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生活重啟。回顧封控與“靜默”的日子,藝術(shù)家以畫筆表達和記錄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作者想起久違的朋友,以及那些無法出小區(qū)的日子,“靜默的日子里,刀沒有靜默,李君的刀一直在和頑石搏斗,鑿在堅硬的石頭上”……
“人在孤獨的時候會思念朋友,塵囂過久又會想念孤獨,人們不是喜歡孤獨或塵世,而是想光和陰不要斷了連續(xù)?!?/p>
王震坤疫情期間的創(chuàng)作。
足不出戶的日子, 像一只徘徊的貓。你把門關(guān)了,它撓著爪子想出去。于是,你放它出門順手又把門關(guān)了。過一會,它又拍著門要回來。后來明白了,它不是想出去,也不是想待在家里,它只是想,門不要關(guān)上。
獨居性動物的貓尚且如此,群居性動物的人更是如此。人在孤獨的時候會思念朋友,塵囂過久又會想念孤獨,人們不是喜歡孤獨或塵世,而是想光和陰不要斷了連續(xù)。
王震坤疫情期間的創(chuàng)作。
獨自靜默的時候不單會思考自身,還會想一些事,一些朋友。過從甚密的朋友自然不用說了,還會想起過從不密的朋友,那一定是某些際遇和事讓我盈盈于心。
王震坤,《玉蘭花開》
王震坤,《齊白石不是棋牌室》(手機涂鴉)
我和李唯君交往時間不長,但一見如故。之所以彼此印象深刻,是因為他是一個喜歡站在蔭影下的人,低調(diào)的人往往會在暗處默默地注視著你。在喧嘩的場面上,你看不到他,但能感覺到他的存在。李唯君擅長篆刻書法,圈內(nèi)頗有名聲。成就和名聲沒有讓他呈氣宇軒昂地傲視群雄狀,每逢相會,他總是微微欠身,拱手作揖——像個古人。他確實像個古人,他非常享受在花前月下,簾幃窗牖的圖畫中。即使吃個飯也要找個有丹楹刻桷,曲欞折屏的館子。他就是這樣,活在一個古文化氛圍的世界里,年紀不大,像個老學(xué)究。于此,他的作品呈現(xiàn)出一個清雅、古樸、凝重的景象。
王震坤,《人生幾核》(手機涂鴉)
我亦是一個喜歡在暗處的人,當(dāng)然喜歡這樣的脾性。我們之間沒有相互性的恭維,偶爾會互相請教一些問題。他見我一方閑章刀功欠缺,毫不猶疑地拿去重刻。我欣賞他的作品,從不敢有當(dāng)面勒索的賊膽,他明白我的賊心,會在某個暗處塞給我一個小錦匣?!案綦x燉蛋”的日子里,他知道我寂寞難耐,專門刻了一方“渡邊一舍”齋名章予我心安。收到他的微信圖片,我擊掌而起:正合吾意呵。
李唯士所刻“渡邊一舍”齋名
李唯君好古,但決不迂腐。李君中庸,但嫉惡如仇。但凡厭惡之事,他以蘇白嗤之,興趣所至,他會手舞足蹈。朋友有藝事需要他的作品幫襯添彩,他一定有求必應(yīng)。除了刻工,有時還要陪上珍貴石料。商品社會,拿人作品等于奪人錢財。別人為他感到肉痛,他卻呵呵一笑:喜歡我的作品,就是我的知己、知音。頗有“士為知己者死”的士精神。
王震坤,《老虎腳爪》
吾不如他,吾只會在晦暗處沉淪。他卻是暗處的一柱燭光,點亮自己也照亮了朋友。當(dāng)我在疫情的焦慮中等待,他卻為了朋友一氣刻了十八方圖章,可謂一諾千金。靜默的日子里,刀沒有靜默,李君的刀一直在和頑石搏斗,鑿在堅硬的石頭上,也深刻在那個虛度的光陰里,昭告子孫今天發(fā)生的人和貓的故事。
王震坤,《李大官人虎年治印圖》
虎年之初,我為李君畫了幅《李大官人虎年治印圖》,諧謔他的虎年人生,他也不惱,風(fēng)淡云輕,一笑而過。我想惹惹他,給他起個綽號:李好古,太迂腐了。還是洋氣一點好:吉諾·李唯士。
好久不見了,吉諾·李唯士,你還好嗎?
更多疫情期間的創(chuàng)作:
王震坤,《春雨綿綿綿至夏》(手機涂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