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普魯斯特逝世百年:我們如何走進普魯斯特的世界

今年是法國著名作家、意識流文學先驅與大師馬塞爾普魯斯特逝世一百周年。談及普魯斯特,一定繞不過他的七卷巨作《追憶似水年華》(又譯《追尋逝去的時光》)。

今年是法國著名作家、意識流文學先驅與大師馬塞爾·普魯斯特逝世一百周年。

談及普魯斯特,一定繞不過他的七卷巨作《追憶似水年華》(又譯《追尋逝去的時光》)。這部作品與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并稱為意識流小說的巔峰,被認為是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連普魯斯特都說自己寫的是一部“大書”,一部把他的思想、他的痛苦都濃縮進去的“大書”。

法國作家、評論家法朗士說過,人生太短,普魯斯特太長。普魯斯特的文字讓許多人心生向往,又望而卻步。那么,我們如何走進普魯斯特的世界?如何開始《追憶似水年華》的閱讀?

11月15日晚,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評論家、作家李敬澤,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翻譯家許鈞,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翻譯家董強與作家、評論家趙松相聚云端,分享普魯斯特的魅力。

閱讀普魯斯特是“如魚飲水”

李敬澤在1990年代早期讀到了《追憶似水年華》,盡管中間總被各種事情打岔,但這部作品的閱讀于他而言特別珍貴。“從某種程度上講,像普魯斯特這樣的偉大作家,最重要的不在于我們是否從頭讀到尾,或者我們是否對他有了全面的深刻的認識,而在于他的方法論、他的感受方式、他的文學感覺系統(tǒng)已經(jīng)深刻地進入了我們的血液、我們的細胞里。”

在他看來,而今從事現(xiàn)當代文學的幾乎所有人,大家對很多事的基本看法,對文學和個人生存的基本感受方式,其實都來自于普魯斯特?!捌蒸斔固氐难酃?,普魯斯特的方法,幾乎像空氣一樣地散布在我們周圍。我們會不知不覺地受惠于他,并被他影響?!?/p>

也因此,他不認為閱讀普魯斯特只是欣賞一道風景?!伴喿x普魯斯特其實是‘如魚飲水’——你變成了他那片大水里的一條魚。你不由自主地學到了一種內心生活的方式,甚至是語法,甚至是語調。就這一點來說,我沉迷其中,受他影響很深?!?/p>

布朗奇所繪普魯斯特25歲時的畫像 拍攝:徐潔


時間屬于每一個人的感受

許鈞認為,《追憶似水年華》實際上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20世紀初關于時間的思考?!盎蛟S人最不可戰(zhàn)勝的就是時間,時間似乎可以摧毀一切。但普魯斯特告訴我們,時間是屬于每一個人的,有你意識的時間、你心理的時間,更重要的是,你感覺的時間?!?/p>

在他看來,普魯斯特寫這么一本書,就是要通過藝術的手段,通過小說的形式,讓失去的東西得以永葆青春,或者說重現(xiàn)生命之春。所以為什么要寫“小瑪?shù)氯R娜”點心,就是通過那么一種味覺,讓過去重現(xiàn)。

“每一位讀者都應該有自己的某種方式去感受生命,而閱讀普魯斯特,恰恰在這個意義上說,它可以讓你在人生的各種不同階段重新拾起自己的記憶。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一個不經(jīng)意的眼色,或者說某一種味蕾的打開,都讓你有了生命的感受,生命的體悟,這些真的非常重要?!痹S鈞相信,普魯斯特是一個在各個維度都能帶來新的探索,或者說打開新世界的偉大作家。就連他的語言本身,也是一種生命的呈現(xiàn)。

《追憶》第一卷出版合同 攝影:徐潔


“懲罰”也能慢慢變成“滋養(yǎng)”

其實對很多法國人而言,普魯斯特也是巔峰一般的極限式閱讀。讓董強欣慰的是,盡管很難,但很多人都對普魯斯特有一種直觀的感受——他是一個頂級的偉大的作家?!拔膶W其實最依賴所謂‘土壤’,有心理土壤,有文化土壤。從普魯斯特的閱讀,就能看出這些土壤非常肥沃。”

他說起一個小故事。法國普魯斯特的墓地有很多人獻花。其中有一個韓國年輕人專門去獻花,就有記者采訪問,你一個韓國年輕人,為什么要給普魯斯特獻花?韓國年輕人當時就說,他在學校里不好好讀書,他的老師就懲罰他去讀普魯斯特。他當時覺得特委屈,居然要讀那么厚的書,結果讀下來豁然開朗,甚至改變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后來他掙到了第一筆錢,就拿著這筆錢專門到法國,為普魯斯特獻花。

“這個故事特別美。本來是個‘懲罰’——從某種程度上說,讀普魯斯特對每個人都是個懲罰,對翻譯家也是,要像苦行僧一樣地去干。但是‘懲罰’會慢慢地轉化為一種‘滋養(yǎng)’,甚至可能會徹底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至少是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這是文學的魅力,是普魯斯特最大的魅力?!?/p>

普魯斯特臥室里坐在床上寫作的圖片


從此開始理解現(xiàn)代小說的變化

初讀《追憶逝水年華》時,趙松感覺就像初學游泳的人直接到海里去游泳一樣,是“走著去,爬著回”——讀了第一卷,他感到完全讀不懂。

等到再讀已是十年以后了。那時他讀到了王道乾翻譯的《一天上午的回憶》,也叫《駁圣伯夫》,這部“作品”對于他認識理解《追憶似水年華》是怎么寫出來的以及相關的方法論是怎么形成的,非常有幫助。讀完后他重新回到《追憶似水年華》,這一次慢慢地把這部巨作讀完了。

對趙松而言,讀《追憶逝水年華》是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式的閱讀體驗。讀過它之后,對于西方現(xiàn)代小說的變化,他有了一個很好的著眼點和入手點?!皬钠蒸斔固剡@里開始,可以理解很多現(xiàn)代小說的變化,包括對后來‘法國新小說’那些先鋒寫作——像羅伯-格里耶、克洛德·西蒙等人的理解,就變得容易許多,不會覺得很難讀,因為有了閱讀普魯斯特小說文本的歷練之后,即使是翻譯上可能會有一點障礙,但仍然很容易切入,你也很容易知道他們之間的這種影響是在哪方面發(fā)生作用的?!?/p>

更重要的是,閱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是一個更新,關于小說,關于寫作,關于文學對于作家自己的生命意味著什么……這是一個最好的體驗過程。

在這一場對談之外,從11月15日至18日,還有臧小佳、徐潔、余中先、袁筱一、孔潛、張引弘等翻譯家、學者、作家、評論家、文學編輯以視頻節(jié)目和播客的方式,邀約讀者走進普魯斯特的世界,理解《追憶似水年華》這部世界文學史上空前絕后的經(jīng)典之作,感受它的恒久生命力。

《追憶》手稿最后一頁 攝影:徐潔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