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獲悉,梵高研究專家近日通過比對一張早期明信片,確認了梵高身前描繪的最后一幅作品《樹根》的確切地點。梵高在自殺前幾個小時曾在此處作畫。該地點位于巴黎近郊的奧維爾鎮(zhèn)…
2020-07-30
澎湃新聞從昨天起,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國寶聚焦”展,該展每期僅展兩件書畫巨作,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均為美術史中聲名赫赫的一時之選。此次將展出宋朱熹 《易系辭》冊和明唐寅 《采蓮圖》卷…
2020-07-30
澎湃新聞2020年是波士頓美術博物館(MFA)建館150周年。由于疫情閉館,目前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依舊處于謹慎的狀態(tài),并未宣布重新開館時間。館內(nèi)相關負責人,知識產(chǎn)權與業(yè)務發(fā)展高級總監(jiān)黛布拉…
2020-07-30
澎湃新聞2010年從美國追索回歸的唐武惠妃石槨,作為盛唐皇后級別的安棲所,造型豐富、精雕細琢的宮廷女性線刻畫像曾引起了海內(nèi)外的廣泛關注,其石槨內(nèi)壁共有10幅畫屏雕刻了21名宮廷女官、女…
2020-07-30
澎湃新聞文藝復興時期畫家老盧卡斯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 The Elder,1472-1553)的繪畫影響延續(xù)了500多年,且至今仍充滿活力。他筆下的維納斯,有著纖細的腰部和柔軟的身體,如同雕
2020-07-29
澎湃新聞趙之謙的《異魚圖》因其描繪的內(nèi)容和方式突破了十九世紀傳統(tǒng)藝術史的普遍經(jīng)驗而成為一種“奇趣”,但究竟如何解釋這種“奇趣”的來源,卻已經(jīng)超出了圖像學與風格學的范疇,需要從晚…
2020-07-29
澎湃新聞1900年(清光緒廿六年)朵云軒箋扇莊正式成立,到現(xiàn)在已走過雙甲子。在朵云軒120周年之際,“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前不久陸續(xù)采訪了曾在朵云軒工作的前輩們,打撈那…
2020-07-29
澎湃新聞潘天壽的國畫《午睡》在去年曾以 2932.5萬元拍賣成交,這一畫作其后傳言被馬云競得并改名為《天貓》,而事實上,該作品為阿里巴巴市場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代表杭州蕓廷雅集所購,也…
2020-07-28
澎湃新聞蘇州美術館正在舉辦的“又見江南:2020海上藝術名家特展”,集合了40位藝術家82件作品。與此前“意象江南”展重在“溯源”相比,此次展覽旨在“呈新”,體現(xiàn)出屬于新時代的、更為豐…
2020-07-27
澎湃新聞“古物影——黃賓虹書法收藏展”今天在浙江省博物館開幕,展覽將分為晉唐寫經(jīng)、明清翰墨、鄉(xiāng)賢手跡、贗本4個單元,展出黃賓虹舊藏的書法作品66件,年代跨度從晉朝直至近代。展期持…
2020-07-26
澎湃新聞明代嘉萬時期(嘉靖、隆慶和萬歷時期)既是明代經(jīng)濟的空前繁榮期,也是書畫收藏家相對活躍的時期。這一時期的世風主要是崇奢黜儉,與奢靡之風緊密相連的是有閑階層的長物之好。受世…
2020-07-26
澎湃新聞大暑剛過,一系列帶著清涼之氣的藝術大展陸續(xù)展開。在上海,上海博物館的歷代繪畫展館新增書畫精品30件,包括南宋佚名《蓮社圖卷》、元趙孟頫《蘭竹石圖卷》等,上海西岸美術館在與…
2020-07-26
澎湃新聞本文通過史料的鉤沉,對民國北京畫壇傳統(tǒng)派內(nèi)部的一次分裂事件進行重新解讀,呈現(xiàn)了彼時北京畫壇不同畫學思想間的摩擦與碰撞。在探索中國畫學傳統(tǒng)現(xiàn)代發(fā)展道路的過程中,金城從宋元…
2020-07-26
澎湃新聞公元七世紀中葉,佛教從印度和唐朝漢地傳入西藏,與本土的苯教及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藏傳佛教。唐卡系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后懸掛供奉的卷軸畫,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
2020-07-26
澎湃新聞壽山石產(chǎn)于福建福州市晉安區(qū)壽山村,作為中國四大名石之首,其雕刻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其藝術發(fā)展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澎湃新聞獲悉,7月24日,“石之天成——壽山石雕刻…
2020-07-23
澎湃新聞佛教藝術中,在圖像化地藏王菩薩的過程中,驚天動地的大愿是菩薩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