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位于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東端。它古稱涼州,居絲綢之路要沖,歷史上有“四涼京華”“河西都會”“西夏輔都”等美譽。
“十八少年”在武威文廟與葉舟對談。本文圖片來源:奔流新聞
作家葉舟的祖籍正是武威。去年12月,葉舟出版了長篇小說《涼州十八拍》。這部總計134萬字的鴻篇巨著,以20世紀上半葉的涼州為原點,以現(xiàn)代版的“趙氏孤兒”為故事內(nèi)核,聚焦河西走廊的歷史、地理、文化,塑造了一批來自民間且擁有文化自覺與大義擔當?shù)臎鲋葑拥堋⒘x勇之士和熱血少年;并將“胡笳十八拍”的古典架構(gòu)與西北大地的歷史傳說相融合,全景式呈現(xiàn)了一幅河西民間社會風情的長卷。
而今,有一群外來的少年,追尋著小說中少年的足跡,踏上了古涼州的土地。4月16-18日,“十八少年下涼州·與葉舟同行”大型文學尋根之旅在甘肅武威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國內(nèi)知名高校的十八名文學專業(yè)在讀優(yōu)秀博士生,與葉舟一起,以《涼州十八拍》一書為線索,從蘭州出發(fā),一路西行來到武威,在這座千年古都展開了豐富的文化體驗和文學對話活動。
葉舟作品《涼州十八拍》
在武威,穿梭于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
從海拔3000米的烏鞘嶺,到有“石窟鼻祖”之稱的天梯山石窟;從凝聚了三代人心血的“沙漠綠洲”八步沙林場,到亞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庫紅崖山水庫;從見證了西藏正式歸屬中央政府行政管轄的白塔寺,到大名鼎鼎的銅奔馬的出土地雷臺漢墓……“十八少年”穿越歷史長河,與《涼州十八拍》中那群擁有大義擔當?shù)臒嵫倌陚冊跊鲋葸@片土地上交會,碰撞出不同時空的少年精神與力量。
“十八少年”在紅崖山水庫
在這一幕幕風景中,“十八少年”不時能夠與葉舟筆下的故事發(fā)生驚喜的相逢。在烏鞘嶺,少年們走在廣袤的草原上,眺望著遠處的皚皚雪山。在這般蒼涼而壯美的景象前,便更能懂得《涼州十八拍》中所描述的:“遙遠的烏鞘嶺和古浪峽山環(huán)河抱,結(jié)局緊嚴,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p>
而當他們走進雷臺景區(qū),映入眼簾的是一組儀態(tài)凜然的銅車馬陣,按1:6放大,共99件。大名鼎鼎的銅奔馬就出土自雷臺漢墓。而主人公顧山農(nóng)死守保護銅馬的秘密,也是《涼州十八拍》中的一條主要敘述脈絡(luò)。因此在參觀雷臺漢墓的過程中,他們也得以探尋銅奔馬的前世今生,與文本中的蛛絲馬跡互相印證。
“十八少年”與葉舟在烏鞘嶺
這種文學與現(xiàn)實的相逢不僅撩動著讀者的心弦,也讓葉舟本人頗為感慨。
位于武威市民勤縣的瑞安堡,是《涼州十八拍》里著墨甚多的承平堡的原型。作為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堡寨式民居,瑞安堡規(guī)模浩大,設(shè)計精巧,造工奇麗,是豪華民宅與軍事防御高度結(jié)合的近現(xiàn)代代表性建筑,集防衛(wèi)、民宅、園林藝術(shù)為一體的典型北方地主莊院,也是河西地區(qū)風格獨特、保存完整的一組民間建筑群體。
葉舟
“承平堡是涼州大地上的一個舞臺,所有的生旦凈末丑,所有的少年,所有的馬夫,所有的駝隊……主要的戲都在這里上演?!比~舟站在瑞安堡的庭院里,環(huán)視著四周,“在47個月的寫作時間里,我的案頭上沒有放別的資料,只是在玻璃板下壓著瑞安堡的結(jié)構(gòu)圖,現(xiàn)在站在這里真是感慨萬端,仿佛一扭頭還能看見徐驚白的身影,還能聽見管家呵斥下人的聲音,還能聽見顧山農(nóng)的聲音。”
此外,葉舟與“十八少年”還參觀了武威市博物館、五凉文化博物館、民勤沙漠雕塑公園等重要文化地標。他們在歷史與現(xiàn)實中來回穿梭,深入地體會了這座千年古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別具一格的藝術(shù)魅力。
“十八少年”登上八步沙防火瞭望塔
在文廟,與葉舟漫談旅行與文學
在旅途的最后,4月18日,“十八少年”走進武威文廟,與葉舟一起,就涼州歷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涼州十八拍》的文學成就、文化價值及時代意義等開展深度對話。
在天梯山石窟
活動現(xiàn)場,葉舟真誠地說:“我雖然祖籍在武威,但我沒有在武威生活的經(jīng)歷。我花了47個月的時間,寫完了134萬字的《涼州十八拍》。而此時此刻,我就像一個學生答完了試卷,等待著涼州的評判,等待著我的同鄉(xiāng),我的朋友和廣大的讀者們來評判,所以我找了十八位少年,讓他們來給我助威,來給我加油打氣!”
北京大學的王思遠對此次活動感受頗深:“本次文化尋根活動,是一條沉浸式體驗、深度認識甘肅文化的有效途徑,從自然中認識歷史,從歷史中品讀精神。遼闊的河西走廊,散落著《涼州十八拍》中的無數(shù)顆粒?!倍诼猛局校采钋械馗惺艿?,為什么葉舟要用百萬字的篇幅來書寫涼州?!耙驗槿绻挥眠@么大的一個篇幅的話,可能沒有辦法容納甘肅的雪山、沙漠、戈壁,沒有辦法容納落日,也沒有辦法容納在戈壁上奔跑的馬蹄聲?!彼f。
“這次涼州之旅是一趟意義非凡的‘行讀’,在行走中更切身體會到了書中的歷史氣息,慷慨之歌,完成了一次讓文學想象落地的重讀?!北本煼洞髮W博士譚復表示,“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親眼見到沙漠,大漠的廣袤、雄渾,讓人想起書中馳騁飛揚的顧山農(nóng)、徐驚白,也召喚著我們?nèi)シ垂允?,今天我們要成為怎樣的中國少年。?/p>
在涼州會盟紀念館
“河西走廊實在是太美了,我差點都不想回學校?!北本┐髮W的林孜已經(jīng)被武威的美景“俘獲”,“在尋訪之前,我并未深入意識到《涼州十八拍》在同題材作品中的獨特性,但在探訪尋根后,我感受到,同樣是書寫少年中國的豪情壯志,由于地域文化精神的融入,《涼州十八拍》透視出了少年陽剛的體魄和樸厚的精魂?!彼f。
南京大學的劉昀赫真誠地分享了自己內(nèi)心的憂慮:“作為文學專業(yè)的學生,我當然深信文學的價值是無法被替代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當下文學在形式和內(nèi)容上都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zhàn)?!倍硖幱诜N種的不確定性和困惑當中,當他走在河西走廊,想起葉舟在《涼州十八拍》中那些身處絕境也毫不退縮、頑強向前的少年,也對整個河西走廊的歷史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拔蚁虢裉?,人們在精神上太需要河西走廊了。我認為河西走廊它應當是中華民族文化上的一幅圖騰,涼州就是圖騰上一顆十分閃亮的明珠,《涼州十八拍》就是這顆明珠上一抹非常耀眼的光芒,它閃爍著的是直面困境,闖出困境,抵御困惑,搭建明天的壯麗,這種堅韌不拔的闖勁應該深深植根在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心靈深處,成為我們共同的精神符號。”他說。
在白塔寺
分享完旅行感悟后,話題轉(zhuǎn)到了《涼州十八拍》這部小說上。《涼州十八拍》中葉舟感情最深的角色是誰?小說中對于時間的處理有何獨到之處?為什么將《涼州十八拍》理解為“趙氏孤兒”的現(xiàn)代版本?……少年們向葉舟拋出這一系列的問題,在得到葉舟真誠詳細的回答的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
當天活動上,來自武威師范學校附屬小學的學生集體誦讀了《涼州詞》,非遺傳承人還在現(xiàn)場表演了涼州賢孝彈唱等節(jié)目。
本次活動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指導,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甘肅省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yè)集團、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武威市委宣傳部、武威市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武威市教育局、甘肅新媒體集團·奔流新聞承辦,甘肅省作家協(xié)會、中共涼州區(qū)委宣傳部、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芙蓉》雜志社協(xié)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