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中,怎么會缺少閱讀者的身影呢?那是沉湎思想和醞釀創(chuàng)造的重要時刻。
“我永遠(yuǎn)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憶讀書》,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讀書一事被冰心戴上了快樂的冠冕,但對她來說,這不僅是一時一刻的快樂,而是整個人生的收獲。
4月23日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讀書日”。圖為今年世界讀書日前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新館閱讀的讀者。光明日報 圖
“《紅樓夢》是我在十二三歲時看的,起初我對它的興趣并不大,賈寶玉的女聲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厭煩。還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這部書看時,才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所包含的一個朝代和家庭興亡盛衰的滋味?!弊x了許多書,冰心嘗到了讀書的樂趣,“從讀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要獨(dú)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得不到的?!保ā稇涀x書》)所以有一年六一兒童節(jié),兒童刊物要冰心給小讀者寫指導(dǎo)讀書的話,她只寫了九個字,卻成為高度凝練的讀書指南——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有人說,閱讀是一個人隨身攜帶的避難所,那么,圖書館和書店就是人身心休憩的地方。
“一個19歲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溫情和寧靜的光,是后來任何日光燈、白熾燈所不能比的。就是在這個‘指定參考書閱覽室’里,我和我的同學(xué)好友們讀了柏拉圖《對話》的英譯本,西洋哲學(xué)史,古羅馬史,希臘悲劇,英國16、17世紀(jì)詩劇,等等,進(jìn)入了一個知識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燦爛!”(《上圖書館》,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詩人、翻譯家王佐良把清華大學(xué)圖書館當(dāng)作自己的“恩師”。更重要的是,去圖書館成了他的習(xí)慣,因為偶遇一本書,也是生活的奇趣。
對于外國作家來說,閱讀中國的典籍也是一場奇遇。翻閱《論語》就曾給德國詩人黑塞帶去滿足。
“我永遠(yuǎn)不會忘記,我在閱讀這本書時如何驚異和心馳神往,書中所說的一切對我如何既陌生又正確,既符合我的預(yù)感和期望又美好無比?!保ā蹲x書:目的和前提》,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一次與中國典籍的偶遇,制造了一種長久陪伴,“幾十年來,我對這些中國典籍的喜愛有增無減,床頭多半總是擺著其中的某一部?!弊x好書還是一種修養(yǎng),其益處是潤物細(xì)無聲的,正如黑塞所說,“真正的修養(yǎng)不追求任何具體目的,一如所有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義?!?/p>
若要評點(diǎn)出意志力最強(qiáng)的讀書人,清代政治家曾國藩一定榜上有名?!吧w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古人談讀書》,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
曾國藩曾在致弟弟的家書中說“吾人只有進(jìn)德、修業(yè)兩事靠得住。進(jìn)德,則孝悌仁義是也;修業(yè),則詩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至于功名富貴,悉由命定”,曾國藩強(qiáng)調(diào)讀書要“有恒”,是出于其作為士大夫之杰出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他為古今讀書風(fēng)景里增添了一份豪邁之情。
談起讀書的方法,許多人可以脫口而出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中的名句“好讀書,不求甚解”,但卻常常忘記這句話的下半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著名的新聞記者、評論家鄧拓就以馬南邨為筆名分析了陶淵明“不求甚解”的內(nèi)涵。
“人們往往只抓住他說的前一句話,而丟了他說的后一句話,因此,就對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很不滿意,這是何苦來呢?他說的前后兩句話緊緊相連,交互闡明,意思非常清楚。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tài)度,我們應(yīng)該虛心學(xué)習(xí)”。(《不求甚解》馬南邨,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鄧拓認(rèn)為,陶淵明“不求甚解”的含義有兩層:一是表示虛心,勸誡學(xué)者不要驕傲自負(fù),以為什么書一讀就懂。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zhí)一點(diǎn),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如今,我們可以輕易獲得書籍這種“精神營養(yǎng)品”,假如作家林海音看到今天這份“富足”,一定會道一聲“羨慕”。
“最令人開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傾盆大雨我越高興,因為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走我吧?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竊讀記》,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
林海音學(xué)生時代,街上的書店一定是不允許讀者隨意翻閱圖書的。她在放學(xué)后跑到書店里偷偷看書,怕被老板趕走,有時一本書甚至要跑到幾家書店才能讀完?!拔业椭^走出書店,腳站得有些麻木,我卻渾身輕松。這時,我總會想起國文老師鼓勵我們的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竊讀記》)林海音的代表作是小說集《城南舊事》,里面有許多北京南城的童年記憶。時光流轉(zhuǎn),當(dāng)她回憶往事時,當(dāng)年苦中作樂的讀書生活成了一份美好的記憶。
作家學(xué)者們總喜歡記述自己的閱讀經(jīng)歷,其中,有趣事,也有苦惱;有讀得索然無味的書,也有讀到豁然開朗的書;有的人能在書中看到先賢的背影,有的人會在書中發(fā)掘新的自我。其實,無論是怎樣的閱讀經(jīng)歷,都會化成生活中難忘的回憶,因為閱讀就是生活本身。
(原題為《課本里的閱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