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新聞

信息發(fā)達的時代,依然會被偏見阻礙

每天晚上8點30分,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會公開最新疫情,宣布政府將要采取的新策略。自從2015年開始,我每一年都會在英國住夠半年,這是一個祖國之外心系的地方,我特意把鮑里斯這段超過英超收視率的發(fā)言找

每天晚上8點30分,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會公開最新疫情,宣布政府將要采取的新策略。自從2015年開始,我每一年都會在英國住夠半年,這是一個祖國之外心系的地方,我特意把鮑里斯這段超過英超收視率的發(fā)言找來聽了聽,或多或少體會了很多英國朋友的心情。他們說,仿佛回到了“二戰(zhàn)”時,人們圍在一起,等候無線電廣播傳來丘吉爾的演講。

不同的是,許多不買賬的人會立刻拿起手機,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質疑政府的決策。

回到2月初的倫敦,那時還處在冬天,下午4點半天就黑了,人們像往常一樣下班,到Pub里喝一杯,吐槽著哈里和梅根退出王室后一系列王室八卦,趕上歐冠比賽的日子更是熱鬧非凡。比起正在享受啤酒和足球的英國人,華人輕松不起來,密切關注著國內的疫情,從朋友圈和家人的口中得知,國內物資不足。

不少大學的中國校友會組織大家捐款,在海外購買了口罩和防護服空運到武漢。在倫敦大學教書的心遠,原本訂了3月底往返國內的機票,為了參加一場學術討論會。當時正是國內新冠疫情爆發(fā)的時刻,機票出奇便宜,312英鎊的往返經濟艙(那個時候絕沒有人想到,這幾天回國機票被炒出天價)。有些朋友出于好意給我留言:“要不要到英國避一下?”便遭到國內網友的攻擊。

新冠疫情被聯(lián)系與亞裔有關,一名新加坡在英留學生慘遭毆打

往常,春節(jié)過后我會坐上英國航空的航班,跟在倫敦的團隊一起開會、工作,拍攝有關英國文化的短視頻。我還在年初提交了兩個學校的申請,但隨著全英學校已經關閉,申請如石沉大海。如今,我們所有的工作計劃全部擱置,就像今天很多英國人在社交媒體上所說:“我也不知道何時是盡頭?!闭麄€疫情期間,我一直和英國的朋友、導師、工作人員保持聯(lián)系,起初是他們關心國內的疫情,問我們是否口罩充足,食物充足,世事難料,進入三月后,雙方現(xiàn)在調轉了位置。

英國的疫情急轉直下。3月22日,英國新增確診665人,累計確診5683人,累計死亡281人,新增48例,最年輕感染者18歲。英國國家醫(yī)療服務體系(NHS)計劃下周通過信件以及短信的方式,向全國150萬高危人群發(fā)出建議,在12周內不要出門,以保護個人健康。這些高危人群包括接受過器官移植、患有嚴重呼吸道疾?。ㄈ缒倚岳w維化)或特定癌癥(如血液或骨髓)的人。

這個剛過去的周末,仍舊有不少英國人到公園等公共場所聚會,坐在河邊聊天、喝飲料,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在網上引起了很多本國人的不滿?!八麄冋娴牟恢雷约涸诿半U嗎?”網友不斷在鮑里斯·約翰遜的社交媒體下面留言,希望他能做出更強硬的政策。

又過一天時間,3月23日,英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者967例,累計確診6650例,新增死亡54例,累計死亡335例。

在倫敦地鐵上,網友拍到一位“全副武裝”防護的乘客

這天晚上,鮑里斯·約翰遜宣布,為了應對疫情,英國開始實施更加嚴格的管制措施:從這一晚開始,除購買生活必需品、外出鍛煉、求醫(yī)或核心工作者通勤以外,所有人必須待在家中;非同一家庭2人以上的聚集將被禁止;圖書館、露天健身房、禱告場所等也將關閉,人們除葬禮外不可舉行紀念或宗教儀式;新規(guī)實施后,警察將有權驅散聚集的人群或進行罰款;新規(guī)將實施三周,屆時如果疫情得到控制,將放松管制。

民眾在社交媒體上建立了#StayAtHomeSaveLives(呆在家里拯救生命)這個話題。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也在這個話題下發(fā)Twitter說:“We want to protect you. But to do so, we need you to do your bit. ”

“二戰(zhàn)”期間,英國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話“Keep calm and carry on”如今已經被民眾改成了“Keep calm and stay home”。

我的朋友Elaine身體不舒服,前段時間預約了GP(社區(qū)醫(yī)院)看病。她的GP在Mayfair(梅費爾),倫敦最金貴的上流社會區(qū)域之一,卻被告知GP已經關閉,理由是醫(yī)生沒有防護服,要保證醫(yī)生不被感染。GP是普通科醫(yī)生,如果在英國生病了,是不能直接去醫(yī)院的,去看每個社區(qū)的GP,再通過社區(qū)的GP推薦到醫(yī)院或者??迫z查。倒是有另外一個朋友幸運地被GP接待了,但她說,從來沒有見過英國的醫(yī)生服務態(tài)度如此惡劣。隨著死亡數(shù)字和感染人數(shù)的增長,社區(qū)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越發(fā)焦慮不安。

根據(jù)政府要求,70歲以上老人必須隔離,所以女王帶著她的狗,離開白金漢宮,搬去了溫莎城堡進行隔離。查爾斯王子也過70歲了,女王和大兒子分別進行自我隔離期間,威廉王子將會承擔更多的高階王室公務,代替女王和查爾斯王子參加活動和行使王室職責。很多民眾也開始選擇自我隔離,我們學校校長太太在社交媒體上說,“我已經在家待了三天了,感覺人老了6歲?!?/p>

鑒于國內對英國情況的一些偏見,我在晚上與倫敦做了連線。跟我連線的就是心遠,她是倫敦大學的人類學博士后。通話過程中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多么渴望了解外界,認識世界,即便在這個信息無比發(fā)達的時代,我們還是有那么多閉塞性,我們還是會被偏見阻礙,我們仍舊會畫地為牢。就像多麗絲·萊辛所說,自我信息大爆炸的確發(fā)生了,但我們審視這些信息的能力仍處于“幼兒時期”。作為人類學研究員,她和同事們也做了一些信息采集的工作,解答了我們一直對英國抗疫情況的困惑。

首先最激起民眾憤怒的,是來自鮑里斯關于英國政府采取“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發(fā)言。一周時間,政府完全改口,態(tài)度大轉變。隨著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基于病毒擴散模型的報告出爐,政府意識到之前的策略有嚴重的漏洞。遺憾的是,提出這份報告的帝國理工的科學家Neil Ferguson也感染了新冠,檢驗呈陽性,他被中國的網友稱作英國的“吹哨人”。

政府越來越偏重更為嚴厲的壓制措施。民眾的恐慌來自信息的不透明,政府在官方網站gov.uk設立新冠病毒專區(qū),發(fā)布公告并隨時更新政策和專業(yè)醫(yī)療資訊,希望民眾可以最大程度了解真實的信息。英國并非家長制,政府對待民眾向來以對待成年人的方式,對于成年人就是要說實話,那么政府在發(fā)言是強調情況“worst”,警告民眾會有“失去至親”的風險,強調客觀條件(沒有疫苗,床位有限)都是讓成年人們意識到疫情的嚴峻性,做出最壞的打算。他們并非是很多人誤會的所謂放棄民眾,而是比起盲目的樂觀,更重要的是說出最壞的情況,成年人會自己做出判斷,是不是應該呆在家里,想一下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

威斯敏斯特臨時太平間在搭建中

很多人目睹了英國行政中心威斯敏斯特區(qū)在露天搭建了太平間,而上一次在公共區(qū)域臨時建設停尸房是在2017年6月,倫敦西部一棟24層公寓著火。第一時間建太平間,也是政府的應急反應之一。西敏寺的太平間原本可以容納106具尸體,又加蓋了帳篷可以多放100具。要在地廣人稀的海德公園繼續(xù)修建太平間的傳言也一直不斷。很多人不理解,當務之急難道不是修建方艙醫(yī)院嗎,為何第一時間加蓋太平間?英國有死亡教育和重視死亡質量的傳統(tǒng),所以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更加開放,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用棺材詛咒或者恐嚇。威斯敏斯特市議會的一位發(fā)言人說:“這是預防措施,每當倫敦發(fā)生重大事故,都會做出類似的安排?!?/p>

民主自由傳統(tǒng)國家無權限制公民自由,政府唯一做的就是關閉英國人常常聚會的酒吧和餐廳,用這種方式來間接限制人們的自由出行。關閉的酒吧和餐廳可根據(jù)政策向保險公司提出補償。若不關閉,自負盈虧。同時,英國政府也已經承諾,向不能上班的員工提供80%的收入(出臺政策意味著必須承擔經濟責任)。這項“薪資補貼”計劃具體是:因疫情而無法工作的數(shù)百萬英國人(不包括在3月之前被解雇的勞動者),將統(tǒng)一由政府發(fā)錢補貼其工資的80%,補貼上限為每人每月2500英鎊(約人民幣20734元)。這一補貼數(shù)值,略高于英國普遍月薪的中位數(shù)標準,至少持續(xù)3個月,在必要時會延長。個人房貸也可申請延緩三個月支付。對于企業(yè)也有一些扶持:房租一年的business rate全免;提供免息貸款給中小企業(yè);各種稅項申報延緩。

心遠在倫敦大學帶人類學研究生,最近適應了網絡教學。英國各個高校在四周以前已經因為員工薪水問題(主要針對職工養(yǎng)老金),在政府宣布關閉學校前,最早請假不來學校的是中國留學生,他們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得知疫情的危害性,表示不敢坐地鐵,心遠作為這個專業(yè)唯一的中國導師表示理解?,F(xiàn)在學校完全關閉,線下課程改成網課,但由于英國的互聯(lián)網技術落后國內,授課質量受到影響。

很多住在倫敦的朋友告訴我,各個超市都在供給蔬菜水果,物價穩(wěn)定,他們可以正常吃喝。但由于內心的恐懼,也開始囤貨。據(jù)《獨立報》報道,盡管食物供應充足,但是由于配送問題,各個超市的供需情況不同,還是會出現(xiàn)空架現(xiàn)象。

華人朋友反映,中國超市的食物供應比較全,沒有斷貨,有良心的華人老板堅持不漲價。我們在國內看到網上最多的圖片是衛(wèi)生紙貨架清空。這里有幾點原因,一是基于以往的經驗,經歷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的英國曾經衛(wèi)生紙斷貨,記憶里的恐慌基因作祟,人們第一時間想到要買衛(wèi)生紙;二是衛(wèi)生紙在貨架上占據(jù)的面積比較大,很容易從視覺上斷貨,但不存在真正的買不到衛(wèi)生紙。最后,衛(wèi)生紙是最便宜的消費品之一,哪怕收入最低的人,也可以通過買衛(wèi)生紙得到心理安慰——我至少為疫情做了點防備。

在倫敦街頭,戴口罩的基本都是華人

真正斷貨的是口罩,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在英國的華人大批量的采購口罩寄回國內,也是這次斷貨的原因之一。就在五天前,馬路上戴口罩的基本都是華人。據(jù)觀察,現(xiàn)在戴口罩的人比例已增加到20%,而很多人不戴口罩的原因,是買不到。

英國的社區(qū)在公民生活中發(fā)揮很重要的功能,各個社區(qū)都有一些互助政策,包括對老年人的關懷。比如有的社區(qū)向老年人發(fā)放報警項圈,以防身體突發(fā)不適。比起英國政府,以社區(qū)為單元的組織對個體發(fā)揮著更大的幫助作用。政府呼吁各個慈善機構對弱勢群體給予更多的保護,倫敦市長公室正與洲際酒店集團合作,為露宿街頭的無家可歸者提供300個房間,以幫助他們抵御冠狀病毒。

倫敦城自“二戰(zhàn)”以來,首次出現(xiàn)了空蕩蕩的景象。海外游客早已回國,原本最受歡迎的景點荒無人煙。隨著球場、電影院、劇院、餐廳、酒吧、學校的關閉,更多人減少了出行,留在家里,很多超市在地板上劃出人與人的位置,提醒人們保持距離。

我認識的英國人都是嗜酒如命,不讓他們喝酒會要了他們的命。特別是男人們,下了班去喝酒是一種習慣,到了各種比賽季,酒吧更是男人們的天堂,現(xiàn)在都記得讀大學的時候,老師帶我們去集體喝酒的盛況……如今他們只能買了酒坐在自家陽臺上喝,頗有點“夕陽無限好”的憂愁景象。

隨著對疫情的了解,英國人逐漸接受戴口罩這件事。過去,在他們的意識里,只有身患重病的人才會戴口罩,現(xiàn)在意識到戴口罩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盡管還是有很多人堅信戴口罩是沒有用的。上周因戴口罩被歧視和毆打的四名華人,通過報警得到了救援,2名嫌疑人分別為十四五歲的女性,這次襲擊未對4名受害者造成嚴重人身傷害。但英國警方表示:“任何出于無知、偏見和仇恨的犯罪,都是不可接受的?!辈⒅厣?,如果遭遇類似情況,可以撥打101或999尋求幫助。

英國財長Rishi Sunak說:“歷史上,從未有哪個時刻,如現(xiàn)在這般呼喚我們所有人的共情力。在這場疫情結束、也必將結束的時刻到來時,我們會回望此刻,銘記住無數(shù)細小的善行,無論是我們給予的,還是得到的。”前首相特蕾莎·梅上周重回下議院,向衛(wèi)生大臣漢考克、首相約翰遜連發(fā)幾大疑問:為何不檢測中輕癥?老年人如何自我隔離?疫苗何時問世?每個問題都是民眾最關心的話題。政界人士在網上發(fā)聲:“我們這個時候能不能先把政治放一邊,盡快度過難關?!?/p>

抗疫并非競賽,不分國界,關乎全人類的命運。英國的華人朋友紛紛表示,他們已經放棄了回國的打算,響應科學家和(英國)政府的號召,多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盡量留守原地不移動就是最好的防護。雖然他們現(xiàn)在身處疫情的早期階段,但看到中國的情況正在變好,他們也有了莫大的鼓勵和希望。

(祝羽捷,作家,出版《人到了美術館會好看起來》、《萬物皆有歡喜處》等;中英文化社交媒體大使,有視頻系列《ZHU在英倫》。)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