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樸(1915-1996),中國美術學院第九任院長,他是中國本土油畫的先驅者之一,其畫風淳厚,既有古典油畫的光影處理,又有中國民間繪畫的質樸氣息。他曾先后在蘇州美專、上海美專求學,后投入抗日救亡活動中。
2025年,是莫樸誕辰110周年和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近日,浙江美術館舉辦了“樸直向陽——莫樸誕辰110周年藝術與文獻展”,以追憶這位忠誠的革命志士、紅色藝術家和藝術教育的推動者。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樸直向陽——莫樸先生誕辰110周年藝術與文獻展”通過“傾心向太陽”“樸直燃心燈”“美育又重談”“喚起新感情”四個板塊,展出莫樸作品及珍貴文獻共計3281件(其中畫作255件、書法2件、上海國難宣傳團資料1821件)。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余旭紅說,“莫樸先生是集革命家、藝術家和教育家于一身,在革命活動、繪畫創(chuàng)作和社會主義美術教育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貢獻。”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莫樸,原名莫璞,祖籍南京,先后在蘇州美專、上海美專求學,“九一八”事變后以高度的愛國熱情投入抗日救亡活動,曾與沈逸千等組織我國美術界最早和最有影響的抗日救亡團體“上海國難宣傳團”,后創(chuàng)“江文團”,1940年參加新四軍,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1年作為創(chuàng)始人之一建立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1943年任教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華北聯(lián)合大學等。1949年與劉開渠、江豐等奉調接管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現(xiàn)中國美術學院),在“中西融合”“傳統(tǒng)出新”兩條學脈之外,攜同道開創(chuàng)了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的第三條學術脈絡。
莫樸肖像,1990年
莫樸自畫像
莫樸與沈逸千(左為莫樸)
1934年上海國難宣傳團渡黃河越庫布奇沙漠
莫樸是集革命生涯和教育事業(yè)為一體的紅色藝術家,也是我國本土油畫的先驅者之一,其畫風淳厚,既有古典油畫的光影處理,又有中國民間繪畫的質樸氣息?!惰F佛寺》《清算》是其成名作,其中《鐵佛寺》為木刻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于1942年,由莫樸、呂蒙和程亞軍三人集體創(chuàng)作,共111幅,至1943年1月完成。這部木刻連環(huán)畫被視為解放區(qū)最早的革命題材連環(huán)畫,是中國現(xiàn)實主義美術作品的經(jīng)典代表作。
莫樸,《槍口對外》,紙本水墨
《鐵佛寺》,華東出版社,1951年4月初版(封面)
《鐵佛寺》,華東出版社,1951年4月初版(內頁2)
莫樸的《入黨宣誓》《南昌起義》也被譽為中國現(xiàn)代革命美術史上具有開拓性意義的油畫經(jīng)典?!度朦h宣誓》描繪的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參加過土改的翻身農民,參加入黨儀式、舉手宣誓的平凡瞬間。帶有折痕的黨旗表現(xiàn)革命斗爭的艱難。在回憶創(chuàng)作思路時,莫樸曾寫到:“不少農民同志在親自體驗到革命的利益以后,那種勇敢克服自己的缺點的決心,以及那種忘我的獻身于革命的品質,我是很熟悉的,甚至了解他們個別轉變過程,看著他們在紅旗下面,舉行莊嚴的宣誓?!?/p>
莫樸,《入黨宣誓》,布面油畫,1950年
莫樸深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影響,“藝術人民性”是他終生不渝的追求——他傾心于描繪時代轉捩點上普通人的生存與生活,信念與理想,始終將人民形象當作他歷史創(chuàng)作的劇中人。
莫樸,《南昌起義》,布面油畫,1957年
莫樸在《南昌起義》第二稿前
在莫樸等人對學院所作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促發(fā)了“新浙派人物畫”的誕生。1953年,莫樸擔任實際主持工作的副院長時,學院各繪畫專業(yè)統(tǒng)稱繪畫系。1954年繪畫系被分為彩墨畫、油畫、版畫三科。次年獨立成系。莫樸在彩墨畫系主任朱金樓的協(xié)助下,提出大力發(fā)展新的中國人物畫的目標。
他尤為重視中國畫的創(chuàng)新。當時師資缺乏,于是委任西畫基本功扎實、寫實能力強的李震堅、周昌谷、方增先、宋忠元等擔任彩墨畫教學。1955年,以周昌谷《兩個羊羔》獲得“世界青年聯(lián)歡節(jié)”金質獎章為標志,浙派人物畫初具雛形。
莫樸,《清算》
莫樸,《分地》
莫樸也很重視中國畫的發(fā)展。他在1954年第7期《美術》上發(fā)表了《談學習中國繪畫傳統(tǒng)的問題》,認為“接受和發(fā)揚中國繪畫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今天所有的畫家必須重視的問題?!鄙踔撂岢觥盀榱颂岣呶覀兊乃囆g修養(yǎng),油畫家也應該拿起毛筆來畫畫中國畫?!睘榱舜偈剐滦椭袊嫷恼Q生與發(fā)展,1955年,莫樸為彩墨畫系提出了“人物為主、寫生為主、工筆為主”的教學方針,1957年,他在《美術研究》第1期上發(fā)表了《彩墨畫系安排素描和臨摹作業(yè)問題》,記錄了彩墨畫系教學實踐的思考和做法。
莫樸,《美育重彈》手稿,1988年
改革開放后,莫樸于1979年再次出任副院長,主持學校教學,同年任院學術委員會主任,1980年任院長。莫樸先生大力從全國調集優(yōu)秀教員,如調回肖峰、宋韌,調入蔡亮、張自薿等;同時注重從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培養(yǎng)未來的留校師資力量。
晚年,莫樸仍時刻關心美術界事業(yè),獎掖后進;為畫家們撰文作序,追述往昔;仍提筆畫畫,壯心不已。1996年,莫樸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82歲。
莫樸,《群峰疊嶂》
莫樸,《山外山》
莫樸的人生下半場與杭州這座城市緊密相連。莫樸之子莫大林表示:“父親的一生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他投身革命,為民族解放而奮斗;第二個階段,他為新中國的教育事業(yè)奉獻精力。第一階段他四處奔波,到了第二階段,一解放他就來到杭州,直至去世都未曾離開。這個階段對他很重要,他的許多作品也是在杭州完成的。無論是搞教學改革,還是后期付出努力,他都一直堅守在杭州,對這座城市充滿感情。因為他在這里工作時間長,對這里的山山水水、形形色色的人都非常熟悉,他心里一直記著蘇東坡的一句話 ‘一半勾留是此湖’,可見他對西湖感情極深。而且他在這里經(jīng)歷諸多困難與挫折,他又是個奮進之人,不愿半途而廢,就堅持留下來繼續(xù)奮斗,想把事情做得圓滿。”
莫樸在家中作畫,1990年
2024年,莫樸先生家屬莫大林、莫大風將莫樸自20世紀30年代至90年代所創(chuàng)作的各類繪畫作品、收藏和各個時期文獻資料捐贈給浙江美術館永久收藏和研究。這是繼2006年莫樸相關作品入藏浙江美術館后,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捐贈。莫大林說,“父親去世后的前幾年,我們考慮他畫作的去向。當時,國內很多美術館都有收藏他的作品,但仍有大批畫作留在我們手中。想到父親一生都在浙江,對浙江感情深厚,我們覺得應該把這些畫作捐給浙江美術館?!?/p>
據(jù)悉,此次展覽已入選“2025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
展覽將展至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