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百年孤獨》誕生記:馬爾克斯的賣房之旅

44年前那個馬爾克斯上校在決斗中被迫殺了的人是誰?

《百年孤獨》誕生記:馬爾克斯的賣房之旅

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

1950年,馬爾克斯?jié)M23歲的前一個月,媽媽喊他一起去把家里的唯一一棟房子賣了。這棟房子是馬爾克斯外公外婆的老宅,馬爾克斯出生于斯,8歲以后再沒去過。

賣房子是件大事,賣掉家里唯一一棟房子,則是比大更大的事。這可能意味著,這家人的生活已陷入窘境,到了非賣掉房子不可的地步。

當此之時,將滿23歲的馬爾克斯剛從法律系輟學,每天所做,是與謀求生計無關的文學活動。比如讀書背書,比如給《先驅(qū)報》寫寫稿子,賺些聊勝于無的稿酬,比如繼續(xù)跟朋友創(chuàng)辦一本窮途末路的雜志。他一心想著積累小說創(chuàng)作技巧,盡管囊中羞澀。

他興奮于在報紙增刊上發(fā)表的六個短篇所贏得的好友贊譽和評論家關注,無視于自己野草般的胡須,雞窩似的頭發(fā)。牛仔褲,花襯衫,是他每日標配。無論是誰,見了他這幅尊容,都會像那個他認識的女孩兒一樣,在背地里跟人嘀咕:可憐的加比托沒救了。

眼下,他和媽媽去賣房子。

去老宅,需要兩天的旅費。媽媽說錢不夠,馬爾克斯說,我的那份兒我自己出。這樣說,只是礙于面子。

路費問題沒法解決。他想預支薪水,報社經(jīng)理告訴他,你已經(jīng)債臺高筑,還是想想欠下的50多比索什么時候還吧。

他轉(zhuǎn)身來到經(jīng)常路過的書店旁的一家咖啡館,在門口,截堵了書店老板,伸手借10比索。這是一次不那么成功的行動,老板全身上下,只有6比索。

謝天謝地,32比索,他和媽媽湊到了這個錢數(shù)。如果不能按設想將房子賣掉,這個錢數(shù),無法保證他們回到生活之地,巴蘭基亞。

前往出生地阿拉卡塔卡的路途有些遠,他們需要坐汽艇穿過航道,穿過沼澤,轉(zhuǎn)乘列車。

汽艇上的見聞讓這個將滿23歲的小伙子印象深刻。吃人的蚊子,和汽艇上做皮肉生意的姑娘們一樣,精力充沛地飛來飛去。鄰近的客艙縱情聲色,折騰到半夜。船身抖得厲害,讓人無法入睡。

船上的馬爾克斯捧著此時他心中最牢靠的精神導師??思{的一本《八月之光》,如饑似渴。精疲力竭后,坐在媽媽身邊抽煙。接下來,迎接他的是地獄般的時刻。

“你爸爸很傷心?!眿寢屨f。

這他是知道的。爸爸一直希望馬爾克斯能幫他圓了大學夢,拿回一張畢業(yè)證,好掛在墻上。但馬爾克斯卻中途輟學,放棄學業(yè)。

“他當年也放棄了學業(yè),去拉小提琴?!贝蟾胚€是礙于面子,馬爾克斯開始揭父親的短。

“那不一樣。”爭論就此開始,爭論就此離題。

汽艇顛簸,按既定路線,穿過沼澤。母子二人登上列車,媽媽舊話重提。兒子給出的回復斬釘截鐵:“告訴他,這輩子我只想當作家,也一定能當上。”這個想法,媽媽沒興趣。無論當什么,先拿個學位。話題就此終結(jié),事情就此開始。

因為賣房子,他要途經(jīng)貫穿《百年孤獨》之始終的香蕉園馬孔多,回到出生地,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海濱小鎮(zhèn)阿拉卡塔卡。他感激自己離鄉(xiāng)多年,卻并未將鄉(xiāng)愁理想化浪漫化。眼前的故鄉(xiāng)一如往昔。鎮(zhèn)子前那條湍急的河流流淌依舊,光滑潔白的卵石鋪在河床。一幕幕景象,鑄就了多年以后他在《百年孤獨》中起筆寫到的那段享譽世界的句子:

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那時的馬孔多是一個二十戶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蘆葦蓋成的屋子沿河岸排開,湍急的河水清澈見底,河床里卵石潔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許多事物還沒有名字,提到的時候尚需用手指指點點。

這輩子我只想當作家,也一定能當上。這句預言,從脫口而出到成為現(xiàn)實,經(jīng)歷了不少時日。這些時日,其實都是對以往生活的再次照亮?;剜l(xiāng)賣房子的經(jīng)歷,則為照亮日子提供了契機。

下了列車,他和媽媽看到了十幾年后的阿拉卡塔卡。

“天啊!”

鎮(zhèn)子死寂,空無一人。沒走幾步,燙腳的塵土卷進涼鞋。馬爾克斯看著自己和媽媽,想起了小時候在阿拉卡塔卡看到的一個小偷的妹妹和媽媽。小偷被人在某天凌晨三點擊斃于一戶人家的門口,當時他正準備行竊。那是馬爾克斯見過的第一個死人。一個星期后,年幼的馬爾克斯趴在窗口,看見小偷的媽媽帶著一個12歲左右的女孩,手捧花束,走在前往墓地的路上。

十幾年后,再次走在故鄉(xiāng)滾燙道路上的馬爾克斯,看著自己和媽媽,回想起這一幕,“我才意識到當年那對母女厄運之下,尊嚴猶在?!焙髞?,故事被他寫成《禮拜二午睡時刻》。這是一個短篇,不足以涵蓋這一次回鄉(xiāng)給他的全部震驚。他的野心是,為“童年時代所經(jīng)受的全部體驗尋找一個完美無缺的文學歸宿。 ”

這個歸宿他找到了。沒有懸念,正是《百年孤獨》。

一提《百年孤獨》,很多人會條件反射式地想到“魔幻現(xiàn)實主義”。但馬爾克斯不止一次澄清過,書里所描述的,絕非魔幻,而是現(xiàn)實。馬爾克斯的童年,就是在一個悲慘的大家族里度過的。他的妹妹馬戈特,果真就像書中所寫,8歲以前整天吃土。他的外祖母,酷愛占卜……他的外祖父,拉著他的手去香蕉公司特派員辦事處觀看冰塊的下午,就是《百年孤獨》開頭提到的那個下午。如此這般,不一而足。

對評論家們關于《百年孤獨》的各種解讀,馬爾克斯頗為不屑。因為《百年孤獨》這樣一部小說,影射了馬爾克斯不少至親好友,這種影射,只有他們自己才能發(fā)現(xiàn)。評論家的一切分析,只是無端揣測,一切評論,都是大放厥詞。他所寫的,無非是哥倫比亞,或者說整個拉丁美洲的基本現(xiàn)實。

將滿23歲的馬爾克斯和媽媽原本計劃直接去老宅,趕緊把賣房事宜辦妥。走到只差一個街區(qū)時,媽媽突然改變了前進方向。她說,看房子之前,得找人說說話。可不是么,這個地方,貧瘠得像干癟老人的背,太令人害怕。

他們找到鎮(zhèn)上的一個上了年紀的大夫。大夫像洪水開閘一樣,把十幾年來發(fā)生在這片土地上的種種悲劇,連同細節(jié),一股腦傾瀉在這對母子面前。萬惡之源,當然是《百年孤獨》極盡描寫的軍隊屠殺香蕉工人事件。大夫繪聲繪色,如同情景再現(xiàn)。至于這場大屠殺究竟死了多少人,是3個還是3000?迷霧重重。時光荏苒,香蕉公司一去不返,“美國佬永遠不會回來了。”大夫以此為這個悲劇故事畫上了意味深長的句號。其沉重,猶如《百年孤獨》結(jié)尾的那句:

羊皮卷上所載一切自永遠至永遠不會再重復,因為注定經(jīng)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xiàn)。(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哥倫比亞香蕉公司工人遭受屠殺的慘案,發(fā)生在1928年12月6日,地點分毫不爽地位于馬爾克斯出生地阿拉卡塔卡。達索·薩爾迪瓦爾在《加西亞·馬爾克斯傳》中說,“這一慘案是對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人生與作品影響最大的一樁歷史罪孽”。

大夫繪聲繪色地講述,為馬爾克斯日后創(chuàng)作《百年孤獨》提供了鮮活素材。意外收獲是,大夫還在鼓勵馬爾克斯成為作家這件事上立下了汗馬功勞。媽媽原本想請大夫?qū)M23歲的馬爾克斯懷抱的那個作家夢恰如其分地潑上一盆冷水,萬萬沒想到,這盆冷水朝著她來了。

“您瞧瞧,大妹夫,”她說,“他想當作家?!?/p>

大夫眼前一亮。

“太棒了,大姐!”他說,“老天有眼?!?/p>

后面的時間段不合時宜地完全被大夫和馬爾克斯掌控。他們聊的,是媽媽完全不了解的文學作品。

時鐘敲了兩下,“我們得走了?!?/p>

母子二人來到等待變賣的老宅。

門前的兩棵巴旦杏樹——多少年來,它們就是家的標志——早已被連根拔去,孤零零的宅子暴露在風吹日曬中。烈日地下只剩去取三十米寬的門面,一半是磚坯墻外加瓦片屋頂,讓人想起玩具屋,另一半是沒有刨平的木板。(馬爾克斯《活著為了講述》)

門關著,媽媽敲了幾下,開了一個縫。一個身著孝服的蒼白女人從門縫看出來,像從另一個世界看出來。進屋,客廳的輪椅上坐著一個老人。他們是多年的房客,也是要把這房子買下來的人。

賣房事宜談得很不順利。房客說這房子要不是他們維護,早就倒了幾百次了。房客還扒出不少陳年舊事,以證明這房子曾經(jīng)做過抵押,貸過一筆款。算來算去,賣房子不僅得不到錢,可能還會再欠上一筆錢。一怒之下,媽媽決定不賣了?!熬彤斘覀兩谶@兒,也要死在這兒!”

馬爾克斯后來回憶說:“這座宅院每一個角落都死過人,都有難以忘懷的往事。每天下午6點鐘后,人就不能在宅院里隨意走動了。那真是一個恐怖而又神奇的世界。常常可以聽到莫名其妙的喃喃私語?!?/p>

四處端詳老宅,往事一幕幕涌入馬爾克斯腦海。其中,外祖母為他講述的外公與人決斗的事,被馬爾克斯認為是現(xiàn)實生活中第一樁激發(fā)他創(chuàng)作靈感的事。以外公為代表,這個家族里的男人們擅長生事,更擅長把小事鬧大。

多年以后,另一位哥倫比亞作家普利尼奧·阿普萊約·門多薩和馬爾克斯對談《百年孤獨》時,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在你這本書里,狂熱昏憒的總是男子(他們熱衷于發(fā)明、煉金、打仗而又荒淫無度),而理智清醒的總是婦女。這是否是你對兩性的看法? ”

馬爾克斯說:“我認為,婦女們能支撐整個世界,以免它遭受破壞;而男人們只知一味地推倒歷史。到頭來,人們是會明白究竟哪種做法不夠明智的。 ”

1967年,《百年孤獨》出版。馬爾克斯的后半生,誠如博爾赫斯所言,是在“榮譽的強光”照射下生活的。報端頻見他的大名,閃光燈下身影蹁躚。他奔走于各國首腦之間,出席各種慶祝。他的作品,成千上萬版地印刷。

這一切的緣起,都能追溯到1952年3月初,那一次和媽媽前往阿拉卡塔卡變賣老宅的經(jīng)歷。賣房事宜如何開始如何結(jié)束,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馬爾克斯告訴我們,“這趟短暫、單純的兩日之旅對我來講意義重大,縱使長命百歲,埋首筆耕,也無法言盡?!彼麑⑺暈樽骷疑睦铮彩且簧?,最重要的決定。

那天路上,他不停向母親詢問外祖父母的事情:

他們的身世如何?

他們什么時候來阿拉卡塔卡的?

44年前那個馬爾克斯上校在決斗中被迫殺了的人是誰?

決斗之前,那個周圍生長著眾多馬孔多樹的馬孔多村,究竟有什么神秘往事?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被他陸續(xù)寫到文學作品中,除了《百年孤獨》,還有《霍亂時期的愛情》,除了《霍亂時期的愛情》,還有《惡時辰》《族長的秋天》《迷宮中的將軍》《愛情和其他魔鬼》……誰能說,這不是一次決定性的返鄉(xiāng)?

《百年孤獨》誕生記:馬爾克斯的賣房之旅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