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一生出訪國外共有5次,訪問順序依次為蘇聯(lián)、印度、埃及、菲律賓、韓國,其出訪蘇聯(lián)時的身份是孫逸仙博士代表團團長,而真正以元首身份出訪外國則始于1942年2月的印度之行。蔣介石訪印歷時18天,期間會見了印度總督林里資哥、印度國大黨領袖及土邦王公、孟加拉省省長赫伯特等政要,并會晤了尼赫魯和甘地這兩位印度民族運動領導人,拜訪了印度著名女詩人奈都夫人等文化名人。對于這次訪問過程及歷史意義,前人著述已頗為豐碩,本文記敘的是蔣介石在這次訪問期間發(fā)生的幾則不尋常之事,以期從側面反映蔣介石及其國民黨政府在當時的外交狀況。
口譜國歌 唱響印邦
1942年2月4日,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長王寵惠、中央政治學校教育長張道藩、宣傳部副部長董顯光、中國駐緬甸總領事保君建、英國駐華大使卡爾等10 多人,自重慶乘專機起飛,經加爾各答乘專用火車于2月9日抵達新德里。三天后,印度總督林里資哥夫婦將專門設國宴招待蔣介石夫婦和其他隨行人員。
按照當時外交禮儀要求,宴會開始前,需要奏來訪國家的國歌,印度樂隊也做了相應安排,于2月10日將樂隊所準備的“中國國歌”樂譜送交中國代表團審核,當中方人員收到國歌樂譜后,很是詫異,甚至有些哭笑不得,印方所提供的中國國歌樂譜,竟然是北洋政府時期使用的那首《卿云歌》:“卿云燦兮,乣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敝蟹饺藛T當即告知印方,此歌為中國另一早期政府所用國歌。所幸發(fā)現(xiàn)得早,如果在宴會上演奏此曲,肯定會造成中印與會人員的尷尬,也會成為一個國際笑話。
印方想著及時亡羊補牢,彌補之前準備不周之過??尚碌膯栴}又來了,印度當?shù)卮_實沒有國民政府當時使用的《三民主義歌》,只得向中方尋求。但中方代表團也沒有攜帶,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長王寵惠通知駐印總領事館協(xié)調此事,而總領事館也沒有現(xiàn)成的國歌,需請專業(yè)人士重新擬寫,但要花費一定的時間。這時張道藩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張道藩不僅是國民政府的大員,而且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才子(他更以徐悲鴻和蔣碧薇夫婦之間的“第三者”為后人所熟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閱讀蔣碧微所寫的《我與悲鴻》《我與道藩》兩部回憶錄,了解那段民國版的“三角戀”)。張道藩解決沒有現(xiàn)成國歌的辦法是由其高唱,印度樂隊記譜,通過樂隊反復演練,再由張道藩逐一校正,最終譜寫出完整規(guī)范版的國歌。功夫不負有心人,宴會上完美地奏響了中國國歌,高亢嘹亮,提振人心。
宴會后,蔣介石夫婦很是高興,對張道藩大為贊賞。蔣介石說“學軍事的人,不應單純地專攻一門,比方說學炮兵的,也可以兼學工程和防化方面技能,今后軍隊應該把重點放在培養(yǎng)多元化技術人才,與學文學專業(yè)的兼修哲學、美術等一樣,這樣打起仗來可以一個頂兩個、三個用?!?宋美齡則夸贊說“教育長不僅會做文章,歌也唱得不錯,是多面手呢,人才難得?!?/p>
尼赫魯即興表演節(jié)目《拿大頂》
2月14日至15日,印方邀請蔣介石一行參觀西北邊境軍事要塞,尼赫魯和他的女兒英迪拉、奈都夫人,則盛情邀請王寵惠、張道藩、保君建三人到新德里近郊著名的哥托米拉古塔覽景。哥托米拉古塔很高,登上塔頂可將新德里全景盡收眼底,唯一的挑戰(zhàn)在于從古塔入口到塔頂需要攀爬300多個階梯,這對人的體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果然,才爬到古塔半腰處的時候,所有人就都收起了征服這座“手可摘星辰”高塔的興致,自覺地到古塔旁邊的綠地上或坐或躺喘著氣休憩。尼赫魯是一位十分健談的民族運動領導人,和中方人員交談甚歡,他還是一個不注重生活小節(jié)的人,閑談期間,竟然脫去了長褂,“只穿白長汗衫和黑背心”。他的女兒英迪拉看見后,著急地向他提醒,“父親,你怎能……”意思是怪尼赫魯在外國客人面前不注重個人形象,有失印度人的風度。
尼赫魯以微笑回應女兒,在他心里也許早已把這些外國客人當成了親密的朋友,所以無意中就“坦誠相見”了。而接下來尼赫魯?shù)呐e動更是讓人大吃一驚,他在原地即興表演了印度國術瑜伽,擺出了一個標準的中國俗稱“拿大頂”的姿勢。看著他雙手和頭部著地,身體筆直地指向天空,且一臉輕松的樣子,在場的人都笑了。奈都夫人笑得最厲害,說尼赫魯真是個“老頑童”,唯一沒有笑卻差點兒哭出來的是英迪拉,她早已被父親一而再的“非禮”舉動“雷”得無語了。
來而不往非禮也。尼赫魯意猶未盡的表演結束后,想請中國客人也表現(xiàn)一下。王寵惠以年齡大,保君建也以不精通此術為由,均委婉地謝絕了。為了不辜負主人的盛情,張道藩站出來圓場,再次展示了他“多面手”的能力。張道藩少時曾學過一些武術招式,現(xiàn)在40多歲了,底子猶存。他先是表演了一個側手翻,干凈利落地直立起身子,隨后又“兩手著地側翻旋轉,繼而右手撐地,兩腿劈叉”,原來哭笑不得的英迪拉,看到中國官員也不拘禮節(jié),不由得跟著大家笑出聲來。
宋美齡外交魅力綻放
蔣介石訪印是首次以元首身份出訪的,對宋美齡來說亦是第一次以“第一夫人”身份出國,因而此次訪印可謂是其非凡卓越外交生涯的開山之行。作為第一夫人,她隨蔣介石訪印期間開展的活動也頗為豐富多彩,毫不遜色于日后在美國的精彩表現(xiàn)。
2月12日,宋美齡受邀參加了在新德里愛爾文女子大學舉行的“全印婦女協(xié)會”歡迎會,并作了題為《我們中華婦女》的激情演說。她在演講中,一是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日軍搜捕中國兒童后為日軍輸血,并以船運回日本,施以奴化教育……”二是向印度婦女宣傳了中國人民浴血抗戰(zhàn)的英勇事跡,“吾人與敵戰(zhàn)斗時,大都以血肉之軀用劣勢武器對付之,并于敵撤退之前,凡足以資敵之物資與建設均予破壞……”三是稱頌了中印兩國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傳統(tǒng)及友誼,表達了中印合作共同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愿望,“中印兩國悠久歷史,已使其成為兄弟之邦。中印兩國及世界經濟與社會結構之二大棟梁于爭取民主安全之偉大工作中,中印兩國實負重要任務……”四是說明了中國婦女在抗戰(zhàn)中的作用,因抗戰(zhàn)產生了許多婦女團體組織,在救助傷病員和無家可歸的兒童方面,認為她們參與了“相當有價值的工作”。第一夫人發(fā)表的動人演說,給印度婦女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了印度各界的廣泛好評,從土邦聯(lián)合主席拉斯·衣·薩爾頓尼在致蔣介石的信中可以得到佐證:“余之夫人及家屬與各界婦女,咸望與尊夫人相見。余甚望彼等有緣得獲拜見尊夫人之光榮,彼等認為尊夫人為中國第一位之偉績女領袖,不僅因尊夫人之地位,而因其多方面之美德及成就故也?!?/p>
2月15日,全印學生聯(lián)合會向宋美齡獻上錦旗一面,旗上繡有“英勇之中國學生惠存”字樣,懇請宋美齡將這面旗幟轉贈重慶的中國全國學生總會。宋美齡代表中國學生向印度學生致謝,并表示一定會將來自萬里之外印度學生的誠摯問候轉達給他們的中國朋友。當日下午,宋美齡陪同蔣介石在行轅內的草場上召開了一次露天的記者見面會,蔣介石發(fā)表了簡短的談話后,宋美齡卻成了記者們追捧的采訪對象。有記者問宋美齡,這次訪問對印度的印象如何?宋美齡微笑著回答說,給她印象最深的是“印度婦女,一如中國婦女,在重建祖國之工作中,將負有重任。此次來印,得晤印度婦女領袖多人,深信印度婦女必能完成此目的。余所晤及之諸位女士,其大公無私之精神,感余甚深,彼等倘為印度婦女之代表,則印度之前途,必較過去尤為光明”。宋美齡高貴典雅的“女神”范兒和談吐不俗的驚艷才氣,深深地征服了印度記者們。
2月18日蔣介石夫婦赴加爾各答會晤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精神領袖甘地,會面地點是甘地好友比普拉的歐石南公園寓所。雙方交流自然是要依靠翻譯人員的,隨蔣氏夫婦而來擔任中方翻譯人員的是董顯光,正式會談前,甘地向蔣介石發(fā)出了一個不情之請,“尊夫人的英語說得很好,聲音又非常美妙。您是中國政府的首腦,同我這個貧民交談,可否不講外交禮儀,讓尊夫人為我們翻譯,讓我聽聽她美妙的聲音?”蔣介石征求了一下夫人的意見,宋美齡表示完全沒有問題,隨即向甘地對其聲音的夸贊表示了感謝,說為兩位偉大人物客串一下翻譯角色是一件很榮幸的事。
在國際交往中,由第一夫人充當翻譯的鮮有聞之,而且這個翻譯一當就是5個小時。也許是出于對宋美齡當翻譯的感激之情,甘地在與蔣介石談話即將結束之時,對宋美齡說:“現(xiàn)在我想把我的武器贈送給夫人?!彼蚊例g很是期待,但卻很意外。甘地贈送給宋美齡謂之“武器”的特殊禮物,竟然是一架印度尋常人家用的“紡車”。之所以送紡車,是因為甘地主張非暴力不合作,主張自力更生,豐衣足食,送紡車是希望中國婦女在生產活動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2 月 21 日,蔣介石結束了對印度的訪問。臨別之前,覺得對印度人民應該有所表示,基于他半個月對印度情況的進一步了解和對國際形勢的判斷,發(fā)表了《告印度國民書》。該文由第一夫人宋美齡用英語代讀,通過廣播向全印度發(fā)布:“……聯(lián)合中、英、美、蘇等各盟國,一致奮斗,攜手同登此爭取自由世界之戰(zhàn)場,獲得最后之勝利。”深受甘地稱贊的“美妙之音”,就這樣為蔣介石印度之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