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國旗,以憲法的名義迎風飄揚

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在聯(lián)合國、在奧運會,以及其他各種國際性場合,五彩繽紛的國旗就代表著一個個國家;而在各國自己的重大節(jié)慶日里,張掛國旗也成為愛國主義的一種表達


res02_attpic_brief.jpg

《中國憲法史上的國旗、國歌、國徽》,余凌云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第一版,17.00元

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在聯(lián)合國、在奧運會,以及其他各種國際性場合,五彩繽紛的國旗就代表著一個個國家;而在各國自己的重大節(jié)慶日里,張掛國旗也成為愛國主義的一種表達……但是,我們?nèi)绱耸煜さ膰欤ㄟ€有國歌、國徽),是如何誕生的,又是如何被賦予神圣地位的,也許是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的。有感于此,著名法學家、清華大學教授余凌云先生精心撰寫了這本《中國憲法史上的國旗、國歌、國徽》,從歷史和憲法學層面生動介紹了國旗、國歌、國徽的前世今生及其法律意義。

國旗、國歌、國徽作為政治符號,起源于近代西方國家,是西學東漸的產(chǎn)物。晚清之后,這些政治符號在中國也相繼出現(xiàn)。作者梳理了國旗、國歌、國徽的憲法意義、審定的機構和程序以及有關使用的規(guī)范。并以國旗為闡述重點,歸納其憲法意義,即:統(tǒng)一國家之象征、統(tǒng)一政權之服從、政治意念之號召、改朝換代之標志。

所謂“統(tǒng)一國家之象征”指國旗不但是國際交往中國家識別符號,而且有喚起愛國情感的作用。近代以來,列強入侵,內(nèi)憂外患,江河破碎,民主危亡,在此情境之中逐漸形成的國旗觀,被用來號召維護國家統(tǒng)一、抵抗外來侵略。這也成為了中國人最為根本的國旗觀。

所謂“統(tǒng)一政權之服從”指國旗不僅表達對國家的認同,也表達對政權的皈依。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國家與政權緊緊相連,難以分開。這便構成了中國人的另一個重要的國旗觀。

所謂“政治意念之號召”指人們會借助旗幟的顏色、式樣及旗中的圖案來表達自己的信念或理想。黃龍旗,龍和黃色象征皇權。五色旗中的五色代表五族(漢、滿、蒙、回、藏)和睦、國家統(tǒng)一,政治涵義中立,較易為社會各階層所接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由國民黨黨旗衍變而來,青白紅三色除了代表孫中山先生所倡導的自由、平等、博愛外,還代表民有、民享、民生,以及三民主義。國旗和黨旗如此近似是因為當時的國民政府希望將國民對國旗的崇敬轉(zhuǎn)移到國民黨身上。新中國成立后的五星紅旗,紅色代表革命,一顆大星和圍繞的四顆小星象征在中國共產(chǎn)黨代表下的中國人民大團結(jié)和人民對黨的衷心擁護。不同時期的政治訴求在國旗不同的顏色和圖案中都被表達得淋漓盡致。

所謂“改朝換代之標志”指每一次通過革命方式奪取統(tǒng)治權的新政權,必定通過立法或者決議的形式設立新國旗。改旗易幟是新國家確立的重要外在表現(xiàn)形式。

清末的黃龍旗可說是一個失敗的例子,因為不被認同甚至出現(xiàn)了在黃龍旗上加嵌廣告的情況。北洋政府的立法也極為簡陋,只有1912年制定的《國旗及陸海軍旗》確定了有關式樣。國民黨執(zhí)政時期,關于國旗的13個文件,內(nèi)容已很完備,連破舊黨國旗如何處理、黨國旗如何折放等都有專門條款。但是這些文件的制定主體多為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執(zhí)法主體也多是各級黨部,充滿了濃厚的黨國一體的色彩。新中國成立后,1954年憲法首次專章規(guī)定了“國旗、國徽、首都”,1990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1991年外交部等有關部門又制定了《涉外升旗和使用國旗的規(guī)定》《船舶升掛國旗管理辦法》等部門規(guī)章,同時國家還發(fā)布了《國旗》和《國旗顏色標準樣品》兩項國家標準。新中國成立后的17個文件內(nèi)容覆蓋全面,尤其重視各類學校的國旗教育,明確侮辱國旗、國徽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

作者自言:“本書是一部憲法學作品……本書要追蹤的應當是它們(國旗、國歌、國徽)發(fā)展脈絡上的憲法意義之演變?!痹谧髡呖磥?,國旗、國歌、國徽的神圣性是由憲法及相關法律確立的。在國旗、國歌、國徽的宣傳教育中,應讓國民充分了解國旗、國歌、國徽的憲法意義。相信本書將有助于我們了解有關國旗、國歌、國徽的知識,增進我們的愛國意識。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