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半個世紀的設計、施工、停工、重建,法國小城費爾米尼的圣皮埃爾教堂最終完工并向公眾開放。這座教堂最初由建筑大師柯布西耶設計,卻因方案過于理想與預算問題而進展緩慢。直到…
2018-06-29
澎湃新聞2018年6月28日——10月21日,北京畫院與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經過三年時間的洽談與籌劃,在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舉行“風雅藝趣——中國人的生活智慧藝術”展,用繪畫藝術講述 “中…
2018-06-29
澎湃新聞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柏林,是當代藝術在這座城市發(fā)芽生長的時期。這其中,一個展覽特別強調了柏林作為歐洲的“藝術熱點”—— 于1998年舉辦的第一屆柏林雙年展。雙年展不僅帶動了藝…
2018-06-29
澎湃新聞元代大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在中國繪畫史上是極為重要的,它對文人畫筆墨要求的影響極其深遠?!陡淮荷骄訄D》的一段段傳奇故事,也成為了這幅畫卷的魅力所在。其中,尤其是乾…
2018-06-29
澎湃新聞幾代夢:辛苦一年成現(xiàn)實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上海電影事業(yè)迅猛發(fā)展,一批德高望重的藝術家張駿祥、徐桑楚、謝晉、白楊、秦怡和吳貽弓等順應電影發(fā)展的潮流,積極倡議要在上海舉辦國際…
2018-06-28
“我希望所有的一切都會給人一種在希臘的感覺,但并不是直接的復制,而是一些微妙的聯(lián)系?!盞ostas說。希臘建筑師Kostas Chatzigiannis在上海生活工作了十一年。他喜歡上海的老建筑…
2018-06-28
澎湃新聞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館收藏的凡高名作《向日葵》會變色?工作人員通過X光掃描發(fā)現(xiàn),凡高在作畫時使用了光敏性顏料,隨著時間推移,原來的黃色逐漸變成褐色,讓向日葵看上去好…
2018-06-28
澎湃新聞改革開放開創(chuàng)了一個曲藝新時代,傳統(tǒng)戲曲實現(xiàn)了時代創(chuàng)新發(fā)展,得以走向世界舞臺,常葆生命活力。
2018-06-22
光明網(wǎng)在中國水墨畫創(chuàng)作中,以花鳥入畫已是彌久常態(tài),但是,一個難以回避的窘境是,傳統(tǒng)水墨寫意畫在其歷經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進程中,其達到的高峰與其難以回避的內限,一直是相互伴隨的。例如…
2018-06-15
在蔡茂友的水墨荷園里,一花一世界,亭亭出水,從一朵朵到一枝枝,從少到多,由遠及近映入你的眼簾;或是一枝獨秀臨風搖曳的荷花斜出幾何形構圖的畫面,流露出別樣氣息?;蚴且欢浜?/p>
2018-06-11
他的水墨荷花多為潔白,源自唐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稱頌,到宋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贊美,尤其是“香遠溢清,亭亭莖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贊美,…
2018-06-09
水墨藝術交易網(wǎng)學者胡薇認為,《茶館》60年后依然廣受觀眾歡迎,用事實證明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叭绻粋€優(yōu)秀團隊能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一部質量上乘的作品,是可以超越時代的?!?/p>
2018-06-07
新華網(wǎng)“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宋代蘇東坡寫于黃州《赤壁賦》的這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