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文學#、#凡爾賽式愛情#等登上微博熱搜,網(wǎng)友將其統(tǒng)稱為“凡學”。所謂“凡學”,指的是一種特殊的網(wǎng)絡文體,即以平靜淡泊的口吻,“不經(jīng)意”地炫富、秀恩愛。
這一次引爆“凡學”的,是一個微博認證為作家的網(wǎng)友“蒙淇淇77”,她的微博記錄著她在北京的富貴生活,以及與一個把她寵到天上去的完美愛人的恩愛日常。
不妨從一個具體例子,看看“凡學”遣詞造句的講究。
“三年前我第一次去別墅區(qū),杭州西溪融莊,問阿姨住幾樓啊?她一臉不耐煩地說,沒有幾樓!都是幾區(qū)幾棟,一棟都是我家!
后來我在北京換了別墅,人口申報,工作人員說地址要補全,準確到幾零幾。我輕輕說,不好意思,您再看看。他看了看說,啊,別墅區(qū),不好意思。
我說沒關系,我以前也不知道?!?/p>
“蒙淇淇77”的微博
全國人民都知道她住別墅,而且在北京。而有意味的是,這條微博中“后來我在北京換了別墅”的幾次修改記錄。
原微博寫的是“后來我搬到別墅區(qū)”——一個“搬”,就說明以前住不起別墅,有點少見多怪的意味,不夠高大上。
原微博
第一次改成了“后來我人生升級”——這又沒辦法體現(xiàn)出別墅區(qū)。
第一次修改
于是第二次修改,“后來我換了別墅”。有“凡學”那味兒了,可別墅也分城市和地段啊,小縣城的別墅有什么可稀罕的。
第二次修改
再接再厲進行第三次修改,“后來我在北京換了別墅”,完美定調(diào)。“換了別墅”,顯得特別隨意,“我在北京”,價格肯定不便宜。
第三次修改
不清楚“蒙淇淇77”的生活是真是假,但單從文筆上看,也不得不感慨,“凡學”倒是一代不如一代。雖然當前“凡學”是個新說法,但回顧中國當代的小資寫作和青春寫作,亦舒、安妮寶貝、郭敬明,可都是“凡學”的大前輩。
“凡學”不是新鮮事物
亦舒筆下的女郎們,開著蘭博基尼或奔馳,穿著開司米、真絲衫、卡其褲,戴著大寶石項鏈……亦舒女郎也成為當時大陸女性的時尚啟蒙。
根據(jù)亦舒小說改編的電影《流金歲月》劇照
安妮寶貝筆下的女性,穿戴不一定是奢侈品,但一定有一種遺世獨立的清冷氣質(zhì)。她們的典型形象是,“穿著松松垮垮的很大的牛仔褲,黑色的蕾絲內(nèi)衣,一頭海藻般的濃密長發(fā)散亂地鋪在背上”。她筆下的男性尤其熱衷白襯衫,短發(fā)或平頭,有運動習慣,肌肉勻稱結(jié)實。
如果說亦舒、安妮寶貝的“凡學”,仍以氣質(zhì)取勝,那么在郭敬明這里,“凡學”則更多是金錢、物質(zhì)與時尚的堆砌——這也是時下互聯(lián)網(wǎng)“凡學”的主流形態(tài)。
郭敬明的《小時代》是很多讀者的奢侈品啟蒙。小說里不厭其煩地羅列了種種品牌,人物描寫幾乎都有帶有奢侈品。比如,“他穿著GUCCI的修身西裝,濃郁的黑色。襯衣的領口上,那根白色的領帶被一種巧妙的方法扎起來,我記得我在時尚雜志上看過,是今年流行的新的領帶打法?!薄拔一剡^頭,看見提著LV包包、踩著GUCCI小短靴的顧里朝我們走過來?!?/p>
電影《小時代》劇照
還有“凡學”登峰造極的橋段,說顧里一出上海中環(huán)就嘔吐:
“話說回來。七星滑雪場在哪兒?閔行么?好惡心……”
“不,在閔行外面。七寶!”我非常同情顧里,她每次坐車只要出了中環(huán),就會嘔吐。
“謝謝你把我弄得更加惡心了。七寶?你要出遠門怎么不告訴我呀,我可以讓公司幫你訂折扣低的機票!”她憤怒地掛斷了這個來自上海外環(huán)郊區(qū)的電話。
所以,也別對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的“凡學”過于吃驚——如果你狗血小說看得足夠多。
影視劇中的“凡學”
不僅僅是網(wǎng)絡文學,這些年來,影視劇中同樣“凡學”泛濫。
影視劇的“凡學”主要體現(xiàn)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很少見,有錢階層的富貴日常成為主流,“炫富”深入骨髓。
所以男女主角談個戀愛,常常都要飛到國外去。
而無論是都市生活劇,職場劇,還是言情偶像劇,男主角基本都是“高富帥”。
男主角的職業(yè)倒一直在與時俱進,《半是蜜糖半是傷》袁帥是做投行的,剛開播的《青春創(chuàng)世紀》段燃是做直播的。但他們一出場時,要么已是行業(yè)精英,要么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有房有車有事業(yè),然后一心一意守護在女主角身邊,好好地當“二十四孝男友”,跟“蒙淇淇77”微博里的完美愛人相比,毫不遜色。
《半是蜜糖半是傷》劇照
影視劇也一直在不斷突破觀眾對于有錢階層的想象。
《歡樂頌2》中,安迪是這么威脅包媽媽的,“現(xiàn)在是北京時間晚上八點半,美國市場馬上就要開,歐洲市場也正熱鬧。如果你和你的人晚上9點還不離開,我開始做你對家,你做多、我做空,你做空、我做多。你不用關心我會不會自己虧錢,我寧可自損一千,換你八百?!?/p>
安迪
《三十而已》中,王太太帶著顧佳參與TOP級太太圈的聚會,七人合照時,她被裁出去了,因為別人都拿愛馬仕的包包,就她拿著香奈兒。站在C位的李太太拿的是愛馬仕最頂級的喜馬拉雅鱷魚皮鉑金包,門店參考價45萬(拍賣參考價180萬)。
《三十而已》太太圈合照
之所以“炫富”流行,是因為在文娛消費市場,消費主體變化了。
近十年來,中國社會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是:小資與中產(chǎn)的崛起,他們成了消費市場的主力軍。他們的心理訴求和審美取向,也在影響著創(chuàng)作的方向。
社會學家布爾迪厄有一個著名的論點,任何趣味都不是自然的和純粹的,都是習性、資本和場域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一個階層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通過經(jīng)濟、政治、文化資本確定自己的身份,并將自己與其他階層區(qū)隔開來。而文化區(qū)隔是中產(chǎn)階層的慣用手法,他們通過品位、趣味來明確自己的階層邊界。換句話說,“凡學”的背后,暗藏著中產(chǎn)的審美趣味。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假日開著自備車,載著家人外出游玩?!焙鷿櫿J為這是上海人心目中理想的生活范式,其實它也符合許多人關于中產(chǎn)階層生活范式的想象。至于中產(chǎn)的消費方式,澤比第·亥姆在《Hello,中產(chǎn)》一書中,也為我們羅列了多個關鍵詞,比如藝術,羊絨,環(huán)保,露營,沙拉,派對,花園,設計,博物館,氣泡酒,梵高,素食,咖啡,度假,烹飪,下午茶,移民……
總結(jié)起來,中產(chǎn)趣味的核心有兩點,一個是要“姿態(tài)好看”,要有錢、有閑、有品位、有氣質(zhì)。赤裸裸的炫富,是暴發(fā)戶的做法;中產(chǎn)要維持某種克制和秩序,它是素質(zhì)和涵養(yǎng)的體現(xiàn),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就有了優(yōu)雅炫富的“凡學”。
另外一點是,“慕強”。就像顧佳第一次看到頂樓的復式時,難掩內(nèi)心的羨慕,回來就跟丈夫許幻山說,咱努力也能住得起。影視劇的奢靡生活以及主人公輕而易舉的逆襲,為中產(chǎn)提供了努力的樣本和目標。
“炫富”與“鄙窮”
中產(chǎn)趣味無可厚非,也沒必要恥笑,問題是,“炫富”背后的“鄙窮”。
創(chuàng)作者自覺或不自覺地,將金錢與人品、視野、格局等,劃上等號。越有錢的人,往往越有品位,格局越大,胸懷越寬廣,氣質(zhì)越優(yōu)雅。沒錢的人,吊絲氣質(zhì)濃厚,格局小,眼界小。所以,大家批斗樊勝美是“撈女”,邱瑩瑩“無腦”,王漫妮“眼高手低”,鐘曉芹“隨波逐流”……安迪、顧佳等人當然也有缺點,但她們占據(jù)在鄙視鏈的上端。
曲筱綃說樊勝美是“撈女”
“蒙淇淇77”的不少微博,也有這個特點,令人不適。
“蒙淇淇77”微博
這就是阿蘭·德波頓所警惕的,你炫富就炫富、慕強就慕強吧,但不要變成對窮人的一種壓迫和羞辱。阿蘭·德波頓寫道,“既然成功者理應成功,那么失敗者就理應失敗。因此,在精英崇拜制度下人們致富無可厚非,同理,人們挨窮也不是沒有緣由。正因為如此,一個人身份低微,其境遇固然令人同情,但一切也是咎由自取?!?/p>
就好像你窮,就是因為你懶、你不思進取、你目光短淺。
所以我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時下講述年輕人故事的當代題材作品,幾乎看不到普通年輕人的生活。城中村、小胡同、大雜院、筒子樓幾乎絕跡了,年輕人哪怕是“打工人”,住的也是沒有什么生活痕跡的樣本房,三室一廳,豪華裝修。相對獲得好評的《三十而已》,騙騙外地觀眾可以,上海人就有意見了:鐘曉芹的家,“70多平方米只能做一室一廳,現(xiàn)在的小區(qū)敢這么設計?”王漫妮租住的房間是蘇州河邊的河濱大樓,住的“多是境外人士或經(jīng)濟條件好、搞創(chuàng)意、能折騰的人”。
鐘曉芹的家
想想以前的《蝸居》《裸婚時代》,現(xiàn)在我們想看到年輕人真實而扎心的生活,都快成了奢侈的愿望。
《蝸居》中,海萍租住的房子
文娛作品中目之所及的“凡學”“炫富”,也不自禁引人擔憂:我們是否對平凡的生活失去了想象力?多數(shù)人擁有的只是平凡的人生,他們要認真過好的,也正是這平凡的人生。但文娛作品販賣了太多富貴奢靡生活的想象,會否誤導受眾,讓他們對平凡的生活充滿嫌棄與恐懼?甚至讓他們陷入了一種“臆想癥”,明明過得一地雞毛,卻要沉浸在“凡學”的假想,把自己當成偶像劇里的主人公。
對于懸浮的“炫富”、浮夸的“凡學”,不妨一笑置之。因為對于認真生活的人來說,沒有哪一種生活是不值得過的,貧嘴張大民也有他的幸福生活。與其沉溺于虛無縹緲的幻象,不如努力去抓住真實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