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文藝復興”的話題越來越熱。各種有關文藝復興的書籍像漫天的雪花一般飄落在書市上,當讀者看了太多被引進的藝術史,看了太多碎片化知識下的藝術史后,往往會感到?;螅壕烤故裁词俏乃噺团d?近日,藝術史學者、收藏家、中央美院特聘講師楊好帶著她的新書——《細讀文藝復興》在北京單向空間(愛琴海店)與讀者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細讀文藝復興》對談會現(xiàn)場
在楊好看來,文藝復興和歷史上任何一個時間段一樣,都可以作為“點”而存在,任何一個“點”都擁有歷史的全部,也擁有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拔乃噺团d是一段普遍現(xiàn)象中被我們記載相對完整的部分,但并不代表我們就要膜拜文藝復興。我們也無需膜拜歷史?!睏詈谜f。
作者以理性的思維審視歷史,并以文藝復興為“點”的整體歷史觀,使得《細讀文藝復興》一書呈現(xiàn)出客觀又生動的視角,帶給讀者耳目一新的閱讀體驗。該書框架主要基于楊好曾為中央美院藝術管理學院所講授的“文藝復興”藝術史本科課程講稿,以“空間”為經(jīng),以“人物”為緯進行編排,依次對佛羅倫薩畫派、威尼斯畫派、北方文藝復興3個部分進行敘事,歷數(shù)超過29位藝術家的藝術思想、創(chuàng)作活動、作品內(nèi)涵及生平秘聞,精選了145幅大師名作。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特別加入“北方文藝復興”篇章,并對其做了詳盡的描述,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同類書籍在展現(xiàn)文藝復興全貌上的缺憾。
楊好在中央美院講課
喬托創(chuàng)作《圣母哀基督》的初衷是什么?為什么說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與“看世界”有關?佛羅倫薩如何就成為了文藝復興藝術的代表城市?波提切利為何要焚燒自己的畫作?“三杰”中誰又可以被稱為真正的大師?盧浮宮的墻上,除了《蒙娜麗莎》,還有哪些震撼之作?兩件不朽的《大衛(wèi)》雕像隱藏著當時人們的何種趣味?資本主義的萌芽和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對于藝術產(chǎn)生了幾重震蕩?藝術家在神學與人性之間,在投資人與藝術野心之間如何做到平衡?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可以幫你一一解答這些疑問。
《細讀文藝復興》書籍內(nèi)頁
“‘文藝復興’是歷史,是狀態(tài),是風格,是修辭,是語境,更是時代精神?!睏詈帽硎荆趯懽髦?,她既不將曾經(jīng)的大師如米開朗基羅、達·芬奇、拉斐爾、波提切利等神圣化,也不將其庸俗化去迎合某些異趣。“因為我們探討的是一段‘從不神圣,也不世俗’的藝術史上的重要時期。藝術不應該是裝飾品,藝術史更不是,藝術史關聯(lián)到歷史、社會、人性等很多方面,實際上是與生活很貼近的。”《細讀文藝復興》旨在為讀者奉獻一段有料、有趣但絕不庸俗的藝術史。
轉(zhuǎn)載自中國文化報,標題、內(nèi)容略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