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中國非遺保護年會大集:水韻江南,窯窯相望

七月的宜興窯湖小鎮(zhèn),山水環(huán)抱,茶竹密布,道路兩邊具有江南風韻的蘇式建筑鱗次櫛比,融合了“窯”元素的建筑設計又為小鎮(zhèn)增添了文化內蘊。

七月的宜興窯湖小鎮(zhèn),山水環(huán)抱,茶竹密布,道路兩邊具有江南風韻的蘇式建筑鱗次櫛比,融合了“窯”元素的建筑設計又為小鎮(zhèn)增添了文化內蘊。7月20日—22日,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在宜興窯湖小鎮(zhèn)舉辦,作為本屆年會的亮點活動之一,非遺大集同期在這里展開,大集緊扣本屆年會主題,由“水韻江南”“食行九州”“千茶百器”“錦繡中華”“曲苑雜壇”“窯窯相望 薪火相傳”六大板塊構成。展覽形式上,市集與展演緊密融合,來自全國各地三百余項國家級、省市級代表性非遺項目,通過館、店、鋪、攤、水域、舞臺的立體展陳形式,將中國南北東西風土人情巧妙融入江南水鄉(xiāng)。

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非遺大集展示現場 


從“水韻江南”看起,打造非遺沉浸式展演融合

還未進入小鎮(zhèn)景區(qū),即可看到遠處復古的觀光小火車在山林間緩慢行駛著,在轟鳴聲中,小火車與自然山水結伴,穿越茶園、竹林……來到這里,觀者可乘坐游船,泛舟湖上,在寧靜與愜意中,沉浸在窯湖的山水風情里。而在湖岸的小鎮(zhèn)街道上,一場精彩紛呈的年度非遺盛會則又為這里增添了一份人間煙火的多彩顏色。

宜興窯湖小鎮(zhèn)夜景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非遺大集由“水韻江南”“食行九州”“千茶百器”“錦繡中華”“曲苑雜壇”“窯窯相望 薪火相傳”六大板塊構成。開篇的“水韻江南”板塊,集中展示了江蘇省非遺保護成果。此板塊利用窯湖小鎮(zhèn)水域景觀,打造水上非遺市集,同時借助老街入口的江南非遺主題館,舉辦以無錫、宜興本地特色非遺項目為代表的江蘇省非遺專題展。

蘇州評彈非遺傳承人現場展演


“食行九州”板塊貫穿整個大集,集結全國非遺美食營造煙火生活氛圍。來自京津冀晉遼蒙等各地非遺美食項目,在老街入口區(qū)域集中呈現,同時以移動攤鋪穿插于非遺大集,提升老街煙火氣,讓游覽者在行進中品味非遺美食背后的故事與溫度。

宜興紫砂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制作工藝


“錦繡中華”板塊展出的非遺服飾


“千茶百器”板塊以茶葉、茶器項目為題材,通過室內立體展陳,突出“茶與器”的內在關聯,呈現“一方水土、一茶一器一世界”的東方意境之美?!板\繡中華”板塊通過非遺服飾展、南北繡娘展演、研學體驗、少數民族服裝秀等豐富內容,通過將傳統刺繡技藝與旅游時尚融合,讓游客切身感受非遺活態(tài)傳承的魅力。?“曲苑雜壇”板塊則綜合街巷戲臺和街頭快閃戲劇,讓非遺走近廣大游客。以街坊雜場為節(jié)點,以窯湖小鎮(zhèn)水域景觀為舞臺背景,以小規(guī)模曲藝演出、街頭快閃展演等方式,在老街穿插進行非遺沉浸式展演。

“曲苑雜壇”板塊展示現場


 

“曲苑雜壇”板塊的戲曲表演


“窯窯相望 薪火相傳”板塊的龍窯


不滅窯火,匠心永續(xù)。終章“窯窯相望 薪火相傳”板塊,通過龍窯點火儀式和陶瓷工藝活態(tài)展演,傳遞中國手藝人傳承堅守的匠心。值得一提的是,位于窯湖小鎮(zhèn)的“窯湖第一窯”,一比一還原了宜興紫砂名鎮(zhèn)丁蜀鎮(zhèn)前墅古龍窯。此板塊通過現場展示拉坯、刻花、勾勒、上色、施釉等陶瓷制作工序,呈現全國各重點窯口的陶瓷制作技藝。

好吃、好聽、好看、好玩、好用的非遺大集

穿梭在窯湖小鎮(zhèn)非遺大集街道上,苗族飛歌、慶陽嗩吶、劍川白曲、昆曲評彈等各項非遺傳承人的歌聲不絕于耳;慶陽香包、平陽木版年畫、宜興紫砂、景德鎮(zhèn)青花斗彩等各類非遺精品讓人目不暇接;蘇繡、湘繡、蜀繡、粵繡等地方特色織繡展品讓人贊嘆不已;宜興豆腐花、涪陵胭脂蘿卜泡菜火鍋、香河肉餅、黃元米果等貫穿于整個市集的各地非遺美食更是讓前來的游客胃口大開,在一個個攤位前排起了長隊……

非遺大集展示的蘇州燈籠


平陽木版年畫


麥稈畫展示現場


涪陵胭脂蘿卜泡菜火鍋


宜興糕團展示現場


“這次非遺大集充分體現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特色,同時又為老百姓營造一個可以互動的空間?!敝袊俏镔|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在活動期間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說,“總結起來我們這次非遺大集有‘五好’,即好吃、好聽、好看、好玩、好用。我們做非遺大集,不是做純粹的展覽,是要讓老百姓能帶回家去,真正跟生活結合起來,讓老百姓從中有獲得感。”

無錫紙馬展示現場


來到“水韻江南”板塊,江蘇省無錫紙馬非遺傳承人陶曉夢向記者展示了無錫紙馬的制作工藝?!盁o錫紙馬‘印繪結合’的制作方法在全國紙馬中很少見,不單純手工木版印刷,而是在印成的墨稿之上加以彩繪,還使用類似印戳的‘小印章’戳印,以毛筆勾點裝飾。 ”陶曉夢說,在《大鬧天宮》的創(chuàng)作中,玉帝、 神仙、天將等造型即是借鑒了無錫紙馬的形象加以改變,使之在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天宮》的人物形象設計中成為一個成功的范例。

云南劍川白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代表性傳承人姜宗德展演現場


在“千茶百器”展廳,云南劍川白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代表性傳承人姜宗德抱著樂器動情地演唱了一首民族小調,隨性自然、樸實無華的表演方式,抑揚頓挫的歌聲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觀看,拍手叫好,拍照留影。據他介紹,劍川白曲是白族地區(qū)流傳較廣、歷史悠久的古老音樂品種,主要流行于劍川、洱源及與劍川接壤的怒江州蘭坪縣通甸、金頂和麗江的九河等地,是一種極具特色的白族傳統音樂藝術形式。2014年11月,劍川白曲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黃敏帶來的蜀繡繡品


進入“錦繡中華”展陳現場,觀者又紛紛屏住了呼吸。在蘇繡、湘繡、蜀繡、粵繡等各項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傳承人手中,一絲一線、俯仰穿插,一幅幅精美的繡品應時而生,讓人驚艷不已。在現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黃敏向記者展示了蜀繡的刺繡工藝?!拔艺谕瓿傻倪@幅繡品畫稿來自清代畫家陳枚的《四季花鳥》。”黃敏說,“蜀繡起源于巴蜀民間,距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2006年蜀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的繡品是將同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具有巴渝特色的榮昌夏布與蜀繡技藝相結合,造就了自己的夏布蜀繡風格?!?/p>

慶陽香包非遺展示現場


慶陽香包非遺展示現場


而在大集上,來自甘肅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慶陽香包繡制》,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藝、美好的寓意同樣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欣賞。該項非遺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劉蘭芳向記者介紹,慶陽香包所屬的隴繡與四大名繡不同,隴繡不會繡到絹上和絲上,而是繡在絲綢上。慶陽刺繡所使用的繡線相比四大名繡的繡線更粗,力量感非常強烈,體現慶陽勞動人民粗獷敦厚、不拘一格的性格特征。劉蘭芳說:“繡法我們采用長短針插針繡,區(qū)別于其他的繡法,一長一短的繡法只是向絲綢上繡一層,容錯率低,甚至可以說是沒有,如果有出錯的地方就必須全部拆開重新繡,不能有絲毫糊弄的地方。”

非遺大集現場


非遺大集現場


來到終章“窯窯相望 薪火相傳”板塊,主辦方在活動期間還啟動了龍窯點火儀式,以“窯窯相望、薪火相傳”的寓意,呼應本屆年會“守正創(chuàng)新、賡續(xù)薪火”的主題。此外,非遺大集還設置有社火廣場、活態(tài)傳承展演區(qū)、非遺精品館、非遺文創(chuàng)館、中醫(yī)藥館、非遺人之家等功能區(qū)域。

現場展示的廣東非遺遂溪游魚


據悉,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無錫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宜興市人民政府承辦,中國數字文化集團、宜興陽羨旅游集團執(zhí)行。

(本文部分圖片為主辦方提供,攝影:申?。?/p>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