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藝術寫作與主體性困境:為何?為誰?

2019年5月24日,第六屆國際藝術評論獎(IAAC 6)新聞發(fā)布會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新館舉辦,面向全球發(fā)出邀請,征集中、英文藝術評論稿件。在新聞發(fā)布會當天,民生美術館舉辦了“藝術寫作:為何?為誰?

2019年5月24日,第六屆國際藝術評論獎(IAAC 6)新聞發(fā)布會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新館舉辦,面向全球發(fā)出邀請,征集中、英文藝術評論稿件。

在新聞發(fā)布會當天,民生美術館舉辦了“藝術寫作:為何?為誰?”、“寫作主體性的困境”及“靈感,挪用,文化互滲”為題的論壇,特邀多位嘉賓學者對藝術寫作和評論展開多了維度的討論。經過五年的積累,國際藝術評論獎共收到投稿1108篇,投稿范圍遍及全球63個國家和地區(qū),產生了16個大獎獲得者和87位入圍者。國際藝術評論獎使他(她)們獲得了更多的關注,評論獎更成為孜孜于此的人們的專業(yè)發(fā)展助推器。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IAAC組委會聯(lián)合主席 甘智漪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IAAC組委會聯(lián)合主席甘智漪表示:“藝術評論所面臨的危機,也是思想在當代國際社會中的危機。在這種局面下,更需要專業(yè)與沉穩(wěn)的力量來托舉責任、守望未來。”澎湃新聞了解到,第六屆國際藝術評論獎的5位國際評審團名單,包括阿米-巴拉克(Ami Barak),獨立策展人,巴黎藝術評論家,國際當代藝術策展人協(xié)會(IKT)前主席;朱麗安娜-恩伯格(Juliana Engberg)等。


上海民生美術館新館

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國際藝術評論獎組委會主席Henry Meyric Hughes表示:國際藝術評論獎在上海和倫敦兩地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與重要的研討活動,以回顧評論獎五年的精彩活動,并探討全球當代藝術發(fā)展的新趨勢。本屆國際藝術評論獎國際評審團由來自中國大陸、香港等地,以及澳大利亞、法國和西班牙等國的杰出評委們組成,并于十一月宣布獲獎及入圍名單。

在新聞發(fā)布會當天,民生美術館舉辦了“藝術寫作:為何?為誰?”、“寫作主體性的困境”及“靈感,挪用,文化互滲”為題的論壇,特邀多位嘉賓學者對藝術寫作和評論展開多了維度的討論,澎湃新聞特此整理、刊發(fā)嘉賓學者的觀點。


論壇現場,嘉賓:路易斯·畢格斯(右一)、杰拉德·海姆斯沃斯(右二)

路易斯·畢格斯( Lewis Biggs),國際藝術評論獎組委會成員、策展人、評價家及文化顧問:

藝術寫作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展覽推薦性導語,主要是由媒體或者是市場部專門的人來負責撰寫;第二類是叫做“藝術欣賞類”的文章,主要目的是感染大眾;第三類是藝術鑒賞,寫作者通常是藝術方面的資深專家,對現存的藝術形式,包括一些藝術的作品提出質疑;第四類是藝術評論,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一直提出疑問,為什么這個藝術在這樣的地方展出?為什么有這樣的展覽?為什么我們看的是這樣的作品或者那樣的作品?藝術評論里面的關鍵詞就是“為什么”。

藝術寫作中有四種技能,兩種是主觀性,兩種是客觀性。其中一種主觀性寫作方法是通過主觀性的撰寫了解到藝術作品給你帶來的直接美學上的、身體以及情感上的反饋。寫作技巧和詩歌非常相似。第二種主觀性是以個人的記憶或者文化背景為主進行寫作??陀^性寫作的第一類是放在一個文化背景之下的一種寫作。第二類是對標某一個特殊的文化群體,或針對某一種文化現象。最后另有一類,就是在當前的時間,或者當前的空間維度之下,和當時的觀眾最具有契合度,在那一瞬間進行的撰寫。


論壇現場

欣賞藝術的時候可能應該有一種“愚笨感”,是在社會層面出現的,意思是你有自己主觀的不會隨波逐流想法的那種愚笨感。社會愚笨感背后有一個個人的優(yōu)秀品質在里面。

關于藝術觀賞,藝術觀賞本身會帶來一個問題,很多人周遭環(huán)境當中藝術的氣氛或者氛圍不是那么重,所以他們本身對于藝術是有一種懼怕的心理在。通過藝術的觀賞活動之后,我們讓我們的人接受更多的不太尋常的藝術形式之后,我們會打消這樣懼怕的觀念。有時候我們隨著觀賞的深入,對于這樣的一個藝術作品理解也越來越深,但同時也會將我們對于藝術的敬畏感覺也帶到我們的理解當中,這是關于藝術觀賞。

關于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家一定要有社會的,大的集體觀念去創(chuàng)作,而并非個人去創(chuàng)作。你把在臥室里創(chuàng)作完的作品藏在床底下,這并不是真正的藝術家,因為并沒有人欣賞,所以一定要放在社會大的背景下做,它是一個社會化的活動。

杰拉德·海姆斯沃斯( Gerard Hemsworth),原倫敦大學今史密斯學院藝術教授兼藝術項目總監(jiān):

我最不想的是去一個展覽,被告知或者被教育應該怎么樣來欣賞這個藝術。我覺得有一些幫助肯定是好的,幫我們理解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明文告訴我們應該怎么樣去進行鑒賞,或者告訴我們里面到底是什么也是由你來說了算。我們作為觀眾也應該有權利保留作為觀眾的視角欣賞這個藝術作品。

好的評論文章能夠構建起一個橋梁,在寫作者以及藝術實踐當中能夠形成一個對話的機制。在這個過程當中會去形成一種在評論家以及藝術實踐者之間的爭辨之地。所產生的爭論觀點,最終會從另外一方面進一步加強他們在市場上的地位,還有來自于整個藝術展覽組織方的關注度。


宮島達男,《時間瀑布》,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提出疑問在藝術當中就是藝術本身。如果一個藝術不是以一個問問題的方式進行實踐,就是很沒有意思的一場藝術實踐活動。如果一個寫作者也不提出問題的話,他也不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寫作者。

最合適的評論人并不一定要是一個藝術實踐者。如果又是評論家,又是藝術家,好比自己在做評論家的時候和鏡子里那位藝術家不斷做對話,當你自己和鏡子里另外一個自己對話的時候,你就會用很多時間問一個問題,重復問很多遍。藝術家和藝術評論家是屬于雙刃劍的兩面,很有可能你都做的話,你很可能自己在背后捅自己一刀。

作為一個藝術實踐者也好,或者評論家也好,我們一定要有空間來構建起來,足夠讓某個人在空間之內提出足夠多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是藝術評論方面,或者是辨證方面的問題,也可以是關于藝術實踐的問題。


座談現場 嘉賓:翁子健(左一)、 王歡(左二)、蘇偉(左三)

蘇偉,北京中間美術館高級策展人、寫作者:

壞的評論有生產式的寫作,有所謂偽裝成寫作者不停地指摘作品,指摘其他藝術觀點的寫作,提不出自己問題的寫作。也有一些為了引發(fā)效應,引發(fā)一些注意力經濟而產生的寫作。

80年代藝術評論的特點,第一點是發(fā)表在官方美術刊物上,第二是所有寫作者都在官方內部有他的位置,第三是當時的批評者在引領和創(chuàng)造一些潮流。90年代稍微有點變化,批評家仍處在強勢的情況,但有更投入的心態(tài)和藝術家一起,爭鳴性變成了共處,變成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到今天,我們看到了一個既不成為友誼,也不成為展現,也不能成為爭鳴的共處狀態(tài),評論家不相信藝術家,藝術家也不聽評論家。

我在寫某些藝術家的時候,寫到他們某些具體的作品,尤其他們曾經在歷史上被藝術評論排到某個位置的作品,寫完之后我一看他的生涯,就馬上產生無比巨大的困惑,為什么他的生涯現在變得這么商業(yè),變得這么媚俗,這會讓我產生極大地不安全感,就是我寫的東西一定沒有意義的。這個時候實際上職業(yè)面臨危機。最近爆出某些事件,一些批評家也站出來說曾經為某人寫過些東西,很抱歉,不知道他是那樣的情況。這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大的危險。

我能想到最近三四年,我接觸到的從西方受到訓練回來的這些寫作者、策展人,很多時候往往出現這樣一種情況,一方面是對某些理論過度的熱情,另一方面他無法把他在西方學到的語言或者普遍的知識轉化成一個更有具體行的實踐,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困境,對很多的中青年寫作者、策展人來說巨大的困境。往往你會發(fā)現行話說的非常漂亮,不能叫漂亮,也很丑陋在說,但是說出來的話不僅是不著邊際的,甚至缺乏倫理知識。我們仿佛在最底線的層面上進行博弈、角力,這是很令人悲觀的情況。


參與座談者合影

王歡,寫作者,策展人:

我們面臨當代藝術評論這樣一種特殊文體的時候,首先它是有一個精準條件在前面,我們需要對一件藝術作品去描述,去評論,去批評,它很有工具化的傾向。它可能是服務這個藝術品進行另外一個維度上的轉意、書寫。我們需要去拋開這樣一種預設。藝術評論不是服務于藝術作品,是一種藝術寫作者作為另一種方式的創(chuàng)作。

在我的工作中,首先我是不相信藝術家所說的話。我在這種書寫的過程中我也很少會跟藝術家做一個非常直接的面對面的,或者是直接的溝通。作為一個寫作者,盡管很有可能有一種情況是我的知識背景,或者經驗閱歷跟藝術家大相徑庭,以至于我在理解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跟藝術家本身表述不一樣的地方。但是我覺得,當我作為一個寫作者身份的時候,這個對我來說不是問題了,因為我覺得我們可以在另外一種方式上闡述它,描述它。這是我的一個觀點??傊?,我會強調寫作者的創(chuàng)作。

我們在這個時代需要面臨新的問題,肯定是在已有的框架之外,我們要重新找到解決當下時代問題的方法,用實踐去回應。

現代主義時期以來,感知的問題就已經被嚴重的低估了。作為一個非藝術創(chuàng)作者,寫作者的身份,被藝術作品所感動,我通過種感知去感知它的作品被打動,這是一個非常直接的經驗,而后通過文字的書寫去回應作品。

鏈接


國際藝術評論獎所投稿件須針對2018年9月15日至2019年9月15日期間在全世界任何地區(qū)舉辦的當代藝術展覽撰寫評論,申請者年齡不限、身份和專業(yè)不限。其中,中文稿件字數為2500字,英文字數1500字。征稿將于2019年9月15日截止。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