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2024年巴黎奧運會:當極端高溫成為賽場上的另一個對手

2024巴黎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在7月26日拉開帷幕,全球都為之沸騰。根據(jù)官方網(wǎng)站介紹,本屆奧運會涵蓋32個體育項目,超過萬名運動員將在329個獎牌項目中展開激烈角逐

2024巴黎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在7月26日拉開帷幕,全球都為之沸騰。根據(jù)官方網(wǎng)站介紹,本屆奧運會涵蓋32個體育項目,超過萬名運動員將在329個獎牌項目中展開激烈角逐,項目范圍廣泛,包括田徑到帆船、馬術、游泳、體操、賽艇、攀巖等,其中19個項目將在戶外進行。

當?shù)貢r間2024年7月22日,法國巴黎,奧運村為各國運動員提供生活保障。


考慮到奧運會在巴黎一年中最炎熱的7月和8月舉行,一些氣象預報員已預測,在被稱作“光之城”的法國首都,許多比賽日將迎來高達26.7攝氏度的氣溫,而熱指標則可能更加令人難以忍受。與一個世紀之前同樣在這里舉辦的第八屆奧運會不同的是,巴黎和全球其他城市一樣正在經(jīng)歷一個世紀前的人們無法想象的顯著變暖趨勢,而整項賽事都可能會因此而遭遇嚴峻的挑戰(zhàn)。數(shù)據(jù)顯示,如今巴黎每年平均有23天氣溫超過25攝氏度,而有9天則超過30攝氏度。

從有系統(tǒng)性的記錄以來,巴黎地區(qū)的熱浪頻率和強度正在急劇上升。1947年至2023年間,該地區(qū)經(jīng)歷了50次熱浪,近年來情況尤為嚴峻。2003年的毀滅性熱浪導致法國超過15000人死亡。而近在2019年,巴黎則記錄了有史以來最高的42.6攝氏度,這場熱浪也導致法國全國1435人喪生。

氣溫上升并非巴黎獨有現(xiàn)象。根據(jù)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C3S)的數(shù)據(jù),自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每個月都創(chuàng)下了該月份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C3S在其最新月度公報中指出,2024年有可能超越2023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氣溫上升的原因歸咎于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和自然的厄爾尼諾現(xiàn)象,這兩者共同推動氣溫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隨著全球溫度持續(xù)上升,眾多項目的運動員不得不面對一個與技術水平無關的新對手:極端高溫。2024年巴黎奧運會可能成為人類歷史上最熱的奧運會之一,人們愈發(fā)擔憂氣候變化對運動員表現(xiàn)和安全的影響。正如密歇根大學體育管理學副教授布賴恩·麥卡洛(Brian McCullough)所指出的一樣,“不斷上升的氣溫和不斷變化的天氣模式正在重塑體育運動的格局,給運動員和賽事帶來了重大風險”。鑒于其日益增長的關注度,奧運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深入探討氣候變化如何重塑體育運動的絕佳時機。

熱量對人體所產(chǎn)生的影響不可小覷

隨著氣溫飆升至危險水平,人體的調(diào)節(jié)機制會進入超負荷運轉(zhuǎn)模式,以繼續(xù)維持接近37攝氏度的常規(guī)核心體溫。然而,當長時間暴露于極端高溫時,這些機制可能會被壓垮。隨著身體持續(xù)暴露在高溫下,更嚴重的癥狀就會因為缺乏降溫機制而開始顯現(xiàn)。當身體無法通過自己的機制成功調(diào)節(jié)核心體溫時,人體就會出現(xiàn)熱衰竭的癥狀,其特征是大量出汗、虛弱和頭暈。

當?shù)貢r間2024年7月22日,法國巴黎,人們在市政廳前的廣場打籃球。


科學研究顯示,人們對炎熱的感受往往不僅僅由溫度決定;即使溫度相對可接受,其他外部因素,尤其是溫度和濕度的組合,仍然會帶來嚴酷的體驗??茖W家使用一種名為“熱指標”的綜合數(shù)據(jù)來衡量這種體驗,因為它同時考慮了溫度和相對濕度,這影響著身體通過出汗來降溫的有效性。當濕度較高時,汗液蒸發(fā)得更慢,這會阻礙身體有效降溫,使得感知的溫度比實際氣溫更熱,從而加劇了高溫對身體的影響。

隨著溫度和濕度的飆升,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將會下降,導致判斷力受損和潛在傷害。皮膚作為冷卻身體的器官,在高濕度下可能無法有效蒸發(fā)汗液,從而導致中暑。由于更多血液滯留在皮膚中,心血管系統(tǒng)承受壓力,增加了心臟病發(fā)作的風險。在熱浪之下,呼吸炎熱潮濕的空氣會加劇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和哮喘等呼吸道疾病,而同時產(chǎn)生的脫水則會對腎臟造成損害,可能導致腎衰竭或電解質(zhì)失衡。

在極端情況下,持續(xù)暴露在高溫下可能會發(fā)展為熱射病,而這種癥狀足以危及生命,其特征是意識混亂、心跳加速,甚至昏迷。熱射病患者必須立即接受醫(yī)療干預,以防止長期損傷或死亡;全球熱浪頻率的增加使這些情況更加普遍,對醫(yī)療系統(tǒng)構成了重大挑戰(zhàn)。

在這種環(huán)境下,生理學家強調(diào)了采取預防措施和及時響應以減輕極端高溫暴露的影響。保持水分、避免在氣溫最高的時段進行劇烈運動,以及識別早期癥狀,是人們可以采取的關鍵步驟;然而,由于許多奧運會運動員必須在戶外比賽,不斷升高的氣溫進一步加劇了公共衛(wèi)生部門減輕生理影響的難度。

極端高溫正在改變運動員的經(jīng)歷

由于許多運動項目需要在戶外進行,體育和氣候變化之間一直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氣候變化會對運動員的表現(xiàn)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而大型體育賽事也往往會產(chǎn)生大量的碳排放。英國可持續(xù)體育協(xié)會(BASIS)在樸茨茅斯大學著名生理學家和來自不同運動項目的奧運選手的幫助下推出的第二份“火之環(huán)(Rings of Fire II)”報告指出,全球變暖的加劇,特別是熱指數(shù)的升高,使得運動員不僅要相互競爭,還要與熱浪所帶來的日益嚴重的身體威脅對抗。

自1924年法國上一次舉辦奧運會以來,巴黎的平均氣溫已經(jīng)上升了3.1°C,這給在歐洲——這個地球上變暖最快的大陸——舉辦奧運會帶來了重大挑戰(zhàn)和風險?,F(xiàn)有的政策和措施往往不足以保護運動員免受極端高溫的危害,因此需要更加嚴格的健康和安全規(guī)程。氣溫的升高已經(jīng)導致賽事日程的打亂和地點的變更(換到更涼爽的時間或場地),這可能會影響運動員的準備和表現(xiàn)。世界田徑協(xié)會主席塞巴斯蒂安·科(Sebastian Coe)勛爵在報告中警告說:“隨著全球氣溫的持續(xù)上升,氣候變化應日益被視為對體育運動的生存性威脅。”

以英國馬拉松游泳運動員安伯·基根(Amber Keegan)為例,在“火之環(huán)”對她的采訪中,她毫不掩飾地點明了極端高溫對馬拉松游泳等戶外運動項目所制造的巨大安全威脅。當高溫加劇馬拉松游泳對身體的苛求時,運動員便徘徊在致命后果的邊緣;游泳者面臨的極端高溫帶來的身體傷害包括加劇的抽筋、疲勞和嘔吐,這不僅消耗了運動表現(xiàn)所需的寶貴能量,還削弱了思維的清晰度。作為一名馬拉松游泳運動員,基根表示,這樣由各類因素所組成的“危險混合物”將可能導致溺水等嚴重意外情況的發(fā)生。

2022年4月3日,法國,巴黎馬拉松比賽現(xiàn)場。


與此同時,日本競走運動員、2019年世界冠軍鈴木雄介的經(jīng)歷,更是揭示了在過高溫度下比賽的長期影響有多么糟糕。在多哈世界錦標賽上,鈴木雄介因超過四十攝氏度的極端高溫而出現(xiàn)了脫水和中暑的癥狀,包括持續(xù)的心率升高和嚴重腸胃不適。盡管他贏得了比賽,但這些癥狀的長期影響對鈴木是毀滅性的。由于飽受慢性疲勞和肌肉疼痛等后遺癥的困擾,鈴木最終因為身體無法恢復而被迫退出東京奧運會,職業(yè)生涯被嚴重擾亂。

因為新冠疫情而推遲舉行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運動員們也在酷熱和潮濕的天氣中掙扎,許多日子的氣溫飆升至34攝氏度以上,而濕度更是接近70%,制造出了任何人都無法忍受的熱指標。來自東京的現(xiàn)場報道描述了許多運動員在終點線嘔吐和暈倒,需要輪椅才能離開賽場,并表示他們確實擔心會在比賽中喪命的危險場景。最臭名昭著的一幕發(fā)生在有明網(wǎng)球森林公園的男單1/8網(wǎng)球決賽中,當時熱指數(shù)達到了驚人的37攝氏度。在令人窒息的高溫刺激之下,俄羅斯網(wǎng)球運動員丹尼爾·梅德韋杰夫(Daniil Medvedev)在比賽中途對主裁判大喊:“我可以完成比賽,但我可能會死。如果我死了,你要負責嗎?”盡管最終在比賽中擊敗了對手,梅德韋杰夫仍然表示他在比賽中感到眼睛里充滿了“一片黑暗”。

為了更加準確地理解高溫天氣對運動員所產(chǎn)生的影響,“火之環(huán)”報告采用了一種名為濕球黑球溫度(WBGT)的熱應力指數(shù),用于測量溫度、濕度、風速和太陽輻射對人體的綜合影響。盡管原先的研究普遍認為濕球黑球溫度只有達到35攝氏度時才會對人體產(chǎn)生威脅,但是2022年的一項最新研究推翻了這一說法。根據(jù)這項研究,只要濕球黑球溫度達到了31攝氏度,那么即使是大多數(shù)年輕健康的奧運運動員也無法再調(diào)節(jié)自己的體溫,這會增加患熱相關疾病的風險,如曬傷、熱痙攣、虛脫甚至中暑。

“正如東京奧運會和其他重大賽事所見,極端氣溫對運動員的表現(xiàn)和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人體調(diào)節(jié)體溫的能力受到損害,從而導致熱衰竭和中暑等風險”,麥卡洛在采訪中表示?!叭绻憧紤]到運動員極強的競爭意識,這往往會凌駕于他們對自身安全的判斷之上,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奧運和世界級運動員越來越多地在競技精神和個人安全之間進行危險的權衡?!?/p>

運動員對于氣候變化對自己產(chǎn)生的影響有著準確而清晰的認識。2023年世界田徑協(xié)會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氣候變化越來越受到運動員的關注,75%的運動員表示氣候變化對他們的健康和表現(xiàn)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這一比例比前幾年顯著增加。有90%的受訪運動員認為,世界田徑運動必須在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方面發(fā)揮關鍵作用,隨著極端天氣事件變得越來越頻繁和嚴重,迫切需要采取行動。

冬季奧運會是否會因為氣候變化而消亡

飛速爬升的氣溫,正使得冬奧會面臨著比夏季奧運會遠遠更高的風險。如果說夏季奧運會的主要擔憂是如何防止氣溫上升影響運動員的健康和安全,那么冬奧會可能會因此而無法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找到合適的舉辦場地。

2014年的一篇論文全面分析了歷史天氣數(shù)據(jù)、氣候模型和未來預測,并得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jié)論: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繼續(xù)以當前速度進行,那么到本世紀中葉,在21個曾經(jīng)的冬奧會主辦城市中,只有10個能夠可靠地舉辦冬奧會。由于氣溫上升和降雪量減少,到2050年代,許多在冬奧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記錄的比賽場地,如斯闊谷(1960年冬奧會舉辦地)、格勒諾布爾(1968年冬奧會舉辦地)和索契(2014年冬奧會舉辦地)都將變得不再適合舉辦冬奧會。如果碳排放量繼續(xù)居高不下,那么到2080年代,在21個曾經(jīng)舉辦過奧運會的場地中,只有札幌(1972年冬奧會舉辦地)還能可靠地再次舉辦冬奧會。

氣候變暖對冬季殘奧會的未來構成了更大的威脅。由于冬季殘奧會傳統(tǒng)上于2月冬奧會后的3月舉行,因此面臨著氣溫升高和降雪可能性下降帶來的額外氣候挑戰(zhàn)。研究預測,與21個歷史場地中有10個適合舉辦冬奧會相比,只有8個場地能舉辦冬季殘奧會。

雖然先進的造雪技術可以緩解其中一些問題,但氣溫升高仍會使這些雪的質(zhì)量大幅下降。例如,在2014年索契殘奧會期間,高溫導致降雪緩慢、濕潤且過于厚重,與2010年溫哥華殘奧會相比,劣質(zhì)雪導致運動員的受傷率增加了六倍。

2014年2月22日,俄羅斯索契,2014索契冬奧會單板滑雪女子平行回轉(zhuǎn)決賽賽況。


這兩篇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滑鐵盧大學的氣候科學家丹尼爾·斯科特(Daniel Scott)呼吁管理機構采取系統(tǒng)性解決方案,以應對氣候變化對冬奧會和殘奧會的影響,而為此他正與國際奧委會合作以進行新的研究?!昂孟⑹?,我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氣候更可靠的地點,我們即將公布這一發(fā)現(xiàn)。因此,如果國際奧委會和主辦方能適應即將到來的氣候變化,那么還有更多的地點可供選擇。國際奧委會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他們邀請我們向一些未來的主辦委員會、運動員和其他人發(fā)表演講”,他說。

據(jù)預測,由于氣溫可能會上升3攝氏度或以上,世界上許多地區(qū),如印度河谷、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波斯灣,在我們的有生之年都有可能變得無法居??;在這一大環(huán)境下,體育、氣候變化和可持續(xù)性之間的交集不容忽視。

體育運動和氣候變化如何相互影響

在思考這些問題時,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所有的體育賽事都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大型體育賽事,尤其是奧運會,會在舉辦的過程中成為該地區(qū)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核心來源。以往的奧運會,如2012年倫敦奧運會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平均產(chǎn)生了350萬噸二氧化碳,僅略低于舊金山整座城市一年的排放量。2021年,由于持續(xù)的新冠疫情限制,2020年東京奧運會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創(chuàng)下了200萬噸的歷史新低。

氣候研究倡議組織“快速轉(zhuǎn)型聯(lián)盟”(Rapid Transition Alliance)2020年的一份報告指出,大型體育賽事之所以會排放如此多的二氧化碳,原因多種多樣,包括建造高能耗的運動場館、觀眾出行、為場館提供電力,以及缺乏適當?shù)乃芰虾褪澄锢厥盏?,所有這些因素都導致了體育賽事的巨大碳足跡。報告估計,如果我們把世界杯、奧運會以及其他大型體育賽事(如一級方程式賽車和國際板球理事會世界杯)的碳排放量加起來,全球職業(yè)體育賽事平均每年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將近1000萬噸。

從快速轉(zhuǎn)型聯(lián)盟的報告中可以看出,每一項大型體育賽事都會因為氣候變化而受到負面影響。氣溫指數(shù)的上升,對所有在戶外參賽的運動員的體驗都會產(chǎn)生沖擊。例如,今年觀看美洲杯或歐洲杯的人都會注意到,球員們在極端炎熱的天氣中比賽,球衣被汗水所浸透,經(jīng)常需要喝水休息,而且常??雌饋砥v不堪。

2021年7月23日,2020東京奧運會射箭賽場,俄羅斯射箭運動員斯韋特蘭娜·貢博耶娃在賽場上中暑熱暈在地。據(jù)悉,當天賽場氣溫超過30攝氏度,濕度很大。


氣溫升高對于運動員的影響,也絕對不僅僅是職業(yè)體育聯(lián)賽的問題;由于西半球經(jīng)常出現(xiàn)極端高溫天氣,美國各地的學校也在努力應對戶外活動所產(chǎn)生的風險。根據(jù)2013年發(fā)表在《美國預防醫(yī)學雜志》上的一篇論文,每年有超過9000名高中運動員因為運動性熱?。‥HI)而接受治療,其中包括一系列疾病,如熱射病,而橄欖球運動員患此類疾病的風險高出11.4倍。

這篇論文顯示,大約三分之一的運動性熱病病例發(fā)生時,現(xiàn)場都沒有醫(yī)療專業(yè)人員,進一步凸顯了對教練、管理人員、家長和運動員進行識別和應對熱病癥狀相關培訓的關鍵需求。不幸的是,由于沒有足夠積極的意識,已經(jīng)有一些運動員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在2018年至2022年間,美國至少有11名橄欖球運動員因熱射病死亡,其中既包括學生,也包括職業(yè)運動員,比如年僅19歲的馬里蘭大學進攻線衛(wèi)喬丹·麥克奈爾(Jordan McNair)。

所有這些驚人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都在警告我們忽視體育賽事對氣候的影響所帶來的嚴峻后果。隨著世界為氣溫上升的影響做準備,所有的體育賽事都必須需要采取系統(tǒng)性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以防止悲劇的重演。

為什么體育運動仍然在接受環(huán)境破壞者的贊助?

氣候變化的持續(xù)危機,正在讓管理者們從根本上重新思考體育賽事的日程安排和組織方式,以避開最炎熱的時段,這包括采用靈活的時間安排、加強補水休息和采用更好的冷卻策略等多種方法。斯科特說,“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運動員的安全,因此,對于夏季的炎熱城市,必須針對他們所見過的,甚至可能見到的最熱熱浪做出計劃,比如沒人想到倫敦奧運會期間氣溫會達到40攝氏度”。

更進一步來說,也許是時候?qū)w育領域內(nèi)的能源贊助進行重新評估了,因為許多大型體育賽事的贊助商同時也是加劇全球變暖影響的主要污染者。正如“火之環(huán)”報告所指出的那樣,盡管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近80%的化石燃料生產(chǎn)商是全球變暖的主要驅(qū)動因素,它們卻仍然能夠堂而皇之地繼續(xù)贊助因氣溫上升而狀況急劇惡化的各項賽事。從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參與國際足聯(lián)、國際板球理事會和一級方程式賽車,到道達爾能源公司支持橄欖球世界杯和非洲國家杯,此類名單不勝枚舉,且仍在不斷增加。

“如果體育界要嚴肅對待其可持續(xù)性和環(huán)境承諾,以盡量減少運動員和觀眾在體育賽事期間經(jīng)歷的氣候變化影響,那么它就需要對其與化石燃料公司的關系進行徹底重新評估,并將其作為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該報告聲明道。

在今年的巴黎奧運會上,雖然沒有化石燃料實體作為贊助商,但它們卻接納了法國航空公司這一主要航空公司、豐田這一主要汽車制造商,以及安賽樂米塔爾這一全球最大的鋼鐵公司之一的贊助。根據(jù)新天氣研究所的最新報告,法國航空公司、豐田和安賽樂米塔爾的合計年度排放量估計高達驚人的3360萬噸二氧化碳,這比八座煤電廠一整年的排放量還要多。

正如英國奧運會金牌得主、激流回旋劃艇運動員艾蒂安·斯托特(Etienne Stott)所言:“奧運會本應是人類最美好的慶典,但巴黎奧運會卻在頌揚那些將人類推向更多炎熱、干旱和海平面上升的公司”。

未來會在空中飄蕩多久

2024年巴黎奧運會組織者在一開始就公開作出承諾,此次奧運會將在“氣候方面載入史冊”,他們的目標是產(chǎn)生的全球變暖排放量不超過近期在倫敦和里約熱內(nèi)盧舉辦的夏季奧運會的一半。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奧運會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是盡可能減少新建建筑,而主要依靠現(xiàn)有建筑或臨時基礎設施。在這其中,新建的幾處建筑,包括奧運村和水上運動中心,其設計相比法國的標準項目,每平方米碳排放量減少30%。

減少排放的另一大方法是改變能源供應方式以及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巴黎奧運會將主要由法國電網(wǎng)供電,由于法國電網(wǎng)高度依賴核能,因此它是歐洲最清潔的電網(wǎng)之一。此外,不同場館將安裝太陽能電池板,而奧運村則不提供空調(diào),依靠建筑外墻和水冷地下管道進行隔熱。

為了應對潛在的熱浪,巴黎已實施多項措施,以確保觀眾和建筑保持涼爽。市政府在全市范圍內(nèi)種植了數(shù)千棵樹,安裝了淺色表面和人行道以反射熱量,而公共空間還將使用噴霧器進行降溫。這些改變不僅旨在保護運動員的福祉,還旨在使體育實踐與更廣泛的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目標相一致。

隨著氣溫上升,行動的緊迫性也隨之增加。體育不能再在一個泡沫中運作,與塑造這個世界的環(huán)境危機脫節(jié)。雖然運動員通常因其體力和決心而受到贊譽,但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可能是為保持一個既有利于他們從事體育運動又有利于他們生存的地球而奮斗。

在此背景下,奧運會及其履行減排承諾的能力可能將成為所有其他體育賽事效仿的榜樣。麥卡洛表示:“奧運會可以作為環(huán)境管理的典范,展示最新的可持續(xù)做法,并影響其他體育賽事和組織采取類似措施?!?/p>

雖然這些目標是合理且可實現(xiàn)的,但這些措施的實際影響尚待觀察。在酷熱的陰影下,2024年巴黎奧運會可能成為這場持續(xù)戰(zhàn)斗中的關鍵時刻,也是一個賽場之外的利害關系更嚴峻的時刻。


(參考資料從略)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