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5月19日國學大師姜亮夫先生誕辰119年,5月9日海上博雅講壇邀請姜亮夫先生之女、浙江省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姜昆武,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副總裁彭衛(wèi)國,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總經理賀圣遂,姜亮夫先生晚年的學生與助手、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特聘教授傅杰,借傅杰編選的《姜亮夫論學集》剛剛出版之機緣,在上海古籍書店就姜先生的學養(yǎng)和學識以及對后輩的影響同讀者進行了交流。
活動現場
姜亮夫先生1902年生于云南昭通,青年時代求學于成都高師和清華國學院,師從林山腴、廖平、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章太炎等多位先生。畢業(yè)后曾在無錫中學、持志大學、復旦大學、云南大學等多所學校任教,并曾任云南省教育廳廳長、云南軍政委員會文教處處長。1983年組建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任所長。一生最擅長的領域為敦煌學和楚辭學,著有《莫高窟年表》《敦煌學概論》《敦煌學論文集》《楚辭通故》《屈原賦校注》等多部著作,匯錄為24卷本《姜亮夫全集》,2002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姜亮夫先生晚年留影
姜亮夫先生的師承、定力與天分
姜昆武總結了父親一生中取得如此成就的三個原因。
首先是命運的安排讓姜亮夫遇到了今人無法企及的良師?!?921年,我父親赴昆明,以云南省官費生的身份參加大學入學考試,最初報考的是南京高師的物理專業(yè),但不知道為何沒被錄取,所以才進入成都高等師范學校國文部學習?!痹谀抢铮练虻玫搅肆炙歼M、龔道耕、廖平等先生的指導,為日后的國學研究打好了基礎。
“后來我父親去北京,原本是游玩,結果得到機會在北師大研究科念書。沒想到半年后遇到清華國學院補錄,因為其中被錄取的兩位已出國,正好有名額空出,我父親寫信向梁啟超申請補考,考試后被錄取。”在清華國學院,姜亮夫有幸?guī)煆乃拇髮煟和鯂S、梁啟超、陳寅恪和趙元任。
姜亮夫在清華國學院的畢業(yè)證書
1928年,姜亮夫到上海工作,期間成為章太炎的入門弟子。
另外,姜亮夫還有出國游學的經歷,在歐洲結識了一批重要學者,比如伯希和、馬伯樂、戴密微、葉慈、翟理斯等,又親身接受了西方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洗禮。傅杰講道:“因此雖然他是國學大師,即使到了晚年卻一點也不迂腐守舊。”
姜昆武總結的第二點是勤奮和定力。姜亮夫一生經歷了中國近代最動蕩的歲月,戰(zhàn)爭不斷,時局變幻莫測。日本的轟炸機在頭上飛,他也能安下心來讀書寫作。“文革”中姜亮夫的巨著《楚辭通故》因紅衛(wèi)兵抄家丟失了50萬字,“他便規(guī)定自己每天寫作500字,雷打不動。完成目標就去散步一次,如果一天寫了1000字,那就散步兩次。他時常說自己是‘笨鳥先飛’,笨不笨先不論,但他確實做到了‘先飛’,人生需要機遇,但也須付出努力。因為及時補齊這部分內容,‘文革’結束后,180萬字的著作才得以出版?!?/p>
1985年齊魯書社出版的《楚辭通故》
“這樣的學者在上個世紀有很多,比如和父親相熟的顧廷龍、胡道靜等等?!?/p>
顧廷龍和胡道靜都是彭衛(wèi)國的老師。當年他在華東師范大學學習古典文獻學時,顧廷龍布置作業(yè),讓他抄寫《清史稿》中的“儒林傳”和“說苑傳”?!爱敃r雖不解,但仍然每天到圖書館抄寫。抄完后感覺有清200多年中有學問的人我都認識了。后來凡是文獻中出現這些人的名字,我都能認出來?!?/p>
姜亮夫在成都高師讀書時,林山腴先生讓他將姚鼐的《今體詩鈔》好好讀過。這本書當時買不到,姜亮夫向林先生借書抄了一部,這是他一生整部抄書的開始。
彭衛(wèi)國認為現在不會因為買不到書而抄書,但老先生們肯下苦工夫的治學精神不應該被遺忘。
對于姜先生的好學和勤奮,曾在他身邊學習和工作共九年的傅杰也深有體會。“姜先生在90歲高齡時仍然在不停讀書,他最常問我的一個問題就是書店里現在有啥子好書,我將書名報上,他便指點哪些要買,哪些要不得。這樣的榜樣力量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一輩子的?!?/p>
姜昆武講到父親的第三個特點是悟性高?!爱斈晡蚁朐黾游牟桑赣H推薦我讀《古文觀止》。他說讀一篇文章要總結出三五處收獲才行?!?/p>
“父親當年并沒有系統(tǒng)地論述治學方法,現在這些論學文章收集在傅杰編的這本書中,老一輩的體悟和心得就這樣傳承下來,對后學是十分有意義的?!?/p>
關于姜先生的天分,傅杰又補充了兩點。一是《姜亮夫論學集》中收入的《詩切序》是姜先生83歲高齡時寫就的三萬字長文,“從憶舊事開始,到陳述《詩經》學史,再到條分縷析講《詩切》這本書好在什么地方,思維之綿密、筆力之雄健,著實驚人。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p>
《姜亮夫論學集》
第二點是先生的記憶力即使到晚年也很好。當時傅杰協(xié)助姜昆武解決《楚辭通故》一書中編校的疑難問題。其中一個名詞,出版社審校時打了問號,傅杰便去問姜先生。姜先生說沒有錯,不過是他不好,承用了嚴復翻譯《穆勒名學》時用的一個名詞,意思一般人不知道,但仍可保留。
那時教育部曾請老先生辦講習班,讓各高校講師以上的教師來進修。傅杰聽過姜先生講敦煌學,兩個小時的授課,不看講義,引經據典,提到的書名人名都沒有錯。
為人師表的國學大師
姜亮夫先生不僅在治學研究方面對自己嚴格要求,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也是一絲不茍。
傅杰是姜先生負責的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研究生。當時先生80多歲,還親自制定培養(yǎng)方案,手寫下來,再請人打印出來。其中由他選定十二種中國古典基本典籍,根據篇幅分為六大六?。呵罢呤恰对娊洝贰渡袝贰蹲髠鳌贰盾髯印贰肚f子》《韓非子》,后者為《周易》《老子》《論語》《禮記·曲禮》《禮記·大學》《屈原賦》,讓學生選擇一大一小精讀。
“每門課如何教,每種書如何讀,都寫得詳詳細細。除了專業(yè)課,先生還為我們請來很多其他專業(yè)的老師上課,盡量擴大我們的知識面。并且請哪些老師來講什么,先生都是通盤考慮過的,并非隨意指定。比如當時請中國美術學院的王伯敏教授講古代繪畫,杭大數學系沈康身教授講古代建筑,地理系陳橋驛講歷史地理等等,他們都是各自領域的頂尖學者?!?/p>
“姜先生對待古籍所的研究生十分用心,在家里親自講授《說文解字》,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讀書和論文情況?!?/p>
傅杰還講道:“先生幾乎什么書都知道,問不倒。偶爾碰到一本不知道的,也會實事求是承認。更重要的是,他對于哪些書精讀、哪些泛讀、哪些要不得,直言不諱,保證了學生治學的路數是正確的?!?/p>
姜先生還曾請自己在1950年代教過的學生、著名書法家章祖安來為研究生講《周易》專題。因為中國美院到杭大路程遠,原本答應章先生每次課前派車去接,結果接送一次后負責人爽約,章先生一怒之下宣布中止授課。
姜亮夫寫給章祖安那封“為了孩子”的書信
姜先生為此事派人專送手書至美院,寫道:“專題周易報告,無論如何請你講完,為了孩子們,非為吾輩計也?!?/p>
多年后,信中的孩子之一傅杰看見刊登在章祖安文章中的這封手書,禁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賀圣遂在復旦大學古籍研究所工作時,曾赴杭州拜訪過姜先生。他也曾跟隨同樣畢業(yè)于清華國學院的蔣天樞研讀《說文解字》?!爱斈昀舷壬姷轿覀冞@些年輕人,總覺得充滿希望,希望我們能夠傳承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求學問道得真知,最終成為知行合一的真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