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從上海市文旅局獲悉,今天(10月26日)下午,參展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文物類展品完成查驗,辦理文物臨時進境登記審核。第五屆進博會文物類展品中,不乏皮埃爾·博納爾、愛德華·蒙克與齊白石、張大千等中外藝術大家的精品。此外,馬克·羅斯科、KAWS、夏加爾、草間彌生、奈良美智等現(xiàn)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也將亮相進博會消費品展區(qū)文物藝術品板塊。
第五屆進博會文物類展品進境查驗現(xiàn)場
馬克·夏加爾《巴黎的天空》
去年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設立的文物藝術品板塊,成為進博會最具藝術氣息、文化氣質和最受各方關注的展區(qū)。最終,9家機構的41件作品完成交易,總成交額7.6億元。今年以來,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在國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具體指導下,圍繞國際重要的藝術品交易中心建設,瞄準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和擴大制度型開放總體目標,以文物藝術品交易浦東立法為抓手,助力提升進博會人文交流功能,發(fā)揮政策溢出效應,進一步構建多元主體參與文物藝術品交易的“主通道”。
今年,第五屆進博會在消費品展區(qū)設立了文物藝術品板塊。截至目前,共有來自英國、美國、中國香港等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包括佳士得、蘇富比、富藝斯等在內的12家境外文物藝術品經營機構確認參展,參展面積近2500平方米,申報展品102件,總貨值約12.6億元,其中文物類展品43件,貨值約3.16億元。今年進博會文物藝術品板塊的參展規(guī)模更大,展品種類更加多元、質量更高,展示效果也將更加精彩。齊白石的《秋色》、黃賓虹的《苕溪漁隱》、徐悲鴻的《貓趣》、傅抱石的《赤壁泛舟》、吳冠中的《江南園林》、馬克·夏加爾的《巴黎的天空》等一批重量級文物藝術精品佳作將亮相第五屆進博會,進一步提升進博會人文交流功能。
完成所有參展文物類展品的查驗后,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將會同相關部門、單位,共同做好參展展品運輸、布展、留購、后續(xù)清關等各環(huán)節(jié)保障工作,并推動享受免稅進境政策的文物類展品開展公益展示,確保進博會文物藝術品免稅進境政策有效落地。
新法規(guī)為文物類展品銷售提供便利化舉措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文物藝術品交易若干規(guī)定》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圍繞集聚資源、便利交易、提升效率,在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的基礎上,本部浦東新區(qū)法規(guī)進一步推進實踐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也為進博會文物類展品展示銷售提供便利化舉措。常態(tài)化實施的文物臨時進境“6個月×N”制度,方便在進博會展期內達成購買意向的文物類展品完成后續(xù)留購、支付、清關、交割等一系列手續(xù)。而支持文物藝術品保稅展示交易的相關舉措,進一步提升保稅展示交易整個流程的便利程度,方便保稅狀態(tài)的文物藝術品參展進博會,推動形成文物藝術品保稅展示交易新模式。
徐悲鴻《貓趣》
一站式服務吸引更多國際文物藝術品機構參展
去年第四屆進博會文物藝術品展示銷售取得突破性進展,這背后是各方共同保障以及精準高效“上海服務”和“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城市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依托自貿區(qū)保稅區(qū)通關便利優(yōu)勢和上海國際文物藝術品保稅服務中心服務優(yōu)勢,針對報關、物流、保稅倉儲、保稅出區(qū)展示、布撤展、留購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為所有進博會文物藝術品參展展商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精準服務。上海文物商店作為進博會展商文物類展品進口代理商,為文物類展品后續(xù)的留購、清關等環(huán)節(jié)的辦理提供服務和保障。正是去年優(yōu)質的服務體驗吸引了更多國際文物藝術品機構加入到第五屆進博會參展隊伍中來,推動構建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的“上海平臺”,增強上海在文物藝術品交易領域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傅抱石《赤壁泛舟》
黃賓虹《苕溪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