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新聞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在人類的艱難時刻,詩人應該何為?

哲學家阿多諾說,在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野蠻的。盡管這句話自有背景,但還是一次次被用于重大公共災難之后,對詩人的詰難?!霸谌祟愓诮?jīng)歷最艱難的時刻,詩人和詩歌更應該承擔起引領人類精神的崇高使命。”在第四

哲學家阿多諾說,在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野蠻的。盡管這句話自有背景,但還是一次次被用于重大公共災難之后,對詩人的詰難。

“在人類正在經(jīng)歷最艱難的時刻,詩人和詩歌更應該承擔起引領人類精神的崇高使命?!痹诘谒膶贸啥紘H詩歌周開幕上,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的發(fā)言道出了與會詩人共同的心聲。

12月,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舉行,來自國內(nèi)外的60余位詩人以主題研討會、朗誦會等形式就多個議題展開討論交流,讓詩意為疫情肆虐的時代增添了溫暖和力量。

詩歌周開幕式上,中國作協(xié)主席吉狄馬加致辭

詩歌周開幕式上,中國作協(xié)主席吉狄馬加致辭

世界正被重塑,詩人不能缺席

肆虐全球并還在蔓延的新冠病毒已經(jīng)從整體上改變了世界。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生活在這個地球不同地域的人們都真切地感受到了這種巨大的變化。后疫情時代,我們該如何更深思考我們的存在,詩人應當如何進行書寫,成為本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關心的一大話題。

本屆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正是基于此的一個回應。在吉狄馬加看來,“(疫情)所帶來的沖擊和影響并不亞于上一個世紀至今所爆發(fā)過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這場疫情所帶來的國家間的關系、地緣政治的關系、不同族群的關系、不同價值體系的關系、不同經(jīng)濟體的關系,實際上都已經(jīng)被深刻重塑。而詩人不能在此嚴峻的時刻缺席?!?/p>

四川省作協(xié)副主席、詩人梁平自疫情爆發(fā)以來,就一直在思考如何以詩歌介入這場全人類共同的遭遇。在他看來,“不著一字不一定是潔身自好,留下文字也絕非饅頭蘸血。一個詩人在這個春天保持沉默,如果把沉默引以為至高無上,比一個戰(zhàn)士臨陣脫逃,更羞恥?!?/p>

疫情之下,寫詩并不可恥,面對這個時代最大的主題,不寫才是更羞恥的事。梁平說,一個詩人有對人類情感和公共事件表達的沖動,非常值得尊重,因為詩人表達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責任。但他也提醒,“不要寫得花枝招展,因為那是極其不合宜,跟事件不匹配的。”

閻安直言在這樣的一個非常時期,坐下來討論詩歌,意義是非常深遠的?!靶鹿谝咔樽C明了人類無論民族、國家、信仰多么不同,歸根到底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人們應該像傷痛自己一樣,為人類的傷痛而悲哀?!痹陂惏部磥?,疫情的突發(fā),將全球化對漢語修辭表意功能的沖擊放到了最大,疫情成為一場深刻的革命,“包括對人的一切,人的最本質(zhì)屬性的,語言屬性的,這樣一場革命?!?/p>

開幕式上,表演者用詩歌詮釋著人類命運共同體。

開幕式上,表演者用詩歌詮釋著人類命運共同體。

疫情促使詩人思考人類終極命題

疫情以來,身為《詩歌月刊》主編的李云,接觸了大量書寫疫情的詩歌作品,其中不乏精品,但也存在大量泥沙俱下的作品。他從編輯角度,建議詩人對疫情的寫作要力求逼近真實、道出真言、抒發(fā)真情。唯有堅持“真”的根本立場,才能創(chuàng)作出無愧于時代的作品。詩人要有超敏感意識,對稍縱即逝的過程進行敏銳地捕捉,從生活中捕捉詩意。同時,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一場全球流行病,只聚焦一個點寫不出來好的東西,面對全人類的共同的災難時,詩人要有全球意識。

新冠疫情給全人類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它不僅考驗全球各個國家應急處置的能力,還考驗著道德考驗著人性。詩人邰筐提醒大家,“是不是可以反過來想一想,這也許是大自然對人類的一次警告呢?讓你不再那么自信,不再那么狂妄,不再那么瘋狂,不再斗天斗地,讓你學會和大自然和平相處,讓你更珍惜生活,更熱愛這個世界。”

詩人施施然回憶起今年春天,“我們在封閉中度過了整個春季。窗外,柳枝綠了,桃花、杏花、玉蘭、海棠漸次綻放出鮮麗與芳香。燕子在檐下翻飛,鴿群在空中翱翔,猴子和梅花鹿堂而皇之奔走在沒有車輛和行人的街道……一切仿佛都是自由的,只有人類被禁錮在玻璃窗內(nèi),一步也不能離開。疫情期間,除了力所能及地為抗疫做些捐款捐物的實事,隔離在家也是在為抗疫做貢獻。詩人觀察世界,也記錄人類心靈的溝壑,我想說,這就是詩歌的力量,也是詩人的擔當?!?/p>

疫情期間,很多文化活動都改成線上方式進行,這客觀上使身處中國的俄羅斯詩人伊琳娜·丘特諾娃有了更多機會參與全球各地的詩歌活動。“疫情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的生活,原來無法參加的活動現(xiàn)在可以參加了,也使我不斷思考這個因為疫情到來的全新的時代,”丘諾特娃提出了“詩人為誰寫詩”的問題,認為優(yōu)秀的詩歌是具有歷史價值的,“詩人描述今天怎么面對新的情況、人類呈現(xiàn)出怎樣新的狀態(tài),在歷史上會有價值。”

斯洛伐克詩人馬里昂·馬霍認為,由于全球化,任何國家都無法在閉關自守中實現(xiàn)繁榮昌盛,任何國家都無法自行解決諸如貧窮、戰(zhàn)爭和環(huán)境災難等全球性問題。“我們需要真誠的對話來理解彼此,討論必須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進行。為了世界和平、全球發(fā)展和環(huán)境保護,所有國家都必須采取行動。”

詩人康偉認為,“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背景下,再來回顧今年我們共同走過的抗擊疫情的歷程,特別是在詩歌領域中來反思、探討、交流,是非常有意義的?!笨祩ケ硎?,疫情的發(fā)生深刻影響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世界的關系。

回頭再看詩歌和詩人的表現(xiàn),康偉認為中國的詩歌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發(fā)揮了很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獨特的文學景觀。他表示,由此引發(fā)的關于詩歌寫作倫理,詩學項目,詩歌的社會現(xiàn)象的看法,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具有特殊意義,“在這樣一個重大歷史事件期間,可以出現(xiàn)經(jīng)典性的作品?!?/p>

哥倫比亞詩人李戈在杜甫草堂朗誦

哥倫比亞詩人李戈在杜甫草堂朗誦

在多元和個體差異中,巴蜀詩歌新風氣正在形成

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辦地,成渝地區(qū)無論在古代還是現(xiàn)代,都是中國詩歌版圖上重要的一塊。從楚辭到陳子昂、杜甫,再到歐陽江河、柏樺、張棗、翟永明、李亞偉,這些古典和現(xiàn)當代的詩人,或生于本地,或客居于此,留下了許多重要乃至偉大的作品。在他們的照耀下,新時代的詩人如何再出發(fā),也成為本屆詩歌周關心的一大問題。

在“成渝地區(qū)雙城經(jīng)濟圈的詩歌表達”沙龍上,詩人、《環(huán)球人文地理》總編輯李海洲認為,地域性寫作永遠屬于世界的一部分?!八拇ㄔ捄椭貞c話是最接近詩歌語感的語言,就像閩南語和粵語更適合音樂的節(jié)奏一樣,我們用川話在寫作,融合地域性特色,保留川渝詩歌的傳承?!崩詈V薇硎?。

李海洲說,新一代詩人在“野蠻”生長的同時,也要回歸寫作本身,雖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會有所謂的代溝出現(xiàn),但人和人之間的代溝就是通過作品的交流來消解。

作為四川詩人、《草堂》詩刊編輯李龍炳認為,對于川渝新一代詩人來講,能在這樣濃厚的詩歌環(huán)境下創(chuàng)作是莫大的福分,但同時又面臨非常大的壓力和難度。

“巴蜀有非常優(yōu)秀的詩歌傳統(tǒng),太多的大師,已經(jīng)留下了太多優(yōu)秀的范本,如今說到巴蜀詩歌,基本上還是第三代詩人的影響力。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新一代詩人的發(fā)展難度太大了,由此出現(xiàn)的一個現(xiàn)場就是,中國詩壇對當下川渝新一代詩人的認可度是不高的?!崩铨埍硎?,“生長在中國詩歌高地是莫大的福分,但對于新一代詩人來講,如何突破第三代詩人的陰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彝族詩人阿庫烏霧一直致力于將民族文化和楚地文化融匯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在他看來,詩是通神的技藝,“這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很普遍,萬物有靈、靈魂崇拜,這片土地上原有的宗教信仰、民俗習慣,民間文化背景都可以融入到現(xiàn)代寫作中去?!?/p>

如今“成渝地區(qū)雙城經(jīng)濟圈”,已經(jīng)成為一個重大的國家戰(zhàn)略概念,內(nèi)涵極其豐富。在阿庫烏霧看來,隨著成渝雙城經(jīng)濟圈的推進,逐漸形成了多元化的新的巴蜀詩歌風氣?!俺捎迕褡逦幕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諸如三星堆、金沙,長江文明都會成為成渝詩歌的創(chuàng)作靈感?!卑鞛蹯F表示,“而當今乃至未來,城市對我們的塑造,也影響了新的城市詩歌、詩人群,我們依然要走多元化之路,還原詩歌自身的自由精神、自由審美,城市詩歌更需要多元和個體差異性?!?/p>

朗誦會上,阿庫烏霧朗誦起自己的彝語詩歌《招支格阿爾之魂》。

朗誦會上,阿庫烏霧朗誦起自己的彝語詩歌《招支格阿爾之魂》。

據(jù)悉,本屆詩歌周由四川省作協(xié)、四川省文聯(lián)、中國作協(xié)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lián)、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lián)《草堂》詩刊社等承辦。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