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紀念吳昌碩誕辰180周年:“抱樸含真”文化沙龍在滬舉辦

2024年是吳昌碩先生誕辰180周年。吳昌碩(1844-1927),近現代書畫金石大家,西泠印社首任社長。

2024年是吳昌碩先生誕辰180周年。吳昌碩(1844-1927),近現代書畫金石大家,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在“缶翁的世界”書畫作品展舉辦之際,7月8日下午,紀念吳昌碩誕辰180周年——2024上?!さ诙帽愫妫疚痰氖澜纾┪幕除堅谏虾:E伤囆g館舉行。與會學者認為,應該以多元形式紀念吳昌碩,不僅關注其藝術技藝,更要重視其文化遺產和深層文化精神,看到當下寫意精神缺失的深層次原因。

據悉,“缶翁的世界”紀念吳昌碩先生誕辰180周年書畫作品展(2024年6月5日-2025年5月28日)共展出吳昌碩先生及其師友、部分弟子的63幅精品力作,呈現了吳昌碩藝術世界的精彩與多元,展現了海派藝術波瀾壯闊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作為海派藝術館推出的“缶翁的世界”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文化沙龍活動以吳昌碩先生的詩書畫印研究為基礎,以“食金石力、養(yǎng)草木心”為切入點,強化人文和科技融合發(fā)展,以抱樸含真文化沙龍為抓手,著力研究并開發(fā)吳昌碩文化品牌價值。此外,本次活動也是為2024年秋季在溫哥華舉辦的世界吳昌碩文化推廣活動預熱的,以期在全球范圍內深度傳播吳昌碩藝術精神。

“缶翁的世界”紀念吳昌碩先生誕辰180周年書畫作品展現場


“缶翁的世界”紀念吳昌碩先生誕辰180周年書畫作品展作品


在活動中,上海市吳昌碩文化藝術基金會、上海西區(qū)文化傳媒發(fā)展有限公司就吳昌碩數字人及藝術授權舉行了簽約儀式,這也標志著吳昌碩藝術數字化轉型的開始,也體現了海派藝術館在推動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中的積極作用,是海派藝術館致力于創(chuàng)新與傳承的生動體現。上海市吳昌碩文化藝術基金會還與杭州三達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了上海市吳昌碩文化藝術基金會“抱樸含真”專項基金的簽約儀式。

上海西區(qū)文化傳媒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海派藝術館執(zhí)行館長張建華,上海市吳昌碩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長吳超,加拿大收藏家協會會長、杭州三達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岳平等先后致辭。周岳平介紹了加拿大收藏家協會及地處加拿大大溫地區(qū)的北美華藝術館,并表示,抱樸含真來源于老子的思想,吳昌碩先生金石書畫中有著抱樸含真的精神,可以看到他藝術中的保持本真、追求純粹。

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導、中國國家畫院院委姜寶林,西安美院中國畫學院院長劉西潔,浙江博物館西湖畫院畫師虞達明,北京銀帝藝術館館長呂建富四位藝術家向上海市吳昌碩文化藝術基金會“抱樸含真”專項基金捐贈了自己的作品,以表達他們對吳昌碩先生的深厚敬意和對抱樸含真專項基金的堅定支持。上海市吳昌碩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長吳超為他們頒發(fā)了證書。

畫家劉西潔向上海市吳昌碩文化藝術基金會“抱樸含真”專項基金捐贈的《昌碩大師》


吳昌碩數字人及藝術授權簽約儀式


上海市吳昌碩文化藝術基金會“抱樸含真”專項基金簽約儀式


在主旨發(fā)言環(huán)節(jié),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與藝術家分享了他們的見解和思考。

上海博物館原館長、博士生導師陳燮君探討了海派文化與吳昌碩藝術之間的相互影響及其反哺,并指出,我們應該以多元形式紀念吳昌碩,不僅關注其藝術技藝,更要重視其文化遺產和深層文化精神。在技術迅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仍需抱樸含真,不忘初心,堅守吳昌碩先生的藝術精神。

文化沙龍發(fā)言現場


《海派書畫領袖——吳昌碩評傳》作者、蘭亭書會顧問、上海中國書法院副院長王琪森詮釋了吳昌碩成為海派書法領袖,是上海現代城市精神和契約團體精神的體現,是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現象。他認為,吳昌碩以其深厚的藝術造詣,更以其金石精神影響時代,成為近現代書畫篆刻藝術的一代宗師,引領著海派書畫市場走向繁榮,促進了海派文化的鼎盛。

“缶翁的世界”紀念吳昌碩先生誕辰180周年書畫展策展人、知名收藏家于善明表示,因為與吳昌碩先生同為安吉人的緣分,讓他很早就開始關注海派書畫,特別是吳昌碩的作品。受教于吳昌碩第二代傳人,更讓他對吳昌碩情有獨鐘。很榮幸參與本次“缶翁的世界”的策展,期待在為期一年的展覽期間,通過展出更多豐富多樣且高水平的藝術作品,不斷提升展覽的整體品質。

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孔達達從價值的重塑、價格的重塑、觀念的重塑以及模式的重塑四個方面進行了分享。他呼吁對吳昌碩作為海派文化領軍人物價值的再認識和梳理,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傳承和發(fā)展。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浙江山水畫研究會會長林海鐘在探討吳昌碩及其藝術成就時強調,藝術不僅僅是技能的展現,更需結合深厚的修養(yǎng)和哲學境界,這一點在吳昌碩將篆刻藝術融入詩書畫傳統(tǒng)中尤為突出。

西安美院中國畫學院院長劉西潔說,吳昌碩在中國畫領域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尤其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傳承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強調,作為藝術實踐者,應深入探討吳昌碩的藝術形態(tài)和文化價值,理解其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金石學對民族文化精神的體現。在現代多元文化的語境下,他認為需要重新審視吳昌碩的藝術和文化意義,重視個體的文化立場。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美術家協會理事蔡廣斌說,吳昌碩在書畫同源實踐上的創(chuàng)新,將書法筆法巧妙融入繪畫之中,為藝術史貢獻了新的表現手法。他認為,書寫的筆墨關系與寫實的表現性并重的繪畫關系是吳昌碩作品的特色。吳昌碩的藝術不僅在教學上具有指導意義,也為當代藝術家提供了寶貴的創(chuàng)作靈感。

吳昌碩先生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邵琦表示,大家都談到了要繼承吳昌碩的精神,這確實需要作為后人的我們一起來具體落實,尤其是承擔承前啟后的藝術院校。曾經齊白石私淑吳昌碩,也被邀請到中央美院教學,而作為吳昌碩親授的弟子潘天壽則主持了浙江美院,然而,現在卻遭遇到了靳尚誼先生的靈魂之問“寫意呢?沒了?”因此,在紀念吳昌碩的時候,如何將大家已經看到的、提出的觀點和要求落實下去才是關鍵。

澎湃新聞藝術主編顧村言認為,重新理解吳昌碩先生要看到其筆墨中對“強其骨力”的追求,金石與寫意都是這一精神的投射,可以說,從1894年吳昌碩參與并見證甲午戰(zhàn)爭的失利到1899年“一月安東令”而絕望仕途對其思想與藝術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皬娖涔恰钡挠^念正在于昏暗社會現實的無奈與骨子里希望強其民族的精神。重看吳昌碩先生,也要反思當下中國藝術教育的痼疾與寫意缺失的深層次原因。

此外,結合吳昌碩文化品牌的開發(fā),上海七寶熊貓文化有限公司董事徐正國在現場闡述了藝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強調了藝術不僅源自生活、提升生活,更對社會和商業(yè)產生深遠的影響。浙江大學計算機創(chuàng)新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杭州優(yōu)鏈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CEO蔣亞洪分享了其結合蘇軾、吳昌碩等名人與數字人技術領域結合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文化沙龍由海派藝術館常務副館長陳屹主持。

研討會學者、藝術家等合影


據悉,此次活動由上海市吳昌碩文化藝術基金會、上海海派藝術館、加拿大收藏家協會主辦,上海西區(qū)文化傳媒發(fā)展有限公司、杭州三達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