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武俠已死,還拍什么武俠?。?/h1>

流量明星成為了一部劇的核心,電腦特效開始填充鏡頭,觀眾則用彈幕刷著愛豆的名字,填充屏幕。至于電視劇的內容,不重要了。

武俠已死,還拍什么武俠?。? src=

周星馳在1983年黃日華主演的《射雕英雄傳》中飾演一個龍?zhí)捉巧?/span>

“吞風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弊罱苋A健再次唱起了這首林夕作詞、號稱“最難唱粵語歌”的《難念的經》,一時引來無數轉發(fā)、贊譽和懷念。

二十年前,黃日華版《天龍八部》播出,主題曲《難念的經》也整整唱了二十年。這首歌的難唱程度,在武俠迷和粵語歌迷中成了傳說。有人說,降龍十八掌都學會了,但《難念的經》依然難念。亦因此,周華健的原唱幾乎無法取代。在周華健的歌聲中,喬峰一掌接一掌地拍出降龍十八掌的爆炸特效,是幾代中國人的共同記憶。

如今,周華健已經快60歲了,盡管重新開腔演唱《難念的經》仍然秒殺當下那些無病呻吟的流行歌手,但他無論如何也還原不了當年“沙滾滾水皺皺笑著浪蕩”的俠氣,倒是多了一分退隱江湖的沉穩(wěn)。而憑借3000首歌詞坐上神壇的林夕,也沒有再寫過武俠歌曲。

鮮為人知的是,周華健刷屏引起武俠懷舊潮的同時,有三部金庸劇即將開拍,分別是《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和《飛狐外傳》。在寥寥幾則報道下面,幾乎是網友清一色不看好的聲音。時移世易,影視作品中充斥著當紅IP和流量明星,我們對于新的武俠劇早已不抱什么期待。

北大陳平原教授在《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寫道:“正因為俠客形象代表了平民百姓要求社會公正平等的強烈愿望,才不會因為朝代的更替或者社會形態(tài)的轉變而失去魅力?!比缃窨磥?,他可能錯了。中國人做了兩千年的武俠夢,半個世紀前開始席卷華文世界的武俠文化,已經在最近十年里不可阻擋地迅速落幕了。

 

武俠已死,還拍什么武俠???

新版《神雕俠侶》將由王俊伊飾演楊過,古力娜扎飾演小龍女。上圖為古力娜扎在《擇天記》中飾演的角色。

從古龍、狄龍、成龍到屠龍

1987年,山西話劇院演員張紀中第一次讀到金庸小說,是一本盜版的《笑傲江湖》。在此之前,他只接觸過《水滸傳》《三俠五義》等舊式武俠小說,那時的張紀中還沒有蓄起日后標志性的大胡子。

因為種種原因,內地的武俠熱潮比港臺地區(qū)晚了一些,但來得更為猛烈。就在年輕的張紀中第一次知道金庸的五年前,武術冠軍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以每張一毛錢的票價拿下了一億多票房,不久后黃日華、翁美玲版《射雕英雄傳》被引進內地,迅速掀起了“武俠熱”的狂潮。

83版《射雕英雄傳》充滿了武俠式的傳奇色彩。在鏡頭前一晃而過的龍?zhí)捉巧伪讓m女乙乞丐丁,竟是日后響當當的周星馳、劉嘉玲和吳鎮(zhèn)宇。無數通過黑白電視收看它的中國人,要過很多年換了彩電才知道,片頭那一輪紅日有多么鮮艷奪目。

 

武俠已死,還拍什么武俠劇?

83版《射雕英雄傳》由黃日華與翁美玲主演。

那時的影壇,盡管功夫明星層出不窮,但導演和編劇還掌握著極大的話語權,與后來整個劇組圍著流量明星轉的情況,如同天差地別。1973年,李小龍猝然去世,巨星隕落,香港影壇一時群龍無首。那時,在《精武門》里客串過挨打配角的武師成龍,也懷揣著一個武俠明星夢,在導演羅維的引薦下找到古龍,希望古龍為自己寫一個劇本。

古龍拉成龍一起喝酒,幾杯酒下肚,有些醉意的古龍指著成龍說:“我的劇本是寫給狄龍拍的,不是寫給你的。”年輕的成龍大受打擊,躲在廁所里一邊嘔吐一邊大哭。后來90后看到《英雄本色》里的豪哥時,狄龍已經開始禿頭,但他年輕的時候英武帥氣,是古龍武俠片的御用男主角。

 

武俠已死,還拍什么武俠???

狄龍飾演的楚留香。

有意思的是,被古龍戲弄的成龍,還是在1977年拍了一部古龍小說改編的《劍花煙雨江南》,雖然沒有引起什么反響。不久之后,成龍找到了功夫喜劇這條路,開啟了另一段銀幕傳奇,但他做了多年的武俠夢亦就此擱置。

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整個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來自香港和臺灣的武俠片一部接一部地轟炸內地的電視和銀幕。那些俊男靚女,愛恨情仇,連同好聽的音樂,一起演繹了幾代中國人生活中的“難念的經”,以及“刀劍如夢”的武俠想象。

 

武俠已死,還拍什么武俠???

1990年,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黃霑為電影《笑傲江湖》寫了一曲《滄海一聲笑》,為那個武俠時代留下了主題曲。在那個“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的大時代,這些作家、導演、演員、歌手一同為我們編織了一個漫長而美妙的武俠夢。

1990年的《笑傲江湖》,制片和演員陣容強大,導演胡金銓 、徐克、程小東、許鞍華等,主演許冠杰、葉童、張學友、張敏、袁潔瑩等,足以笑傲后世。

從徐克到于正,隔了一百個張紀中

二十世紀的最后一年,參與了央視版《水滸傳》拍攝之后,張紀中在報紙上看到金庸的一段談話:“如果大陸能像拍《水滸傳》《三國演義》一樣去拍我的作品,我愿意把自己的版權一塊錢授予他們?!?/p>

興奮的張紀中立刻給金庸寫去一封長信,次日便收到回復。不久之后,他們在杭州會面,金庸真的將《笑傲江湖》的版權以一塊錢給了張紀中。據說當時金庸提出的要求是“尊重原著”,他覺得港臺武俠劇搭景太多,內容改動也太多,希望張紀中能彌補這些缺憾。

就在同一年,臺灣版《絕代雙驕》在內地大熱,這幾乎是最后一部在內地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港臺武俠劇了。幾年以后,花無缺(蘇有朋)和小魚兒(林志穎)分別參演了內地版的《倚天屠龍記》和《天龍八部》。至此,武俠片創(chuàng)作的重心開始從港臺轉移向內地。

 

武俠已死,還拍什么武俠???

臺灣版《絕代雙驕》由林志穎飾演小魚兒、蘇有朋飾演花無缺,選角之佳也是一時無兩。

后來,張紀中一部部地把金庸小說搬上熒幕,但水平參差不齊,評價毀譽參半。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導演開始參與到武俠題材的拍攝中,其中許多人脫離了經典小說的文本,嘗試用武俠的外殼講自己的故事。

2000年,李安把一部鮮為人知的民國武俠小說《臥虎藏龍》拍成電影,一舉奪得次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頒獎之夜,歌手李玟在舞臺上演唱主題曲,主演周潤發(fā)、楊紫瓊、章子怡盛裝出席,武俠電影一時風頭無兩。

 

武俠已死,還拍什么武俠???

《臥虎藏龍》將武俠片的美學提到了新的高度。

四年之后,周星馳的《功夫》上映,這部無厘頭電影充滿了很多傳統武俠元素,譬如肥胖的包租婆原來是小龍女,藏在貧民窟懦弱的裁縫竟是鐵線拳傳人,街頭貌不驚人的乞丐四處傳授武功秘籍。說它是解構也好,致敬也罷,終究是為題材逐漸枯竭的武俠片開辟了一條新路。僅僅過了兩年,情景喜劇《武林外傳》播出,把傳統武俠拆解得七零八落,卻收獲了意外的好評。

當一種文化和情懷被拿來調侃和解構的時候,意味著它已經走向衰落。近幾年來,還在堅守武俠題材的人實在不多了。徐浩峰的武俠片風格獨特,注定沒有太多受眾;陳凱歌的《道士下山》把徐浩峰的原著講得亂七八糟;徐浩峰參與編劇、王家衛(wèi)導演的《一代宗師》也不過是借著武俠的名字,又講了一個王家衛(wèi)式的故事,與張國榮主演的《東邪西毒》沒有區(qū)別。

 

武俠已死,還拍什么武俠???

《一代宗師》劇照。

這幾年擁有最大影響力的武俠劇,無疑是于正出品的霍建華版《笑傲江湖》和陳妍希版《神雕俠侶》。但這兩部武俠劇與“武俠”已經越走越遠,只是借武俠題材炒作話題,榨干金庸武俠劇的最后一點剩余價值。陳喬恩幾乎cosplay了徐克1992年拍攝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中的林青霞,陳妍希也是導演刻意選的“雷人版小龍女”,極盡炒作之能事。

從徐克到于正,武俠影視作品的質量大概下跌了一百個張紀中的水平,從此一蹶不振。

 

武俠已死,還拍什么武俠?。? src=

于正編劇版《神雕俠侶》。

當武俠迷變成了油膩中年

武俠片拍到于正這個份上,也走到了窮途末路。流量明星成為了一部劇的核心,片頭和片尾曲在網上觀看時會默認跳過,沒有了搭布景的用心,也沒了實景拍攝的雄心,電腦特效開始填充鏡頭,觀眾則用彈幕刷著愛豆的名字,填充屏幕。至于電視劇的內容,不重要了。

從外部環(huán)境來說,武俠也失去了立足的基礎。美國學者波茲曼曾寫過一本著名的《童年的消逝》,認為在現代的情境下,兒童與成年人接受著同樣的文化產品,傳統意義上的童年已不存在。與之類似,當IP劇、手游和網絡小說能帶來更直觀強烈的刺激時,武俠越來越無法感染年輕的一代人。

 

武俠已死,還拍什么武俠劇?

《黃飛鴻》(1991)開創(chuàng)了新武俠電影。

 

武俠已死,還拍什么武俠劇?

《葉問》的思想性比《黃飛鴻》差了很多。

更不可逆的變化是,武俠電影的思想性出現了大退步。在九十年代初拍攝的《黃飛鴻》系列中,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在十三姨的感染下,逐漸明白了師夷長技才能自強的道理,而二十年后的同類作品《葉問》,甄子丹飾演的主角卻對著一群日本武士大喊:“我要打十個!”

武俠片拍不好,就不必再拍下去了吧,反正也沒什么人再去看。如果有一天,你在酒桌上碰到一個握著手串、挺著肚腩、把酒流淚的中年人,請千萬不要嘲笑他的油膩。他也許只是想起張曼玉演的老板娘、李連杰演的黃飛鴻、李若彤演的小龍女,回憶起了他的少年夢想,還有那個遙遠的武俠時代。(文/曹吉利)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