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訊

林那北《每天挖地不止》:“大漆”八閩家族故事

“每天挖地不止:普通人的箴言,小說家的命運”主題分享會8月27日在北京舉行。

“每天挖地不止:普通人的箴言,小說家的命運”主題分享會8月27日在北京舉行。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書記邱華棟,著名作家、國家一級編劇、刻紙藝術家徐小斌,以及長篇小說《每天挖地不止》的作者林那北來到活動現(xiàn)場,一同解讀小說中奇特的家族和人物,挖掘小說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討論小說家“每天挖地不止”的創(chuàng)作命運。活動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李黎主持。

活動現(xiàn)場?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提供

活動現(xiàn)場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提供

《每天挖地不止》于今年5月間面世,是林那北的最新長篇小說。本書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漆”作為載體,從烏瓦大院的主人趙定力口中“一個裝滿稀世珍寶的鐵罐”出發(fā),講述了福建沿海地區(qū)一個奇特家族百轉千回的故事。走到人生邊緣的趙定力,在進城看病回家后開始不停歇地挖地,由此,一把鋤頭與家族幾代人的秘密注定要相遇。人生小小的痛點出其不意地擴大、攪動起來,半部中國近代史的帷幕也由此抖落。

林那北(左)講述《每天挖地不止》的最初構思

林那北(左)講述《每天挖地不止》的最初構思

“俄羅斯套娃”結構故事,宏大歷史敘事之外的那些縫隙

“每天挖地不止”是一個充滿行動感的短句,它既令人聯(lián)想到西西弗斯推石上山的亙古寓言,也或許是每一個認真生活、不停挖掘的普通人的日常感受,點出了小說家對于寫作和人生的艱難探究。

《每天挖地不止》

《每天挖地不止》

分享會現(xiàn)場,作家林那北講述了《每天挖地不止》的最初構思,書名“每天挖地不止”來自于一篇經久不衰的寓言《愚公移山》,其中有一句“每天挖山不止”。由于兒時在學習中背誦過這篇寓言,在構思這部有關“挖地”“寶藏”“尋覓”的小說時,“每天挖地不止”這個句子,自然而然從她的腦海中躍出。

林那北現(xiàn)場介紹說,小說最初的設想也就是“挖地”,地里有寶藏,而我們要去尋覓。這其中的寓意是,每一個人在他的一生中,都在尋找某個目標,這個目標可能很近,也可能非常遙遠、終其一生都不可觸達。人之所以有動力向前走,是覺得遠方有一個隱約的目標在等著我們?!耙虼?,小說最初的設想就是從這樣一種個體對于當下生活狀態(tài)的不滿、想去不斷尋覓的角度出發(fā)的?!?/p>

談及如何結構故事,林那北用“俄羅斯套娃”作喻:一個故事套著一個故事,將100年間所發(fā)生的故事不斷講述。這是她在文體上希望達到的獨特性,“并不局限于傳統(tǒng)的起承轉合,而是在套娃般的故事結構中,呈現(xiàn)出真真假假的情節(jié),由此邀請讀者一同參與,完成這個文學時空的表達。”有評論指出,作家為讀者創(chuàng)設了一個智力游戲,在不斷演進又不斷推翻的敘事中,將故事打碎去重新組合,從而發(fā)現(xiàn)真相的另外一種面目。

作家邱華棟認為,小說正是存在于宏大歷史敘事之外的那些縫隙,那些有聲淚、有感知、有溫度的個體的部分。他談到,“這部小說以四代人命運的結構去呈現(xiàn)一種波瀾壯闊的家族史的寫作,每個人的具體的命運在歲月和時間的不同場合中一一浮現(xiàn),彼此緊緊糾葛在一起。包括小說中對人性的探討,尤其是謝春妹,趙定力的祖母,是因家人下毒而死,這樣的情節(jié)讓我感到震撼。我覺得作家要寫的不是一個簡單的類似新聞的事件,新聞結束的地方,才是文學開始的地方。作家永遠要去探尋人性中最復雜豐富之處,去辨析歷史最細微渺小之處,這也是文學之所以存在的原因。”

邱華棟活動現(xiàn)場朗讀《每天挖地不止》選段

邱華棟活動現(xiàn)場朗讀《每天挖地不止》選段

“壩山一水一分田”,小說的本質是要突出某種巨大的隱喻

身為作家、編劇、畫家和刻紙藝術家的徐小斌,對這部小說有著更多層次的理解。在他看來,小說家不僅是講故事的人,小說的本質是要突出某種巨大的隱喻,《每天挖地不止》隱喻了關于寫作和人生的真相之一,并且表現(xiàn)出了混沌的、多樣的、不可言說的美。

徐小斌談到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爾加?托卡爾丘克,她也在作品中書寫過“疼痛”,而疼痛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東西。奧爾加?托卡爾丘克在《云游》中寫到一個被截肢的人,而他所感到的疼痛正是來自他被切斷的肢體。徐小斌用這樣一種疼痛來比喻林那北《每天挖地不止》的美妙性,即主人公身體的病痛作為小說的暗線,作為一種象征和隱喻,始終埋藏在故事背后,如同被切斷的肢體,在無法被看見的地方牽動著閱讀者的神經——這似乎也構成了對小說家命運的隱喻。

本書的責編李黎認為,這部小說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較為充分地反映了福建當?shù)匕碎}的風情特色。“福建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很大程度保留了漢民族極為久遠的一些傳統(tǒng)和習俗,而且由于它的地形地貌復雜,所謂‘壩山一水一分田’,這個地方生存的拓展性就顯得十分強烈。另外,福建同時又有下南洋、過臺灣的傳統(tǒng),某種意義上,它既承接了古老的文明,又直接面向廣大太平洋水系的海外文明,這也造就了這個地域、這部小說的特殊性。

林那北,福建省作協(xié)副主席,福建閩侯人,現(xiàn)居福州。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錦衣玉食》《我的唐山》,小說集《尋找妻子古菜花》《請你表揚》《唇紅齒白》,長篇散文《宣傳隊,運動隊》等二十九部著作及九卷本《林那北文集》。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