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華茂美堉獎頒獎典禮昨晚在浙江寧波頒出,出生于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油畫家全山石與葡萄牙建筑師阿爾瓦羅·西扎分別獲獎。
全山石發(fā)表獲獎感言說:“如今提倡審美教育,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在陶冶人們的情操、凈化人們的心靈。美育是個艱巨、復雜、長久的任務,我將盡我的余生之力,為社會美育貢獻力量?!蔽髟ㄟ^視頻表示, “真正的美育應有文明交流互鑒的大視野,建筑師需要做的就是挖掘和保留東西方各自文化的特質,通過融合創(chuàng)新設計出新的作品。”
畫家全山石(左)獲首屆華茂美堉獎
西班牙建筑師西扎獲首屆華茂美堉獎,他通過視頻發(fā)表獲獎感言。
據悉,華茂美堉獎由寧波華茂教育基金會主辦、浙江東錢湖教育研究院協辦,旨在傳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育之道。該獎于2021年設立,此后每年頒發(fā)一次:一年授予在藝術領域取得杰出成就并熱心美育事業(yè)的藝術家,下一年授予在教育一線堅守美育工作者,每屆共兩位獲獎者。
根據釋義,“堉”意為“肥沃的土地”,華茂美堉獎以“美堉”命名,一方面強調扎根美育大地,扎根民眾審美生活,從社會美育實踐中尋求“源頭活水”。
由西扎設計的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俯瞰圖。 攝影:侯博文
希臘前總理喬治·帕潘德里歐,作為華茂美堉獎首屆評審委員會主席在視頻致辭中表示:“‘美學’一詞來源于希臘語aisthetikos(審美)。在古希臘,美學也與美緊密相連,使我們擺脫狹隘的利己主義,這也是為何古希臘的奧運會不僅是體育運動,還是藝術、音樂、文學和戲劇。從古希臘奧運會中,我們認識到人類的共同價值觀、對美的普遍欣賞,以及競爭對手之間的相互尊重和友誼。這種奧運精神在當今世界至關重要,對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會也尤為重要。”
在喬治·帕潘德里歐看來,當前,世界面臨疫情、全球氣候變化等諸多挑戰(zhàn),美育賦予人們的能力和意義在這變化無常、充滿無數新挑戰(zhàn)的時代更加不可或缺。“但在目前教育體系中,美育被邊緣化或長期忽視。華茂美堉獎是一個具有變革意義的獎項,相信它將會對我們的教育系統產生深遠的影響?!?/p>
除了喬治·帕潘德里歐,華茂美堉獎首屆評審委員會的另一位主席則為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作為知名經濟學家、中國復關及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的工作軌跡始終與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脈搏緊密相連。“我經歷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騰飛進程,深知美育對于中國對外開放和現代化事業(yè)的重要意義。華茂美堉獎不僅凸顯了‘美育’在‘德智體美勞’中的作用,其兼顧國內和國際獲獎者的設置,也使獎項更具開放性和國際性,這是對中國美育事業(yè)的一大貢獻?!饼堄缊D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視頻致辭中表示,當前,人類面臨著疫情后的世界重建,人文和藝術能更好地釋放文化多樣性的潛力,讓人們更好地接受文化多樣性是“一種力量”而非威脅,幫助人們在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培養(yǎng)新的“全球公民意識”。“華茂美堉獎將進一步‘催化’藝術與教育之間的聯系,期待其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p>
全山石作品
當91歲的老藝術家全山石緩緩走上舞臺領獎時,臺下掌聲雷動。作為中國著名油畫藝術家、教育家,全山石1930年出生于浙江寧波,曾創(chuàng)作出《英勇不屈》《井岡山上》《塔吉克姑娘》《老藝人》等藝術經典,被當代畫壇推崇為“一個時代的領路人”。直至今日,全山石依然躬耕于美育工作,化身“一階鋪路石”,為中國藝術領域培育了一大批骨干新生力量。
創(chuàng)作中的全山石
全山石在致辭中表示:“以往講美育,我們只滿足于‘五講四美’。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美盲’卻成為社會普遍問題,尤其一些年輕人有了知識,心靈卻不美,正是因為缺乏審美教育?!?/p>
在全山石看來,蔡元培曾提出“美育代宗教”,這意味著美育觸及到人們的精神和靈魂。如今提倡審美教育,最終目的就和藝術家創(chuàng)作作品一樣,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在陶冶人們的情操、凈化人們的心靈?!懊烙莻€艱巨、復雜、長久的任務,我將盡我的余生之力,為社會美育貢獻力量,也將把‘華茂美堉獎’的獎金全部奉獻給美育事業(yè)?!比绞f。
全山石作品
除了扎根中國美育土壤,“華茂美堉獎”還放眼全球、兼容并蓄,力促中西美育文化跨域“對話”。首屆華茂美堉獎國際獲獎者,便是葡萄牙建筑師阿爾瓦羅·西扎。
西扎
1933年出生于葡萄牙的西扎,被認為是“當代最重要的建筑師之一”,他以美如雕塑般的“詩意現代主義”建筑聞名于世,被譽為早期現代主義的繼承人。西扎的建筑作品遍及世界各地,曾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歐洲建筑獎、國際建協金獎等一系列建筑界重要獎項。
西扎作品,中國美院象山校區(qū)內的國際設計博物館
通過直播屏幕,遠在地球另一端的西扎與中國現場遙遙揮手,一句“你好”便消弭了空間的距離。“真正的美育應有文明交流互鑒的大視野?!蔽髟告钢v述道,2010年他第一次到訪中國時,看到澳門街頭的寺廟、修道院、教堂與中國園林交相映襯,雖是管窺一豹,卻也反映了全球化之下的文化交互和創(chuàng)新融合。
西扎作品,波·諾瓦茶室.
西扎認為,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源于交流溝通的環(huán)境,但對美的追求是一致的,建筑師需要做的就是挖掘和保留東西方各自文化的特質,通過融合創(chuàng)新設計出新的作品。“交流與理解——我想這是華茂美堉獎的意義所在和想要傳遞的關鍵信息,也是未來我想去做的,即讓更多人在感受東西方文明交融中發(fā)現美、傳承美。”
“藝術根植于文化,多元文化的落地和傳播需要教育的推動。教育能夠穿越時空的長廊,直達未來、直抵人心。”葡萄牙駐華大使杜傲杰也在現場致辭中表示,華茂美堉獎意義深遠,不僅有助于促進葡萄牙與中國之間的友誼,也能匯聚全世界教育者的力量,攜手并肩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西扎手繪建筑圖
頒獎現場
根據華茂美堉獎章程,獲獎者會獲得一枚金質獎章、一張證書,并附有獎狀和50萬元人民幣獎金。獎章主體部分采用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花絲鑲嵌技藝。據悉,第二屆華茂美堉獎將授予教育一線工作者,其中一位中國人士,一位國際人士。評審委員會將采用推舉機制在國內基層尋找“美育鄉(xiāng)村教師”,同時也將與國際機構合作共同評選具有顯著成就的外籍教師,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一線教師將共同登臺,講述“美美與共”的國際美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