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魯威人》 作者:列奧納多?達?芬奇,創(chuàng)作于1490年,藏于威尼斯藝術(shù)學院美術(shù)館
文 | 楊健(媒體人)
這位裸男是意大利的一枚LOGO。
羅馬達?芬奇機場航站樓大廳里有他的模型;意大利發(fā)行的一歐元硬幣上是他的雕像;《達?芬奇密碼》中盧浮宮館長索尼埃臨死前將自己擺成他的形狀;米老鼠手舞足蹈的樣子顯然是拷貝了他的姿態(tài);此外,他還被印在廣告衫和馬克杯上……
而他的真身,藏在威尼斯藝術(shù)學院美術(shù)館檔案室的一只牛皮紙文件袋里。
這是一幅長34.4厘米、寬25.5厘米的素描,畫紙比現(xiàn)代標準信紙略大一些。1490年,達?芬奇創(chuàng)作這幅畫時,用了鋼筆、金屬尖頭筆、圓規(guī)和三角板。創(chuàng)作過程猶如建筑師作結(jié)構(gòu)圖,先畫圓再畫方,接著用圓規(guī)在畫紙上戳了12個洞,以這些洞來定位,把人放置在方圓之中,然后給畫面標注了刻度,其中人的肚臍是圓的中心,而人的陰莖是方的中心。最后,左撇子達?芬奇在圖的上側(cè)和下側(cè)寫了兩段著名的鏡像文字。
上側(cè)文字:維特魯威在他的建筑學著作里指出,自然根據(jù)如下尺寸設計了人體:四指為一掌,六掌為腕尺,四腕尺為一步長,六步長為一身長,上述丈量方式也能運用于建筑。如果你伸開雙腿、抬高你的雙臂,直到中指與頭頂?shù)雀?,你的肚臍就位于張開四肢的中心,而你雙腿與之構(gòu)成的圖形是一個等邊三角形。
下側(cè)文字:雙臂張開的距離等于身長。發(fā)根到下巴的距離等于身長的十分之一;胸部頂端到頭頂?shù)木嚯x等于身長的六分之一,乳頭到頭頂?shù)木嚯x等于雙肩的寬度,均為身長的四分之一;手肘到腋窩的長度等于身長的八分之一,手肘到指尖的距離等于身長的五分之一。陰莖位于人體中間;膝蓋下端到陰莖根部的距離等于身長的四分之一,下巴到鼻子的距離與發(fā)根到眉毛的距離都與耳朵的高度相等,并且都是面部長度的三分之一……
繪畫倒成了他身上眾多標簽中不那么顯赫的一款,盡管他在這個時期,創(chuàng)作了《最后的晚餐》
鏡像文字中提及的“維特魯威”是古羅馬時代的一位建筑師,他的“建筑學著作”叫《建筑十書》。鏡像文字所引用的人體尺寸出自《建筑十書》的第三書《神廟》。確切地講,達?芬奇對維特魯威的尺寸數(shù)據(jù),與其說是引用,不如說是修正——很多數(shù)據(jù),是達?芬奇對人體的實際測量,而被測量的這具人體是達?芬奇自己。
不必猜想,就我們?nèi)缃袼吹降倪@幅畫而言,“維特魯威人”就是38歲時的達?芬奇:相貌英俊、身材勻稱、精心打理的卷發(fā)、近乎沉思的神情——15世紀末意大利的知識擔當兼盛世美顏。
可以想象,達?芬奇看著這幅畫時所陷入的自我迷戀。他在筆記里寫道:人(我)啊,就是宇宙的模型。
這份自信,同樣可以在1482年他寫給米蘭大公盧多維科?斯福扎的求職信中找到:我能、我能、我能……他一口氣寫了十個“我能”。
實事求是,在受雇于盧多維科?斯福扎的17年里,達?芬奇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角色。他既是解剖學家,又是天文學家;既是軍事工程師,又是機械制造者;既是水利顧問,又是考古權(quán)威。興致來了,他還能為雇主彈上一曲七弦琴。而繪畫倒成了他身上眾多標簽中不那么顯赫的一款,盡管他在這個時期,創(chuàng)作了《最后的晚餐》。
而觸發(fā)達?芬奇畫出《維特魯威人》的,也是因為他的另一種才華:建筑。美國作家托比?萊斯特所著《達?芬奇幽靈》一書,對此有著詳細的揭示
1490年初夏,達?芬奇奉盧多維科?斯福扎之命,隨同當時的另一位建筑學巨子弗朗西斯科?迪?喬治?馬爾蒂尼去米蘭附近的帕維亞督造一座教堂。兩位建筑師同行同宿時,達?芬奇收獲了兩樣好東西:弗朗西斯科從古拉丁文翻譯成意大利語的《建筑十書》;弗朗西斯科的一個觀念,“任何的藝術(shù)都源于一尊完美的人體”。
不久之后,達?芬奇在修正了《建筑十書》人體數(shù)據(jù)的基礎(chǔ)上,完成了《維特魯威人》。這幅畫成就了后世人們對完美人體的想象,而完美人體又與宇宙幾何學標準達成了神秘的勾連。
人是萬物的尺度。達?芬奇在鏡子面前脫光衣服、顧影自憐的那一刻,他成了古往今來萬千人類的模具。
不知當初在《建筑十書》中提出以人體法則來營造古羅馬帝國之軀的維特魯威,對達?芬奇筆下的《維特魯威人》有何感想?他是公元前20年代羅馬城大興土木時一位籍籍無名的建筑師。他的《建筑十書》其實是一部獻媚之作,獻媚的人是屋大維——神圣、偉大、高貴的奧古斯都。在他心目中,奧古斯都才是作為萬物尺度的完人。
比較掃興,歷史上真實的羅馬大帝與完人形象出入頗大。屋大維的尊容與他的扮演者、英倫帥哥彼得?奧圖爾相去甚遠;相反,倒是與中國美男葛優(yōu)有幾分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