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誰在破壞藝術名作?從千年前的圣像到梵高名作

是什么讓一個人想要破壞一件珍貴的藝術品?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但政治往往會發(fā)揮作用,就像最近氣候問題抗議人士在歐洲各大博物館對名畫的破壞

是什么讓一個人想要破壞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但政治往往會發(fā)揮作用,就像最近氣候問題抗議人士在歐洲各大博物館對名畫的破壞;個人興趣往往也可以成為重要的因素,年輕的挑釁者會把別人的藝術作品作為目標,有時甚至將其作為自己藝術實踐的一部分。

然而,無論其目的為何,基本動機是相似的——通過破壞人們非常熟悉的藝術品的外觀或聲譽來引起關注。

下面,我們來看看藝術界的20起破壞行為,從宗教偶像破壞者到仍在進行的氣候抗議活動。

 1. 拜占廷破壞圣像運動,726–787年;814–842年

1888年,一幅描繪拜占庭圣像被破壞的插圖。


對藝術品的破壞最初并非發(fā)生在博物館中。比如中國北魏至唐代的多次“滅佛運動”,基督教社會也有類似的例子。8至9世紀間拜占廷帝國發(fā)生的破壞基督教會供奉圣像、圣物的運動,其實質是反對正統(tǒng)教會統(tǒng)治勢力和教會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斗爭。伊索里亞皇帝利奧三世于726年頒布了一系列法令要求摧毀宗教形象或標志,以結束對它們的崇拜。其結果是各種馬賽克壁畫、雕塑、硬幣和其他藝術創(chuàng)作在拜占庭控制下的土地上遭到損壞或完全摧毀,造成了對拜占廷帝國早期藝術珍品無法估量的損失。

2. “婦女參政論者”瞄準委拉斯凱茲的《鏡前的維納斯》,1914年

1914年,一幅委拉斯凱茲的作品遭破壞后,英國國家美術館對公眾關閉。


委拉斯凱茲,《鏡前的維納斯》,約1647-1651年


有時,破壞行為與政治沖突有關,就像一名婦女參政論者瞄準英國國家美術館展出的委拉斯凱茲《鏡前的維納斯》(Rokeby Venus)。當時婦女參政論者領袖埃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因以激進方式爭取英國婦女投票權被捕,她的伙伴瑪麗·理查森(Mary Richardson)用刀破壞《鏡前的維納斯》以抗議。理查森曾說:“我試圖毀掉神話中最美麗的女人,以此抗議政府對潘克赫斯特夫人的摧殘,她是現代史上最美麗的人物?!北M管理查森的刀只割到了維納斯的臀部和背部,但她造成的破壞讓美術館關閉兩周,以便修復這幅作品,為此她被判處6個月監(jiān)禁。

3.勞森伯格擦除德·庫寧的一幅畫,1953年

1966年的勞森伯格


羅伯特·勞森伯格身兼畫家、雕塑家等多種身份,在某種意義上,他甚至做過一回破壞者。1953年,他開始了一個藝術項目,其中包括抹去一件現存的藝術品。他先用自己的畫試了試,但沒有成功,他發(fā)現結果是無用的。

勞森伯格,《被抹去的德庫寧》,1953


于是,他找到了自詡為抽象表現主義畫家的威廉·德·庫寧,希望他獲得一幅可供擦去的畫。德·庫寧有點不情愿地同意了,留給這位年輕藝術家的是一幅他認為不重要的畫。勞森伯格用橡皮擦去了它,只留下了一些模糊的痕跡。最終的作品《被抹去的德庫寧》( Erased de Kooning Drawing)是一個例子,說明當藝術品的破壞本身構成一件作品時會發(fā)生什么。

4. 被錘子砸過的《圣殤》(Pietà),1972年

事故發(fā)生后,修復人員正在修復《圣殤》。


要用錘子敲打幾下才能嚴重損壞一件文藝復興時期杰作?米開朗基羅《圣殤》的答案是12下。在1972年的一次襲擊中,失業(yè)地質學家拉茲洛·托特(Laszlo Toth)打了圣母瑪利亞的鼻子,并在她的頭巾上留下了凹痕。隨后,梵蒂岡博物館進行了長達10個月的艱難修復工作,修復人員將她鼻子的3塊碎片和錘擊過程中飛散的剩余100塊碎片重新組裝起來。

最終,這件作品完好如新,并在防彈玻璃后展出。托特被羅馬法院認定為社會危險分子送進精神病院,兩年后被釋放,從意大利被遣返回澳大利亞。

5.《蒙娜麗莎》在巡展時被噴漆,1974年

1974年,人們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凝視達·芬奇的《蒙娜麗莎》。


僅在過去110年,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歷經了被偷走、被茶杯砸中等多種破壞行為。但最令人難忘的一次涉及一位名叫米津智子的日本女性和一罐噴漆。1974 年,這件作品從巴黎盧浮宮巡展到東京國立博物館,米津智子因不滿博物館的殘疾人政策,試圖將紅色油漆噴在《蒙娜麗莎》上,雖然米津智子的計劃沒有成功,但這一事件在日本引起了轟動。最終她被迫支付30萬日元罰款,博物館則預留一天,讓殘疾人可以參觀這幅世界名作。

6. 一位著名藝術品經銷商抗議使用畢加索《格爾尼卡》,1974年

《每日新聞》的封面報道了沙夫拉齊的破壞行為。


托尼·沙夫拉齊 (Tony Shafrazi) 現在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基思·哈林 (Keith Haring) 和巴斯奎特 (Jean-Michel Basquiat) 作品的早期經銷商。但早在1974年,他就因完全不同的原因成為藝術界的話題。那一年,他走進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在畢加索現代主義杰作《格爾尼卡》上噴上了“KILL LIES ALL”字樣。這句話指涉的是有關釋放威廉·卡利的抗議活動,威廉·卡利是一名中尉,因在越南戰(zhàn)爭期間參與大屠殺而被定罪;托尼·沙夫拉齊還參與了由藝術工作者聯盟領導的反戰(zhàn)行動。時任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的威廉·魯賓 (William Rubin) 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沙夫拉齊被指控犯有刑事惡作劇罪,而這幅畫卻幸免于難,因為它厚厚的清漆層“起到了無形盾牌的作用” 。

7. 倫勃朗的《夜巡》被“上帝派來的人”砍壞,1975年

倫勃朗的《夜巡》,在1975年被毀壞。


1975 年,倫勃朗最大的作品《夜巡》(1642年)被一名揮舞面包刀的男子破壞。他說,他是被“上帝”送到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的,也是上帝命令他切割這件作品。盡管最初保安試圖阻止他,但他依舊在畫上留下了幾處劃痕?!拔覀儽仨殧喽ó嫴紘乐厥軗p?!睍r任博物館代理館長PJ Van Thiel說。由于這幅作品在遭到破壞之前狀況非常好,博物館的修復人員僅用了四年就將其恢復到原來的樣子。但到了1990年,另一個人用未知化學物質再次破壞了《夜巡》。

8. 大衛(wèi)·哈蒙斯在理查德·塞拉的雕塑上“大放異彩”,1981年

當哈蒙斯在T.W.U.小便時,塞拉的“傾斜弧線”(如圖)正在安裝。


這是一個罕見的案例,藝術家在沒有事先征得許可的情況下破壞他人的作品。1981年,大衛(wèi)·哈蒙斯 (David Hammons) 參觀了理查德·塞拉 (Richard Serra) 的雕塑T.W.U (1980),這是一座安裝在紐約翠貝卡區(qū)的鋼材公共藝術作品。在哈蒙斯之前這件作品已被涂鴉弄臟,但哈蒙斯決心添加自己的標記。所以當攝影師貝想(Dawoud Bey)拍照時,他拉開拉鏈開始小便。由此產生了“一名警官袖手旁觀”的照片。事實上,這是哈蒙斯的一次表演,現在被稱為“Pissed Off”。哈蒙斯還往雕塑上扔了幾十雙運動鞋,進行了一場名為“Shoe Tree”的表演。

9. 倫勃朗的《達娜厄》濺上了難聞的液體,1985年

倫勃朗,《達娜厄》,1636


1985年,一個人在參觀圣彼得堡冬宮博物館時,污損了倫勃朗的畫作《達娜厄》。他首先用刀砍向描繪達娜厄胃部的部分。然后又扔了一種腐爛的液體,當時有人認為是硫酸。無論是什么液體,它都侵蝕了倫勃朗的畫作,讓一些人懷疑這幅畫是否會永遠被毀壞。但經過12年的艱苦過程,這件作品奇跡般地被完全修復并重新展示。

10.在杜尚現成品小便器中小便,1993年

2008年,杜尚的《泉》在泰特現代展出。


不,你不應該真的使用《泉》(1917),杜尚著名的現成品,由一個小便池翻轉而成。但是,為了向達達主義作品致敬,至少有兩位藝術家進行了使用的嘗試。其中一位是著名作曲家布萊恩·伊諾(Brian Eno),他最近講述了自己秘密這么做過;另一位是法國行為藝術家皮埃爾·皮農切利(Pierre Pinoncelli),他的方式要公開得多——1993年,當這幅作品被租借到法國尼姆展出時,皮農切利在其中小便,然后用錘子砸它。為此他被關進監(jiān)獄一個月并交了罰款。但這并沒有阻止他再次對這幅作品下手,后一次是2006年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的達達主義作品展上。

11.一名加拿大藝術生對著兩件杰作嘔吐,1996年

2015年,蒙德里安《紅藍黃構成》在MoMA展出。


正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所描述的那樣,這最初被認為是一個“不幸的事件”。1996年,加拿大藝術系學生朱巴爾·布朗 (Jubal Brown) 來到MoMA,對著蒙德里安的抽象畫嘔吐藍色液體。幾個月前,他也做過類似的事情,在加拿大安大略美術館對著一幅勞爾·杜飛的畫作上噴出紅色。好在兩幅畫都沒有受損。盡管兩家機構都考慮對他采取法律行動,但布朗似乎為他的抗議感到自豪,他說這些抗議旨在顛覆“資產階級”文化。他最初計劃有“三部曲”,第三部涉及將黃色反芻到一件未命名的作品中,但最后一部并未實現。

12. 馬列維奇抽象畫在荷蘭被噴繪美元符號,1997年

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


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的抽象畫簡潔而超然,會促使您想象超越生活的存在。但1997年的俄羅斯人亞歷山大·布雷納 (Alexander Brener)卻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在馬列維奇繪有白色十字架的灰白色背景上,以亮綠色噴繪了一個美元符號。

荷蘭警方表示,布雷納當時試圖通過一幅價值約860萬美元的畫作來表達“藝術宣言”;布雷納說,破壞行為是一種抗議,旨在強調“藝術界的腐敗和商業(yè)主義”。他因這一行為被判入獄數月。

13.塔利班摧毀巴米揚大佛,2001年

巴米揚大佛曾經所在的石窟。


巴米揚大佛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世紀,是阿富汗最重要的藝術品之一。它高100多英尺,被雕刻在懸崖的一側,曾一度被壁畫包圍。但在2001年,塔利班將這些雕像摧毀得像它們未曾存在過。據報道,塔利班用爆破、鏟子和錘子等工具將這些巨大的雕像變成碎片,以擺脫那些“異教的神”。

14.一名女子親吻塞·托姆布雷的抽象作品,2007年

瑞迪·薩姆


曾經愛過一件藝術品以至于親吻它嗎?當瑞迪·薩姆(Rindy Sam)參觀法國阿維尼翁當代藝術博物館藍貝爾藝術館藏時,對塞·托姆布雷(Cy Twombly)的一幅畫確實充滿了熱情。她涂著口紅,走到幾乎是白色的《菲德拉斯》(Phaedrus,1977)前,在當時價值200萬歐元的畫作上加上了她自己的紅唇?!斑@是一種愛的行為,當我親吻它時,我并沒有思考,”據報道,薩姆在面臨審判時說道,“我以為藝術家會明白的。” 法官讓她象征性地向藝術家賠償1歐元。

15.“黃色主義”藝術家破壞羅斯科作品,2012年

羅斯科的《黑色的栗色》在遭到破壞兩年后,于2014年在泰特現代美術館重新展出。


馬克·羅斯科 (Mark Rothko) 為四季餐廳創(chuàng)作一系列壁畫目前收藏在倫敦泰特英國美術館,是他最鐘愛的畫作之一。因此,當藝術家Wlodzimierz Umaniec于2012年在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的其中一幅作品《黑色和栗色》上寫上他的名字和一條標語時引起極大關注。Umaniec自稱開創(chuàng)了“黃色主義”流派,并在這幅作品中寫道“這是十二件黃色主義作品中的一件”。但在被判入獄兩年后,他改變了態(tài)度并道歉。泰特美術館的專家最初以為會在羅斯科的畫布上留下永久的污漬,但在大約兩年后修復完成并重新展出時,幾乎找不到任何破壞后的瑕疵。

16. 卡普爾在凡爾賽宮的巨型雕塑被噴漆,2015年

卡普爾的《骯臟的角落》上面的反猶涂鴉。


當安尼施·卡普爾 (Anish Kapoor) 在法國凡爾賽宮展示宏偉的鋼鐵雕塑《骯臟的角落》(2011-2015)時,遭到藝評家的猛烈抨擊,他們將其比作巨大的陰道(卡普爾說它沒有性暗示)。從字面意義上說,這幅作品也遭到了破壞者的攻擊,并被貼上了反猶的標簽??ㄆ諣柕哪赣H是猶太人,他想完整保留這些噴繪文字,但法院迫使凡爾賽宮部分掩蓋作品,以隱藏涂鴉。作為回應,卡普爾說“法國的種族主義者贏了”,后來甚至聲稱所謂破壞是內部人員干的。

17.班克西作品拍賣落槌后被粉碎,2018年

班克西,《愛在垃圾箱》,2018


難以捉摸的街頭藝術家班克西(Banksy)以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展示意想不到的藝術而聞名,但他最具挑釁性的舉動是破壞自己的作品。他2006年的《拿著氣球的女孩》于2018年在倫敦蘇富比以110萬英鎊(140 萬美元)的價格售出。錘子落下幾秒后,這幅畫從框中滑落并開始撕碎。拍賣行是否事先知道這一噱頭仍不清楚,盡管拍賣行發(fā)表的聲明似乎暗示出乎意料?!赌弥鴼馇虻呐ⅰ番F在以部分毀壞的狀態(tài)存在,成為完全不同的作品,班克西將其命名為《愛在垃圾桶》。

18.一部關于移民危機的巨著被撕裂,2018 年

巴努·西涅托格魯的《名單》(2017-)


破壞者時不時地會選擇超當代作品,就像他們在2018年所做的。當時利物浦雙年展上,土耳其藝術家巴努·西涅托格魯(Banu Cennetoglu)關于歐洲移民危機的作品《名單》被戲劇性地撕毀了。這件作品列出了自1993年以來因試圖移居歐洲而死亡的34361名已知人員,它被貼在一面室外墻上,有著920英尺長。在作品被部分撕毀后,西涅托格魯繼續(xù)以撕裂的版本展出它。她說:“我們決定將其保留在目前的‘狀態(tài)’,作為對人們暴力的表現和提醒?!?/p>

19. 困惑的俄羅斯警衛(wèi)在一幅畫上畫了一雙眼睛,2021年

安娜·萊波爾斯卡婭,《三個人物》,1932–1934.


博物館工作人員成為作品的破壞者,發(fā)生在2021年俄羅斯葉卡捷琳堡的葉利欽中心。當時一名警衛(wèi)用圓珠筆在現代主義藝術家安娜·萊波爾斯卡婭(Anna Leporskaya)的一幅畫上加了兩只眼睛。博物館兩周后才向警方報告這起破壞行為,這加深了此案的神秘感。最初,沒有提出任何指控。但到了2022年,這名名叫亞歷山大·瓦西里耶夫(Aleksandr Vasiliev)的保安被指控犯有破壞公物罪,并被處以罰款。當瓦西里耶夫接受采訪時,故事變得更為復雜。他在采訪中討論了自己在阿富汗和車臣戰(zhàn)爭中的服役如何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還聲稱,他是在一群青少年的慫恿下破壞了這幅作品,他說:“他們給了我一支筆。我畫了眼睛。我還以為是他們小時候的畫呢!”

20.梵高的向日葵被潑番茄湯,2022年

抗議活動將番茄湯灑在梵高的《向日葵》上


2022年,氣候問題抗議人士開始了一系列抗議活動,他們把自己粘在德國、意大利和英國標志性藝術品上,所有這些活動都是為了推動政府更快采取行動,避免生態(tài)災難的威脅。在倫敦的國家美術館,弗里茲藝術周期間,兩名“停止石油”(Just Stop Oil)活動人士向梵高的《向日葵》潑灑番茄湯。好在有玻璃的保護,這件作品未受損壞;事實上,氣候問題抗議人士表示,他們專門設計了一種不會損害作品本身的抗議活動。但許多人都認為梵高的作品可能會遭到破壞,于是以保守派專家為首的大規(guī)??棺h隨之而來。其他類似的抗議活動緊隨其后,包括在德國波茨坦,人們把土豆泥扔向莫奈的一幅畫;在維也納,人們把油潑在克林姆特的畫上。

注:本文編譯自《ARTnews》,編者略有刪減。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