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十里的三月,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張煒出版了其全新散文集《海邊兔子有所思》。從1973年發(fā)表第一篇作品起至今,張煒的寫作生涯已逾四十年。從《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到《獨藥師》和《艾約堡秘史》,張煒的小說一直以純文學的寫作路線,構建著他的思想星球,其間從不輟耕隨筆。隨筆新作《海邊兔子有所思》被稱為“思緒綿密的靜書”,其中收錄了他近兩年來關于寫作、關于閱讀、關于故鄉(xiāng)、關于人生的思考,張煒以好奇的眼光,帶我們感受來自整個世界的善良。
4月9日下午,在《海邊兔子有所思》新書發(fā)布會暨魯迅文學院研討會上,張煒攜新書與中國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王蒙、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邱華棟,圍繞“向一個時代表達巨大的善意”話題,暢聊各自對文學的看法與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三位老師在現(xiàn)場展開熱烈討論,在場的學生也表示受益匪淺。
?關于海邊:傳奇的半島文化和引人深思的長生術追求
張煒生于山東煙臺,這里是典型的半島地理,有漫長的海巖線和分明的四季,文化方面,海邊人常言的“怪力亂神”不是虛構出來的,而是一種現(xiàn)實。受齊文化的滋養(yǎng),張煒寫出的海邊故事《少年與?!泛汀秾ふ音~王》與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截然不同。
半島由地理環(huán)境所決定,海霧繚繞,關于神仙的想象就滋生出來。自古而來的長生文化又幫助了這里的日常生活。比如在半島,會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人很會使自己保持一種安靜的狀態(tài)。靜,是中國養(yǎng)生中的核心內容。
關于長生術張煒在書中也有提及,各種各樣的踐行方法有一些很玄妙,也有一些是歪邪和膚淺的。從長生術入手探討一下東方的養(yǎng)生文化,它的核心和本質,很有意義,而不能簡單地回避。它有精髓的東西,這個部分既深奧,又滲透在日常生活里。
在海邊扎根的張煒表示,對半島這種文化的認識從過去到現(xiàn)在都沒有根本的改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深入了更多。
?關于兔子:所有的好作家都是一只會思考的兔子
張煒的全新散文集《海邊兔子有所思》一經(jīng)出版,引來讀者的熱議。常會有讀者問:“為什么是兔子?”與英國評論家伯琳的“作家只是一只刺猬”的觀點不同,生活在我國東部海邊的張煒認為,在眾多生靈中,最得作家歡心的便是兔子們。兔子“俊美、和平、友愛、單純、活潑、機靈,與白沙和樹林相得彌彰,是這里最好的居民。春天,當我們看到一只母兔帶領幾只小兔在林中嬉耍,會覺得眼前這個世界無比美好。”這些兔子注視過作家少年時代的寫作,分享過作家的歡樂,也感受過作家的痛苦。有時,張煒也會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兔子,穿行在無邊的海邊林野中。這些兔子是作家的友伴,是讀者,是知音。而張煒本人,正是那只在海邊若有所思的兔子。
《海邊兔子有所思》中收錄了張煒近年來在海邊居住時產(chǎn)生的對人生、事物以及寫作和文學的觀察和思索。張煒喜歡“小地方”,不習慣吵鬧,他說,平時覺得有機會寫出自己的心情已經(jīng)很幸福了。寫出好的文字,就有一份自我欣賞的快樂。
張煒認為,所有的好作家都是一只會思考的兔子,除了勤奮、好奇、單純、善良這些品質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兔子食草,永遠站在弱者一邊,為正義而歌。
?關于“有所思”:杰出的寫作者要把作品寫得越來越好讀
在現(xiàn)場,王蒙與張煒圍繞文學侃侃而談,兩位茅盾文學獎得主的重量級對話精彩紛呈。張煒在新書中也表達了很多對文學的看法——“純文學總的來說還是比較緩慢地、一點一點與讀者溝通和交流,但會越走越遠。通俗文學一般來講是走不了純文學那么遠的。但杰出的寫作者不是想辦法把作品寫得越來越晦澀,而是把作品寫得越來越好讀。有時候作品寫得通俗易懂是更有力量的。從閱讀的角度看,通俗易懂是一個必要的元素。但是通俗不等于庸俗,也不等于平庸。許多情況下,一部作品看起來是通俗的,但它的核心,它的思想,它的境界,是非常高闊深遠的。越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出來的高思想、高境界,就越是優(yōu)秀的作品?!?/p>
張煒在書中提出,一個好作家有兩顆心特別寶貴:一顆童心,一顆詩心。保有這兩顆心,才能寫出好的人物和好的故事。
魯迅文學院在場的學生都表示,聽了張煒、王蒙、邱華棟三位老師對《海邊兔子有所思》和文學作品的探討后,受益匪淺,不僅對自己寫作很有幫助,更是提高了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張煒也在新書中寫了一些給年輕寫作者的建議:“一個寫作者最后要修起一個尖頂,避免化為廢墟。隨著成熟和蒼老,最后挺向蒼穹的,不一定是虛構的故事。需要稍稍不同的構筑材料。當然一個好作家什么材料都有,詩,宗教,思想與哲學,形而上?!?/p>
《海邊兔子有所思》作者 張煒,長江文藝出版社