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我是愛南開的:周恩來與南開系列學校的不解之緣

然而抗戰(zhàn)之時,南開校園遭到了極大焚毀。南開大學作為私立學校,生存相當艱難,離不開經(jīng)費籌措和各界支持。

周恩來,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蘇淮安。字翔宇,小名大鸞,曾用名飛飛、伍豪、少山、冠生等。南開校長張伯苓曾說過:“周恩來——南開最好的學生?!弊鳛槟祥_系列學校(南開中學與南開大學)最杰出、最知名的校友,所經(jīng)諸事不由得引人注目。

結(jié)緣南開中學

“天津是我青年時代的故鄉(xiāng)?!敝芏鱽碓缡钦f。天津是周恩來革命的起點和收獲愛情之地,而“我是愛南開的”一語,幾成箴言,廣為流傳。青年周恩來在天津的時間,奠定了他之后的人格魅力和處事能力。

那么緣從何起呢?1910年春,周恩來十二歲,因家道中落,他前往東北奉天(今沈陽),同在奉天度支司俸餉科任科員的伯父周貽賡一起生活。先入奉天銀州(鐵嶺)銀崗書院就學半年,秋季入奉天府第六兩等小學堂高等丁班學習(后改名奉天東關(guān)模范學校)。就在這里,少年時代的周恩來說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言壯語。

我是愛南開的”:周恩來與南開系列學校的不解之緣

青年周恩來

1913年2月,周貽賡調(diào)任天津長蘆鹽運司榷運科科員,15歲的周恩來便隨之來到天津。同年8月16日,報考了當時有名的天津私立南開中學并被錄取,8月19日報到入學,編在一年級乙三班(后改為丁二班),學制為四年。

據(jù)《南開學校第十次畢業(yè)同學錄》載:周恩來早年“家貧,處境最艱,學費時不濟,而獨能于萬苦千難中多才多藝,造成斯績”。在津的周恩來生活是充實的,自考上南開中學后,他潛心立志,決心做到五個“不虛度”,即:讀書不虛度、學業(yè)不虛度、習師不虛度、交友不虛度、光陰不虛度。

在讀期間,他曾擔任過校演說會副會長、國文會干事以及南開新劇團布景部副部長等職,成為天津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和積極推動者之一。

1914年11月,南開中學成立了新劇團,周恩來擅長演新劇,往往技驚四座。在他的畢業(yè)評語中,有如斯評價:“君于新劇尤其特長,犧牲色相,粉墨登場,傾倒全座?!庇纱丝梢愿Q見一斑。

周恩來寫過許多提倡新學,提倡民主與科學之類文章,據(jù)可見史料的不完全統(tǒng)計,周恩來在《敬業(yè)》、《校風》、《南開星期報》等刊物上共發(fā)表文章二十五篇,其中論說文十二篇、小說、小史、劇本、游記、雜記、編志、翻譯等各種載體文章十三篇。此外,還有紀事一百三十七則、筆錄三篇、詩歌六首。據(jù)南開學校《第十次畢業(yè)同學錄》對周恩來介紹:“善演講、能文章、工行書,曾代表本班與學校辯論,于全校文試,奪得首席。習字比賽,復列其名。長于數(shù)學,往往于教授外自出新法。捷算賽速,兩列前茅。”

1915年冬,他在作文《或多難以固邦國論》中寫道:“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淵待挽。茫茫華夏,中流之砥柱伊誰弱冠請纓。聞雞起舞,吾甚望國人之勿負是期也。”強烈的愛國情愫和危亡意識溢于言表。

由于周恩來品學兼優(yōu),才華橫溢,入學第二年,經(jīng)老師推薦,學校破例免去了他的學雜費,成為全校當時為數(shù)不多的免費生,這種情況在私立學校是極為罕見的。1917年6月26日,周恩來以優(yōu)良成績從南開中學部畢業(yè),畢字319號,為第十次畢業(yè)生。畢業(yè)分數(shù)為八十九分七二,并獲“國文最佳者特別獎”。

遠涉東洋求真理

1917年9月初,周恩來作詩一首: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既感于畢業(yè)之情愫,又指代自己下一步的路途。時代潮流推動著先覺者拿起武器打破枷鎖,不斷求索歷史的真理。10月,周恩來經(jīng)由沈陽東渡日本求學。

一個時代的事物總有時代的特點,在新舊轉(zhuǎn)軌之際,那些救國之知識分子的總在不斷尋求適合拯救中國機體的“藥方”。改造現(xiàn)實是以周為代表學人的首要追求,在日本的一年零八個月時間,周恩來并沒有沉溺于書本,也無意于尋章摘句,他積極參與各類社會活動。

彼時之日本,受到西方新思潮的廣泛影響,周恩來的民主、科學思想也來源于此。1919年1月,河上肇創(chuàng)辦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刊物《社會問題研究》月刊,從第一期起,就連載了他寫的《馬克思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周恩來赴日后不久,即成為此刊讀者?!岸耆A識真理,于今雖晚尚非遲”。4月5日,他在京都寫下了《雨中嵐山》的詩篇,詩中寫道:瀟瀟雨,霧蒙濃,一線陽光穿云出,愈見姣妍。人間萬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見著一點光明,真愈覺姣妍。

然而周恩來在日求學并不順利。1919年春季,他從友人口中得知南開將設(shè)立大學部,稍加整理之后,欣然回歸天津,“返國以圖他志”。翻閱南開大學館藏檔案和《周恩來年譜》可知,1919年(民國八年)9月5日、6日,周恩來入南開學校大學部,九月八日進行學籍注冊,學號為六十二號,成為南開大學第一屆文科學生。

我是愛南開的”:周恩來與南開系列學校的不解之緣

民國時的南開大學

1919年,南開學校大學部初設(shè)文科、理科和商科,學制均為四年。首期學生三科共九十六人,教師十七人。大學部旋改名南開大學。9月16日,天津愛國學生成立覺悟社,周恩來執(zhí)筆《覺悟社宣言》,他以卓越的領(lǐng)導能力成為覺悟社公認的領(lǐng)導者,也在此時結(jié)識了鄧穎超。在校廣泛參與學生事務(wù),草擬出《南開出校學生通訊處細則》和《給南開出校同學的信》,分別刊載于1919年12月11日《校風》第133期和12月18日《校風》第134期,文后有署名:辦事人周恩來,這些都是周恩來就讀于南開大學的證明。

1920年,為反對中日直接交涉山東問題,周恩來與其他三位代表于蘭渚(官立中學學生)、張若名(女師范學生)、郭隆真(女師范畢業(yè)生)帶領(lǐng)南開學校 5000 余學生到直隸公署請愿,遭逮捕,張伯苓親往警察廳并與各界名流斡旋。但迫于當局壓力,周恩來被開除學籍。4月17日,周恩來等人被移送天津地方檢查廳。同年7月17日,當局釋放了周恩來等學生。在此期間,周根據(jù)被捕經(jīng)歷寫成7萬余字的《警廳拘留記》,于1921年在天津《新民意報》上連載,署名周飛飛,后該報社又印成單行本發(fā)行。1946年9月,周恩來在接見美國記者李普曼時,亦提及此事。

我是愛南開的”:周恩來與南開系列學校的不解之緣

南開大學早期建筑

張伯苓、嚴修(范孫)二人對周不僅十分器重,且情深意切。后來周恩來由張伯苓推薦、嚴修資助,于11月赴法國留學。南開當時尚屬私立學校,資金各方籌措實屬不易,校方對周恩來獎學金卻從未中輟——即使在得知1921年周加入了巴黎共產(chǎn)主義小組之后,可見張伯苓、嚴修先生對于周恩來關(guān)愛有加、器重倍至。

我是愛南開的”:周恩來與南開系列學校的不解之緣

張伯苓與嚴范孫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張伯苓在南開召開慶祝大會上說:“西安事變解決得這么好,咱們的校友周恩來起了很大的作用,立了大功。過去我把他開除了,現(xiàn)在我宣布恢復他的學籍?!敝劣诒R溝橋事變爆發(fā)后,張伯苓與得意弟子周恩來在廬山重逢,兩人互話寒暄,物是人非,而黨派之別更是令人唏噓不已。

我是愛南開的”:周恩來與南開系列學校的不解之緣

南開大學第一期學生留念

1938年5月,張伯苓應(yīng)邀到武昌華中大學講演時說:“我在北方,經(jīng)常想到華中;想到華中,就想到中華。華中大學有惲代英,南開大學有周恩來,這都是杰出人才,是我們兩校的光榮?!敝笾芏鱽碓谥貞c的津南村、沙坪壩,與南開中學和恩師張伯苓亦有多次互動。

建國后三次南開之行

柳亞子在1934年春季之時,由滬抵津前來看望其子——時任南開大學英文系主任的柳無忌,感于南開校園之美景,隨即賦詩一首:汽車飛駛抵南開,水影林光互抱環(huán)。此是桃源仙境界,已同濁世隔塵埃。

然而抗戰(zhàn)之時,南開校園遭到了極大焚毀。南開大學作為私立學校,生存相當艱難,離不開經(jīng)費籌措和各界支持。深知此中困局的張伯苓曾經(jīng)做出“鮮花需用糞水澆灌之喻”,感慨道:“蓋私人經(jīng)營之學校,其經(jīng)濟毫無來源,其事業(yè)毫無憑借,非得教育同志之負責合作,在?;虺鲂PS阎疅崃覔碜o,與夫政府及社會各方贊助與扶持,決不能奠定基礎(chǔ)而日漸滋長也!”

1948年,解放戰(zhàn)爭激戰(zhàn)正酣,張伯苓先生在南京當了三個月的考試院院長,由于種種原因,實際上并不歡暢,他黯然返回重慶,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不久,北平實現(xiàn)和平解放,周恩來托傅作義帶口信給張伯苓校長,請他不要隨蔣去臺灣。最后,這一口信由香港校友轉(zhuǎn)達給張伯苓,內(nèi)容是:“老同學飛飛不讓老校長動”。張伯苓收到電報后心中頓時異常感動,遂拒絕了蔣介石去臺灣之邀。但由于與蔣介石及國民黨高層關(guān)系匪淺,張伯苓在建國后的政治環(huán)境中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先后三次回到母校。1951年2月23日,張伯苓先生與世長辭。隔日周恩來從京趕來吊唁,他說:“感謝母校對我的教育。沒有疑問,那時受到的是資產(chǎn)階級教育,但我也學到了一些知識,鍛煉了辦事的能力?!薄皬埿iL辦教育這么多年,確實是有貢獻的,咱們都是他的學生?!弊返繒谔旖蚰祥_中學舉行,周恩來、傅作義及天津市、南開大學負責人組成治喪委員會。周總理送了花圈,上書:“伯苓師千古! 學生周恩來敬挽?!笨吹饺绱俗志洌瑤熒檎x之厚了然可顯,然而無法回避的是,張的境遇與周也不無相關(guān)。吊唁次日,在南開大學演講期間,他鼓勵學生要努力學習,成為新中國建設(shè)者。

我是愛南開的”:周恩來與南開系列學校的不解之緣

周恩來與南開學子

他不忘師生情誼,1961年正值困難時期,他將自己的高干購物證贈給張伯苓遺孀,送500元錢,并囑托天津市政府有關(guān)部門多加關(guān)照,直至這年冬張夫人去世。由于激進的革命時代,這對師生關(guān)系以及張伯苓晚年的遭遇,使得原本的溫情有了些許悲劇色彩。

1957年4月10日,周恩來陪同波蘭政府代表團訪問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受到師生熱烈歡迎。繼而,周恩來和波蘭部長會議主席約瑟夫·西倫凱維茲出席天津市六所高校師生歡迎會,他向與會的一萬五千名教職員和大學生發(fā)表講話。他說:天津是我青年時代的故鄉(xiāng),38年前我曾在天津以一個學生的身份參加過“五四”運動。他諄諄告誡青年學生要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建設(shè)祖國。

1959年5月28日,周恩來偕鄧穎超回母校視察,用了將近一天的時間走遍了南開園的角角落落,聽取學校負責人匯報工作,與師生親切交談,深入實驗室、教室、學生宿舍、圖書館、研究所,進行參觀、調(diào)研,并向全校師生發(fā)表演講,給廣大師生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

周恩來與鄧穎超生前曾多次向工作人員叮囑,死后骨灰要撒在天津、撒在海河,繼續(xù)凝望和關(guān)切他們的“第二故鄉(xiāng)”。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南開大學師生們痛心不已,自發(fā)組織,隆重紀念敬愛的總理。

我是愛南開的”:周恩來與南開系列學校的不解之緣

南開學生紀念周恩來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