:“獅子一滴乳,散為諸名家?!卑舜蟆⑼踉畹冉允侨绱?。

如楊志剛館長所說,我們的展覽是研究型的。的確是這樣,我們上博有一個代代相承的研究,包括這次圖錄的制作也和過去完全不一樣,它包含了董的各個階段不同部分。第二,談及展覽亮點,雖然上海博物館本身在董其昌的收藏上是比較豐富的,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我們這次不是為了展示上海博物館本身的館藏,而是專門展現(xiàn)現(xiàn)存的董其昌作品的大展。

展廳現(xiàn)場

澎湃新聞:這次觀展從目前的觀眾人數(shù)之多也可以看出受捧的程度,從你的角度看與以往有什么不一樣?

凌利中:首先在國內(nèi)是第一次開創(chuàng)性的董其昌展覽,展廳里囊括了海內(nèi)外的董其昌的代表作,選品集中了董其昌的精華。

例如其中的幾個“最”。展覽總共154件組成,既包含了董最早的繪畫作品,又包含了他最晚的作品,可以稱為絕筆;既包含了他的代表作,又包含了他最長的書法,有十八米之長,但展廳有限,我們上半場只能展示三米;既有他最長的繪畫在展廳里面,還有他所書寫的最大的字,又有他最精品的繪畫也在展廳里;另外,還有董其昌最大的冊頁;以及董其昌最標準的肖像。

明 曾鯨、項圣謨 《董其昌小像》圖頁(上海博物館藏)

此外,還有幾個“唯一”。即有董其昌唯一傳世的詩文手稿,有一套董其昌原裝冊頁(董其昌畫完以后編裝裱的,連上面的簽條都是他自己寫的。這是唯一的一件,非常有趣),還有幾個從業(yè)界角度來分析存在真?zhèn)蔚膭?chuàng)作。因此,可以說這個展廳里面匯集了董其昌的精華,享譽海內(nèi)外,我們要把這次展覽做成藝術性、經(jīng)典性、學術性相統(tǒng)一。

澎湃新聞:關于作品的選件上,這次策展是如何考慮的?

凌利中:董其昌承前啟后,在承前方面,他看過大量的古人作品。作為策展,我們不可能在第一部分放一百件、兩百件作品,我們需要選精華,要涉及到南北宗論框架,涉及到核心作品。例如,書法中對董其昌影響最大的“二王”的作品、顏真卿的作品等。而在繪畫領域內(nèi),構成南北宗論框架的,則有董其昌對王維的評價。觀眾也可以看到董其昌眼中的王維的作品(當然王維作品是不是真跡則另當別論)。此外,還會出現(xiàn)南北宗論的先驅(qū)者,惠崇的江南小景。這個作品選擇也是根據(jù)上博此前十多年梳理的兩三百件古書畫里選出來的。這次這些古書畫也會在圖錄里出現(xiàn),可以讓人知道董其昌到底看過哪些古書畫。學術性表現(xiàn)在深度發(fā)掘和梳理董其昌學習前人藝術作品,在二三百件古代作品中去梳理選擇他的學習作品對象,“擒賊先擒王”這也是學術性表現(xiàn)的一個方面。

顏真卿 《楷書自書告身》卷,日本東京臺東區(qū)立書道博物館藏

澎湃新聞:這是指他鑒定過的還是鑒藏的?

凌利中:鑒藏的。他的題跋、鑒定,題跋為主,我們統(tǒng)稱為鑒藏。

澎湃新聞:聽說展覽布展的操作難度大。

凌利中:這個展覽的操作難度上比以往都復雜,從借展到協(xié)商,從展覽到安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和以往都是不一樣的。我們之前辦一個展覽最多也就向四家單位借展,而這次在布展中,一個展柜之中出現(xiàn)了多達來自八家單位的展品文物。所以我們提前一個月就開始布置,把能確定的都確定下來,虛位以待,很多都提前布置好,例如日本來的這件作品,是1.5米還是2米都要提前劃好位置,否則送展人員走了,我們自己調(diào)都調(diào)不好,所以非常復雜。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各個部門都是在不斷的協(xié)調(diào),而且書畫展館閉館時間比較長,所以是上海博物館史無前例的一次。

澎湃新聞:南北宗論是董其昌的理論,那么作為策展方,您是如何用展陳來體現(xiàn)南北宗論的?

凌利中:第一,展覽第一個板塊稱作“董其昌的時代”,第一部分是他對傳統(tǒng)繪畫的吸收。主要體現(xiàn)在山水方面,不僅選了它所推崇的南宗的繪畫作品,而且也選擇了他所吸收古人北宗的的作品,例如仇英,他應該是北宗的畫家。此次展覽我們上博就借到了美國華盛頓賽克勒博物館所藏的仇英作品《朱君買驢圖卷》。這是一張白描的人物作品,從沒來過中國。這就是當時以董其昌為核心的鑒藏圈對南北宗中南宗之外的畫家的看法,可以看出董其昌對北宗的贊賞。

明 仇英 《朱君買驢圖卷》 美國華盛頓賽克勒博物館藏

關于董其昌對南宗之外的看法與學習,我們還選了上海博物館所藏浙派畫家戴進的作品,上面有董其昌的一段題跋,即“國朝畫史以戴進為大家,此學燕文貴,淡蕩清空,不作平日,本色更為奇絕。”可以說對戴進的繪畫評價也是非常之高的。

其實,董其昌的作品也吸收了很多宋代繪畫精華,董本人的作品有吸收北宗的,比如說早期的作品《燕吳八景》,可以看出是學習了南宋的,無論是畫人物、房子等,還是皴法、構圖,所以說創(chuàng)作也體現(xiàn)了對現(xiàn)在人的看法。 此外,在《棲霞寺詩意圖》、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的《青卞圖軸》 中,可以看出他的造型能力非常強,來源于早年對宋人的吸收。

董其昌《燕吳八景》 上海博物館藏

澎湃新聞:展覽中如何尋找,看待后人對于董其昌的評價?以及后人是如何受董其昌影響的?

凌利中:董的理論一出來,就形成了兩個極端,有全面肯定南宗的人,例如沈顥,他是董其昌的追隨者。我們展出來他的冊頁,其中詳實地記錄了他當時與董交流時所寫的筆記內(nèi)容。例如他就記錄了董其昌認為《雪江歸棹》是王維的作品。還有另一個極端的,例如何良俊,全盤反對北宗。有的比較中和,有的比較激進,兩個方面都有。還有把現(xiàn)存最早的把董其昌《畫旨》理論手寫出來的作品,即冒襄的《先師董文敏畫旨》。冒襄主要生活在清康熙年間,《畫旨》出來后,他當時便手抄??梢姸洳挠绊?。

董其昌的追隨者沈顥在自己的《山水冊》中記載了《雪江歸棹》一事

澎湃新聞:可否談談黃子久的《富春山居圖》對董其昌對影響?

凌利中:這是一件轉折性的作品,也是董其昌思考筆墨論時比較關鍵的作品。董其昌早期既學元人也學宋人,但學的宋代比較多。后來他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自然界千變?nèi)f化,畫家活一百歲都畫不過來,他思考“真山真水好,還是畫的畫好”。他的“筆墨論”就是回答了這個問題,原文“以蹊徑之奇怪論,筆墨絕不如山水。以筆墨之精妙論,則蹊徑絕不如畫?!币馑季褪侵袊鴤鹘y(tǒng)的文化精神可以通過求和中筆墨語言體現(xiàn),含蓄的表達,畫家不能被造物者所引領,否則就和照相機一樣了。在1596年,董其昌第一次看到《富春山居圖》(當然后來他也得到了這張畫),便說一丘五岳都是我的老師。元代黃公望的這張《富春山居圖》是元代文人畫的高峰,他作品中筆墨的豐富、輝煌和高度,讓董其昌從宋人繪畫中擺脫出來。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卷(《剩山圖》),浙江省博物館藏

澎湃新聞:董其昌存世作品非常之多,但是有一些還存在真?zhèn)危踔翐?jù)說還有董其昌的學生甚至董其昌的一個妾代筆,這次我們在展廳中看到了這一呈現(xiàn),比如呈現(xiàn)的真贗辨析部分,對一些作品則以“董其昌?”的形式呈現(xiàn),體現(xiàn)出學術研究性。

凌利中:因為對董其昌作品真?zhèn)蔚谋鎰e不清,會導致對他藝術精髓的錯誤理解,甚至有礙于理解中國文人畫。就拿上海博物館藏的《各體古詩十九首》卷這個案例來說,這卷《各體古詩十九首》集合王羲之、歐陽詢、黃山谷、蘇東坡、米芾等十九家的書風。而經(jīng)過仔細研究,發(fā)現(xiàn)此卷與董其昌書風有不完全吻合的地方,且日本同樣收藏了一卷《董其昌書各體古詩十九首卷》,于是我們認識到此卷與董其昌真跡的距離。后來研究證明發(fā)現(xiàn)這卷應是董其昌的“粉絲”晚明書法家宋玨臨摹董其昌的書卷。于是我們就把這次鑒定成果與鑒定方法第一次的展現(xiàn)在了上海博物館的展廳里。在展廳里,觀眾會發(fā)現(xiàn)清代鑒藏家周亮工書風與《各體古詩十九首》卷尾的周亮工書風的比較;而且兩個很重要的線索是《賴古堂》有關周亮工的書畫題跋與卷首的起首章。首先是《賴古堂》有關周亮工的書畫題跋,發(fā)現(xiàn)此跋有關周亮工記載宋玨臨摹董其昌這卷的字樣全被刪掉,直接記述這是一件董的作品,內(nèi)容幾乎一樣的題跋,唯獨手卷上沒有宋玨摹的記載,這不得不令人生疑。再說卷首的起首章,卷首的起首章一般都是書畫家本人的用印。經(jīng)過與故宮博物院所藏宋玨的畫上及南京博物院所藏宋玨的書法上,我們發(fā)現(xiàn)卷首的這枚起首印與后兩者一模一樣,尺寸絲毫不差。由此我們就可知此應該是宋玨所臨摹。

《各體古詩十九首》中周亮工書法的比較與題跋比較

《各體古詩十九首》中起首章的對比與宋玨字體的比較分析

因此,從事古書畫的鑒定和研究,他的首要任務是我們要弄清楚這些文物是什么?如果他是什么我們都不明白,那么我們怎么來建構我們的美術史。因為求真,博物館的文物是什么。作者是誰?什么時代?好壞真?zhèn)蔚蔫b定,這是我們的責任。提供一個平臺呈現(xiàn)出來的意義,要遠遠大于誰真誰假的意義。

澎湃新聞:就是說趙孟頫對有元一代起到啟蒙領導性的作用,您是怎樣看待董其昌的呢?或者說展覽最后您最想讓觀眾在上海博物館認識到董其昌什么?

凌利中:董其昌是文人畫的一個中心。他的畫里有一種平和的味道,一種平淡天真的美學思想在里面。此次展覽雖然內(nèi)容非常豐富——但這一點便是我想讓觀眾感受到的。剛才提到的趙孟頫,他是趙孟頫之前的中國文人畫的一個領袖,他曾畫過《洞庭東山圖》、《洞庭西山圖》,非常巧合的是,董其昌墓是在太湖邊上,且董其昌墓的方位就是面對東山和西山,且《洞庭東山圖》、《洞庭西山圖》均為董其昌的收藏。因此可以看出董其昌對趙孟頫是非常欽佩的。并且他還吸取了趙孟頫繪畫藝術的很多營養(yǎng)。他不僅學習趙孟頫,而且于畫上題跋贊美,以及拿給自己的學生、朋友一起鑒賞、學習。

董其昌詩文手稿

(王旻乾參與錄音整理)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