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元三代都是草原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在逐漸漢化的過程中,他們接受了中原傳統(tǒng)的玉文化,并將自己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習慣和理念融入進去,從而制作出獨具民族特色的玉器,稱為…
2024-11-26
澎湃新聞“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并運。”11月22日,“四時并運——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作品展”開幕式在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藝術館舉行。
2024-11-26
澎湃新聞敦煌石窟中有精彩紛呈的歷代服飾元素,其豐富的內(nèi)涵,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11月23日,“何以敦煌”藝術大展《一眼千年 夢回敦煌》“漢服周”主題觀展活動在中華藝術宮舉行…
2024-11-24
澎湃新聞李健(1882—1956),近現(xiàn)代海派書畫史上重要的學者、書畫家、篆刻家與教育家。李健也是程十發(fā)在上海美專求學時期的書法篆刻老師,師生情誼深厚,“十發(fā)”二字即由李健先生所取。
2024-11-24
澎湃新聞11月24日,知名藝術家蔡國強與團隊量身開發(fā)的人工智能模型cAI?(讀作AI Cai)在澳門海事工房1號呈現(xiàn)展覽“cAI??:靈魂掃描”
2024-11-24
澎湃新聞“藝道百年國際現(xiàn)當代藝術項目”近日在第七屆進博會國際藝術專區(qū)對外展出。展覽展出了十余個國家、近百位藝術家的作品,將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的現(xiàn)當代藝術流派梳理呈現(xiàn)而出。
2024-11-22
澎湃新聞繼“太炎傳薪——章炳麟與蘇州”之后,澎湃新聞獲悉,11月21日,“近代大家”系列學術特展的第二展“印泉照古——李根源與蘇州”在蘇州博物館開幕
2024-11-21
澎湃新聞1933年,一群志同道合的美術留學生,抱著“決意要導引中國紊亂著的藝術事業(yè)運動”的目的,在巴黎成立了“中國留法藝術學會”。90多年后,這個“留法藝術天團”來到合肥。
2024-11-19
澎湃新聞野獸派、表現(xiàn)主義、立體主義、至上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20世紀早期的歐洲美術史,充斥著這些后綴“主義”的流派。
2024-11-19
澎湃新聞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11月15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和俄羅斯國立藝術研究院共同主辦的“觀往知來——紀念中俄建交75周年版畫作品展”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文獻館開幕。
2024-11-19
澎湃新聞蘇州博物館這些天正在舉辦的“從拙政園到長物志”、“從拙政園到莫奈花園”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