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走訪蕭紅故居:呼蘭河邊的小屋,蕭紅寫作的起點與終途

“1911年,在一個小縣城里邊,我生在一個小地主的家里。那縣城差不多就是中國的最東最北部——黑龍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個月飄著白雪?!笔捈t最重要的作品《呼蘭河傳》的故事就發(fā)生于呼蘭小城和今天為蕭

“1911年,在一個小縣城里邊,我生在一個小地主的家里。那縣城差不多就是中國的最東最北部——黑龍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個月飄著白雪?!?/p>

蕭紅最重要的作品《呼蘭河傳》的故事就發(fā)生于呼蘭小城和今天為蕭紅故居的這個院落。蕭紅故居始建于清咸豐年間,是蕭紅同族曾祖輩在呼蘭置辦的家產(chǎn),光緒元年蕭紅祖父張維禎分到這部分家產(chǎn),1908年蕭紅父親結(jié)婚,家里為他蓋了新房,就是現(xiàn)在的蕭紅故居五間正房,蕭紅就出生在這五間正房,蕭紅就是在這里度過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時光。

蕭紅故居

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人民網(wǎng)共同主辦,蕭紅故居等12家單位承辦的“回到文學現(xiàn)場,云游大家故居”系列活動繼走訪了老舍故居和位于湖南的鳳凰古城后,第三站去到了位于黑龍江哈爾濱市呼蘭區(qū)的蕭紅故居紀念館,5月17日,黑龍江省蕭紅研究會副會長、《蕭紅全集》主編章海寧老師帶著觀眾云游覽了蕭紅故居紀念館。

蕭紅故居正前方大約500米距離就是呼蘭河,現(xiàn)在由于有建筑物看不到呼蘭河,但在蕭紅當年從現(xiàn)在的故居南門出去一直向南走就可以到呼蘭河畔。蕭紅故居是按照當時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風格,故居門樓上面有四個字“康疆逢吉”是蕭紅祖父八十大壽的時候,當時的呼蘭縣縣長帶著呼蘭的工商界人士一起祝壽時候題寫的匾額。

蕭紅故居的院落較為空曠,故居的院落分成兩個部分,東院的左右設(shè)有東、西廂房,正北面是蕭紅故居的正房,后面有后花園。蕭紅故居中也包含蕭紅塑像、七間門洞房、木房、養(yǎng)豬戶、水井、草房、粉房、小偏房、馬廄和南大門等。

東廂房:抽大煙的舅舅與早逝的母親

小玉從媽媽走后,那胖胖的有點發(fā)黑的臉孔,常常出現(xiàn)在那七八家取水的井口…假若有人問她:“小玉怎么還不回去睡覺呢?”那孩子就用黑黑的小手搔一搔遮在額前的那片頭發(fā),而后反過來手掌向外,把手背壓在臉上,或者壓在眼睛上:“媽沒有啦!” ——蕭紅《汾河的圓月》

蕭紅故居的東廂房建于1919年,當時因為呼蘭這個地方發(fā)大水,鄉(xiāng)下很多地方遭災(zāi)沒有地方居住,蕭紅媽媽的弟弟跑到呼蘭鎮(zhèn)上來住到姐姐家。蕭紅的媽媽就操持蓋了這個房子,因為舅舅兩口子都抽大煙,也很不中用,加之1919年時呼蘭有瘟疫,蕭紅的母親因為操持這個房子精力用力太大,人的免疫力就下降了,所以她當時感染上了傳染病,人就倒下了。

蕭紅跟她媽媽關(guān)系并不太好,章海寧介紹,因為蕭紅的母親對她的管教很嚴厲,蕭紅很多作品中回憶母親或者創(chuàng)作一個母親形象時常常是很嚴厲的,如一篇名為《母性的放逐與重構(gòu)》的文章中,作者認為:“蕭紅筆下的母親不僅形體、相貌丑陋,而且大多在無愛的婚姻中進行著動物似的生育,游走在生死的邊緣,為物而瘋狂,都是自私、冷酷、殘暴的母親。蕭紅之所以淡漠母愛,頰覆母愛,與她成長歷程中母愛的缺失、貧窮的流亡生活及蕭紅對母性的顛覆性認識密切相關(guān)。”

蕭紅幼時也非常頑皮,經(jīng)常跟小朋友到院子里房梁下掏家雀兒,有時候還偷家里的雞蛋、饅頭給小朋友們吃,蕭紅的母親有時候看到蕭紅這種行為追著打她,蕭紅雖然年齡小,但是很敏捷,當她母親一打她的時候,蕭紅跑得很快,噌噌噌就上樹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蕭紅故居里面還有很多樹,當年他們家院落里面確實是有樹的。蕭紅爬到樹上,她母親就打不到她了,蕭紅一直到晚上才能溜到樹下看她媽媽有沒有睡著,她媽媽睡著她才偷偷溜回自己的房間睡覺?!?/p>

在蕭紅九歲的時候,操持蓋了東廂房的母親最終過世了。這也造成蕭紅和親人之間非常隔膜,因為再也沒有一個人能跟她一起說話,雖然母親很嚴厲,但是母親還是很愛蕭紅的,這也造成蕭紅后來跟外人交往過程當中會出現(xiàn)很多蕭紅獨有的現(xiàn)象。

《黃金時代》劇照

五間正房:湯唯拜謁蕭紅

“蕭紅顯然從來沒有思索過父親作為繼子,在呼蘭張家大院的微妙處境和可能的煩惱,而把自己的苦惱和不滿一股腦兒地拋向父母。她只想從父母那兒索取任性和愛。當她認為這種愛更多的是從祖父那兒得到時,她‘恨’自己的父母,很長時間里一直不肯原諒?!?——曹革成《我的嬸嬸蕭紅》

蕭紅故居最重要的五間正房建于1908年,當時蕭紅的父親張廷舉要結(jié)婚,蕭紅他們家雖然房子很多,但都很破,用作新房顯然不太合適,為了給張廷舉完婚,蓋了這五間正房。

蕭紅的父親張廷舉并不是蕭紅祖父的親生兒子,是在其小兒子夭折后過繼了一個他堂兄家的孩子,當時蕭紅祖父堂兄家有七個男孩,她的祖父選中的這個男孩是家里的老三,所以蕭紅的父親又叫做張選三。蕭紅的祖父在這個兒子結(jié)婚的時候,為了不讓外人說閑話,特地蓋了這五間正房給這個孩子完婚。

章海寧介紹,蕭紅家這五間正房在當年的呼蘭是非常好的,五間正房里都鋪了地板。正房里有一幅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惜小女宣傳革命粵南歿去”,是說可惜他的小女兒宣傳革命,在南方已經(jīng)死掉了,這說的就是蕭紅。下聯(lián)是“幸長男抗戰(zhàn)勝利蘇北歸來”,下聯(lián)說的是蕭紅的弟弟張秀珂。這是蕭紅的父親張廷舉寫的。

“1947年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隊伍已經(jīng)開到東北,并且已經(jīng)解放了哈爾濱,包括黑龍江的大片土地,張廷舉實際上非常害怕,因為他們家是很大的地主,他們家害怕這個事情以后寫了這幅對聯(lián),意思是我的女兒是革命的,我的兒子也是革命的,我們這樣一個革命的家庭不可能出現(xiàn)漢奸或者惡霸的情況,所以這幅對聯(lián)也表明了張廷舉還是一個很聰明的人。”章海寧說。

現(xiàn)在游覽者還可以看到蕭紅出生的土炕,該鋪炕的形狀大小還是按照原來蕭紅出生時候的樣子布置的,雖多處進行了修繕,但是保存了當時的炕沿。章海寧介紹,拍《黃金時代》時,演蕭紅的女主角湯唯也是到蕭紅故居來拜謁蕭紅,想在這個地方找到扮演蕭紅的一些靈感。

蕭紅故居中的窗戶 圖片來自豆瓣

蕭紅的祖父是一個不會耕種也不會經(jīng)商的人,他在這個家庭當中沒有什么地位,蕭紅家?guī)状际桥水敿?。蕭紅祖父是出生在地主家庭的一個普通男子,他本身性格也比較懦弱,在家里邊沒有什么地位,蕭紅因為是女孩子,在家里也沒有什么地位。

蕭紅的祖父有一個愛好,他喜歡背誦唐詩、宋詞,蕭紅童年的時候啟蒙的教育是由蕭紅的祖父來完成的,她的祖父每天早上醒來以后領(lǐng)著蕭紅一起背詩,《呼蘭河傳》當中能看到很多蕭紅跟她祖父相互背詩時候的情景。比如他們背“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笔捈t非常喜歡背誦這首詩,她說,“兩個黃鸝鳴翠柳”,她認為黃鸝是能吃的那個“黃水梨”,她覺得背這首詩的時候自己就饞了,口水要往下流。

茅盾曾評價過蕭紅的《呼蘭河傳》“像詩歌一樣精美”,后人把《呼蘭河傳》稱作“詩化的小說”,就是說她的小說具有像詩歌那樣精美的語言,這也得益于蕭紅早年受到她的祖父帶給她背誦唐詩的影響。

蕭紅故居里的布置

后花園:另一個世界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蜂子、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個黃花,就開一個黃花,愿意結(jié)一個黃瓜,就結(jié)一個黃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jié),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他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一到了后園里,立刻就另是一個世界了。決不是那房子里狹窄的世界,而是寬廣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遠,用手摸不到天空?!捈t《呼蘭河傳》

蕭紅多次在《呼蘭河傳》中提到家里的后花園。在后花園中有很大的一株櫻桃樹,蕭紅在《呼蘭河傳》里面說,因為奶奶特別喜歡吃櫻桃,所以這里有一棵櫻桃樹。蕭紅在早期很多文學作品當中還提到了跟小朋友們一起來摘這個樹上的櫻桃。

這個后花園也是蕭紅和祖父一起玩耍的地方,章海寧介紹,蕭紅看祖父鋤草的時候,也拿著鋤頭跟祖父一起鋤草,但實際上她鋤的不是草,而是把很多秧苗也鋤掉了,有時候她也分不清楚什么是韭菜、什么是草,把韭菜也鋤掉了。蕭紅跟她祖父在一起覺得特別開心。蕭紅的后花園對她而言絕對不是一個菜園這么簡單,而是她思考人怎么獲得超越生命的那種自由的地方,蕭紅一生特別渴望自由。

“蕭紅跟她祖父在一起的時候,有一次正好下完雨,后院里面的月季花、玫瑰花開的很盛,蕭紅很惡作劇地把一支玫瑰花插到她祖父的破草帽上,這個玫瑰花特別香,她祖父聞到這個花香就說今年雨水特別大,所以玫瑰花也開得很多。他認為這個花香是因為玫瑰花開得多他聞到這個香味?!闭潞幹v述道。

蕭紅《呼蘭河傳》中有一章《尾聲》,在《尾聲》里面寫了一段很短的文字回憶她的祖父,她說很小的時候她祖父就70了,祖父一過70,健康每況愈下,等到她長大,祖父過了80,一過80,人就不行了。他說張家故居里面,她童年生活的這個地方,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故居里面其他的人物,比如有二伯,二伯如果活著年紀也不小了。她又回憶在故居里面生活的所有人,包括磨倌,包括小團圓媳婦一家,這家人都去了哪里也不知道。這個地方早上大向日葵是不是還向著太陽,早上黃瓜上的露水是不是還是晶瑩剔透的樣子,她在回憶這里一切的東西。

有人說蕭紅在《呼蘭河傳》的《尾聲》中寫盡了人生的蒼涼,他說人生當中有快樂,比如他和他祖父渡過的美好時光,就是講她的一生當中特別難忘的人生記憶。但是人生又是很蒼涼的,祖父教會她怎么愛別人,怎么給別人溫暖,但是這時候祖父也離開了,她說每每回憶祖父的時候就感覺到心在隱隱作痛。

后花園中童年蕭紅和祖父的塑像

故居西院:《呼蘭河傳》中的人物群像

蕭紅故居西院的建筑在蕭紅當年都是比較破舊的。這里大概是蕭紅筆下“我”家租戶住的地方:養(yǎng)豬的,漏粉的,趕車的,做粘糕的都在忙碌著。磨房里的梆子響也一聲聲傳來,小偏房里團圓媳婦的哭叫聲卻分外刺耳。

在《呼蘭河傳》第七章講到馮歪嘴子的故事,馮歪嘴子是給王四掌柜家做長工,雇他在這里面磨面、做粘糕,蕭紅的母親、祖母都非常喜歡吃粘糕,粘糕上面要放紅棗,還有蕓豆,上面還要撒上糖,吃起來非常好吃,所以蕭紅經(jīng)常給她媽媽、給她祖母過來買粘糕,她跟馮歪嘴子相對比較熟悉。她有一次突然發(fā)現(xiàn)馮歪嘴子的磨房草堆里面有一個小孩,她再一看,這里面還有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原來是王大姑娘,她馬上回去告訴她的祖父說發(fā)現(xiàn)馮歪嘴子家里邊有一個女人,還有一個小孩光著身子在草里邊。這個消息很快被傳出來了,因為馮歪嘴子家窮成這樣,在過去他是娶不起媳婦的,他家里面有王大姑娘這么一個女人,大家都感覺到特別奇怪。

蕭紅自己就經(jīng)歷了這么一個痛苦的經(jīng)歷,蕭紅在《呼蘭河傳》當中通過王大姑娘這個故事,馮歪嘴子的故事,實際上是說在那個社會當中人們對自由戀愛的一種態(tài)度。王大姑娘后來難產(chǎn)死掉了,蕭紅人生也早逝了,蕭紅在寫《呼蘭河傳》是1940年,正好是蕭紅人生最后的時光,也就是她臨死前那一年,我們知道蕭紅是1942年1月22日去世,她是在1940年年底完成的《呼蘭河傳》,她已經(jīng)進入到人生最后的階段。她在人生最后階段也很感慨自己的人生,她通過這樣一個故事來表達對那個社會不滿,那個社會不能容納年輕人自由選擇戀愛,蕭紅是在表達這樣一個意思。

在蕭紅故居西院還有一口現(xiàn)在還是可以搖動的水井,過去張家整個院子里都是用這口水井吃水。蕭紅寫到張家這些故事的時候特意提到這口井,有一次蕭紅祖父買了一只淹死在這個井里的小豬,買來以后蕭紅的祖父把它包上,烤著給蕭紅吃,蕭紅吃得特別香,后來蕭紅特別饞,覺得烤乳豬是好吃的。蕭紅有一次發(fā)現(xiàn)井邊有幾只鴨子,她就把鴨子往井里面趕,她認為豬烤著好吃,鴨子烤起來也一定很好吃的。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