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9日,作家張純?nèi)缃Y(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她才華橫溢,因《南京浩劫:二戰(zhàn)中被遺忘的大屠殺》一書聲名鵲起,以“一個人的力量”極大地推動了全世界對南京大屠殺的認知,卻在36歲時受困于抑郁癥而選擇輕生,令人扼腕。
斯人遠去二十載,澎湃新聞·私家歷史約請張純?nèi)绲呐f友、母親,撰寫文章、口述歷史,紀念她離世20周年。
張純?nèi)?,這位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不應被歷史忘卻。
張純?nèi)?/p>
今年是張純?nèi)缛ナ?0周年,也是她來南京采訪幸存者29周年。她離開南京并非返回美國,而是前往臺北繼續(xù)采訪工作。至今還能清晰地記得送她上出租車前往機場的畫面,但當時萬萬沒有想到這竟是永別。人生無常,世事難料。
盡管之后我們也有多次信件、email和電話聯(lián)系,但如果不是她的書在美國獲得巨大的成功,隨著時間的流逝,對她在南京采訪的點滴回憶也會逐步從記憶中消失。同樣,如果不是在她去世后翻譯她的書,特別是去年校對和編審蘭迪·霍普金斯(Randy Hopkins)的文章《南京回聲》一文,對張純?nèi)绾退摹赌暇┖平佟芬膊粫行碌牧私夂驼J知。
提到張純?nèi)纾娙岁翱思业摹坝械娜嘶钪?,他已?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常常會縈繞在我的腦海中。蘭迪·霍普金斯在他的文章中詳細反駁了三位知名學者對張純?nèi)绾退臅呐泻凸?,并揭示這些攻擊背后的推手,但他也承認,張純?nèi)绮簧俚胤竭^于情緒化。張純?nèi)绲拇_是帶著強烈的感情書寫這本書的,這可能正是她的書能夠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南京時她看到幸存者的生活狀況是如此的糟糕,而加害者卻沒有能夠給予適當賠償來改善他們的生活,她一直耿耿于懷,難以咽下這口氣,這種情緒伴隨著她的寫作過程。她的不少行為明顯可以看出她更感興趣的是如何幫助這些幸存者獲得賠償,至少在南京的那段時間是這樣。
謹以兩篇舊文《張純?nèi)缭谀暇罚?999年發(fā)表于《南京史志》)、《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翻譯后記(2007年),紀念張純?nèi)缛ナ?0周年。
張純?nèi)缭谀暇?/strong>
1997年12月13日,即南京大屠殺60周年紀念日,張純?nèi)缢赌暇┑暮平佟贿z忘的大屠殺》一書在美國出版。全書基于對大屠殺幸存者的采訪、當年留在南京的外國傳教士、大學教授、醫(yī)生、商人的日記及外交文件和當年參與暴行的日本兵所寫的有關資料,以凝重、流暢的筆調(diào)、強烈的正義感和濃濃的華夏子孫的民族親情揭露日軍在南京所犯下的種種暴行及日本右翼人士企圖否認南京大屠殺的丑惡行徑。該書出版后在美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美國各大電視媒體都采訪了張純?nèi)?;美國《時代周刊》雜志摘要連載了該書的內(nèi)容;張純?nèi)缫渤闪擞惺芬詠磉M入《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前十位的第二位華裔作家。該書已再版15次,銷售了13萬冊。據(jù)全美百人會前執(zhí)行理事長王恭立說,該書的出版以及最近張純?nèi)绾腿毡抉v美大使在美國公共電視臺就南京大屠殺的問題進行的一場向全美轉(zhuǎn)播的辯論,使美國主流社會對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二戰(zhàn)期間的罪行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另外,正是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張純?nèi)缫詰T有的鍥而不舍的精神找到了拉貝的后人,最終導致拉貝日記重見天日,為南京大屠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的材料。
鍥而不舍是張純?nèi)缃o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張純?nèi)鐚懽饔媱澋囊粋€重要部分就是到南京實地采訪大屠殺的幸存者。在不認識任何人的情況下,張純?nèi)缤ㄟ^美國的吳天威教授聯(lián)系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專家、江蘇省社科院的孫宅巍研究員,要求一些幫助,并找一位英語翻譯。1995年6月下旬的一天,孫先生的同事王衛(wèi)星(我的同學)打電話問我是否愿意為一位美國作家當翻譯。當時已快放暑假,我就同意了。第一次見面是7月份的一天,地點在張純?nèi)缦麻降哪暇┐髮W西苑賓館,當時的第一印象是覺得她很年輕,同時對她為寫一本書只身一人、千里迢迢到實地采訪的治學精神頗有幾分敬意。交談后得知,其母親是生物學教授,父親是物理學教授,曾隨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代表團訪問過中國,并受過鄧小平的接見。她生在美國,會說一些中文,但復雜的思想需用英文表達。當我在南京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中心讀書時,她也在霍普金斯大學讀研究生,說來我們也算是半個校友。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剛見面時的陌生感頓時煙消云散。我們定了日程安排,分了一下工:江蘇社科院的王衛(wèi)星幫助她搜集與大屠殺有關的中文檔案和材料,我負責翻譯這些材料,并陪她采訪大屠殺幸存者和考察當年的屠殺現(xiàn)場。
接下來就開始了緊張的采訪。在段月萍副館長的幫助下,我們先后采訪了大屠殺幸存者唐順山、李秀英、夏淑琴、潘開明、陳得貴、侯占清、劉永新等。張純?nèi)鐬樗械男掖嬲咪浟讼?,并問了許多具體的問題?;氐侥洗罂蒲袠呛螅ㄎ覑廴藶樗跇抢锝枇艘婚g空調(diào)房間和一臺多制式電視機),將白天拍攝的大屠殺幸存者的證言重播,我將采訪幸存者的錄像內(nèi)容口譯成英文,張純?nèi)鐚⒂⑽妮斎肫鋷淼墓P記本電腦中。為了忠實于原文,我們常常就一個詞反復推敲,直到我們都滿意為止。張純?nèi)绱蜃旨夹g(shù)嫻熟,英文駕馭能力很強,我常自愧弗如。
采訪中的張純?nèi)?/p>
張純?nèi)绶浅U湎н@批錄像,為了保險起見,她堅持要復制一套。但她的攝像機是N制式,中國一般的錄像機為PL制式,王衛(wèi)星和我一連借了3臺都無法轉(zhuǎn)錄。我建議她放棄復制,但她堅持要錄。后來她從賓館的留學生那里得到信息,聽說金陵飯店剛買了一臺能夠錄制各種制式的高級錄像機,我們就去試試運氣。開始有關人員只同意在飯店內(nèi)租借,且租金不菲。正在這時,我的一位多年未見的兒時朋友走了進來,他竟就在金陵飯店工作!管理錄像機的二話沒說,同意我們將尚未拆封的錄像機帶走,且分文不取,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幾天后還錄像機時,張純?nèi)缳I了一大包巧克力和其他點心,以示感謝。
張純?nèi)鐏碇袊?,受約翰·馬吉之子大衛(wèi)·馬吉的委托,為其父親在中國居住過的房屋拍照和攝像。一處在珞珈路25號,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馬吉借住的地方;另一處在挹江門附近,依山傍水,但無詳細地址。我們很順利地找到前者,但后者找了兩次,均未果。張純?nèi)鐖?zhí)意要繼續(xù)找,第三次終于在十二中校園內(nèi)找到了。這是一幢破舊的小洋樓,左邊與繡球公園一墻之隔,墻邊是一洼池塘,后面有一座小山。張純?nèi)绾芨吲d,又是拍照又是攝像,還到屋內(nèi)拍了照。附近的老人也證實解放前這些房屋是外國人居住的。
張純?nèi)缃o我的另一個印象就是有著強烈的正義感和對大屠殺幸存者所表現(xiàn)出的深深的同情。我們采訪過的大多數(shù)大屠殺幸存者居住條件和生活水平都很差。張純?nèi)鐚Υ松罡姓痼@和難過。她認為,考慮到日本人過去對他們所造成的種種傷害,日本政府哪怕每月賠償他們100美元,他們的境況也會得到很大的改善。每次采訪結(jié)束時,她都給幸存者一些錢。在采訪陳德貴后回來的路上,她鄭重地對我說,等到這本書寫完出版后,她將去學法律,將來代表這些人與日本打官司以得到日方的賠償。她認為由日本人代理他們打官司顯然不妥;西方人也不會全心全意地代理這些人打官司。因此必須由像她這樣的人站出來,為他們吶喊與奔走。作為一名南京人當時我既感敬佩又感慚愧。
當然,也有使我作為南京人感到驕傲的地方。一次我們打車回來,那位司機老兄把錢包敞露在車里,車子也沒熄火,竟然大搖大擺地到車外去換零錢。一去足足有10分鐘。張純?nèi)缬X得不可思議。我說,大概他看我們不像是竊車賊,所以才如此放心。她頗有感觸地說,如此淳樸的人民50多年前卻遭到了如此的厄運,要是再被遺忘的話,真是天理難容。
張純?nèi)鐕乐數(shù)闹螌W態(tài)度同樣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筆頭很勤,幾乎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有文字記錄。她所拍攝的大量照片全按時間順序排列,一絲不茍。她不僅重視文字材料,也很注重到現(xiàn)場去實際體驗和感受當年所發(fā)生的事情。我們?nèi)チ水斈昴暇┐笸罋⑺兄匾耐罋F(xiàn)場和叢葬地,每到一處她都拍照、攝像或是陷入沉思中。從她向幸存者所提的問題也可以看出,她盡量想使自己設身于當年南京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去,如她對潘開明的采訪所問的問題具體到幾點起床、早餐吃什么、穿什么樣的鞋、道路的模樣以及當時的天氣情況等。
在翻譯完李秀英、夏淑琴的采訪錄像后,張純?nèi)绺吲d地說,她們的證詞同馬吉、威爾遜等傳教士于50多年前在他們各自日記里所描述的完全吻合,相互印證。這說明他們的日記和幸存者的證言是真實、可信的。在采訪夏淑琴后,我們還同她一道前往當年她一家和房東被屠殺的舊址——中華東門新路口5號,也就是最近出版的拉貝日記封面拉貝頭像下面那幅照片的所在地。盡管周圍的環(huán)境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張純?nèi)缛栽敿毜嘏臄z了屋內(nèi)的場景、夏淑琴講述的她當年藏身的位置及她的家人遇害的地方和周圍的環(huán)境。
潘開明當年是拉人力車的,對地名記得比較牢,他在講述如何死里逃生以及如何從長江邊返回安全區(qū)時提到了不少地名。張純?nèi)缇桶凑者@些地名,在當時的南京市地圖上一一驗對,并標出了他的返回線路,發(fā)現(xiàn)完全正確,沒有任何自相矛盾的地方。這表明證人的證詞精確、可信。
張純?nèi)缭谀暇┑?0多天里,由于天氣炎熱、不服水土等原因常常生病,但她拒絕去看醫(yī)生,只是有一次實在累了,才休息了一天,在吃了我給她的藥后,稍有好轉(zhuǎn)又繼續(xù)工作,而且常常工作到深夜。離開大陸后,她又到臺灣去采訪幸存者和當事人。當時我就想,在所有的研究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學者中,恐怕很難有第二個人,為寫一本書,像她這樣,投入如此的財力、精力和時間來進行實地采訪的。這種刻苦的作風、鍥而不舍的精神、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和強烈的正義感難道不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嗎?當然,我的工作也得到她的認可,她在書中特地向我致謝。
張純?nèi)缭谇秩A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翻譯后記
一
2006年12月的一天,作家徐志耕給我打電話,受出版社委托,詢問我是否愿意重新翻譯張純?nèi)绲闹鳌赌暇┖平佟贿z忘的大屠殺》。盡管當時我剛從美國回來不久,手頭有另一個重要的項目待完成;盡管在學術(shù)界,翻譯成果一般不受重視,往往是吃力不討好,但我?guī)缀鯖]有猶豫就同意了。
原因有三:首先我覺得這是我的責任。張純?nèi)绲臅呀?jīng)出版十年,在西方,特別是在美國產(chǎn)生了重要和持續(xù)的影響,但國內(nèi)卻始終沒有一個完整、準確反映原著的譯本(包括符合學術(shù)規(guī)范的注釋的翻譯),因而,在相當一段時間里本書引用的一些史料對中國學者來說是全新的,但在國內(nèi)相關研究中轉(zhuǎn)引該書史料的并不多見。我在與張純?nèi)缒赣H張盈盈博士通信中曾寫道:“雖然不能說我是更好的譯者,但我目睹了本書的誕生過程,并有相關的學術(shù)背景,這是其他譯者所不具備的,更重要的是我會將譯好這本書當作是對張純?nèi)绲囊环N紀念?!?/p>
其次,張純?nèi)缛ナ篮?,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曾舉行了一個小型悼念儀式,邀請我參加,但那天我正好有課,未能前往;另外,雖然我在1999年初,發(fā)表過一篇有關張純?nèi)缭谀暇┑幕貞浳恼?,張純?nèi)缛ナ篮?,新華社記者裴文彬,根據(jù)我的那篇回憶文章寫的長篇報道也發(fā)表在《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12月07日第三版),但我自己在張純?nèi)缛ナ篮蟛]有再寫任何紀念文章?,F(xiàn)在由我來重新翻譯這本書多少也是彌補了這一遺憾。張純?nèi)缭谀暇r,曾希望由我來翻譯這本書,該書出版后,也有類似的表示,但由于各種原因未果。在本書出版10年后、張純?nèi)缛ナ廊甑慕裉?,翻譯本書的任務又落在我身上不能不說是冥冥中的一種安排。
再次, 張純?nèi)缁貒蟛痪镁蛯⑺龑懙牡谝槐緯ㄥX學森傳)寄給了我,以后還陸續(xù)收到她寄來的其他書和資料,1997年《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出版后,她在電子郵件中告訴我,她已經(jīng)將該書寄給我,但我始終沒有收到。后來我從她寄給我的書評上了解到本書在美國頗受好評,再后來從《參考消息》上了解到該書上了《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但與此同時,我也聽到了一些非議,如張在書中將日軍攻占南京與太平天國起義軍攻陷南京進行類比等政治問題。更有甚者,一位我不很熟悉的老兄打電話給我,向我索要張純?nèi)缭诿绹牡刂?,并說該書有數(shù)百個錯誤,要找她商榷。當時我是將信將疑,因為張純?nèi)缭谀暇┙o我留下的印象是相當嚴謹,如她帶來的照片全部有編號,她在給我們看過這些照片后立刻按照編號歸檔。于是我推測可能本書的體裁類似中國的“報告文學”,因而閱讀該書的熱情也大為降低。接著又聽圈內(nèi)人士說,中譯本就連高興祖、孫宅巍等知名學者的姓名都譯錯了,于是我對那位老兄所謂的“錯誤”有了新認識,但從此對該書的中譯本也興趣全無了。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后,我曾專門發(fā)電子郵件告訴她時至今日我還沒有讀過她的大作,但很長時間沒有收到她的回信,也沒有收到她寄來的書。大約半年后,收到她的回信,得知她此前在美國多城市參加簽名售書活動,不久還要去加拿大。又過了很久,收到她寄來的她與日本駐美國大使在美國公共電視臺辯論的文字記錄。我當時的印象是張純?nèi)绱_實很忙,而且知名度很高。在以后的通信中,我再也沒有提過這本書。
翻譯這本書使我有機會詳細了解本書的結(jié)構(gòu)、內(nèi)容以及其資料來源,進而能夠?qū)@本書做出自己的評價;在翻譯的過程中,張純?nèi)缒暇┲械脑S多細節(jié)重現(xiàn)在腦海里,仿佛就發(fā)生在昨天。
二
為寫一本書,只身千里迢迢來到南京采訪大屠殺幸存者,并實地感受南京的山水、歷史和人文,這一事實本身就反映了張純?nèi)缱鳛樽骷业幕局螌W精神和態(tài)度。也正是由于這一緣故,我才認識她的。
張純?nèi)鐏砟暇┣?,美國吳天威教授曾寫信給江蘇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孫宅巍研究員,請他為張純?nèi)缣峁椭?,并替她在南京找一名英文翻譯。我的同學王衛(wèi)星與孫宅巍是同事,由于了解我的底細,于是找到我,問我是否愿意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這段時間里為“一位美國作家”當翻譯。當時我在江蘇省青干院工作,工作壓力不大,加上快要放暑假了,也就爽快地同意了。我還特地詢問了這位作家的背景,得到的答復是“不知是哪路神仙”(張純?nèi)绠敃r剛出道不久,盡管已經(jīng)出版過《錢學森傳》,但大陸對她一無所知)。
1995年7月23日下午,孫宅巍、王衛(wèi)星和我如約來到張純?nèi)缦麻降哪暇┐髮W西苑賓館,當時第一印象是沒有想到這位“美國作家”這么年輕,看上去簡直就是一名大學生。張純?nèi)缫豢谇宕嗔骼挠⒄Z使我聯(lián)想到口若懸河的電視主持人。交談時了解到,當她在霍普金斯大學讀研究生時,我也正在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中心學習。她溝通能力很好,也很有親和力,當她得知我本來有機會去霍普金斯大學學習一年時,她立刻表示,要是這樣的話,很有可能我們當年就會在學校的食堂認識了。由于是校友的緣故,我們之間多了一份親近感。張純?nèi)绲闹形纳锌?,基本能聽懂我們說的中文,但復雜思想需要英文表達。她簡述了此次來寧的目的,并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一是要采訪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二是要實地去看當年的屠殺地點和外國人(馬吉)居住過的房屋;三是要收集并翻譯中文檔案資料。
由于段月萍副館長是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的主要籌建者之一,對幸存者的住址比較了解,孫宅巍隨即與段月萍進行聯(lián)系,段月萍欣然同意陪同張純?nèi)绮稍L幸存者。作為翻譯,所有活動我都要參加,因而沒有時間去收集資料,于是王衛(wèi)星就承擔了這一工作。
7月25日,孫宅巍、段月萍和我陪同張純?nèi)缜巴斈甑耐罋F(xiàn)場,首先去的是挹江門附近繡球公園內(nèi)的紀念碑,接著是中山碼頭,然后是煤炭港,再下面是草鞋峽,之后是燕子磯和位于南京體育學院附近的東郊叢葬地,最后是中華門外的普德寺。每到一地,張純?nèi)缍加脭z像機拍下紀念碑的碑文和周圍的環(huán)境。并常常獨自一人站在紀念碑前,久久地陷入沉思。在燕子磯,她將鏡頭對準了山下的破舊房屋,然后又拉到遠處林立的冒著黑煙的煙囪,接著是江水、江中航行的船只和遙遠且朦朧的長江對岸,仿佛是再現(xiàn)當年那些試圖渡江的中國士兵的逃亡路線及遙不可及與難以到達的希望彼岸。
7月26日,我單獨陪她去了雞鳴寺、南京師范大學校園和中華門城堡。在中國最高的城門上,她既拍攝了附近低矮破舊的棚戶區(qū),也將鏡頭拉向鬧市區(qū)的高樓大廈。這些內(nèi)容后來都出現(xiàn)在她的書中:“在南京最南端的城墻上,穿過灰色的鋸齒般的城垛,人們可以看到灰蒙蒙的窮人居住區(qū)以及殷實人家的紅色和藍色瓦房房頂,然后向北看,是高大和現(xiàn)代的政府建筑區(qū):政府各部和大使館是西式風格的建筑。凝視東北方,人們可以看到在紫金山深色山脈映襯下熠熠生輝的中山陵和點綴在林間的鄉(xiāng)村別墅,它們屬于南京最富有和最有權(quán)勢的居民。然后轉(zhuǎn)向西北,人們可以看到江邊碼頭區(qū)的生產(chǎn)活動:工廠冒出的煙柱,煤炭碼頭的污跡,??吭诖a頭邊的汽船和炮艇。京普線和滬寧線的鐵軌穿過城市,并在城北郊區(qū)的下關站交匯。沿著地平線,人們可以看到黃褐色江水在南京城墻外浩浩蕩蕩向北奔流,然后折向東方?!?/p>
在接下來的4天中,在段月萍的陪同下,張純?nèi)缦群蟛稍L了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唐順山、夏淑琴、潘開明、陳德貴、侯占清、李秀英、劉芳華、劉永興以及侯占清之子。唐順山是張純?nèi)绮稍L的第一位幸存者,也是惟一一位到張的住處接受采訪的。由于是第一次,所以采訪的程序也與其他人有所不同。
張純?nèi)缡紫纫祈樕奖硎驹试S她在書中使用這次采訪的內(nèi)容。然后要他簡述個人自傳(我把它通俗地翻譯成叫什么名、多大年齡、住在哪里……),接著請他講述其在南京大屠殺中的經(jīng)歷。在此期間,張純?nèi)缗臄z,我作筆記。
唐順山一口氣講了40多分鐘。當時唐順山已經(jīng)84歲,但口齒清楚,對過去的回憶還算清楚,盡管有時缺乏邏輯性,明顯地存在某種記憶錯位,但他腿上和背上的刀疤卻是不言自明的證據(jù)。唐講完后,我也坐到鏡頭前,根據(jù)筆記將唐的講述翻譯成英文,在此過程中,張純?nèi)缣岢龈鞣N問題。我的翻譯加上張純?nèi)绲膯栴}卻花了兩個多小時。這是采訪幸存者花費時間最長的一次。
也許是唐順山當時的經(jīng)歷最具有悲喜劇的色彩,張純?nèi)缭谒龝牡谒恼聦⑻祈樕降慕?jīng)歷作為重點進行了講述。在翻譯時,由于時間久遠,我對某些情節(jié)的準確性心存疑慮,但在翻譯完書稿后,我重新看了當年的采訪錄像,所有的懷疑和不安頓時煙消云散——張純?nèi)绶浅蚀_、完整地引述了我當時翻譯的采訪內(nèi)容,沒有任何曲解或是添枝加葉。
張純?nèi)绮稍L的第二個幸存者是夏淑琴。當時夏淑琴在美齡宮做臨時工,我們是在那里找到她的。采訪就在露天的樹蔭下進行,當時天氣炎熱,蟬的鳴叫聲非常響,以致錄像中夏淑琴的聲音顯得很低。夏淑琴講述了年僅8歲的她挨了三刀,一家除她和一位4歲的妹妹外全部被殺,母親和兩個姐姐被日本士兵強奸的悲慘經(jīng)過。夏淑琴還給張純?nèi)缈戳怂砩系娜幍栋?,令人唏噓。采訪中夏淑琴不時地用手帕擦著眼睛,據(jù)夏淑琴說,由于當時流淚太多,落下了眼疾。這一次我們也進行了改進,不再逐字翻譯,而是由我翻譯一個摘要,然后張純?nèi)缣釂栴}。她的問題主要是關于這一可怕事件對夏淑琴及其4歲的妹妹后來生活的影響以及夏淑琴現(xiàn)在對日本的看法。
接著夏淑琴帶我們?nèi)チ水敃r她一家被殺的舊址——新開路5號(現(xiàn)在已經(jīng)拆除,距老門東不遠)。這一地址和夏淑琴一家的遭遇多次出現(xiàn)在當時留在南京的外國人的日記、書信中。那是一座典型的城南大雜院,一個堂屋是公共空間,同時也是過道,堂屋兩邊門通向單個家庭,然后是天井,接下又是堂屋,如同迷宮,破舊不堪。在天井里,夏淑琴指著一扇雕花窗戶說這還是當年的窗戶。一想到這扇窗戶目睹了當年這里發(fā)生的一切,不由地感慨萬千。
在張純?nèi)绮稍L的所有幸存者中,李秀英最有個性。一開始她對我們很是冷淡,但在我用南京話與她聊了一會家常,并介紹張純?nèi)绱诵械哪康囊约皬埖牟稍L是有償?shù)暮?,她又對我們非常友好,整個采訪過程心緒都很好。她時而坐著說,時而站起來演示當時她與日本士兵搏斗的細節(jié)。顯然,這給張純?nèi)缌粝铝松羁痰挠∠?,在書中她這樣寫道:“時至今日,即60年后,(她)仍充滿活力,生動地描述并演示了其當時的經(jīng)歷。”張純?nèi)缭跁薪又鴮懙溃?/p>
不久她就聽到三名日本士兵下樓的沉重腳步聲。其中兩名日本人將一些婦女抓走,這些婦女尖叫著,被從房間拖出。留下的那名士兵一直盯著她看,她一動不動地躺在小床上。有人告訴他李秀英病了,他的回應是連踢帶打,將其他所有的人從房間趕到外面的走廊上。
這名日本士兵一面慢慢地來回踱步,一邊估量著她。突然,在他還沒弄清發(fā)生什么之前,李秀英先發(fā)制人,她從床上跳下,并從他的皮帶上拔出他的刺刀,然后背靠在墻上。“他嚇壞了”,李秀英回憶道:“他從來也沒有想到婦女也會反擊?!彼プ±钚阌⒛弥痰兜哪侵皇值氖滞?,但李秀英用另一只手抓住了他的領子,使出全身的力氣咬他的手。雖然這名士兵是全副武裝,而李秀英只穿著行動不方便的棉旗袍,她卻奮力拼斗著,兩人相互抓著對方,并相互對踢,直到該士兵處于下風,并大聲呼救。
其他士兵跑了過來,毫無疑問,不敢相信他們所看到的場景。他們端起刺刀刺向她,但無法刺中她的要害部位,因為那個日本士兵妨礙了他們。李秀英面前的日本士兵又矮又小,她抓住他的衣領可以將他甩起來,進而將他作為盾牌,阻擋另兩個日本人對她的刺殺。后來日本士兵對準她的頭部亂砍,她的牙齒被打掉,滿嘴都是鮮血,她將血吐向日本人的眼睛。“墻上到處是血,墻上,地上、到處都是”,李秀英回憶:“我心里并不害怕,我氣極了。我只想跟他們拼,把他們殺掉?!弊詈螅幻毡臼勘鴮⒋痰洞讨兴母共?,她眼前一片漆黑,昏了過去。
說到這里,李秀英撩開她的衣服,展示了她小腹部一個可怕的L形傷疤。張純?nèi)缬靡粋€特寫鏡頭拍下了這一傷疤。錄像中李秀英補充道:“當時穿著棉衣,還有衛(wèi)生褲,要是再深一點,腸子和小孩(胎兒)就出來了,我就沒命了?!?/p>
在后來的提問中,除了有關李秀英后來的生活狀況外,張純?nèi)邕€問“現(xiàn)在美國、韓國等國的受害者正在聯(lián)合起訴日本政府,要求對受害者進行賠償,這些人士是否與你聯(lián)系過?”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張純?nèi)缫死钚阌⒌牡刂罚⒄f回去后將有關的情況寄給李秀英。
82歲的潘開明,當時是拉人力車的,對老南京非常熟悉。由于平時戴草帽,頭上留下了痕跡,手上也有老繭,結(jié)果被日本人當作是“中央軍”帶到長江邊去屠殺,死里逃生。在講述了這段經(jīng)歷后,張純?nèi)鐔柫艘淮蟠c當時南京和普通人的生活有關的問題。
在第三章,張純?nèi)缑鑼懥死夏暇骸暗?937年,即南京大屠殺那年,南京正處在新舊交替的變革時期。舊中國的遺跡在其首都的街道上仍然隨處可見:小販挑著擔子,一頭裝小碗,一頭裝著茶壺;紡織工在露天工廠彎腰坐在手搖紡織機前;面館里的店員在手工搟面;錫匠沿街行走時他的錫器發(fā)出叮叮聲;鞋匠在顧客門前修鞋;小孩手捏著中間是一個方孔的銅錢,迫不及待地看著小販制作糖果;推著吱吱作響獨輪車的男人們,車上高高堆起的蘆柴既遮住了車,也藏起了推車人。然而,新鮮事物也隨處可見:瀝青馬路正在逐漸取代泥路和石子路;電燈和霓虹燈取代了忽明忽暗煤氣燈、蠟燭和油燈;城市用水從自來水龍頭流出,而不再是裝在桶里當街叫賣;載著文、武官員和外交官的公共汽車和小轎車按著喇叭穿行于黃包車、運送蔬菜的馬車及行人和動物間,這些動物包括了狗、貓、馬、猴子甚至水?;蝰橊??!逼渲泻芏嘈畔⒍际莵碜詫ε碎_明的采訪。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生活狀況使張純?nèi)绺械秸痼@。張純?nèi)缗臄z錄像視角無疑反映了她當時的心境。在去幸存者陳德貴家的途中,段月萍記不清如何走,所以我們的出租車在下關二板橋一帶繞了幾圈,當時那里情況慘不忍睹:低矮破舊的房屋,狹小臟亂的街道,臨時搭建的“房屋”隨處可見,張純?nèi)缭谲噧?nèi)記錄下了這一切。陳德貴的住房面積不足六平米,除了一張床,可以說是家徒四壁。
當我們到幸存者劉永興的家時,他的老伴說,他在洗澡,開始我還以為他家有衛(wèi)生間,后來發(fā)現(xiàn)他實際上是站在床邊,光著上身在“擦澡”,破舊的臉盆里的一點水幾乎變黑。房屋狹小、凌亂、擁擠。屋內(nèi)潮濕,光線陰暗,床上還用著一頂破舊變黑的帳子。張純?nèi)缬脭z像機記錄下了這一切。
潘開明住在棚戶中,據(jù)他自己說,這是拆遷過渡。當時我不知道我是如何翻譯的,也不知道張純?nèi)缏牰藳]有。侯占清家的光線非?;璋担瑥匿浵裰锌?,一開始拍攝的內(nèi)容由于光線不足,畫面幾乎是黑暗的。李秀英的住房狀況最好,是公寓房,但張純?nèi)绲臄z像機仍記錄下了斑駁的墻面和破舊的樓道。
張純?nèi)缭跁姓劦搅怂漠敃r的感受:“我所見到的情況令我震驚和沮喪。他們大多住在黑暗、骯臟的房屋里,屋內(nèi)潮濕、散發(fā)著霉味,到處是貧困的痕跡。我得知,在大屠殺期間,其中一些幸存者身心受到嚴重傷害,以至在其后的數(shù)十年里無法過上體面的生活。他們大多數(shù)生活在絕對貧困中,即使日本方面給予最低限度的經(jīng)濟補償也會極大地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哪怕是100美元的戰(zhàn)爭賠償用以購買一臺空調(diào),他們中的許多人完全可以擁有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p>
在采訪回來的路上,她鄭重地對我說,等這本書寫完出版后,她將去學法律,將來代表這些人與日本打官司以得到日方的賠償。她認為由日本人代理他們打官司顯然不妥;西方人也不會全心全意地代理這些人打官司。因此必須由她這樣的人站出來,為他們奔走吶喊。
那一剎那間,我內(nèi)心深處感到了一種感動和羞愧,就在幾天前,一次閑聊中,我們談論到社會公平的問題,當時張純?nèi)缯J為社會的進步有賴于個人奮斗,并以她自己的經(jīng)歷為例,改變個人的命運是依靠自己而不是社會的救濟。而我則認為個體的能力天生就有差異,有些人很難完全依靠自己改變命運,因而社會的某種調(diào)節(jié)機制是必不可少的。我當時還認為她是一個典型的美國青年,對她的觀點多少有些不以為然?,F(xiàn)在突然感到自己不僅僅是只會坐而論道,而且近乎是一種人格分裂,而張純?nèi)鐒t正好與我們相反。作為一名南京人對發(fā)生在自己城市的歷史事件不甚了解,對其幸存者的疾苦不聞不問的確是一種恥辱。實際上,在以后的10多年的時間里我將大部分時間用于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資料翻譯和研究上,正是源于那一瞬間的感動。
張純?nèi)缭跁慕Y(jié)語中這樣寫道:“本書的初衷是向那些受害者提供援助,以免他們遭到日本歷史修正主義者進一步的羞辱,并為南京數(shù)十萬受害者的無名墳墓奉獻我寫的墓志銘。最終,本書卻成為我個人對人類本性陰暗面的探索?!北M管張純?nèi)鐩]有明說,但這種變化無疑發(fā)生在南京。
我們可以從她的采訪對象的變化中看到這一改變。在采訪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侯占清時,他的兒子也在場,談話中無意了解到,他曾因索賠問題于90年代初被拘留過兩天。張純?nèi)缌⒖贪才艜r間專門采訪他,并從他那里了解到武漢還有一位姓李的年輕人,是中國索賠運動的第一人。80年代曾來過南京,徒步行走數(shù)百里,采訪幸存者,準備向日本索賠。張純?nèi)绠敿礇Q定結(jié)束南京的采訪后就去武漢。只是在我多次勸說和分析可能遇到的風險后,在最后一刻,她才打消去武漢的念頭。
采訪幸存者結(jié)束后,我還陪張純?nèi)缦群笕チ嗽鹆甏髮W舊址(南京大學)、金陵大學醫(yī)院舊址(鼓樓醫(yī)院)、鼓樓、馬吉故居(南京十二中)、挹江門、珞珈路25號、寧海路5號、中山陵、明孝陵等地。
期間有一個小插曲。珞珈路25號原是丹麥人漢森的寓所,最初漢森是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成員,但后來迫于本國政府的壓力撤離了南京,馬吉原來的住所及教會在挹江門外,即今天的南京十二中內(nèi),南京吃緊后,馬吉、福斯特及中國教民搬到位于南京安全區(qū)內(nèi)的珞珈路25號和鼓樓四條巷德國人潘亭的住所,并在那里度過南京大屠殺的歲月。張純?nèi)鐏砟暇┣笆荞R吉之子大衛(wèi)·馬吉的委托拍下這兩處房屋的錄像。正當張純?nèi)缗臄z的時候,突然出現(xiàn)一個人(退休干部模樣),大聲質(zhì)問我們是哪個單位的,為什么在這里拍照,并暗示要沒收照片。我和顏悅色告訴他這所房屋的經(jīng)歷以及張純?nèi)鐬槭裁匆臄z,并告訴他我也在省級機關工作。他聽完后滿腹狐疑地看著我們,然后離開,時至今日我都能清楚地記住這一幕及他的面容。
事后張純?nèi)缡裁匆矝]有說,但這一事件對她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后來她堅持無論如何要將她在南京拍攝的所有錄像帶復制一份保留在我這里,以防她自己的遭遇不測。由于當時中美兩國攝像機和錄像機的制式不一樣,我們自己的錄像機或是借來的都無法復制這些錄像帶。后來張純?nèi)鐝奈髟焚e館聽說金陵飯店剛剛買了一臺高檔錄像機可以轉(zhuǎn)錄,我和我的同學王衛(wèi)星就陪張純?nèi)缛ソ鹆觑埖甏蚵?,得到的回答是只能在金陵飯店?nèi)復制,而且還要收費。就在此刻,我的一位多年未見的發(fā)小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寒暄過后,得知我們的來意后,他與負責保管錄像機的員工說了幾句,我們就將這臺尚未拆封的錄像機帶了回來。幾天后,去還錄像機時,張純?nèi)缳I了一大包零食,表示感謝。對張純?nèi)缍裕@多少消解了在珞珈路遇到的不愉快的經(jīng)歷。
一二年后我又陪一位研究民國建筑的學者去過那里一次,發(fā)現(xiàn)珞珈路25號的門牌已經(jīng)沒有了,農(nóng)民工正在打掃剛剛裝修好的房屋,我們乘機進去,總算親眼見到了這所具有歷史意義房屋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8月份后我們的工作主要是翻譯錄像資料,由于西苑賓館的房間太小,并缺少必要的設備,我們工作的地點是在與西苑賓館一墻之隔的南京大學科研樓(我妻子的工作單位,內(nèi)有中央空調(diào))。我們將錄像重新播放,我將幸存者的證言分段翻譯成英文,張純?nèi)缭賹⒂⑽淖C詞輸入到她的電腦中,在此過程中,有些內(nèi)容我們常常要反復討論直到雙方都滿意為止。然后是翻譯王衛(wèi)星為她收集的一批中文資料中的部分內(nèi)容,王衛(wèi)星也天天到科研樓來,我們常常一起共進午餐。
1995年一般家庭還沒有空調(diào),我女兒也在科研樓避暑。我女兒從小就喜歡看書,張純?nèi)缤蹬牧怂簧倏磿汀把芯俊睆埣內(nèi)鐠煸趬ι系貓D的照片。張純?nèi)绾臀覀円灿胁簧俸嫌埃孛绹蠛芸炀腿苦]寄給我。
張純?nèi)缫踩ミ^我家,還彈了一段鋼琴。但她認為根據(jù)她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培養(yǎng)孩子的演講能力是第一重要的,并建議找這方面的家教對她進行專門輔導。在工作之余的閑聊中,她還告訴我其父張紹進在20世紀80年代初曾作為美國華人科學家代表團的成員來過中國,并受到鄧小平的接見。多年后,張純?nèi)绺改竵砟暇?,在交談中我特地核對了這一說法,確切地說,是想確認我的理解和記憶是否有誤(當時是用英語與張純?nèi)缃徽劦模瑥埥B進博士說確有其事,不僅如此,他還補充說,在接見過程中他突然靈機一動,請鄧小平為其簽名留念,代表團其他成員紛紛效仿,結(jié)果接見比規(guī)定的時間延長了半個多小時。至今,張純?nèi)绺改改沁€保留著鄧小平的親筆簽名。
8月中旬的一天,我送她上出租車去機場,原本打算送她去機場,但當天我突然感冒,擔心傳染給她,也就沒有送。在南京期間,張純?nèi)缃?jīng)常生病,顯然,這種擔心并非空穴來風。令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分手竟然成了永別,不能不嘆息人生的無常。2003年底我去美國國家檔案館做研究,在此前的聯(lián)系中,她表示她也可能要去,但后來因故未能成行。12月的一天我們通了一次電話,談了一個多小時,她告訴我她的下一步寫作計劃,我告訴她我在檔案館里的收獲。開始我們用英文交談,但后來我的手機出了點問題,聽不清楚,就改用中文交談,我當時的感覺是她的中文有很大的進步,而且情緒很好,沒有任何她將要出事的征兆。
張純?nèi)缰赌暇┖平伲憾?zhàn)中被遺忘的大屠殺》
三
張純?nèi)鐝膩頉]有稱自己是歷史學家,也沒有將自己的書稱為“學術(shù)專著”。她稱自己為作家,給自己的書的定位是“非小說體的專著”,并且強調(diào):“我最大的期望是本書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激勵其他的作家和歷史學家去調(diào)查南京幸存者的經(jīng)歷?!?/p>
所謂的“非小說專著”,就是沒有任何虛構(gòu)的內(nèi)容,在翻譯全書及核對了大部分注釋后,我認為張純?nèi)缤耆龅搅诉@一點。20多萬字的書中,共有584個注釋,書中絕大部分史實的陳述及對南京暴行的描寫都有注釋,說明資料來源。這完全可以與任何學術(shù)專著媲美。
在我看來,這本書是一篇歷史調(diào)查報告。張純?nèi)缫杂浾咛赜械乃仞B(yǎng),不僅通過檔案資料、當事人日記、書信、影像資料和相關的研究成果,而且通過在事發(fā)現(xiàn)場對親歷者的采訪,了解事件真相;不僅僅是為了調(diào)查事件本身,而是為了“汲取教訓,警示后人”。其著眼點是放在人類的未來。
盡管如此,張純?nèi)缭诤芏喾矫嫱耆前凑諏W術(shù)規(guī)范進行寫作的。這里僅以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shù)為例。人數(shù)問題一直是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這里僅從純學術(shù)的視角)??陀^原因有二:一是在日本宣布投降到美國在日本登陸這段時間里日本公開銷毀了大量政府和軍方文件,一些關鍵文件缺失。如松井在返回上海后,曾下令有關方面進行調(diào)查,在他被解除華中方面軍司令前一直沒有收到調(diào)查結(jié)果,如果此說法是真實的,那么在日本軍方檔案的某個地方必然存在著該調(diào)查報告,但該調(diào)查報告從未被發(fā)現(xiàn)。二是由于1946年內(nèi)戰(zhàn)即將爆發(fā),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已沒有興趣和精力進行全面、細致的證據(jù)收集、甄別工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南京審判認定南京大屠殺的人數(shù)為30萬以上,但在判決書的附錄中,有名有姓的受害者只有955名。另外,提供給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證據(jù)也不夠嚴謹,存在漏洞。這在客觀上為后來的爭論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如果當年能夠收集到10萬遇難者姓名,現(xiàn)在可能完全是另一種局面。
在書中,張純?nèi)缙鞄悯r明地認為南京大屠殺人數(shù)在26萬以上,但同時她也將與其觀點不同研究結(jié)論一一列出:“日本歷史學家藤原彰認為數(shù)字約為20萬。約翰·拉貝估計的人數(shù)只有5萬到6萬人……日本歷史學家秦郁彥稱大屠殺的人數(shù)應該是在38000到42000之間。日本還有人認為南京大屠殺的數(shù)量只有3000人?!痹谧⑨屩校€特地完整地引用了拉貝在給希特勒報告中的有關描述:“根據(jù)中國人的報告,總數(shù)約為10萬的中國平民被殺害,但這一數(shù)字似乎被夸大了,我們歐洲人的估計數(shù)字為50000-60000之間?!?/p>
更加可貴的是在“廣田電報”的使用上,更加顯示了張純?nèi)鐚嵤虑笫堑膽B(tài)度。1938年1月17日,日本外務大臣廣田弘毅在東京將下列電報內(nèi)容轉(zhuǎn)發(fā)給華盛頓特區(qū)的日本大使館,美國情報人員截獲并破譯了該電文,在1938年2月1日翻譯成英文:
自數(shù)日前返回上海以來,我調(diào)查了日本軍隊在南京及其他地方所犯暴行的報告??煽磕繐粽叩目陬^描述及個人(他們的可信性是毋庸置疑的)的信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jù),這些證據(jù)表明日本軍隊過去及目前的行為方式使人聯(lián)想到阿提拉(Attila)和他手下的匈奴人,至少有30萬中國平民被屠殺,其中許多是被蓄意和殘忍地殺害。
一般的人必然會將這段電報當成是論證自己觀點的鐵證,因為從表面看,日本外務大臣在秘密的外交電報中自己承認有30萬中國平民被屠殺。但張純?nèi)邕M一步研究了該電報的來龍去脈,并在注釋中明確地說明:“該電報內(nèi)容最初是由《曼徹斯特衛(wèi)報》記者田伯烈(H. J. Timperley)所寫,但該電文被上海的日本新聞檢查官員所扣留(參見‘紅色機器’,日本外交電報,第1257號),后來他估計的30萬死亡人數(shù)由日本的外務大臣廣田簽發(fā)給華盛頓。這一電報的意義在于日本政府不僅知道田伯烈提出的30萬死亡數(shù)字,而且在當時試圖查禁這一信息?!睆埣?nèi)绲倪@一結(jié)論客觀地反映了那一歷史事實。在書中,她還對松井石根是“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的結(jié)論提出了自己獨立的見解,并對“田中奏折”的真?zhèn)芜M行了公允的綜述。
什么是學者的基本素養(yǎng)?這就是。盡管張純?nèi)鐝奈醋苑Q自己是歷史學家,但她卻使一些“歷史學家”汗顏。張純?nèi)邕€超越了研究專門史的學者常常所具有的局限性,始終從人類文明的高度來考察南京大屠殺這一“人類榮譽的污點”,并告誡人們:“除非有人迫使世界記住這一事件,否則這種可怕的對死亡及死亡過程的不敬,這種人類社會進化中的倒退現(xiàn)象僅僅會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中無足輕重的小插曲,被當作計算機程序中的一個無礙大局的小故障?!比绻霈F(xiàn)這一情況,聯(lián)想到“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自相殘害的例子不勝枚舉”的事實,那么人類必然會再次重復相似的暴行?,F(xiàn)在看來這一告誡并非杞人憂天。
在書的結(jié)尾,張純?nèi)缈偨Y(jié)了南京大屠殺的三條教訓:一是“人類文明本身十分脆弱,如同薄紙”;二是“不受制約的絕對權(quán)力才會使像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暴行成為可能”;三是“人們的思想是如此容易地接受種族屠殺,并使我們所有人都成為難以置信的事件的消極旁觀者”。雖然不能說這些總結(jié)是至理名言,但其思考問題視角及境界卻是一般的歷史學者所不具備或難以達到的。
作為作家的張純?nèi)缭趯儆跉v史領域內(nèi)取得的成功顯然也招致一些人的不快。在1998年的一篇書評中,美國加州大學的傅佛果(Joshua Fogel)在肯定了本書的幾個章節(jié)后,稱:“在解釋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一恐怖(事件)時,本書開始四分五裂。部分的原因是她(張純?nèi)纾┤鄙僮鳛闅v史學家的訓練,部分原因是本書的雙重目標——充滿激情的爭論和不帶感情色彩的歷史研究?!闭驗槿鄙龠@種訓練,“作者相信幸存者告訴她的一切內(nèi)容;沒有對這些信息進行批判性的過濾”。
面對記錄著南京暴行的大量、令人發(fā)指的歷史文獻,不知道任何有著正常情感反應的人是否能真的做到“不帶感情色彩”;當你看到李秀英腹部巨大傷疤時,當你看到夏淑琴身上的三處傷痕,而這些刀傷是她在年僅8歲時由日本士兵所造成的時候;當幾乎所有的幸存者都向你展示這些“歷史痕跡”時,不知道張純?nèi)缛绾文軌颉皩@些信息進行批判性的過濾”。如果這種專業(yè)訓練是為了消除人的感情色彩,那么張純?nèi)绲某晒芸赡苁堑靡嬗跊]有接受這種訓練。至于是否“在解釋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一恐怖(事件)時,本書開始四分五裂”,敬請各位讀者做出自己的判斷。
毋庸諱言,本書也存在著一些錯誤:如將東京審判檢方的資料混同于法官的判決;一些日文書籍沒有出版社;一些中文引文沒有標明頁碼;一些轉(zhuǎn)引資料沒有說明等?!鞍倜芤皇琛保@些都無損于她的書對南京大屠殺研究所做出的貢獻和警醒世人特別是西方主流意識的歷史功績。上述錯誤反倒使她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普通人,一個懷有正義感、富有同情心,既關注人類命運,更關注具體小人物命運的華裔美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