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張弛:五十歲后,寫作不靠荷爾蒙不靠天賦

在我看來,青年時代的寫作是靠荷爾蒙,中年時代的寫作靠才華,五十歲之后的寫作,比如我現在,應該擺脫個人化的痕跡,多一些常識,多一些質樸

張弛:五十歲后,寫作不靠荷爾蒙不靠天賦

張弛 丁楊/攝 

張弛:五十歲后,寫作不靠荷爾蒙不靠天賦

 《琉璃·琉器》,張弛著

在中國作家里,張弛是個特別的存在。他大學時學外語,當過導游,開過古玩店,也做過編輯、記者,拍過廣告,寫過劇本,還演過電影,現在自己也涉獵紀錄片和網絡電影的拍攝。十幾年前,隨著嬉笑怒罵、紀實與虛構共冶一爐的兩部長篇小說《北京病人》《我們都去海拉爾》的出版,他成為個人風格強烈的暢銷書作家,曾同時開幾個報刊專欄,有眾多忠實讀者,保持著連貫的出書節(jié)奏。而后,互聯網在中國日益普及,人們的表達途徑和交流方式都因網絡的存在而更加多元,雖不能說這些變化影響到張弛的寫作狀態(tài)和影響力,但也不是全無關聯。

三個月前,張弛推出以琉璃這種中國古代器物為線索、以春秋時期歷史為背景的跨文體長篇新作《琉璃·琉器》。這本書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琉璃”側重講述從范蠡、西施等歷史人物切入的春秋時期吳越之爭,在歷史敘述中不時閃現作者的評說和當下情境;后半部分“琉器”則以作者和幾位朋友循著環(huán)太湖若干城市的春秋故地行走、探訪遺跡、參觀博物館、接觸當地人的見聞感悟為主,間有對于某段歷史事件或某件文物的延伸闡釋。用張弛自己的話說,就是正史未曾寫到的那些歷史線索,是作家可以據此虛構創(chuàng)作的空間。

《琉璃·琉器》問世后,無當年《北京病人》出版時的熱鬧。張弛對此倒是釋然,時過境遷,他對寫作乃至隨之而來的結果也有新的理解。面對本報記者,張弛偶爾閃現他招牌式的壞笑,和令人停頓一下忍俊不禁的幽默。他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充實而豐富,和幾位聚飲多年的文學同道常常碰面,除了寫作還熱衷于影像、前衛(wèi)藝術領域的創(chuàng)作。他告訴本報記者,由他編劇,施潤玖導演的電影新作《空談》已進入后期制作階段。他手頭在編輯的關于一百個中國古代面具收藏的“無字”書,也令其談興勃勃。

中華讀書報: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對古董收藏、古代器物研究感興趣的?

張弛:1985年我做導游,免不了去一些博物館和古代名勝,還會帶著游客去購物。當時,專門接待外賓購物的北京友誼商店一樓是文物商店,有些文物出售。到了1990年,我在琉璃廠的一個文物商店里租了兩個柜臺,賣古玩字畫。那時真是有很多好東西,傅抱石的人物冊頁呀,成色上乘的翡翠鐲子呀,波斯地毯啊,這些都經過我的手。但我覺得這些都不足以說明一個人為什么要搞收藏。愛好收藏這么多年,我反思,還是有負面的地方,比如我看到一件古玩,會志在必得,買了也不過放在家里,偶爾拿出來看一看。個別收藏,像琉璃這樣最終能形成一本書,但大多數的收藏是形成不了的。之前我確實沒見到多少關于琉璃的書,特別是沒有《琉璃·琉器》這樣將歷史與現實結合的寫法。

中華讀書報:讀了《琉璃·琉器》中那么多關于琉璃和春秋歷史的內容,感覺琉璃應該是你的收藏中比較集中的一類。

張弛:為了寫這本書,這幾年我確實突擊收藏了不少琉璃。其實最初我并不喜歡琉璃,和很多中國人一樣,我不認為琉璃是本土的東西。有一次,在一個朋友開的皮影店里看到幾個琉璃珠子,外頭沾著金粉,里面是琥珀色,非常漂亮,放在手里感覺比石頭還沉,有金屬的分量。

我當時想要修復其中破損的一個珠子,就去查了琉璃的來歷和工藝,查到春秋戰(zhàn)國那一段,發(fā)現琉璃的歷史原來和范蠡、西施有關,聯想到不久前我看的劇作家鄒靜之的歌劇《西施》,既然有現成物件,有歷史背景,還有成型的文化作品,為什么不把這些串在一起寫個東西呢?后來,我多方面搜集資料,讀一些歷史和琉璃方面的書,去很多國內的博物館看琉璃文物,到文物市場買一些老琉璃,最初辨不清真假還吃了很多虧。也走訪了一些老琉璃工匠,跟他們交談。基本上對琉璃的來龍去脈了解了一些,爭取達到中國人所謂的從器到道的結合吧。我在《琉璃·琉器》這本書中也寫到了,中國人一向很重道,不重器。

中華讀書報:當年讀《北京病人》《我們都去海拉爾》,感覺你這個人和你的寫作都比較隨性,但看了《琉璃·琉器》的序言,知道你為寫此書做了很多準備,這在你的寫作經歷中還是第一次吧?書后面附上那么多參考文獻書目也很不像你以往的風格。

張弛:書后附上的參考文獻多少帶些半開玩笑的成分——給這本書增加一些學術的外殼。本質上,這當然不是學術范疇的書。不過,在一部文學書后附上一些看著很學術的參考書目,有些西方作家早就這么干了。我覺得《琉璃·琉器》是跨文體的寫作,游記、讀書筆記、小說、歷史文獻,這些放在一起相互映襯還是比較有意思的。

通過這些年閱讀文物考古、歷史方面的資料,走訪歷史遺跡,看博物館的藏品,讓我的文字表述不像過去那樣“嘩眾取寵”,而是更完整更嚴謹,邏輯關系更明晰。在我看來,青年時代的寫作是靠荷爾蒙,中年時代的寫作靠才華,五十歲之后的寫作,比如我現在,應該擺脫個人化的痕跡,多一些常識,多一些質樸。

中華讀書報:我看《琉璃·琉器》的感覺是,前半部分“琉璃”是在歷史敘述中夾雜著穿越似的虛構筆法和調侃,而后半部分“琉器”主要是你和幾個朋友的行走、考察經歷,但穿插著歷史敘述,這種前后的結構以及各自的正說和調侃比例如何確定?

張弛:上半部分“琉璃”就是在講春秋時代的吳越之爭,這部分是我在家里完成的,主要通過大量讀書、查資料,外加自己的文學想象。下半部分“琉器”,是我把我們這幫人比喻成“琉器”,通過到環(huán)太湖的那些城市去尋訪琉璃,包括無錫、揚州、紹興、諸暨、杭州幾個地方,都是春秋故地。這部分給人的感受會更真切。實際上,到諸暨西施故里探訪,和當地講解員交流,去博物館看器物,在紹興爬越王山,等等,這些體驗如果你不去當地就感受不到。

中華讀書報:這樣的寫作會是你之后寫作的一種趨向嗎?

張弛:讓我再寫這么一本書很難很難了,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結合。再碰到一個這樣的題材不是特別容易。

中華讀書報:你在“后記”中說,“傳統文化就是一個陷阱,必須當止則止”,為什么有這樣的感慨?

張弛:傳統文化中,我個人不太喜歡教化的部分。有時候你要看哪部分是傳統文化,哪部分不是,中國歷史太長了。寫這本書之前,我對春秋時期也有一些誤解。都說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實際上,禮崩樂壞的時期恰恰是中國的青壯年時期,是秀肌肉的時代。那時的禮樂制度不是很重要,我覺得中國文化需要這種青壯年時期。你要是說,禮崩樂壞就一定是壞事,我倒是樂意看到春秋時代那樣的禮崩樂壞。籠統地談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有害,尤其是那種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僅僅意味著詩書禮樂的觀點,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理解得不夠的表現。

中華讀書報:十幾年前,你的《北京病人》出版的時候,包括你在內有好幾位文風幽默、注重語詞提煉、穿插段子調侃的作者,那時得算前網絡時代吧,你的作品讀者眾多,出書也很是連貫。

張弛:是啊,記得那時我和狗子、阿堅一起出了一套“邊緣叢書”,都是隨筆集,那也是我出的第一本書。那時我對“邊緣”這個詞沒有太多理解,就是覺得自己想特立獨行一點。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果然被邊緣了,哈哈。

現在看來,《北京病人》寫得太片段化,是把人物的生活細節(jié)和一些神話聯系在一起。到了《我們都去海拉爾》,寫得就比較放得開了。不過這兩本書有一個相同之處,那就是都借鑒了中國傳統章回小說或者說筆記小說的寫法,像《世說新語》那樣的。

中華讀書報:如今互聯網相當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和網絡交流方式成為人們重要的信息傳遞和溝通渠道,這樣的時代對于你的寫作甚至表達有怎樣的影響?

張弛:一開始,好多人攛掇我開微博用微信,他們以為我寫的東西中那些段子會讓我迅速成為“網紅”,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我的作品中那些幽默調侃的部分還是很書面的,和網絡上的段子有本質區(qū)別。網絡段子太直接,我這些調侃更多是自我調侃,是對文化的一種認識,有些還有文字上的游戲成分。網絡段子是給大多數人看的,但在網上要用文化的方式開玩笑,就容易冷場。

中華讀書報:一方面你覺得時代不同,讀者對你作品的關注有所減弱,另一方面,這些年你寫作的數量和出書節(jié)奏也在減緩啊。

張弛:是啊,十多年前我每年基本上都會出一本書,要么會編一本書,同時開好幾個專欄寫隨筆。這兩年確實沒怎么出書,這次出了這本《琉璃·琉器》,和我以前的寫作很不同。我現在傾向于出一些難出的書。

中華讀書報:你指的是寫作的難度還是出版的難度?

張弛:二者都有。最近我正在編一本無字之書,是我搜集的大概一百個中國古代面具的圖片。這些古代面具很神秘,跟它們對視時會感覺有一種交流和溝通。所以,所謂的“穿越”,實際上就是瞬間感應,不像大家說得那么邪乎。完成了這些面具圖片編輯,會覺得文字是多余的??疵婢叩谋砬?,那空洞的眼睛和嘴巴,就夠了。

中華讀書報:除了編這樣的“無字”書,寫作還是要繼續(xù)吧?

張弛:現在我確實對讀圖比較感興趣,看到這類書也會買。寫作當然還是要寫,比如寫詩。我上大學的時候,十八九歲就開始寫詩,二十多歲瘋狂的時候,一天能寫20首。寫過詩的人都知道這種感受,一日為詩,終生為詩。這些年,我維持著每年寫一兩首詩的節(jié)奏,為的是有一點詩人的感覺,保持這個手藝。詩集也是我想出的書。至于我以后的寫作,畢竟我從事古代器物收藏這么多年,作為一個搞文學的,不可能收藏就只是買了賣了,還會牽涉到考古、聯系到歷史層面。包括這本《琉璃·琉器》,我個人從事收藏多年,作為一個搞文學者的收藏,不可能收藏只是買了,賣了,必須牽涉到考古,一定也會聯系到歷史,但歸根結底出發(fā)點還是個人愛好。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