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溫柔之歌》:生命暗湖中的真實

又或許“何謂真實”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宴會的場景是對生活的欺騙性的泄露,卻也可以看作真實與虛假的渾然一體生活的表面與深意之間并沒有清楚的界限。

《溫柔之歌》:生命暗湖中的真實

《溫柔之歌》[法]蕾拉·斯利瑪尼著袁筱一譯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她已經忘了,所有這一切都不過是個化裝舞會,一個騙人的游戲,一種欺騙。”

路易絲慢慢啜飲著葡萄酒,感到逃離平庸生活的快樂,在這場她的朋友為了騙過移民局而舉行的虛假婚宴上,她或許是那個唯一快樂的人,她甚至沒有注意到其余賓客喝的都是蘇打水。

這并不是《溫柔之歌》中的一個主要場景。在這本具有懸疑色彩的小說中,開場的驚人一幕便設下了謎題:“嬰兒已經死了?!痹诨靵y不堪的房間里,是如母狼般嘶吼的母親,和喉嚨口被插入刀子的保姆。作者蕾拉·斯利瑪尼爽快地給出了答案,保姆是殺害孩子的兇手。接下來縈繞全書的問題正如譯者袁筱一所提出的那樣:為什么保姆會殺死嬰兒?在蕾拉全知視角的冷靜敘述下,那些圍繞著兩個女人(主婦米莉亞姆與保姆路易絲)和她們的兩個家庭之間的紛繁糾葛與重重誤解似乎慢慢從完美的生活中剝落,然而當我們撿拾這些狀似證據的碎片——在崩潰邊緣搖晃的保姆的身影——卻又無法串聯出一個真正可靠的邏輯鏈條??v然一些簡要的詞句能夠如判決書那樣概述保姆罪行的原因乃至過程,但這種壓縮的形式太類似一個解謎游戲,一種對歷史線性敘述的借用,而錯過了這部小說。

《溫柔之歌》:生命暗湖中的真實

作者蕾拉·斯利瑪尼

蕾拉在重構犯罪的線索與生活龐雜的枝節(jié)間尋找到了一種巧妙的平衡,但我們幾乎無法辨識兩者之間的界限——這是一本由瑣碎的生活日常構成的小說,它最大的懸念正在于這些平淡無奇的瑣事與死亡之間的微妙聯系。因此,??率降摹翱脊拧被蛟S會給我們的閱讀提供一種有趣的方式,因為我們需要從這些豐盈的生活斷片中尋找的與其說是一個答案,不如說是更多的問題。

那么回到宴會上的這一幕。它在所有場景中并未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它只是平凡日常中不起眼的瞬間,書中的主要人物甚至都是缺席的。然而,正是從這些隨處均可拾掇的細節(jié)中,我們仿若從一顆水滴窺見一片它所映照的世界。這場宴會的表演性是每位出席的賓客都早已知曉的,路易絲當然也不例外,然而她卻在這個舞臺——甚至她并非主角的舞臺上忘情地表演,以至于忘記了真實與虛假的邊界。

在訪談中,蕾拉談到這部小說的靈感來源于2012年的一篇新聞報道,講述了紐約的一個保姆殺害了她照顧的兩個孩子,并企圖自殺的真實案例。蕾拉清楚地記得報道中有一張保姆與全家人的合影,雇主說:“她是我們家的一分子?!狈▏堕喿x》雜志如此評價這部小說:“我們不止一次驚訝地發(fā)現,我們相信書中的一切都是真實的,甚至過于真實?!钡拇_,《溫柔之歌》選擇的是這樣一個會發(fā)生在任何國度,發(fā)生在任何人身邊的故事,我們或許因其“真實感”而悲痛驚惶。然而,何謂真實?是新聞記載下的幸福合影,還是鄰居目睹的“仙女般”的保姆?小說同樣不厭其煩地描述著這秩序井然的生活,卻又時時叩擊著這宛若堅不可摧的“真實”。不過這并非是滑向了揭露人性丑惡、譴責社會黑暗的一端。作者筆下的路易絲并不是一個心機深重的罪犯,而是一個痛苦掙扎的“溺水者”——一個近乎偏執(zhí)地追求愛與美的女人跌落于階級、男權、貧困的深潭,在她的生活中我們看不到驚心動魄的悲慘遭遇,這些尋常的壓迫只是日日的夢魘。

蕾拉帶領我們看到了在警察、雇主與鄰居等人視野之外的保姆路易絲的生活,這是她所挖掘的第一層“真實”。在引言中,她引用了英國作家魯迪亞德·吉卜林的童話《山中的平凡故事》:“維澤絲小姐來自邊界的那一邊,她來到一位夫人家,替她照看孩子……夫人說維澤絲小姐一點用也沒有,她不干凈,也沒有熱情。她從來沒有想過,維澤絲小姐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會因為自己的事情而煩惱,而且這些事情對于維澤絲小姐來說,才是這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崩倮怃J地描寫著樹立在人們之間的高高的屏障,書中的所有人都無法跨越這隱形的邊界,每個人只有各自困于孤島的掙扎。對于路易絲來說,她主動的敘述只有通過對孩子講故事的形式完成,起初她的故事中是“孤兒、迷路的小姑娘、被囚禁的公主、吃人妖魔丟棄的城堡”,“尖嘴的鳥兒、獨腿熊、憂郁的獨角獸”,后來故事慢慢變成了“漫長的、斷斷續(xù)續(xù)的、沒有章法的流浪,貧窮的公主、生病的龍,還有以自我為中心的自言自語”。路易絲既是這些故事的講述者,同時也正是故事中痛苦而無助的生靈。語言與她的生命交織在一處,當她如陷入流沙般沉落詞語的泥潭,她的生命也失去了自救的可能。

這種因視角限制而無法望及的他人生活并沒有窮盡這部小說對“真實”的追問,在所有人目之所及之處,仍然有無法刺穿的“真實”深藏于生命的過往之中。在雇主一家?guī)芬捉z一同去愛琴海度假的時候,路易絲學會了游泳,當她漂浮于幽藍美麗的海水之中,“她回想起孩提時代,班里有個同學掉進了村口的池塘。那是一片泥濘的水塘,夏天散發(fā)出一股惡心的氣味?!彼肫稹澳瞧诎档?、腐朽的水面,還有在爛泥中找回的那個孩子的臉”。童年骯臟的池塘與現在清澈明凈的大海是“真實”的重影,就像小說不斷叩問的善與惡、美與丑那樣,我們無法將它們從一個人的生命中清晰地分割出來。

又或許“何謂真實”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宴會的場景是對生活的欺騙性的泄露,卻也可以看作真實與虛假的渾然一體——生活的表面與深意之間并沒有清楚的界限,當一個殘忍的故事被命名為“溫柔之歌”,它并不意味著對抗中孰勝孰負,也并不是反諷,而是兩者充分的糅雜、發(fā)酵,釀成生命的美酒或毒藥。(文/周思)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