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開學第一天,位于上海浦東的三林鎮(zhèn)中心小學小劇場傳來絲竹聲聲,一曲《行街》拉開了三林2024開學第一課“江南絲竹非遺進校園”藝術賞析及江南絲竹展示主題活動的序幕。揚琴演奏老師劉燁擔綱主持,國家一級作曲家顧冠仁牽著小朋友的手走上“講臺”,為零基礎的孩子們科普了江南絲竹的歷史起源及其藝術特色。這堂課一邊演一邊講,既有江南水鄉(xiāng)的天籟之音,又有深入淺出的講解,別開生面的形式牢牢地吸引了孩子們。
國家一級作曲家顧冠仁(右二)為零基礎的孩子們科普江南絲竹的歷史起源及其藝術特色
活動上,三林鎮(zhèn)中心小學成為三林鎮(zhèn)第三個上海市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三林校園示范點,全市第四家校園示范點。
一邊演一邊講,走進江南絲竹的世界
江南絲竹是流行于江浙滬一帶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以其“小、輕、細、雅”的藝術風格著稱。“什么是江南絲竹?”面對小朋友的問題,顧冠仁認為,江南絲竹是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音樂形式,“江南絲竹表現(xiàn)江南人民的感情,表現(xiàn)江南小橋流水的景致。沒有江南的風景,就沒有江南絲竹。所以江南絲竹的音樂聽起來是優(yōu)美抒情的,有時又很歡快,反映了江南人民的性格。它是江南文化重要的載體?!?/p>
三林江南絲竹樂團成員馮曉俊、張嘉茜、于曼手持各自的樂器,為孩子們一邊介紹一邊演奏,讓孩子們沉浸式體驗吹打、彈撥、拉弦這三類樂器的特點。三家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示范點三林鎮(zhèn)中心小學、進才實驗小學西校、世博家園實驗小學副校長張躍明、徐萍、高恩介紹了三個學校在江南絲竹方面的普及與推廣工作。三林江南絲竹樂團、以及三家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校園示范點三林鎮(zhèn)中心小學、進才實驗小學西校、世博家園實驗小學分別為大家演奏了民樂《天上星星亮晶晶》《陽光彩虹小白馬》和《歡樂歌》。
小朋友現(xiàn)場表演
當天掛牌“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校園示范點”的三林鎮(zhèn)中心小學是以民樂為藝術教育特色的學校,在歷年的浦東新區(qū)中小學藝術節(jié)活動中,校民樂隊屢獲佳績,今年暑假校民樂隊還赴法國參加了中法建交60周年青少年藝術交流“潮燃國樂,情系中法”活動,深受好評。
去年學校與三林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簽訂了“江南絲竹非遺進校園”協(xié)議,三林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在學校設立江南絲竹教育傳承點,開設楊琴、二胡、琵琶、竹笛、古箏、中阮、打擊樂等七門課程。三林江南絲竹樂團的老師們走進校園,手把手輔導學生,讓更多低年級同學通過學習體驗,了解江南絲竹、喜愛江南絲竹、演奏江南絲竹。
“在江南絲竹非遺進校園之前,三林鎮(zhèn)中心小學就有許多學生學習民樂樂器,但他們很少有組成樂隊演出的機會?!比宙?zhèn)文化活動中心主任唐崢華介紹,三林江南絲竹樂團的老師們走進校園后,將有一定民樂基礎的同學們聚集起來,組成民樂團,一方面促進了學習不同樂器學生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們得以學習如何將不同樂器融合成一個整體,以民樂團的方式,配合演奏出整首曲目。
“有了民樂團,小朋友們有機會上臺演奏展示,對江南絲竹更有興趣了,也吸引了一些零基礎的同學加入,學習江南絲竹?!?nbsp;唐崢華說,進校園2年,三林鎮(zhèn)中心小學已有幾十人組成的民樂團,也開展了初步的梯度建設,如今學校中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都有小朋友在學習江南絲竹,其中有實力優(yōu)秀的演奏者,也有零基礎加入的小學員。
小朋友登臺演出
普及江南絲竹,讓更多學生愛上傳統(tǒng)文化
江南絲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作為該項目保護單位,已在全市創(chuàng)建24個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用合作推進工作項目的形式在基層社區(qū)和中小學校開展江南絲竹傳習普及活動,并且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建了江南絲竹長三角聯(lián)盟和校園聯(lián)盟。
三林鎮(zhèn)有著深厚的江南絲竹傳統(tǒng),向來重視江南絲竹的傳承與保護。據(jù)唐崢華介紹,三林鎮(zhèn)是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長三角江南絲竹保護傳承聯(lián)盟秘書處也設置在三林鎮(zhèn)。三林鎮(zhèn)從2021年開始實施江南絲竹進校園,一方面通過三林江南絲竹樂團成員送教上門,開設輔導培訓班,手把手教學生彈奏江南絲竹;另一方面每年組織三林校園江南絲竹(民樂)展演,搭建展示平臺,促進校際交流。三林校園江南絲竹樂隊數(shù)量以及參與江南絲竹演奏的學生數(shù)量逐年增加,水平不斷提升。各學校在教育系統(tǒng)組織的學生藝術比賽中獲得諸多獎項榮譽。
各掛牌基地學校作為江南絲竹進校園的示范點都十分重視江南絲竹的普及教學工作,重視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對江南絲竹的興趣愛好,在此基礎上把江南絲竹樂團培訓課程化,開展梯隊教學訓練,不斷提升校園樂團的專業(yè)化水平。三個掛牌基地學校各自走出了一條自己的江南絲竹普及道路。
進才實驗小學自2017年9月起依托浦東新區(qū)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市團建設項目,成為了浦東新區(qū)青少年活動中心民樂團的基地學校。2021年,學校設立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三林校園示范點。學校依托青少年活動中心聘用畢業(yè)于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相關專業(yè)老師開設11門民樂專業(yè)課程,其中90%老師為研究生畢業(yè)。如今,樂團人數(shù)(包括預備團員)已達到108人,并形成了梯隊。為確保學生民樂團真正做到助力孩子發(fā)展,學校利用社團活動時間,將民樂團培訓課程化,固定了學習時間,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還能有效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世博家園實驗小學也是以民樂為藝術教育特色的學校,學校在一、二、三年級階段實施民樂普及教育,依托校本教材,以音樂課、快樂活動日等為平臺,進行民樂特色項目滲透,讓每一位學生了解民樂理論知識,掌握一定的民樂演奏技能。學校已經(jīng)完成五本藝術普及教育校本讀本的開發(fā)和編寫工作。在普及教育的基礎上,學校還組織各器樂種類、各級別的基礎型社團和提高型社團,每個社團配備專職教師或專家,為這部分學生提供指導,搭建平臺。在藝術社團的基礎上,組建學校民樂隊,定時、定點、有計劃開展各項培訓。同時還開展藝術節(jié)等校內外活動,搭建分層展示的平臺。
“總的來說,通過‘江南絲竹進校園’項目,我們希望讓更多學生知曉江南絲竹、愛上江南絲竹、彈奏江南絲竹,領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魅力,讓江南絲竹代代相傳?!碧茘樔A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