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 OFF2021:回到未來”作為廣東順德和美術館開年首展在春節(jié)期間對外展出,探索中國當代藝術在后全球化時代的敘事。展覽呼應了2013年在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展覽,試圖在這個后疫情時代,通過回憶來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和美術館
“ON|OFF:中國年輕藝術家的觀念與實踐”展覽是否也可以作為?臺時間機器?就像上世紀??年代好萊塢科幻電影《回到未來》的主?公馬丁那樣,駕駛著由汽車改造的時空穿梭機,從“?根時代”穿越回到“艾森豪威爾時代”,重新排演事件發(fā)展的?向?在廣東順德和美術館的開年展“ON | OFF 2021:回到未來”中,策展人提出了這樣的探討。展覽試圖“返回”2013年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UCCA)舉辦的“ON|OFF:中國年輕藝術家的觀念與實踐”,以“完成那個展覽未竟的敘事,也是對有?的過去完成?次辨認?!辈哒谷藢O冬冬寫道。
《人造月2》 王郁洋 2020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S》陳維 噴墨印刷,燈箱 187.5×150cm 2018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2013年,展覽“ON | OFF”在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曾作為反映后奧運時代中國年輕藝術家觀念與實踐的一個著名群展的主題,現(xiàn)在它的后面被標注上了新的時間與副標題,旨在從當下日趨激烈的、后全球化時代“整合與脫鉤”的張力之中,重溫與延續(xù)2013 年展覽未竟的主題敘事。與之對應的是,中國當代藝術近期實踐在時間性上所呈現(xiàn)的回溯現(xiàn)實的趨勢,不再表現(xiàn)為一種透明的、被預設好邏輯目標的群體實踐,而是一種基于自省精神,在情感回憶與歷史記憶的主動返回中,重設未來的意識與能力。
《迷宮-紅線》 徐渠 布面丙烯 250× 375 cm 2019-2020 圖片由藝術家及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提供
展覽分為三個單元:“時間姿容”、“回憶空間”與“多重回響”,從人類對于時間的認知與感受出發(fā),將宇宙運動、人類命運、歷史時刻等議題,下行與凝結為某種此時此刻的時代情緒,并在與藝術家個體實踐的相互映射的關系中,將人類對于未來的許諾轉(zhuǎn)換為一種超越時空的生命能量。
“ON | OFF 2021:回到未來(Carousel of Progress)”,基于“后全球化”的時代征候,將中國當代藝術實踐近期所呈現(xiàn)的回溯現(xiàn)實的趨勢,詮釋為一種創(chuàng)造未來的行動。展出作品涵蓋繪畫、雕塑、攝影、裝置與影像等多種藝術媒介,作品的主題涉及媒體社會、自然環(huán)境、身份認同、地理疆域等不同議題,但都共
同呈現(xiàn)出一種源于生命內(nèi)在的自省精神——何所來,何所去的自省。
《軟弱性》李燎 肥皂,海綿,鋁板,單頻錄像(彩色,無聲) 2019 圖片由藝術家和空白空間提供
雖然本次展覽涉及不同議題意識,但藝術家和其他人?樣,都試圖?出歷史的困境,將?類對于未來的信念轉(zhuǎn)換為?種超越時空桎梏的?命能量。在孫冬冬看來,對于中國當代藝術??,“ON|OFF 2021:回到未來(Carousel of Progress)”能夠“將我們的回溯帶?更多元的維度,最終以?種抽象的形式克服具體,重新?對作為?的的世界。”
返回、反復與螺旋,是此次展覽著重強調(diào)的策展理念,一方面是對和美術館空間形態(tài)的詩意比興,另一方面也試圖通過作品之間主題與觀念的復沓疊增,讓觀眾在時間與生命、全球與在地、回憶與歷史的律動中,感應美術館建筑空間與展覽敘事結構交相匯聚而成的宇宙觀照。
《摘檸檬的人》何翔宇 2017 圖片由藝術家和空白空間提供
《尋寶》 劉雨佳 單頻4K影像,彩色,立體聲53’ 14” 2021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礫石諒解了大海第14號》 蔣鵬奕攝影 120× 264 cm 2020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和美術館位于廣東順德,是由家族發(fā)起、安藤忠雄設計的非營利民營美術館。美術館關注從近代文化藝術思潮到國際視野下的當代藝術進程,為公眾呈現(xiàn)展覽和多元開放的文化活動。在孫冬冬看來,此次展覽在和美術館的舉行“實屬意外”:原本以為她可能還是會在?個浸淫更多全球化經(jīng)驗的?城市展開,那?也有更多的當代藝術機構,但是“又在情理之中”:改?開放四?余年后,中國城市的發(fā)展正在?臨新的轉(zhuǎn)型與升級,和美術館的出現(xiàn)恰好提?了對于當下中國的美術館情態(tài)的認識,即有必要突破所謂“?城市”的思維定式,需要更多的來?之前被定義為“邊緣”或“地?”的空間樣本。如同重新回到中國改?開放初期的“摸著?頭過河”,描述的絕?只是頂層的政策設計,也在強調(diào)對各地?實驗經(jīng)驗的捕捉、總結、提煉與普及?!八?,和美術館與這次展覽,從某種意義上說,都在共同重溫中國改?開放的歷史經(jīng)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