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金瓶梅》中的欲望都市和現(xiàn)代生活

大名鼎鼎的《金瓶梅》,是“云霞滿紙”,還是“教壞人心”?是欲望沸騰,還是一片荒涼?這個夏天,成都尋麓書館大家講堂邀請作家劉曉蕾和語言學者李倩與讀者分享了“《金瓶梅》中的欲望都市和現(xiàn)代生活”這個話題。

大名鼎鼎的《金瓶梅》,是“云霞滿紙”,還是“教壞人心”?是欲望沸騰,還是一片荒涼?這個夏天,成都·尋麓書館大家講堂邀請作家劉曉蕾和語言學者李倩與讀者分享了“《金瓶梅》中的欲望都市和現(xiàn)代生活”這個話題。劉曉蕾最近出版了講解《金瓶梅》的新書《作為欲望號的<金瓶梅>》。以下為此次講座內(nèi)容整理。

講座現(xiàn)場(圖片由尋麓書館提供)

講座現(xiàn)場(圖片由尋麓書館提供)

《金瓶梅》和《紅樓夢》

李倩:《金瓶梅》是一部有爭議的書,但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來講,又非常重要。我先問曉蕾老師一個問題: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讀《金瓶梅》的?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讀《紅樓夢》的?對于你而言,這兩本書有什么不同?

劉曉蕾:說到讀《金瓶梅》,我是不太走尋常路的人,在大學時期就偷偷讀《金瓶梅》了。其實當時是讀不下去的,頂多是獵奇,真不明白為什么明代的文學大家袁宏道把這本書夸上天。后來再讀,那是三十多歲了。我是這樣想的:從袁宏道到董其昌,這些牛人,都愛讀《金瓶梅》。清代的張竹坡還為它寫了20多萬字的批注,我們特別熟悉的魯迅、張愛玲這些人,都是《金瓶梅》的愛好者,對這本書的評價非常高,到底為什么呀?而且有人說,《金瓶梅》是《紅樓夢》的老師,如果沒有《金瓶梅》就沒有《紅樓夢》,作為《紅樓夢》的資深愛好者,怎么可以不讀《金瓶梅》呢?這一讀就放不下了,深深愛上了它。

《紅樓夢》和《金瓶梅》太不一樣了。我在小學時就讀《紅樓夢》了,當然也是不懂,只會背《葬花吟》。但對我而言,在任何年齡都可以走進《紅樓夢》,隨時翻開它,風吹哪頁讀哪頁,不同的年齡看見的不一樣,少年時,看見的是寶黛的愛情和浪漫,到了中年,又能看見各種人情世故,體會繁華過盡的蒼涼感。但是,讀《金瓶梅》是需要“機緣”的。這個“機緣”就是:耐心、心智和閱歷,以及在這這個基礎(chǔ)上培育起的對人性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有了這些打底,才能進入《金瓶梅》的世界。

李倩:在中國文學的譜系里,《金瓶梅》是一部更高階的作品。我注意到,小說寫了好多吃喝玩樂,幾乎每天都在吃飯、喝酒,非常世俗;還經(jīng)常寫過節(jié),尤其喜歡過元宵節(jié)?!都t樓夢》就喜歡過中秋和除夕,特別不一樣。這種不同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劉曉蕾:《金瓶梅》里寫到春節(jié),就是人情往來,沒啥過節(jié)的氣氛。但過起元宵節(jié)來,就不一樣了,很熱鬧很社會,感覺人人都跑出來狂歡。而《紅樓夢》最注重春節(jié)、中秋,這都是很傳統(tǒng)的節(jié)日,而且要團團圍坐,突出家族倫理秩序。就連元宵節(jié)也不出門,也要一家人齊齊整整。

為什么有這樣的差別?因為這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督鹌棵贰穼懙氖巧虡I(yè)和城市,而《紅樓夢》雖然比它晚,卻回歸了傳統(tǒng)大家族,而且是在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里自然生長出來的。書中有很多儒道的文化符號,比如寶玉獨獨不燒四書,也非常孝順,寶黛都喜歡讀莊子?!督鹌棵贰肪筒灰粯?,幾乎沒有儒道的影子。它跟傳統(tǒng)全方位斷裂,寫欲望,寫商業(yè)和城市。相比之下,我認為作者做了一個非常極端的思想試驗,他讓西門慶的欲望全面開花,跳出傳統(tǒng)的道德倫理,全面告別過去。

其實,《金瓶梅》非?,F(xiàn)代。

李倩:對,《金瓶梅》已經(jīng)進入商業(yè)社會,是陌生人社會,不存在傳統(tǒng)宗族的血脈關(guān)系了。傳統(tǒng)社會里,一個人的行為會涉及整個家族,可是,你看,西門慶賺錢、當官主要目的不是光宗耀祖,而是出于欲望。

劉曉蕾:沒錯。《金瓶梅》里沒有一個種地的,都是生意人,這很不尋常。就連《紅樓夢》里都有一個劉姥姥是不是?這其實就是一個商業(yè)和城市的新世界。而且,有意思的是,西門慶沒有父親,也沒有任何血緣上的兄弟姐妹,這是作者特意安排的,意味著西門慶沒有任何道德背景,沒有道德壓力。這種從經(jīng)濟、社會、文化到個體的全面斷裂,其實是一種隱喻:一個現(xiàn)代人開啟了自己的現(xiàn)代生活。

什么叫做現(xiàn)代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跟傳統(tǒng)不一樣了。關(guān)于“現(xiàn)代性”的話題,從文學到哲學有很多說法,有一種是從時間的角度來解釋現(xiàn)代性,我認為很有道理:傳統(tǒng)人看待時間的方向是封閉的,從生到死是固定模式,能一眼看見未來,當然這也代表了某種確定性,能給人安全感;但現(xiàn)代人的時間觀是開放的,未來是未知的、不確定的,要面臨各種選擇。

在傳統(tǒng)儒家的人生當中,人一出生就會被角色定位,將來要光宗耀祖,要讀圣賢書,學而優(yōu)則仕,這說明一個人被潛在地包圍在一個秩序當中,沒有其它的可能性。但是對現(xiàn)代人而言,秩序已經(jīng)變得支離破碎,現(xiàn)代就是“脫序”或“脫嵌”的過程。在今天,我們有了選擇的自由,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自由可能是幸福感很重要的來源,但同時也意味著壓力,因為你要自己承擔選擇的結(jié)果,不能再歸咎于他人,歸咎于社會。

為什么要談?wù)摗艾F(xiàn)代性“呢?因為我在《金瓶梅》里看到了某種現(xiàn)代性,看到了傳統(tǒng)社會的斷裂和新世界的開始。商業(yè)和城市提供了這個機會,從這個入口進入《金瓶梅》的世界,你會看到更遼闊的圖景。

李倩:是的,《金瓶梅》寫的是中國人從自己固有的秩序脫離出來。事實上,《金瓶梅》呈現(xiàn)出來的生活,跟我們今天是很接近的。

《金瓶梅》和《水滸傳》

李倩:《水滸傳》和《金瓶梅》,其實寫的是同一群人,曉蕾老師談?wù)劇端疂G傳》跟《金瓶梅》的區(qū)別吧。

劉曉蕾:《金瓶梅》和《水滸傳》有很深的淵源,西門慶、潘金蓮的故事都出自《水滸傳》里的“武十回”。不過,蘭陵笑笑生改變了武松殺嫂的結(jié)局部分,又另起爐灶,讓西門慶多活了六年,最后死于縱欲;潘金蓮多活了七年,才被武松殺死。我一個學生說:“那《金瓶梅》根本就不是原創(chuàng),是從《水滸傳》偷的故事,就是水滸的同人小說嘛!”事實上,《金瓶梅》不僅改變了《水滸傳》里武松殺嫂的結(jié)局,更重要的是,還改變了時代背景。《金瓶梅》雖然表面上寫的是宋代,但其實是明代中后期的故事,這是蘭陵笑笑生生活的大致時代。

我提醒大家注意,這個明代中后期商業(yè)經(jīng)濟非常發(fā)達,時代變了。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作者把武松殺嫂的故事依葫蘆畫瓢搬過來,卻特意改變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水滸傳》里武松殺嫂是在山東陽谷,《金瓶梅》改到了清河,清河附近就是臨清。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陽谷是內(nèi)陸,臨清就不一樣了,是明代大運河邊上的八大鈔關(guān)之一,跟南京、蘇州、杭州一樣繁華,像北方的深圳。西門慶的生意靠的就是大運河,他家開的是綢緞鋪、絨線鋪,伙計們經(jīng)常往南方去置辦綢緞、絨線等貨物,所以故事的發(fā)生地一定是在臨清,或者臨清附近的清河。

現(xiàn)代小說就是從城市開始的。宋代的話本是因為城市里小市民的娛樂需要,歐洲的現(xiàn)代小說也伴隨著商業(yè)和城市的興起。也只有在城市里,才能有潘金蓮、西門慶的故事。想想看,如果換到一個鄉(xiāng)村里,潘金蓮放窗簾的竿子能打到閑逛的西門慶嗎?即使有西門慶,也沒有隔壁老王王婆開茶館拉皮條是吧?街坊鄰居的眼神和八卦,幾乎能殺死一切奸情,更不可能對這樣的事視而不見。也就是說,《金瓶梅》的商業(yè)和城市背景對故事而言,非常重要。

李倩:從《水滸傳》到《金瓶梅》,是從鄉(xiāng)土社會到城市生活,你覺得最重要的變化是什么?

劉曉蕾:這個變化特別大。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梁山好漢們來到了《金瓶梅》里,做起了生意,不再去打家劫舍了,社會是不是會安定很多?很多人都說《金瓶梅》這部小說很黑暗很讓人絕望,其實《水滸傳》黑暗得多,普通人都活不下去,好漢們元宵節(jié)大鬧大名府,死傷群眾5000余人,更不用說被李逵的兩把板斧砍死多少圍觀群眾了。水滸社會的硬通貨是暴力,是拳頭,好漢們一言不合拔刀相向,沒點武力值是活不下去的。但到了《金瓶梅》里就不一樣了,商業(yè)和城市提供了很多生存機會。普通人可以挎著小籃子去賣瓜子、賣花翠,貨郎們搖著鈴走街串巷,都做起了小生意,活得有滋有味。所以《金瓶梅》視角非常宏闊,寫了各行各業(yè)的生意人,寫了清河縣的三教九流。當然,生意做得最大的是西門慶,他有一個巨型商業(yè)王國,有生藥鋪、當鋪、綢緞鋪、絨線鋪,還有鹽引生意……他的家當大概十萬兩銀子左右,根據(jù)消費能力換算,大概等于現(xiàn)在的億萬富翁吧。以西門慶為中心,清河縣和南方構(gòu)建了一個發(fā)達的商業(yè)網(wǎng)絡(luò),這個商業(yè)網(wǎng)絡(luò)其實還帶動了周圍的消費和就業(yè)。商業(yè)是最大的慈善,此言不虛。雖然蘭陵笑笑生不知道這個道理,但他看見了時代的變化,看見了商業(yè)帶來的各種機會,當然還有浮動的人心和欲望。

李倩:確實西門慶是個商業(yè)人才。傳統(tǒng)的有錢人,總是要去買地,當?shù)刂?,但西門慶不買地,不關(guān)注不動產(chǎn),他不斷擴大投資,開了一個鋪子又一個鋪子。我們今天說這些都是流動資產(chǎn),這是非常商業(yè)的。

劉曉蕾:西門慶是有商業(yè)天賦的。他有一句名言:錢這個東西不能靜,不能存起來,要流通起來,這樣才會錢生錢。他也很精明,有時候也相當慷慨,總之,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作為欲望號的<金瓶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21年6月版

《作為欲望號的<金瓶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21年6月版

《金瓶梅》和欲望都市

劉曉蕾:當然,商業(yè)和城市提供謀生機會的同時,也能激發(fā)欲望。“欲望”,在《金瓶梅》里是怎樣的存在?我新書的書名是《作為欲望號的<金瓶梅>》,當初很難定下書名,一個作家朋友問我:“《金瓶梅》的主題是什么?”我說:“那可豐富啦!”他又說:“你只能用一個詞,會是什么?”我說當然是欲望。

《金瓶梅》里的欲望符號是什么?是飲食男女,是琳瑯滿目的器物,是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皆為利往的人群……當然,男性和女性的欲望表現(xiàn)方式也不太一樣。對西門慶來說,欲望就是全面開花,包括金錢、權(quán)力和女人;對潘金蓮、李瓶兒而言,金錢欲比較淡,情欲會更強烈一些。

書里有一個小人物宋蕙蓮,很有意思。她是西門慶仆人來旺的老婆,剛來到西門慶家里,看到西門慶的妻妾們穿得很高級,打扮很時尚,她也有樣學樣,把頭發(fā)梳得虛籠籠的,水鬢描得長長的,這個浮華的世界,激發(fā)了她的虛榮心和攀比心,激發(fā)了她的欲望。西門慶讓一個丫鬟拿著一匹翠藍綢子給她,還告訴她:你要依了我,衣服頭面都給你買!然后宋蕙蓮就成了西門慶的情人,手里有了錢,開始炫耀式消費。她一心想要一頂銀絲?髻——?髻就是明代女性籠頭發(fā)的飾品,她自己戴的?髻比較廉價,叫頭發(fā)殼子。對宋蕙蓮而言,欲望是很具體的,就是一頂銀絲?髻,是下人們羨慕的眼神。

對于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這些人而言,欲望就復(fù)雜一些,有情欲有自尊心,又裹挾著種種罪惡。因為時間關(guān)系,就只說一個李瓶兒吧。她婚姻不幸,有嚴重的性壓抑,后來跟西門慶偷情,就死心塌地要嫁給西門慶,后來嫁過來之后,溫柔和氣,又非常癡情。作者寫她跟西門慶表白:你就是醫(yī)奴的藥,一經(jīng)了你手,白日黑夜都忘不了你。這句話很動人,后來張愛玲在她的《傾城之戀》里,讓范柳原說給白流蘇聽。李瓶兒的表白還蠻感人的。

所以,《金瓶梅》的作者寫欲望,是非??陀^的,既看到欲望的可怕,又看到欲望的合理性。但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是沒有欲望的位置的,儒家是“存天理滅人欲”,道家講究清心寡欲,回歸自然,而釋家干脆說欲望是痛苦的源泉。

而《金瓶梅》是一部欲望之書,這很反傳統(tǒng)。

李倩:是的,傳統(tǒng)儒家倫理和道家文化,對欲望都是貶斥、壓抑,或者是看低。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莊子和老子就是小國寡民,扔掉一切的物欲生活。傳統(tǒng)文化事實上起源于戰(zhàn)國時代,我們的生產(chǎn)力水平還非常低,人必須控制欲望,沒有那么多東西可以盛放你的欲望。但到了宋代、明代以后不一樣,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隨著像土豆、玉米這樣的農(nóng)作物進入中國,可以養(yǎng)活更多的人,土地上會有更多的出產(chǎn),就有更多的閑人,就可以生產(chǎn)消費品了。對于城市來說,背后要有足夠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才能夠支持這么多人在城市里。面對各種各樣的物質(zhì),開始人心浮動了。

劉曉蕾:這是商業(yè)和城市帶來的顯著變化。

李倩:雖然《金瓶梅》的情色描寫很出名,但是你如果仔細翻這本小說,會發(fā)現(xiàn)作者對飲食、對器物的興趣遠遠大于情欲,書中幾乎每一回都在吃飯喝酒,飯局特別多。

劉曉蕾:是的,《金瓶梅》的作者特別擅長以美食的形式、器物的形式呈現(xiàn)人心和欲望。他們都吃什么呢?紅燒豬頭肉、燒鴨子、燉雛鴿、溜肥腸……大盤大碗的,吃得很直白很市井,就像欲望本身一樣明晃晃的。在我的一個課程里,專門有一個部分是講器物的,孟玉樓的南京拔步床、潘金蓮李瓶兒的大螺鈿床、每個女人都渴望的銀絲?髻,李瓶兒居然還有一頂金?髻——?髻對她們而言,就像包包對女性的重要性。西門慶的馬,從黃馬換成一匹高頭點子青馬,同事夏提刑很羨慕——西門慶的馬,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豪車。

人心和欲望就是在這琳瑯滿目的物質(zhì)生活中,被慢慢鋪展開來。所以從《金瓶梅》里,不同的人看見的不一樣,看物質(zhì)有物質(zhì),看人情有人情,非常迷人。這就是我們題目里所說的“欲望都市和現(xiàn)代生活”。

《金瓶梅》是充滿了各種物質(zhì)和細節(jié)的小說,我把它稱為“及物”小說。

《金瓶梅》和現(xiàn)代生活

李倩:在《金瓶梅》里,寫了欲望、爭斗以及痛苦,也寫了商業(yè)和城市。我們之所以今天能夠有欣欣向榮、蓬勃發(fā)展的經(jīng)濟,背后也與蓬勃的欲望有關(guān)。同時,傳統(tǒng)的道德也慢慢式微,面臨很多壓力,有很多困惑?!督鹌棵贰肪蛯懥祟愃频纳虡I(yè)社會,你覺得它對于我們最大的意義和啟迪是什么?

劉曉蕾:我們現(xiàn)在的焦慮、困惑,以及野蠻生長的欲望,四百年前,蘭陵笑笑生就在《金瓶梅》里寫出來了。很多人認為《金瓶梅》這本書太黑暗太絕望,我理解這種感受,但是,如果放棄偏見,這樣的欲望都市背后,是有現(xiàn)代生活的起點的。比如,在傳統(tǒng)的熟人社會里,人和人之間的信任相對比較簡單,就靠熟人關(guān)系背書,但《金瓶梅》寫的是商業(yè)社會和城市生活,幾乎所有人都是生意關(guān)系,彼此之間也多為陌生人,那么,他們怎樣建立商業(yè)倫理?人際關(guān)系的準則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如今,這種變化和問題依然存在,從經(jīng)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方面去探討,會很有意思。事實上,《金瓶梅》也呈現(xiàn)了這些問題,不過是以文學的方式。

首先,人際關(guān)系的準則有變化。傳統(tǒng)社會七大姑八大姨打斷骨頭連著筋,相互之間的關(guān)系特別親密,有時候也過于緊密了,讓人窒息。比如春節(jié)回家,很多年輕人都不喜歡被親戚們追問有沒有對象,掙多少錢,年輕人習慣了城市的人際關(guān)系,有界限有間距,能夠保留一定的隱私,擁有自己的私人領(lǐng)域。界限,就是要知道哪些是你該管的,哪些是你不該操心的。分清私人領(lǐng)域和公共領(lǐng)域,這很重要,也是現(xiàn)代社會的常識和準則。

《金瓶梅》里有一起捉奸事件,王六兒跟小叔韓二通奸,有幾個人閑著沒事,瞅準機會去捉奸,把他倆捆在一起游街示眾。圍觀人群里有一個姓陶的老者,說:哎呀可惜,叔嫂通奸,按照律法是要被處絞刑的。旁邊有人認出他是陶扒灰,跟好幾個兒媳婦都有不正當關(guān)系,就問他:那扒灰要被處什么刑罰啊?陶扒灰一聲不吭趕緊走了。這四個捉奸人的名字,也特別有意思,分別叫“車淡“、“管世寬”、“游守”和“郝賢”。你品,你細品作者的態(tài)度,其實就是嫌棄他們多管閑事呢。

這就是人際關(guān)系的邊界感,作者的態(tài)度蠻現(xiàn)代的。也可以借此觀照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不必老抱怨城市里人和人關(guān)系淡薄,其實淡薄有淡薄的好處,尊重對方的邊界,各自都有余地和獨立性。

(其次,)蘭陵笑笑生很少代入自己的道德立場,甚至很難看出他到底有什么道德立場。如果他有立場的話,那一定是“人性”的立場。他好像沒有什么執(zhí)念,只是把生活本來的樣貌寫出來,忠實地呈現(xiàn)商業(yè)和城市,以及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社會全方位的轉(zhuǎn)型。

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轉(zhuǎn)型過程,對我們中國人而言,注定是漫長而艱難的,一直到現(xiàn)在,社會層面和個人內(nèi)心依然有轉(zhuǎn)型期的困惑和痛苦。四百年前,蘭陵笑笑生就寫了這樣的轉(zhuǎn)型:他們用了各種各樣的手段和方式,來應(yīng)對這樣一個陌生人的社會。比如西門慶的伙計們都稱呼西門慶“爹”,稱呼吳月娘為“娘”,這當然跟明代規(guī)定不許蓄奴有關(guān),但也可以理解為通過模擬親情關(guān)系,試圖建立相互之間的信任。我們現(xiàn)在也是啊,某寶的客服稱呼客戶“親”,不就是一樣的道理嗎?

還有書中有一個應(yīng)伯爵,很多人都很討厭他,說他是幫閑、寄生蟲,兩頭賺,還偷偷吃差價??墒?,我蠻喜歡他的。他給西門慶帶客戶,吃差價;他情商很高,善于揣摩對方心思,在飯局上能說各種段子……在城市和商業(yè)這樣的背景下,你會發(fā)現(xiàn),應(yīng)伯爵其實做的是中介服務(wù)啊,另外,還承擔了心理按摩師的角色。李瓶兒死后,西門慶痛苦得不得了,不吃不喝,眾人都沒辦法,應(yīng)伯爵一來便說出一席話,讓西門慶茅塞頓開,開始吃飯。他是這么說的:哥,嫂子熱突突死了,怎么不心疼?可是你家大業(yè)大,還居著官兒,一家大小,泰山也似靠著你。你若有好歹,怎么了得!哥,你是聰明人,何消我多說!你心疼嫂子,給她這么大的發(fā)送,也盡心了!還要怎樣?你且把心放開。從心理學來分析這段話,是很到位的。

李倩:是的,在那個時代,中介還沒有真正成為職業(yè),所以會被人誤解。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當清河縣最大的中介,要對別人有同理心。勸西門慶的這一番話,很有技術(shù)含量:先承認你這么痛苦很正常,但我們要往前看啊,一家人都指著你呢。這其實是心理學非常重要的技術(shù),叫yes,and,不是no,pass。應(yīng)伯爵確實是一個溝通高手,非常有同理心。在服務(wù)業(yè)方面,他具備很多的優(yōu)良品質(zhì)。

劉曉蕾:所以,《金瓶梅》是一部非常豐富非常深邃也非常前衛(wèi)的書。仁者見人,智者見智。從文學的角度,看見人心如海;從哲學的角度,看見生死與虛無;從經(jīng)濟的角度,看見商業(yè)社會;從性別的角度,看見男人和女人;儒家看見顛覆,道家看見貪生,佛家看見“貪嗔癡”。當然,文本內(nèi)部也歧路重重,充滿陷阱,很不好讀。

《金瓶梅》插圖

《金瓶梅》插圖

《金瓶梅》是一部“凡人生死書”

李倩:《金瓶梅》里,每個人的結(jié)局都挺慘的。你在書里說,《金瓶梅》不僅僅是“欲望之書”,還是一部“凡人生死書”,我認為這個定位特別好。

劉曉蕾:“欲望之書”是說《金瓶梅》集中寫了很多欲望,無數(shù)的人匯集在欲望的河流中,載浮載沉。我在得到的課程《劉曉蕾講透金瓶梅》里,就用了佛學的“貪嗔癡”來解讀這些欲望中人,以及作者為何一定要把他們寫死。西門慶是“貪”,而潘金蓮的“嗔恨心”很強,誰也不能阻礙她實現(xiàn)自己的欲望,一旦有,她就以狠毒回報,武大死了,宋蕙蓮死了,官哥死了,李瓶兒也死了,這些人的死都跟她多少有關(guān)系。至于李瓶兒,是強烈的“癡”情。

對于“癡情”,傳統(tǒng)文學有才子佳人的故事,會放大癡情,把癡情當成美德,但作者不這樣認為,李瓶兒的癡帶來的是什么?是毀滅。這個富有、年輕、美麗的女人,二十七歲就死掉了,而且死得非常痛苦?!督鹌棵贰防飳懥撕芏嗨劳?,而且寫得非常詳細,就像醫(yī)生寫病歷一樣,身體是如何一步步衰敗的,一個細節(jié)也不放過?!督鹌棵贰防锏乃劳雒鑼?,是我見過寫過最好的。

李倩:是的,李瓶兒之死是整部小說里最黑暗、最寒冷,對生命和死亡挖掘最深刻的一個段落。如果大家去讀《金瓶梅》,我非常推薦這一回,就是第六十二回。

劉曉蕾:所以,《金瓶梅》是一部“凡人生死書”。作者不僅會寫野蠻生長的欲望,也能毫不留情地親手把欲望逼到絕路,寫出人被欲望裹挾直到死亡的過程。比如西門慶是縱欲而死,他足足掙扎了七天才死,他真的不想死,被疾病折磨得非常痛苦,最后還是死了。西門慶的死,讓我們看到一個人的欲望倘若毫無節(jié)制,一定是毀滅性的。他完全是死于自己的欲望。李瓶兒死后,他一開始也是痛苦的,后來還是馬不停蹄地找女人,到最后完全是饑不擇食,已經(jīng)無法自制,成了欲望的奴隸。

在《金瓶梅》里,欲望沒有一個正常的健康的出口,西門慶的人生就是當官賺錢找女人,做更大的官,賺更多的錢,找更多的女人……潘金蓮的欲望也沒有出口,只能在西門慶的后花園里爭寵斗氣、勾心斗角。所以,你看連欲望都是內(nèi)卷的。

日本的溝口雄三曾經(jīng)把欲望分為社會性欲望和個體性欲望。前者能否合理釋放,是否具有創(chuàng)造性,并結(jié)出美好的果實,需要制度層面的支持。個體性欲望要靠個人的“覺悟”,需要個體性的反思,要像蘇格拉底那樣問自己:“什么樣的人生才值得一過?”

雅克·拉康是一位法國的后現(xiàn)代哲學家,他研究欲望,認為欲望就是幻覺,這種幻覺往往來自外界或者他人的暗示。打個比方,如果沒有時尚雜志、時尚資訊和各種時尚活動,還有各種影視刺激,誰知道愛馬仕是怎么回事?代表了什么?個體的欲望就這樣被激發(fā),甚至被制造出來,然后人就成了欲望的奴隸。但歸根到底,欲望本身也不真實,是一場又一場的幻覺。

我們這些凡人應(yīng)該如何對待欲望呢?如今,從文學、哲學方面研究欲望的書也不少,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欲望,更合理地處理欲望。如果更徹底一些,學習佛學的智慧,徹底把欲望看空。

有人說《紅樓夢》是一部佛經(jīng),《金瓶梅》何嘗不是?它跟《紅樓夢》不一樣,是反彈琵琶,是“風月寶鑒”的另一面。它寫了一群一群在“貪嗔癡”的欲海里沉浮,死到臨頭都不覺悟的人,其實是讓我們覺悟的。

每次我讀到結(jié)尾,也就是第一百回,都有一種蒼涼感。那些死去的人,包括西門慶、潘金蓮、李瓶兒、宋蕙蓮、武大等等這些人,在普靜禪師的超度下,一一輪回轉(zhuǎn)世。這就有一個問題:他們還會重復(fù)以前的人生嗎?這真讓人悚然心驚?。∵@個問題也面向我們每一個人的。

當然,《金瓶梅》里沒人覺悟,但到了《紅樓夢》里,是有覺悟的,寶玉和黛玉就是覺悟之人。正好你第一個問題就是《金瓶梅》和《紅樓夢》的不同,那就到這里結(jié)束吧。

李倩: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跟經(jīng)典相遇,讀出自己的生死書。曉蕾老師剛剛說到《紅樓夢》,她的《作為欲望號的<金瓶梅>》這本書有四個部分,最后一部分是“亂紅錯金”,有四篇文章,專門比較了《金瓶梅》和《紅樓夢》,最后,我想以其中的一段文字來結(jié)尾,讀給大家聽,也想請大家感受一下曉蕾老師的文字之美,這篇文章的名字是《金瓶梅寫市井,紅樓夢寫貴族》:

只有大觀園才能安放這些無用而美好的靈魂,人才得以詩意的棲居。但在《金瓶梅》的世界里,人人眼里只有一口食,只有酒色財氣,忙著生,忙著死,哪里顧得上教養(yǎng)和體面。這個世界,規(guī)則和道德都模糊不清,荒草叢生,唯欲望當?shù)?。欲望是紅燒豬頭肉、燒鴨子、糟鰣魚、釀螃蟹,是大紅五彩遍地錦百獸朝麒麟緞子通袖袍兒,是李瓶兒的西洋珠子和皮襖,是宋蕙蓮黃烘烘的金燈籠墜子,是西門慶一場場的性事。他33歲的生命,被欲望成全,也被欲望毀滅。這些被欲望主宰的生命,最終匯成一片無根的浮萍之海,荒涼無比。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