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三言兩畫:做自己

骨子閑云野鶴的性格,卻時時恨著自己的拖延癥……于是心理預(yù)期、個人能力、現(xiàn)實落差,造成巨大的錯位,帶來無盡的焦慮。

三言兩畫:做自己

兒子最近在申請大學(xué),父子間比平時多了些交流,比如學(xué)校、專業(yè)、申請文書……

“喜歡理工,你咋不報考那個麻省理工呢?”

“那里進去的都是天才!”

“你怕了?”

“嗯,我基本進不去,進去也不爽,太累?!?/p>

……

當然我們也聊些別的,比如未來。

“兒子,以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什么什么樣的人?”

“哦,比如說成為科學(xué)家,像那個誰,或者成為企業(yè)家像那個誰誰誰……”

“我不要像誰,我要成為我自己!”

……

談話經(jīng)常這樣無疾而終,略尷尬??煞催^來想想,也覺得人家說得有道理。

我差不多活到了四十歲,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大概是個什么樣的人,并且也慢慢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

很多人,不夠快樂,是因為,幾乎窮盡一生都想著如何跟自己對抗,天生吃什么都香吃什么都胖的基因,卻天天較著勁尋死覓活地節(jié)食減肥;骨子閑云野鶴的性格,卻時時恨著自己的拖延癥……于是心理預(yù)期、個人能力、現(xiàn)實落差,造成巨大的錯位,帶來無盡的焦慮。

可到頭來,才發(fā)現(xiàn)與自己最好的相處方式不是對抗,而是了解、接受自己,并與自己和解。

真正認識自己,已經(jīng)很難,而接受自己,與自己和解更難。

從這一點上,我其實很欣慰兒子的回答,畢竟,我早就接受了“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孩子”這樣一個現(xiàn)實,而且也就此多了些“他竟然如此優(yōu)秀”的喜悅來。

《道德經(jīng)》第二十章中“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說的就是這意思。大家都志存高遠,雄心滿滿的樣子,總要有普通的人吧。平淡、簡單并非不是一種選擇,這個世界已經(jīng)充滿了精明機巧的人,遲鈍木訥的人反而變得難得。

蘇東坡曾經(jīng)說過“我愿生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公卿算了,能有個養(yǎng)家的營生就好。

話又說回來,精明也罷,愚鈍也好,每個人都不同,于是就有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世界也因此變得精彩,關(guān)鍵是活出意義來。

“最本質(zhì)的人生價值就是人的獨立性?!薄嫉下?/p>

獨立思考,并付諸行動。

——三言兩畫之【《老子》與兒子系列】(文/王三)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